我国农村信息化面临的关键问题及发展对策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6507523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2.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农村信息化面临的关键问题及发展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我国农村信息化面临的关键问题及发展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我国农村信息化面临的关键问题及发展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我国农村信息化面临的关键问题及发展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我国农村信息化面临的关键问题及发展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农村信息化面临的关键问题及发展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农村信息化面临的关键问题及发展对策(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农村信息化面临的关键问题及发展对策2010年是我国农村信息化快速推进的一年,这一年,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环境不断优 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不断增强,信息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尤其是在物联网浪潮下,信息技术不断向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及农村社会管理及服务方面渗 透。但是,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还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去解决。一、面临的关键问题(一)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造成农村信息化发推进很难形成合力农村信息化的建设受到多个部门的广泛重视,多头并进、多措并举,为信息化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条块分割、各行其道的局面,缺少有效的统筹和协调。例如,信息产业部门积极推

2、进宽带等进村入户;中组部推行的党员远程教育工程为每村配备了计算机并接入了宽带, 但这些设备或者闲置, 或者只发挥了有限的功能,与农林部门的信息资源和服务机构没能形成互补和促进,各类社会职能部门针对行政村的工作没有充分利用网络化的信息管理方式, 导致了人力、财力、物力的多重浪费。农村信息化的发展与政府部 门的政策支持和组织管理是密不可分的,各级政府的重视力度、统一规划与有效管理是农村信息化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农村信息化工作是一个涉及多部门行动的综合工作,为了保证农村信息化工作持续稳定进行,组建专门的信息化领导队伍、政策方针、规划是十分必要的。(二)缺乏对农村信息的有效组织和管理,信息供给与需求对

3、接困难农业生产具有高风险性, 产前、产中、产后都有大量的信息需求,而当前网络以及广播电视所提供的信息具有诸多硬伤:大量信息转载、重复,未能与本地实际情况进行嫁接和整合, 体现不出农业的地域性;虚假信息四处传播,甚至由此产生了伤农、坑农事件,网络信息的 可靠性、权威性受到质疑;信息更新不及时,传播缺乏实效性,与农事结合不紧;信息内容 大而化之,空泛单调,难以指导实际生产,这些都是信息缺乏有效组织和管理的体现。同时,信息供给与需求的对接存在困难:当前提供的信息以宏观、综合信息为主,缺少准确可靠的供求信息、市场行情、价格预测等内容; 信息的传播渠道不够畅通,农民从网络获取信息的 能力有限,以网络为主

4、的信息难以到达农民手里;信息供给对象的分类和针对性不足,泛泛的信息不能充分满足种养大户等较大规模经营的农户需求。这些都成为农民对农村信息化置疑主要原因。(三)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仅靠政府的单一投资难以满足现实需求作为与农村信息化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必然是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建设中最艰苦、最繁重的任务,因此,单纯依靠政府投入, 不仅国家和地方财政负担不起,也容易因缺乏有效竞争 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低下。虽然一些电信运营商能够高瞻远瞩,瞄准未来潜在的巨大农村市场,但是,作为电信企业,要经受着来自资本市场的利润考量,显然压力是巨大的,追 求利益是其根本目的,当投资长久得不到回

5、报,资金困难加剧,必然面临投资回撤、费用高 涨、服务缺位的危机,巨大投资得来的农村信息化成果将难以为继,这种不确定性不仅伤害企业的积极性,很可能给农村信息化的进程造成极大危害。因此探讨农业与农村信息化投入的长效运行机制显得非常必要。(四)信息化成本较高,农村经济水平不高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农业与农村信息化的推进农村信息化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推进农村信息服务的发展和完善,有助于农民掌握信息,开拓视野,增强致富本领,直接提高农民货币购买力;推进农村信息服务的发展和完善,将 直接促进农民对信息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并带动农村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消费需求。然而,由于我国农民收入不高,加上受知识和观念的限制

6、, 在没有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真正实惠时, 是不会主动付信息费用的, 在此情况下,若要求他们按照城市居民同样的标准偿付信息费用(如宽带费等),则因成本较高,而获得的效果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使得信息化在在农村 的推进举步维艰。因此,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及时探讨和落实刺激农民进行信息消费 的信息补贴制度显得非常必要。(五)乡村信息服务站(点)和信息员队伍建设最后一公里”问题仍然存在,难以满足当地农民的信息需求我们通过调研发现, 在县级农业管理部门如县市农业局、农林局,信息化基础设施和硬件设备基本上配备齐全, 网络建设到位,工作人员都实现电脑办公,并都已链接互联网,信息化 程度较好。然而,我们也发

7、现在我国很多地方,农村信息化工作只是在县里作为一项重要的 任务在进行,再往下到乡镇,农业信息化的工作开展的就不是很完善,到村情况会变得更差,拥有信息服务站的村很少, 而且只有少部分村有信息员。因此,乡镇和村两级的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我国目前农村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制约农村信息化工作取得应有效应的关键瓶颈,虽然 最后一公里”的技术问题已经解决, 但 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全面解决 还需各级政府的不懈努力。(六)受农民文化教育程度较低的影响,信息技术在农村的应用及示范程度还不高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文化教育程度仍然较低,尽管推行了九年义务教育, 但是由于历史欠债,只是青少年受益了, 而年龄较

