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艺出版社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1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6495209 上传时间:2023-08-12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3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文艺出版社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湖南文艺出版社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湖南文艺出版社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湖南文艺出版社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湖南文艺出版社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1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文艺出版社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文艺出版社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1(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课浏阳河教学内容:湘教版音乐新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课演唱浏阳河教学目标:1能熟练演唱浏阳河的一二两段,并引导学生用不同演唱形式来表现。2. 通过学唱浏阳河与欣赏新民歌又唱浏阳河,使学生得到丰 富的情绪体验,进一步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教学重难点:能运用各种演唱形式来深情演绎湖南民歌浏阳河。 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教学准备:课件、电子琴等。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师:我们中国拥有无以数计的江河湖海, 每一条河流都养育着一方的 人和歌,今天老师会带大家跟随音乐一起走入一条十曲九弯、碧波荡漾的河流,请欣赏同一首曲子的不同表现形式, 听完后说说他们的演 唱或演奏形式分别是什么?这条河流名叫什么?

2、(欣赏男声独唱,钢琴独奏,古筝独奏)生:师:你觉得这段旋律给你带来什么感受?生:抒情、舒展、流畅二、歌曲新授 创造表现1师:(评价)不同的表现形式,却都在传唱着相同的旋律,他们在歌唱着他们的母亲河,也歌唱着从浏阳河边走出的伟人毛主席。让我们一起来聆听浏阳河畔的歌声, 仔细听,这首浏阳河两段歌词有 什么联系。(欣赏歌曲)生:对答或问答式2. 师:这也是唱民歌的一种很好的交流方式,待会我们也可以 用这些方式来进行表演。以前我们所唱的歌曲中还有哪些也是这种方 式?生:对花、什么结籽高又高。3. 师:其实民歌中还有很多有趣的演唱形式, 比如我唱你来合。 今天老师也想请大家跟老师一起来合作。(出示课件)

3、在前三句的句 尾加上重复的字词。(师范唱,生伴唱)。(1) 师范唱,生按节奏说(2) 既然是我唱你来和,那光说不唱多没劲啊,老师也来做个伴 唱,仔细听,老师的伴唱有什么特点吗?(加入音高,指谱) 生: 重复前一句句尾的音,只有第三处不一样。音是向上走的。(3) 师:你们观察的非常仔细,那你们能试试跟老师的琴来唱一唱和的部分吗?(师范唱,生来和,纠正第三个音)评价4. 师:这首歌曲问世后受到全国人民的喜爱,今天让我们来唱一唱这动人的旋律吧。(1) 听乐句模唱(2) 摇着船桨荡舟在浏阳河上,似乎能感受到浪头一波一波的涌 动。同学们,那我们唱歌的声音是不是也能来找一找这一推一收的感 觉。(师示范一两

4、句)(3) 这首歌曲中略为上扬又比较舒展,可以作为小高潮的部分在哪里?应该怎样唱?(4)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词(优美、连贯的声音演唱和清晰的吐字)(5)师:评价,能否将第二段歌词填进去唱一唱。最后一句翻高 八度演唱,很多民歌都采用这种方式来结束,(尝试唱最后一句的乐 谱,最后一句作为结束句就象一叶小舟穿行在浏阳河上渐行渐远的感 觉。渐弱渐慢)将词填进去唱一唱,提醒学生在延长音后轻换一口气。(6)完整演唱,注意歌曲的情绪(带有歌颂性的)(7)师:之前我们欣赏过各种形式的浏阳河,我们能否用自 己的演唱形式来丰富、表现这首歌曲呢。你有什么想法呢?老师想在 你们创意中挑选一到两种来尝试着演唱哦,其他同学也

5、可以仔细聆听,选出你所喜欢的方式。生:齐唱、合唱、轮唱等想法(师尝试一两句表现)(8)师:可不可以将我唱你来和的形式加进去呢?我们来尝试一下他的想法好吗?(师生合作生生合作)(9)师:事实证明你们的想法很有创意哦。(10)完整演绎(领+齐+半)(第一段慢速,舒展优美的;第二 段加速,活跃欢快地,似乎在歌唱着毛主席和共产党。)三、欣赏一一体验又唱浏阳河1、师:随着时代的变迁,浏阳河的人民不断开拓,开创了又一 片崭新的天地。你听,他们又唱起了那动人的旋律,请欣赏又唱浏 阳河,仔细听歌曲中有你熟悉的旋律吗?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播放音乐) 生:出现了浏阳河的主旋律、独唱、伴唱(独唱、有加入合唱的部

