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路径探析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6500478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转型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路径探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转型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路径探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转型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路径探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转型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路径探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转型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路径探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型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路径探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转型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路径探析 【摘要】经济社会的快速开展,对本科院校提出了多元化办学的要求,长时间处于单一办学中的传统本科院校遇到了开展的瓶颈。现阶段,应用型本科院校亟需适应社会“转型的背景,开展多元化教学,培养出适应社会开展的应用型人才。本文将从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的众多要素出发,为其适应开展改革课程体系提出相应建议与对策。【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改革路径引言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开展成群众教育,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適应时代的开展,为国家培养出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了各界讨论的热点话题。高校改革的根本环节是课程改革,必须严抓、落实课程改

2、革,才能改变传统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困境。高等教育的开展必然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是精英化教育,其次是群众化教育,最后是普及化教育。从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实施之后,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逐渐增大。在国家的大力开展之下,高校入学率大幅度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许多弊端,一些本科院校仍然沿用精英化教育时使用的教育体系,有些本科院校过于追求学术高度而忘记自身定位,有些本科院校无视了培养人才的多样性。这说明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仍然没有完全适应群众化教育的需求。自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社会都亟需创新型人才来带动企业开展。因此,经济开展所需的劳动力已经明显地偏向了素质水平高的劳动者。应用

3、型本科院校必须抓住社会开展的浪潮,培育有学识的有志青年。应用性本科院校要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就必须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为人才培养奠定良好的根底,减少人才培养的无用之举。将课程作为纽带,改革课程目标、课程设计、课程规划、课程实施等方面,丰富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内涵建设。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自身定位不明确,盲目照搬精英大学的办学模式,仿照精英大学的考核方式,导致学生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在未来就业方面会遇到许多困难。以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来说,自2021年以来,学院先后获批广西新建本科学校转型开展首期试点专业群以及广西新建本科高校整体转型试点学校,更加坚决了学院整体转型的决心和信心。但

4、是学院在整体转型过程中的课程体系改革还存在一些思路上的缺陷:学院自建院以来,对自身功能定位的认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逐渐开始着手对课程体系设置进行改革,即压缩理论学时、提升实践学时,确定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6:4的分配比例。这个修改原那么遵循至今,它只是改变了原有要素之间的学时比例,并没有改变原有课程架构即知识架构。而原有的课程体系更多是表达学术型培养路向,没有能够反映当下社会经济的开展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对人的素养要求。课程目标的定位是整个课程体系构建的根底,引领着整个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总方向。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当地经济开展培养储藏人才。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开展

5、改革的过程中,失去了对自身定位的正确判断,照搬研究型大学的办学模式,没有形成适合自身开展的办学的特色,与研究型高校错位开展,因此在课程设置上也就大同小异,没有创新没有特色,以至于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没有具备明显的就业优势。因此目标清晰明确的课程设置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尤为重要,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开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局部专业课程目标定位上就不够明确,照搬母体学校的课程目标,以至于导致局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跟不上学习的要求和目的。缺乏特色当前,我国高校,无论是研究性高校还是应用型高校,课程设置任然是沿用传统的结构主义课程设置理念,仍然比拟重视教学上的“理论知识导入

6、,没有特色。加之由于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对自身定位不清晰,制定了强调理论的人才培养体系,使得学生很难获得系统的实训经历。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培养的是应用技能型人才,因此必须在课程设置上局部区别于普通本科高校,应该要表达出“应用的特色,这就需要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时转变传统的课程设置理念,突破照搬传统本科院校课程结构的做法,提高应用型课程设计能力,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本科教育的改革创新、特色开展之路。我国高等教育一直以来的一个开展困境就是重科学、轻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完成转型之路,需要极大的魄力和执行力。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涉及到教学方法、教学方式的选择

7、、课程设置的结构等诸多环节,而教师对于课程理念的转变、教师队伍的结构组成等诸多方面都会影响到课程最终实施的效果。例如相思湖学院来说,目前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方式都比拟传统且单一,根本上都是教师讲理论,学生听。学院层面也屡次提出希望老师们大胆创新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各个系部也都引起了重视,但是老师们真正愿意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为改革付出努力的还是少之又少。在课程实施重知识传授,轻知识应用,重传统经典,轻现代思想的特点还是存在,对于学生的时间能力和探索能力的培养还不是特别理想。建议3.1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的要求,及时调整课程目标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具有明确的课程目标,并且能一以贯之,形成具有应用型特色的

