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层财政如何服务县域经济发展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6504748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基层财政如何服务县域经济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1)基层财政如何服务县域经济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1)基层财政如何服务县域经济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1)基层财政如何服务县域经济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1)基层财政如何服务县域经济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基层财政如何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基层财政如何服务县域经济发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层财政如何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摘要目前县域经济的发展严重滞后,面临许多困难和制约因素。认真研究摸索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急切的任务。本文重要从财政工作方面探讨了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具体途径,觉得县域经济发展应当充足借力财政政策支持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核心词县域;财政;经济;改革 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一种特定形式,是以县级独立财政为标志,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在县以及县级市行政区划乃至一定区域内统筹安排经济社会事业,增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经济系统。县域经济是在县域行政区划的地区和空间内统筹安排经济社会资源而形成的开放且具有特色的区域经济,

2、是国民经济中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和支撑点,是区域经济的基本,其在实现国民经济健康、迅速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国内约有县级行政区划260多种,全国县域国土面积89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3%。县域人口约9.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1。从经济总量角度看,全国县域经济的D总和占全国D的50%左右,全国县域经济的社会消费总额大概占全国的50%。可见县域经济是国内经济脉络当中很重要的构成部分。目前县域经济的发展严重滞后,而人口和国土占绝大部分的县区,特别是经济不够发达的落后县区,越来越跟不上都市发展的步伐。县域经济的发展目前仍存在较多问题

3、:(1)全国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的县域经济差别明显。目前县域经济发展的区域分布特性和国内区域发展的总体格局是一致的。从大的区域来看,发达的县分布在东部地区,而落后的县重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全国地方财政收入预算内收入超过2亿元的县共有336个,东、中、西2部地辨别别有11、和0个。其中,山东、浙江、江苏三省个数最多,分别为4个、46个和44个,三省所占个数占全国的2/5;而西部的陕西、西藏、宁夏三省1个都没有,甘肃、青海两省仅各有个。百强县的分布也体现出同样的特性,重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圈内。,全国百强县有2个分布在三大经济圈内,其中长三角地区46个,珠三角地

4、区15个,环渤海地区21个。分省来看,浙江、山东、江苏三省的百强县个数占全国23以上。其中,浙江个,山东20个,江苏18个,而大多数西部省份没有百强县。(2)县乡财政问题突出。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县乡财政入不敷出的问题突出:一是县乡财政多维持在吃饭的水平上,用来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等办事的能力非常有限;二是县乡财政负债问题严重,基层财政风险不断累积。据记录,目前全国平均每个县的赤字是一种亿,全国赤字县占全国县域的比重大概在3/4左右,赤字总量占这些地方财政总量的近80%。因财政硬缺口大,县级政府调控手段虚无,县级财政基本上是“吃饭财政”。前两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做了一种报告,结论是目前中国地方政府

5、的债务风险事实上已经超过金融风险,成为危机国内经济安全与社会稳定的头号杀手。()县域经济产业层次较低,劳动力素质不高。目前,国内大多数县域经济仍未挣脱老式的经营模式,农业仍是主导的产业。大多数县域的农业生产方式仍十分落后,生产分散,规模效益低。从事农业的劳动力素质明显较低,目前只有年龄大的和能力比较差的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农民对务农的爱好不大,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限度非常低。前,全国县域经济的一产比重大概是25%左右,而全国GDP中一产的比重是11.7%。因此,县域经济整体上体现出“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总体特性。目前,县里面要进行经济构造调节事实上大多局限在种植业和养殖业这个层次,主线

6、谈不上战略性调节。此外,目前,县域劳动力的素质明显偏低。据记录,目前县域单位岁以上的人口,平均接受教育的年限是年多一点,在县域全国人口中,小学文化限度的占了43。()县域范畴内产业发展问题突出。目前,国内大多数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产业要素的极端缺少。有人形象的描述县域发展存在的四大抽水机:第一种就是土地,土地是农村、农业、农民最珍贵的资源,也是发展县域经济的最大资本,近年来,随着中心都市和大量开发区的圈占,农民失地、失业、败北的状况非常严重,全国清理出各类开发区700多种,平均下来一种县里面有3个开发区。第二个就是农业产业化,目前来看农业产业化还处在初期阶段,农产品增值的部分重要在都市完毕,农民

