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6502413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上) 品德与社会教案主题一、我长大了教学目标:1、全面理解长大的含义。2、感悟长大是一个丰富的过程。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2。教学难点:教学目标2。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收集自己的出生证和反映自己成长的照片,儿童用品等。2、学生向家长了解自己的童年趣事。教学过程:1、导入。 (1)、板书课题。(2)、请学生读教材第24页乐乐、虎子和文文的话。(3)、让学生欣赏教材第26页,并发表意见。 2、小组调查。(1)、开展有趣活动:我的“昨天”和“今天”。(2)、分小组,测量每个人的身高体重,与自己出生时的情况作比较。然后各小组向全班介绍:自己小组哪位同学体重增加得最多,哪位同学身高增加得最多。

2、3、故事会。按照座位排列,就近的几个同学组成 小组 ,交流教师事先布置的任务:选一件自己最有趣的与环保有关的幼儿趣事讲给大家听。4、全班讨论。请学生读教材第5页小文发现小鞋的文字,引导学生讨论“我长大了”的含义。5、教师总结。主题二 爸爸、妈妈抚育我教学目标:1、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懂得个人的健康平安是家长呵护的结果。2、学习通过观察、体验、思考,发现和理解生活中蕴涵的道理。3、感受父母在自己成长过程中付出的心血,萌发对长辈的感激、尊敬和孝敬之情。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2、3。教学难点:教学目标1、2。教学过程:1、导入(1)、板书课题。(2)、提问:什么是抚育?2、探究活动。(1)、学

3、生读教材第710页,然后教师以提问。学生自由发言为主要形式进行全班讨论。A、第七页的底衬图是什么?有什么意义?B、第八页的底衬图是什么?有什么意义?C、本页两幅照片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你对本页的的课文有什么想法?D、喜欢大手拉小手的照片吗?为什么?照片“雨中情”和乐乐的妈妈一天的作息时间记录,告诉我们什么?E、请学生读教材第7页的课文和“我心灵的家”。3、故事会。(小组进行)请每个同学根据课前准备,讲一讲爸爸、妈妈疼爱自己的故事,或者一件令自己难忘的父母抚育自己成长的事情。4、教师总结。主题三我懂事了 教学目标:1、父母的劳动,理解父母的辛苦。2、学会关心家庭,增强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感。3、乐于分

4、担家务、料理自己的生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2、3。教学难点:教学目标2、3。教学过程:1、导入。(1)、板书课题。(2)、提问:什么叫懂事?2、探究活动。(1)、请学生朗读乐乐的感想。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乐乐爸爸工作一天的艰辛。(2)、各人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父母一天工作的情况。体会父母工作的辛苦。(3)我们的父母一天工作那么艰辛,回家还要做那么多家务和照顾我们,确实辛劳。我们作为子女的应体贴父母、孝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好减轻父母的负担。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哪些事情是我们三年级的学生可以做的。1、个人制作。请每一位同学写一个准备在今后执行的小计划,可以参加刚才大家讨

5、论过的、写在黑板上的内容。2、教师总结。“爸爸、妈妈为了家庭生活而操劳,工作很辛苦。我们已经是三年级的学生了,应该懂事了,要尽量减轻爸爸、妈妈的负担,做个好孩子。” 主题四健康生活每一天课题1、家里的文明礼貌 教学目标:1、具有自尊、自爱的生活态度。2、乐于养成文明、礼貌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3、知道要对爸爸、妈妈有礼貌。知道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文明举止。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2、3。教学难点:教学目标2。教学过程:1、导入。(1)、板书课题。(2)、提问:你们了解哪些文明礼貌,如果不讲文明礼貌,别人是否乐意与你交往?(3)、让学生阅读教材第1415页,使学生了解从早到晚,一天三餐到行动坐卧等,有

6、哪些是家庭文明礼貌?分小组说后并写在卡纸上,看哪一组写得多,写的好,板贴评比。(板书:起居方面 行动坐卧文明进餐)2、个人作业。完成教材第15页“我家里的文明礼貌”。教师巡视并做适当指导。3、分组讨论。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作业进行发言,小组按照以上几方面归类和做简单记录。 4、全班交流。每个小组按照黑板上所列的三项介绍自己小组同学发言。教师将与括号中内容比较一致的内容写在黑板相应的标题下。 5、教师总结。清清的溪水教学目的: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保护树木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绿化树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增加环保意识。教与学:教学时要抓住溪水由清变黄再由黄变清的段落重点讲解,指

7、出破坏树林的危害性,引导学生树立爱护树林的观念。课前准备:幻灯片、学生搜集环保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激趣。放映根据课文内容制作了动画片,激发学习兴趣。(二)放情明理,指导朗读。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在读懂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质疑。 (1)清清的小溪发生了什么变化?(抓住本课关键词语“变”,启发学生读书思考。)生:小溪的水突然变黄了,后来小溪的水又变清了(板书) (2)溪水为什么会变呢?请再读读课文,结构合图1说清楚变化的原因,生自由读书。生1:大象和野猪把树拔掉了,水就变浑了。生2:大象和野猪择村拔掉了泥土冲到小溪里,溪水就变浑了生3:我听妈妈讲过,树根和草根都能保护泥土

8、。树拔掉了泥土就会被冲走。师:你们知道真多呀!是的,溪水变浑的原因是因为大象和野猪把树拔掉了,很多泥土被雨水冲到小溪里。能把这句话说的更好吗?试着用上“因为所以”学生练说。出示板书:因为()和()把树(),()把()冲到小溪里,所以溪水()。请大家结合课文把横线上的词语读出来。(在读中探究、练说、明理) (3)这个道理大象和野猪能懂吗?小兔怎么样呢?(生都认同小兔是懂提这个道理的。) (4)你们是从哪些语句中读懂的?3指导朗读。a. 在读中探索水变化的原因,了解拔树毁林与水土流失的关系及溪水变化原关系。b. 在读中对比水的变化,抓住“又凉又甜”“变黄”“变成浑浑的”等关键词语感受爱护树木、保护

