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成长愿望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6495823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成长愿望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我的成长愿望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我的成长愿望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我的成长愿望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我的成长愿望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的成长愿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成长愿望(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的成长愿望个人发展三年规划 一、思想素质现状分析 十六年来,我一直牢记着这样一句话“一名好的教师,心中永远要装着学生,要学会去爱每一个。”爱是教育事业的主旋律,爱是学生心中的雨露,爱更是教育工作的灵魂。我爱学生,所以有责任心、事业心;我爱学生,所以能抛开一切名利,为了工作忘了时间,忘了自己;我爱学生,所以我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带领孩子们徜徉在语文知识的海洋里。我坚信:只要心中充满爱,我走得每一步将会踏实而坚定,工作的每一天都会充实而幸福。 二、专业知识技能现状分析十一年来,我一直从事语文教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循环多次,即将完成六年一轮的大循环。在11年的教学生涯中,我虚心向身边的专家和同事

2、学习,潜心钻研业务,专业技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我能比较准确地把握每节课的三维目标,能根据目标设计教学预案,能带领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积极创建平等的对话平台,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勇于改革、探索,上的课清新、活泼,我曾多次在区级范围内上公开课。我的教学水平虽然已达到熟练水平,但是还没有属于自己的鲜明的、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学反思不够到及时到位,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自我定位与总目标在今后的3年中,我要在聆听中把握先进的理念,在书海里再造提升的空间,在网络中开阔自己的视角,在实践中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丰富自己的知识底蕴。努力探索课堂教学,提升上课水平

3、,多研究,勇实践,勤反思,逐步成为思想素质高,业务水平好,科研能力强的骨干教师,向着“市学科骨干教师”冲刺。行动策略:一、加强师德建设,增强专业情意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教师要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就需要加强自身修养。我将继续加强师风建设,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养,为人师表,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以生为本、热爱、关心学生;牢记是服务的信念,树立服务意识,真正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尊重学生。二、树立学习理念,丰厚自身底蕴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在现代社会中,对于一个人来说,学习是人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已经成为工作生活的通行证。学习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

4、确。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太多的精妙语句说明了学习的重要。而热爱学习,对于教师而言,更是一种态度、一种责任、一种工作能力、一种心灵的享受。所以,我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注意学习的系统性和全面性,既要学理论知识、又要学专业知识,既要学有专长、又要博古通今,既要向书本学习,又要在实践中学习。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的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有人说:“教师之间的差距就在每天于一小时。”我将每天挤出一小时来看书、学习,让悦读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提升自己的素养。三、强化训练,锤炼专业能力与教师所职业相关的能力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与教

5、师教学实践直接相关的能力:如语言表达能力、课堂组织能力、学科教学能力;第二个层次是有利于深化教师对教学实践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我要紧紧围绕这两个层面,从多形式的教研活动中,从备课、说课、上课、评课、研课等五个方面打造自我专业技能。在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这个共同体的引领下,积极参加上课、辩课、讲座等活动,使自己的专业能力得到快速发展。四、善于反思,提高专业化水平反思教学实践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最有效途径。我将在教学实践中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效果等问题,不断更新观念,努力成为“反思型”教师。坚持教学前、中、后反思:教学前反思,重在教学预测;教学中

6、反思,重在随机应变;教学后反思,重在教学批判。通过反思发现的问题,个人不能解决的,通过名师工作室成员的集体智慧来解决;坚持一课一得,撰写教后记,积极撰写教育笔记,及时总结经验撰写论文。争取每学期发表论文1篇以上,带好12名青年教师成长。感悟他山之石享受语文对话教学读后感最近,我读了孙建峰老师的小学语文享受对话教学一书,受到了很大启发。孙老师崇尚“求真”教学,就在于“守法”,在于敬畏教学真理!有了真,所以,他的教学就有了善与美!本书中,孙老师对于对话教学实践并总结了自己的观点,他的文笔轻灵睿智、哲趣横生、美轮美奂,能够催生读者的思考与感悟,值得一读!首先,作者在课题里用了“享受”二字,道出了他在