7、未能直接受益。第三个就是中央对农民的补贴,由于层层截留没有真正发到农民手里。第四个就是信贷金融的缺失,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从农村的退出,农民缺少必要的金融支持,与此同步,邮政储蓄等揽储业务的渗入加剧了农村资金的外流。由于上述因素,大多数县域发展经济心有余,力局限性。二、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分析经济决定财政,能否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直接决定着县级公共财政的建立和保障能力,雄厚的财政实力又为县域经济发展发明有利的经济环境。因此,研究和制定科学的财政政策,推动县域经济迅速发展,不断壮大县域经济竞争力,成为目前财政工作中一项重要而急切的任务。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如下几种方面:(一)县域产业构造不尽合理。

8、县域经济中仍存在一产过重、二产脆弱、三产滞后现象,产业构造升级缓慢,产业综合竞争力不强,缺少支撑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农业腿长,工业腿短”的格局未得到有效变化,经济增长仍然以粗放型为主,内部机制还不健全。一方面,县域农业虽然品种多、产量大,但农业经营效率低、效益差、特点不突出,农产品加工链条短、档次低,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市场优势。另一方面,县域工业虽然公司众多,门类齐全,但同样存在产业链条短、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小、经济效益差和名牌产品少的问题。(二)县域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县域财力局限性始终是困扰经济发展的突出障碍。绝大多数县市要依托中央、省、市财政转移支付才干维持正常运转。眼下县域普遍面临着

9、必须依托自身努力消化许多刚性财政支出的压力,特别是为变化落背面貌,又必须改善基本设施,优化发展环境,建立开发区,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加之增资、社保等方面的刚性支出增长远远高于财政常常性收入的增长速度,这在一定限度上更加剧了县级财政收支失衡的矛盾。(三)县域生产要素制约严重。一是建设用地紧缺。目前国家加强土地管理,特别是将未运用地也纳入筹划管理,进一步缩小了县域建设用地空间。某些县已浮现建设项目等土地或因无土地留不住引资项目的现象。二是发展资金短缺。目前县域发展资金迫切需要银行贷款的大力支持,然而金融机构对县域贷款的总量十分有限。金融机构贷款重要向大都市、大行业和优势公司倾斜,以中小公司占主体的县

10、域由于公司自身效益不佳,并且缺少有效的信贷担保机制,难以获得银行的支持。加之商业银行实行集约式管理,为防备金融风险,收缩县级机构及其有关业务,县域经济发展陷入“贫困恶性循环”。三是招商引资困难。县域的比较优势自身不如大中都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对外资的吸引力相对较弱。(四)县域经济发展环境较差。目前,县级政府发展经济、稳定社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任务在不断加重,而调控能力却不断弱化,重要是金融、税务、工商、国土、电力等职能部门的权力不断上收,使得调控手段越来越少。相对于省、市级政府而言,县级政府管理经济更具有直接性,责和权的失衡,往往使县级政府处在“空有雄心壮志,少有具体手段”的尴尬境地。由于管理

11、权限过小,相称一部分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在省辖市和省里,处在经济发展最前沿的县级政府没有最后决定权;上级垂直机构过多,县级政府缺少有效的协调手段,也在一定限度上束缚了手脚,影响了县域经济发展。三、基层财政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具体措施财政部门作为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其各项政策的制定和实行都应为支持服务县域经济持续迅速健康发展服务,为做大县域经济“蛋糕”服务,重要有如下四个方面:(一)充足发挥财政争取资金的主渠道作用,加大基本设施建设投入,解除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瓶颈。县级财政,大都是吃饭财政,自身投入是非常有限的,只有配合有关部门,积极向上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加大投入,切实加强基本设施建设,彻底变化交通条