6、分)2、 师:合唱的部分在哪里出现?它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生: 合唱出现在歌曲的后半部分,他将浏阳河的旋律烘托地更磅礴、 唱出 了浏阳河人民的激情3、师: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段合唱的曲谱,感受这浏阳河磅 礴的另一面。(出示浏阳河第一句曲谱和改编后的又唱浏阳河曲谱, 将原曲与改编部分进行对比演唱)4、让我们再次欣赏。(复听,学生跟着轻声哼唱,在合唱处完整 加入进来演唱)5、师:又唱浏阳河运用了原曲浏阳河的旋律元素,但 又加入了其他音乐元素,进行了改编,更富有时代气息。美好的旋律 象浏阳河水一般清澈荡漾,它涌动着的音符拨动我们的心弦,你听, 老师还要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小小的改编(弹奏)四、小结

7、师:浏阳河的旋律六十年前传遍了大江南北,今天的它依旧 留在我们的心中,希望大家永远记住浏阳河的声音, 让这旋律伴你成 长!第二课哩哩哩教学内容:湘教版音乐新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课演唱哩哩哩教学目标:1. 能用轻快、明亮,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哩哩哩。2. 甲乙声部能密切配合,表现春天到来的欢乐。3. 引导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重点:用轻快、明亮,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哩哩哩;甲 乙声部能密切配合,表现春天到来的欢乐。教学难点:力度记号的表现、声音的颗粒感。教学过程:一、导语:师:描写春天的歌曲很多很多,其中有一首是同学们从小唱着长 大的,想一想是什么歌曲?生:嘀哩 嘀哩或

8、春天在哪里。师:下面我们一起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教师弹旋律,学生跟唱)。 那么,通过演唱我们感受到春天的色彩是明亮的、 节奏是活泼的、欢 快的,旋律是流畅的,处处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同时它表现了作者对 春天的渴望和向往。这是我国描写春天的歌曲,其它国家描写春天的 歌曲也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朝鲜民歌哩哩哩 。二、学习歌曲(总-分一总)(一)通过欣赏全曲明确该歌曲的风格特点及曲式结构。1. :我们带着问题来完整的欣赏一遍,这首歌曲的风格特点是 否和刚才我们唱过的嘀哩嘀哩相似?师生小结:这首歌曲的风格特点和嘀哩嘀哩的风格相似,它 的色彩也是明亮的,节奏欢快、旋律流畅,都是以少年儿童纯真、甜 美

9、的口吻,生动的音乐语言表现了渴望春天到来, 祈盼丰收的喜悦心 情,同时在演唱中还运用了轮唱、 合唱、对唱等多种形式使歌曲情绪 更加热烈欢快,那抱春的布谷鸟,使人联想到农事的繁忙景象;那尽 情欢歌的百灵鸟,使人想象;人民生活的很幸福,进一步体现了朝鲜 人民祈盼丰收的乐观主义精神。2. 欣赏第二遍引出曲式结构:曲式结构:单二部曲式(鼓励学生回答或到黑板上写出图式, 给予肯 定)引子 + A + B(1 4)(518)(佃16)初步陈述 展开主题(二)学习节奏和旋律,讨论并解决难点1、节奏难点及图示,师范奏。 然后读奏,学生模奏,反复练 习,切分节奏借用体育课“ 向 右 转”的口令来加以联系和想象

10、达到会奏的目的,逐一解决难点。总结:因为有了这些密集节奏才使 歌曲富于变化、活泼、具有舞蹈性,使歌曲显的流畅、自然。2、学唱主旋律:(1)在学唱旋律前先练习音阶(2)采用游戏接龙的方式找 A、B C、D四位同学分别唱、连起 来唱。(3)教师范唱后学生随琴轻唱并发现难点,及时指导。3、填入歌词,加二声部合唱。三、演唱全曲(1)学生有感情地演唱全曲、这首歌曲用什么速度、力度和情绪,通过练习进行比较,提示注意歌曲前后两部分情绪的对比(2)演唱的基础上可适当做游戏,游戏采用击鼓传花的方式请男 女两个同学分别演唱二声部。(3)全班同学进行演唱,同时邀请几个同学用打击乐(碰铃、响板、三角铁等)为同学们伴奏