7、课改中的感受与心声。通过课改,心灵得到净化与提升的不仅是学生,也包括老师。探索语文对话教学之路是艰辛的,然而对孙老师来说,肯定是“艰辛并且快乐着”。正如他自己所说,“语文对话教学是教师自觉追求与学生人格平等、精神相遇的心灵对话的过程。这一过程有一种相互影响、相互造就、相互提升的气象万千的大美。对话教学有大美而不言,何以享受?”第三,从孙老师的字里行间,我体会到,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矛盾的主导方面在教师。享受对话教学的前提是,教师要实现教学理念的转变,更要实现情感上的转变,要真正放下架子,蹲下来看学生,敞开心扉,与孩子进行平等而又真诚的沟通与交流。文中的这一情节让我深受感动:当孙老师听完王

8、凯同学的发言后,竟情不自禁地“越位”发表意见: “童真是自然的天性,是毫无装饰的美丽。谢谢你们,打开了个人写真集,让我重拾童心,让我回归童真,让我分享美丽。”老师的话语激起了孩子的心灵共振,顿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读到这儿,我感受到了此时此刻孙老师的真诚与感动。正如他自己所说,“是享受这种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的相互碰撞、相互回应、相互融合、相互营养、相互创生而闪烁着的一种流动生成的生命美”。本书中时时都能体会到民主、平等和彼此沟通等理念。只有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在师生互动中形成体验、探究的氛围。克林伯格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

9、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志。在他看来,教学原本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具有对话的性格。这就是“教学对话原理”。 多一次倾听,让学生体会老师身上的温暖;多一次接纳,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多一份欣赏,让学生体验学习生活的快乐。 第四,让学生敞开心扉,教师必先敞开心扉;让学生信任老师,教师必先真诚地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在第一章的“对话教学以心印心”中,孙老师在与曾创的谈话开始前,竟一口气背下了曾创的作文香港见闻录,并把他的试卷双手递给他。这样的情景,怎不让人感动?感动之余,曾创作为学生,肯定会将老师对自己的欣赏化为动力,这样的对话才更具感召力。我想,我们作为教师,很难做到这一点,但我们的一个

10、微笑,一个动作,一句问候,都会让学生感觉老师对他们的爱。这一点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做到。在这一方面让我们以孙老师为榜样,尽力去做吧。另外,孙老师珍视每一个学生。在孙老师的眼里,每个学生,不管是优生还是后进生的意见都是值得珍视的。当学生在对话中有了独特的见解,他就要作出反馈与鼓励,如发自内心的赞扬,或情不自禁地拥抱一下学生,使他们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和召唤。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对话的双方要营造安全而自由的氛围,走近“对方”,从而走进“对方”。这让我想到一开始上语文课,我总认为学生什么都不懂,只有通过老师的教学才能帮助他们掌握知识,忽略了学生的思想。所以,上课的时候,学生没有说完要说的话,我就急

11、着把他们的话都“抢”着说掉了,“剥夺”了学生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今天读完这本书对我启发很大,我想今后我会把更多的说话机会留给学生,这是每一位学生的每一句话,让课堂的生成更美丽。 读书促进学习,读书促进成长,读书促进我们的教学,读书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像享受语文对话教学这样的好书,多读必有益。格要求学生,课后就可以和学生成为好朋友,和他们一起玩耍。这样的做法持续了很久,而且学生和我的关系维系得也很好。但学期结束的时候,在他们的心理课上,有学生竟然将“希望李老师不那么严厉”作为新年的愿望(当然这是其他学生偷偷告诉我的),这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做法。严格要求学生,其实并不是那么简单,并不是课后对