12、件差、水利设施局限性、人畜饮水困难等落后的基本设施状况,才干有效解除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二)充足发挥财政管理职能,强化收支管理,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财力保障。一是建立起公开、公正的收入机制,为县域经济提供更多财力。废除收入“基数法”考核措施。以往财政收入都是年年下达筹划,层层按筹划完毕,按筹划考核,没有真正地体现出财政收入应收尽收。挖税、垫税现象时有发展,影响了收入的真实性。建立新增项目增长财政收入的鼓励机制,特别是对各乡镇新增税源增长财政收入要合适地予以充足的鼓励,以完善乡镇财政体制的局限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二是建立透明、高效的支出监管机制,挤出更多资金投入到经济发展中。

13、()严格预算。对预算编制和实行要在“早、细、硬”上下功夫。“早”就是编制要早。当年第三季度就要着手编制次年的预算,保证来年准时实行。“细”就是细化预算编制。一方面单位要细化,要对每一种独立核算单位编一本预算,另一方面项目要细,部门预算要编制到类、款、项级预算科目,工资、公用经费要进一步细化到目级预算科目,专项资金要核定到具体项目。“硬”,就是硬化约束,预算一经人大审议批准,财政要加强监管,不得更改,不准突破预算。同步,建立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三权鼎立”的约束机制。(2)严格支出原则和范畴。要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本地统一的开支原则和范畴。特别是对支出范畴,要按建立公共财政框架

14、的规定,进行认真清理,该退出的则退出,该加强的则加强,该调节的则调节。(3)严格支付。不断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减少资金周转环节,提高资金使用效益。(4)加强政府投资领域管理,以减少政府投入,减轻各级财政的压力。要转变政府职能,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加强政府投资领域管理,控制政府负债。三是建立灵活、有力的财政调控机制,集中财力支持经济建设。()调控预算内、外资金。通过实行综合财政预算,将预算内外资金纳入预算,捆绑使用,并由政府集中一部分,由政府掌握使用,增强政府调控能力。()调控县、乡财力。由于乡镇一部分机构上划,如工商、公安、税务、法庭、国土、建设等,致使乡镇难以做到事权与财权的统一,财力较分散

15、。因此,应积极履行乡财县管,把乡镇作为预算单位,其收入直交县财政,支出由县财政支付。这样不仅可以平衡乡与乡贫富不均的现象,并且可以整合全县财力,支持重点项目建设。()要调控好各单位后勤服务资源。目前各单位不管大小,都配齐了文印设备及小车,建立了伙食团,大中型会议室,有的还建了招待所。这些对于大单位可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但对某些小单位则难以发挥作用,资产、人员被闲置,挥霍严重。对此,应积极履行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把机关某些后勤服务推向社会,由社会承办,这样可以大大节减财政资金。(三)充足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建立奖励机制,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一是建立“政府奖励机制”。将财政对各公司的多种

16、投入改为“政府奖励基金”,由政府对财政奉献大(涉及招商引资、项目效应、迁入工业园区)的公司法人予以大张旗鼓表扬和奖励,以增进其发展。二是建立“政府鼓励机制”。各级政府都应当建立上级对下级政府在争取项目、招商引资等方面的鼓励机制,以充足调动单位、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集中精力搞建设,聚精会神抓发展。三是建立“金融机构扶持鼓励机制”。对县域范畴内的各金融机构按当年对地方全年贷款增量、核销公司呆坏帐额等指标拟定奖励金额予以奖励,缓和各公司融资难的困境。(四)充足发挥服务职能,培植壮大骨干财源,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支撑。作为县级财政应充足发挥服务职能,哺育骨干源。一是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全面贯彻中央、省、市制定的支持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大力实行“休养生息”、“放水养鱼”战略,在财税政策和财税资金扶持上要切实做到“不管成分看项目”、“不管身份看效益”。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大力清理不适合经济发展的财政法规和各项收费。该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