8、办学体系。具体来看,调整应用型课程目标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首先,设置应用型课程的首要准那么是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虽然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都调整了人才培养方案,但是调整的幅度较小,没有及时跟上社会的开展。高校务必克服被动改革的思想,要主动对接社会开展与经济转型,尤其要积极地与当地企业对接,了解当地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根据社会的需求设置课程,使培养出的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各方面都能过关,满足企业的需求。应用型高校还必须加快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效率,通过产学结合的方式方向促进企业的开展。目前,我国应用型院校与企业之间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联系,相互间的合作还很零散,政府必须加强产学合作的引导,促进高校

9、与企业间的优质合作。企业在技术研发方面有问题时,高校也要提供技术支持,实现高校对企业的反哺。其次,设置应用型课程的目标是培养专业人才。我国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多参考综合性大学的办学模式,因此有许多冗余的专业,缺乏特色专业。如相思湖学院可以参考和借鉴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T型人才培养要求,专业教育结合通识教育,培养具有超强专业技能和广泛通识知识的人才。这样的要求下培养出来的学生,除了能够用技术说话,还能很好地融入社会,成为一个综合素质过硬的人才,在剧烈的就业市场脱颖而出。3.2结合社会开展的需要,适时调整课程设置德国的应用技术大学在课程设置时以专业为取向,因此,它在德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别具一格。课程

10、设置要考虑到专业结构,既要有应用性、实用性,也要注意与企业之间的互相结合。在中国和其他开展中国家看来,应用技术大学是一种有别于高等教育的高等职业教育,但是德国的政府和民众并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应用技术大学是一种专注应用科学的高等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当注重传授给学生有用的应用技术,要为社会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开发技术与转让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不能照抄综合性大学的办学模式,但是也不能无视科研工作,只有注重科研的同时完成技术转让,才能有别于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院校在编制课程和安排课程内容时,要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强调应用能力的培养。目前,我国社会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认识还是有偏差的,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

11、明确自身与高职教育的差异,以相思湖学院来说,首先,要设置具有特色的专业课程。专业课程,有别于根底课程,也不同于职业课程,它是指专门学科,在设置学科时,要注重与时俱进,突出理论知识与行业的互动。其次,加强学校的社会导向研究。应用型本科院校要走出模仿综合型课程的套路,用生产实践突出自我特色。这个时代,仅仅会读书的人不能够适应社会进步,因此,高校必须与企业形成良性互动,将学生培养成掌握实践技巧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实现高校办学和企业开展的双赢。3.3因时因式,及时调整课程实施课程实施,是把编制好的课程变为现实,是到达教学效果的最重要化解。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改革课程体系时,也有必要调整一些影响课程实施的因

12、素,相思湖学院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首先,要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随着科技的开展和科技设备的普及,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高校中最根底的现象。多媒体的出现,对高校教学有利有弊。有利之处在于,多媒体丰富了教学手段。不利之处在于,一些教师形成了对多媒体的过度依赖,上课时不与学生互动,只是简单地读PPT上的内容。很多学生反映,教师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学,使课堂失去了原本的色彩,学习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其次,要調整课程设置的时间与周期。学院不妨缩短教学周,来实现小学期教学。在小学期的教学时间内,学生去进行实践学习或者科学研究。最后,要调整教师队伍。应用型本科院校对教师的要求是不仅要具有良好的学识素养,还要具有应用能

13、力。学校必须加强对教师的教育与引导,使他们能够将教学改革实行到课堂教学中去。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社会地位不高、办学资质较弱,面对着巨大的办学压力,在全社会的“转型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改革是必然之举。我国经济正面临高速开展向高质量开展转型的关键阶段,全社会对高水平、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突增,这就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开展提供了巨大的社会需求。因此,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加快调整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和课程实施,构建出合理完善的教学体系。注释宁珠珠.转型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课程改革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21.宁珠珠.转型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课程改革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21.参考文献【

14、1】骆革新.地方应用型综合性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基于职业资格许可取消背景下的研究J.南方论刊,202108:103-104.【2】宁珠珠.“转型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课程改革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21.【3】陈飞.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调整与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21.【4】江林升,陶静.刍议应用型人才培养“三要三不要基于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改革“宝典和“雷区J.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1,1804:39-43.【5】郑成.陕西省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建设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21.工程来源:?转型开展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路径研究-以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为例?工程号:民大相院20214号2021YJJG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