11、。四、小结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朝鲜民歌哩哩哩,主题是赞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喜悦心情,曲式结构为单二部曲式。同时我们还学习了两 个典型节奏型,有了它们才使歌曲的情绪更加热烈欢快, 体现了朝鲜 人民的乐观精神。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民歌,其特点也不尽相同,让 我们在以后的音乐课上领略更多不同民族的音乐。第二课放风筝教学内容:湘教版音乐新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课演唱放风筝教学目标:1. 欣赏河北民歌放风筝,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和欢快的情绪。2. 学生能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即兴参与音乐 活动,体会音乐所表现的意境。3. 通过聆听不同版本的放风筝,进一步感受河北民歌的风格 特点,从而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

12、音乐的兴趣。4. 能听辩南北不同风格的民歌。教学重点:演唱河北民歌放风筝。教学难点:通过聆听不同版本的放风筝,进一步感受河北民歌的 风格特点;能听辩南北不同风格的民歌。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听音乐进教室,感受歌曲情绪。引导学生带着背景音乐所渲染的情绪愉快进入教室。二、激趣导入阶段性目标:用“猜猜歌名”的方式自然导入作品,初次完整视听歌 曲、感受歌词,使学生充满兴趣,带着几多新奇、几许期待来欣赏音 乐。1、瞧瞧你们一张张笑脸,快来说说听了这首歌曲你是带着怎样的 情绪走进教室的?生:高兴、愉快、开心2、同学们的感受很准确,刚才带给我们愉快情绪的这首歌曲,就 是我们今天要欣赏的河北民歌,它

13、的名字是什么呢?老师先不告诉大 家,就让我们静下心来,完整地欣赏一遍歌曲,看看同学们能不能从听 到的歌曲中找到答案。3、同学们起了这么多好听的名字,老师看得出来,你们都充分 地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这首歌的歌名就在同学们的答案中, 是什么 呢?(揭示课题)4、 放风筝这首歌曲是流传于我国河北南方一带的民歌,它是 一首“南歌北唱”的成功范例,知道什么是南歌北唱吗?“南歌北唱”就是将流传于江南一带的优秀曲牌“移”到北方,用以#歌唱当地民俗的歌曲,我们这首河北民歌放风筝用音乐描绘的是 怎样的当地民俗呢?让我们完整地视听一遍歌曲,细细地体会歌词,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听赏。(播放动画放风筝课件) 学生用

14、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听赏,展示汇报。师评价并给予奖励5、师小结:大家用不同的方式再现了歌曲的情景,音乐感受把 握得很准确。这首歌曲所表现的意境正如同学们汇报的一样,描绘的是旧时难得出门的姑娘们穿着漂亮的衣服,趁着阳春三月大好的时 节,带着各自喜爱的风筝去野外踏青、游玩的喜悦心情。三、分段赏析阶段性目标:通过方言和歌词的学习,理解感受歌曲的情绪和旋律特 点。1、下面,让我们分段欣赏,进一步体会歌曲的情绪和河北民歌的旋 律特点。还记得这是什么地方的民歌吗?听过河北南方的地方方言吗?老师 现学了几句,现在呢我就用纯正的河北南方的地方方言给大家把第一 段歌词朗读一遍。(师幽默地用方言朗读歌词)学生模仿2

15、、欣赏第一段,体会方言和民俗对歌曲的影响,学唱最具特色的乐句感受歌曲的旋律特点。3、欣赏第二段,听辩这首歌曲的歌词和以前学过的歌曲有那些 不同?(讲解衬词)4、欣赏第三段,师生对唱。四、整体复听阶段性目标:以视听为基础,感受河北民歌的风格特点。1通过一遍遍地欣赏歌曲,我们感受到了河北民歌放风筝带给我们的欢快、愉悦的情绪。音乐除了能表现一定的情绪外, 还有 着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那么这首河北民歌放风筝的风格特点是 什么呢?让我们再一次完整地视听歌曲, 通过放风筝这首歌曲来 感受我们河北民歌的风格特点。2、(出示课件选择)3、 师小结,因为这是一首“南歌北唱” 的成功范例,所以它既 有南方民歌的委婉、细腻,也有北方民歌的粗犷、高亢和瞭亮的曲风 特点。五、对比欣赏,拓展学习阶段性目标:通过对比欣赏感受南北不同地域民歌的风格特点,并能分辨。1放风筝这首歌曲的版本很多,歌唱的内容大同小异,旋律风格却因地有别,欣赏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