9、环境与人类生活原密切关系。c. 读好小白兔的“奇怪”“气愤”“生气”等有关词语,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小白兔心情变化的原因,感情拔树毁林不仅会造成水土流失,影响生态平衡,而且会恶化环境,殃及人类。d. 读好大象、野猪接受教育认识错误的过程,从“不解地问”、大象用鼻子吸水被泥沙堵住鼻孔,野猪洗澡越洗越脏等内容的朗读中了解拔树毁林带来的恶果及大象、野猪怎样认识到错识。4扩展思维训练(1)生活中也有像大象和野猪的做法一样的现象,你们能举个例了吗?(进行训练的同时,用身边的事实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生1:有人往河里倒垃圾,河水越来越脏了,臭了。生2:有人往河里倒脏水,河水越来越浑了。生3:有些工厂把污水排放

10、到河里,使一些小鱼都死了。生4:大量的汽车排放尾气致使酸雨现象越来越多。师:你们知道地很多,说得也精彩。(三)行动教育。(1) 假如你是大象和野猪,在懂得这些道理以后,会怎么说,怎么做呢?(2) 细读品昧重新栽树部分。让学生从刨坑、栽树、培土、浇水等一系列行动中深入体会大象、野猪用实际行动认真改正错误、弥补过失的态度。(3) 在生活中你如果发现一些有损球保护的现象你该怎么做呢?(4) 你准备以怎样的行动来保护环境?(四)分角色朗读、整体感悟全文,进一步内化语言和文中的所蕴涵的道理。(五)师小结: 我们的家园原本是美丽的,但是由于一些人只顾自身利益,没有环保意识,使我们的家园变得越来越丑,一些植

11、物的数量越来越少,甚至濒临灭绝。让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绿色家园,挽救我们的地球妈妈。我们应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做一个名副其实的环保小卫士,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美丽,让我们的地球变得更美丽。课题2、居家生活讲节约教学目标:1、知道勤俭节约是中华传统的美德,知道节约是尊重劳动和劳动成果,是珍惜资源和爱护环境。2、乐于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3、能在自己生活的家庭中赞成和支持勤俭节约的具体做法。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2、3。教学难点:教学目标2、3。教学过程:1、导入。(1)、引入课题并板书课题。(2)、请学生看教材第16页的连环画,想一想这组连环画说的是什么意思?你有过

12、类似的经历吗?你有什么想法?请学生发表意见。1、探究活动。(1)、请几位学生根据连环画的内容表演小品。然后小组讨论进行探究。让学生知道盲目“攀比“的坏处。(2)、请学生说我们班级中哪些同学有出现过盲目攀比的行为,你对此行为有何看法?(3)、教师小结选择生活用品的原则,并朗读教材第17页“节约,体现了对劳动和劳动成果的尊重。节约,也是珍惜资原和爱护环境的表面。”提问学生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并做适当解释。2、小组活动。讨论家庭生活中有哪些节约的方法。可以参考教材第17页的图画教师巡视并且适当帮助学生,要求学生只说一两条就可以了。4、全班介绍。各小组介绍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5、教师总结。课题3、生活

13、中的安全(3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简单的防火、防盗、防触电、防止溺水的常识,知道简单的自救、自护的方法。2、树立爱护自己身体和生命的态度,形成初步的安全意识。3、通过模拟活动形成初步的自救自护的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2、3。教学难点:教学目标2、3。第一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请学生朗读教材第18页上方的课文。告诉学生今天要讨论的是家庭生活中的安全问题。板书课题:生活中的安全。2、自由讨论。提问:在日常的家庭中,有哪些方面容易对我们的安全和健康造成伤害?同学们是否遇到过或听说过在家庭中发生的安全方面的事故?”3、通过讨论明确:在日常生活中,用电、煤气、火、水等都容易对我们的伤害,每位

14、同学都应具有防范意识。下面我们进行讨论。请学生看教材第18页安全用电和安全使用燃气的图画,并阅读豆博士的话,组织讨论:1、为什么不能用手拉触电者,而要用干木棍或不导电的器具切断电源,再进行抢救?2、为什么发现燃气泄漏,千万不可以使用明火,甚至不能开灯,而要先切断燃气的泄漏源,打开窗,再抢救中毒的人?3、模拟体验。小组分角色表演教材第19页的图画上的情景,并好好想一想,如果你是遇到类似的事情应该怎么办?教师作适当点拨。4、全班交流。每个小组派代表为全班表演,向全班介绍他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教师作简单讲评。5、课堂练习。完成教材第19页各种报警电话与报警连线练习。4、教师总结。第二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检查上节课布置的课堂练习。2、模拟练习。让学生练习报警。可以同桌互相配合练习,要求按照三种情况逐一练习。可以一人打电话报警,另一人做接电话者。提醒学生:报警电话内容要真实性、报警语言的完整性。火警:地点、火势的大小。匪警:地点、情况。急救:地点、病人情况等。1、全班活动。请学生上来抽签,然后按照抽签上的内容用教师事先准备的电话模拟报警。根据时间,尽量让每个学生有锻炼的机会。2、自由讨论。请学生看教材第20页的图画,按要求进行讨论:如果被烫伤了怎么办?图中两位正在玩耍的小朋友有危险吗?为什么?3、让学生各自谈谈对这节课学习的收获。4、教师总结。第三课时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