8、长的青壮年农民的文化水平并未得到改善,特别是我国西部的一些贫困地区, 大部分农民还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甚至更低。文化水平的低下限制了农民在信息化应用水平方面的提高,大量的农产品产供销以及农业技术信息对于大山深处的农 民还是比较陌生,农村信息化效应的发挥受制于较低的农民信息化应用水平。二、发展对策(一)培育农村信息化发展的良好环境1 .建立健全法规与标准,推进农村信息化的标准化进程加快研究制定农村信息化建设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 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规范化和制度化。对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和信息采集、加工、分析、共享、发布(服务)等 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建立相应的制度,为农村信息化工作的推

9、进提供保障。研究制定相关软硬件技术标准、数据标准、信息采集和处理标准等,重点制定农村信息采集、存储、加工、 处理标准和信息服务规范,加快制定农业信息分类和编码标准。2 .加强组织领导,把农村信息化建设纳入地方规划各级政府要把农村信息化工作目标纳入社会信息化总体规划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农村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做好规划管理、政策研究、组织协调和指导监督等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履行职责, 密切配合,农业部门负责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组织实施和农村 信息员培训;信息产业部门负责为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装备保证、技术支撑和应用培训; 财政部门负责统筹财力,保障重点,并切实监督农村信息化投入资金的使

10、用效益;通信、广播电视部门负责加快完善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3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突出政府对三农”的支持与保护,加大投入力度。要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农村信息化融资体制,不断加大农业科技研究、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信息化项目和人员培训等投入。尤其是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农村信息化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 硬件基础设施较差,软件开发滞后。各级政府要安排一定资金, 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点项目给予支持,扩大典型项目的带动影响力。 政府财政应每年安排必要的试点专项经费和工作经费,要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加大对农村信息化资金的投入,全方位

11、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进度。4 .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农民信息装备的消费能力农民收入问题是 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影响农户家庭信息设备拥有量的重要因素。积极推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实现农村信息化、确保农村全面小康建设顺利完成的重要条件,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生产, 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整体效益,以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从 而实现农民信息装备消费能力的提升。5 .提高农民文化程度与信息素质,逐步培训农村信息化主体政府对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投资只是农村信息化起步时期的阶段性措施,从长远来看,农村信息化工作应当由目前的以信息通讯基础设施为重心逐渐向基础设施建设与信息化主体 培育并重的信息化推进道路

12、转移。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投入,提高农民整体受教育年限和水平,多种渠道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培养出一批懂技术、有文化、有经验的农村专业科技 人员,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同时,加大对农村居民的宣传力度,增强他们的信息化意识, 引导他们主动了解市场信息、信息技术,让他们尝到信息化的甜头。(二)夯实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的装备水平1 .进一步发挥电信运营商的作用近年来,在中央政策的导向下,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相继向农村地区进军,主要体现在互联网、手机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电信运营商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各级电信运营商结合地方特色,主动出击,形成了农信通”、“1231牌线”等众多农村信息化品牌,很

13、好的发挥了农村信息化的平台作用。电信运营商还通过优势资源,推进了农村信息服务产业链的发展,作为产业链的源头,运用多种营销手段,广泛发展了各类面向农业、农村的信息服务提供商,更多的专业化、特色化信息通过电波飞入寻常百姓家。要夯实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要进一步发挥电信运营商的作用。2 .对使用宽带上网的农户、农民合作组织以及乡村信息服务站点进行信息补贴截至目前,我国农村有7亿人口,农村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为了拉动农村内需,国家启动了家电下乡”活动,电视、电脑、手机已列其中,但农村宽带这一块还未进入。农村的网络和信息服务,尤其是农村宽带,既具有经营性质,也带有公益性质,中央有必要将其将纳入专门的

14、政策范围进行通盘考虑。鉴于我国农民的年均纯收入不足城镇居民的三分之一,农村市场购买力相对城市而言还很薄弱, 建议国家在家电下乡”政策框架下进一步延伸和完善 政策,鼓励农民使用宽带,对使用宽带上网的农户、 农民合作组织以及乡村信息服务站点进 行信息补贴,以此激发农民的上网热情。(三)加大农村信息资源建设与整合力度1 .加大农村信息资源开发,建立多层次信息资源开发体系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要通过各种合作方式,开发利用各类农村信息资源。要在网上逐步建立省、市、县三级农业信息中心,收集、分析、发布信息资源。省级农业信息中心要建立国际、国内有一定影响的实用型数据库,包括产业政策、市

15、场动态、科技成果、农业专家、项目推荐、特色产品等数据库,提供网络支撑,重视强化县乡镇农村 基础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同时,注意丰富数据库资源种类,增加视频、多媒体数据库的建设。2 .加快资源整合,全面构筑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涉农信息资源,重点抓好金农工程和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工程。”政府必须要把强化农村信息资源的整合提到日程上来。 各类农业部门网站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加强整合,打造协同合作、上下联动的农村信息化门户网站体系,避免重复建设。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建设标准统一、实用性强的信息共享平台和公共数据库,推动农业各行业和其他涉农部门资源整合。实现农业信息资源优化配置,为农民、农企提供方便、及时、准确、系统的一站式服务,以促进农业 增效、农民增收。3 .加强信息服务场所与信息传播渠道的整合信息服务场所的整合要坚持共建共享”的原则,整合各个部门延伸的信息服务站点和资源,不搞封锁、不搞垄断。在信息服务站点的建设上,要争取一站多能(商务、政治、社会服务)并提高在农民中的信任度,同时减少运行成本, 解决农村经费供给少的问题。信息传播渠道的整合主要是鼓励各类企业、组织和机构在未完成信息化服务的地区开展信息传播渠道的建 设。在传播方式上,要开展多元化传播方式建设, 实现一 端”多能(一种终端承接多类服务) 在传播渠道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