12、他们仁慈,课上对他们严厉,而是不管课上还是课后,都应该对学生严慈相继,要时时把握住施爱的度。我 的 收 获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预设学习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这首古诗。3、读懂诗句,体会感情,感受意境。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诗所描绘的意境。2、读懂诗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流程:课前谈话:听说咱们班的小朋友会背的古诗可多了,谁来背一首自己最喜欢的古诗?听着大家抑扬顿挫地背古诗,我也想来背背,我背上句,你们接下句,行吗?一、走近西湖1、今天老师要带大家游览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西湖,去过西湖吗?说说你眼中的西湖。2、古往今来,

13、许多文人墨客都对西湖情有独钟。现代诗人艾青曾经写道:月宫里的明镜,不幸失落人间。同学们,你们猜诗人笔下那不幸失落于人间的明镜是什么?又有一位诗人周起渭这样写道:若把西湖比明月,湖心亭似广寒宫。他把西湖比成什么了?是啊,西湖又成了他心中的那轮明月。而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那位即将离开杭州的白居易,他挥笔写下:湖上春来似图画,乱峰围绕水平铺。此时,他眼中的西湖就像几千年来,人们用自己心中的笔描绘着西湖。而在九百多年前,有一位名叫苏轼的诗人,他对西湖更是醉心。你听说过苏轼吗?师: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诗中,来看看他眼中的西湖又像是什么呢?二、印象西湖1、请认真看老师写课题,思考我为什么要这么写。(边板书

14、边说)我先写“饮”,再写“湖上”,最后写“初晴后雨”。(学生从两方面说:停顿和各部分的意思)2、师:(指着板书)是啊,他们在西湖上喝着酒,赏着美景,起初是晴的,后来下起了雨,那是怎样的景象呢?让我们走进诗中去吧!请大家读读这首诗,自由读、反复读,读正确、读通顺。3、指名逐句读诗。重点正音:潋滟、淡妆浓抹。4、读诗不仅要读正确,还得读出古诗的节奏和韵味。(出示标/诗句)我在诗句中加了停顿斜杠,你如果觉得还有哪里需要停顿的也行,自己练练。5、指名读整首古诗,指导读出诗的节奏。齐读。6、同学们,苏轼笔下的西湖,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泛泛而谈)三、走近西子1、师:西湖给每个人的印象都是不同的,还记

15、得吗?有人说西湖像一面生接镜子。有人说西湖就像一轮亮晶晶的生接明月。还有人说西湖就像一幅生接图画。可是在苏轼的眼中西湖却像什么呢?(西子)师:是啊,欲把西湖比西子,他把西湖比成了西子,(板书:西湖比西子)你知道西子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借助注释来理解课文是一个很好的方法。2、你们都知道西子是古越国有名的美女,她到底有多美呢?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要听吗?师:(缓缓地)西施,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而且是之首。传说每次当西施在古越国浣纱溪边洗纱时,水中的鱼儿一看到她的惊艳容貌,都不好意思地沉入了江底。西施美吗?太美了,西湖真的如西子那样美?(板书:?)那就让我们坐着画舫,一同去欣赏西湖吧!四、晴雨西湖

16、1、出示: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很推崇一种写诗的境界,那就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请同学们自己去读读这两句诗,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哪些画面?遇到不理解的词看看课文注释。2、交流:(1) 你是从哪个词句中看到这个画面的?(2) 谁还从这里看出不同的画面或者是画面差不多,但说法不一样。3、想看看这些画面吗?(1)出示水光潋滟的画面 你们在赞叹什么呢?阳光照耀下的水面就像(多生说)难怪苏轼会说:水光潋滟晴方好。 晴天的西湖正好显得是那么美丽多姿,你能把这种美丽读出来吗?(响亮、向上扬) (2)西湖真会打扮自己啊,在阳光下,她是那样的婀娜多姿,正当苏轼陶醉其中,忽然,云雾迷芒,眼前的西湖又变成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