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6490945 上传时间:2023-12-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1《古诗两首》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1《古诗两首》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1《古诗两首》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1《古诗两首》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1《古诗两首》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1《古诗两首》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古诗两首》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光后小学语文学科备课表年级:三年级上学期 单元六 设计者 李玉娟 使用者 教学课题21古诗两首课时2教学目标 认识2个字。会写4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重难点教学难点: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重点: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课前准备课件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修订栏第1课时一、 揭题老师带你们去游天门山,怎么样?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板书:望天门山。 二、 读通诗文,初悟诗意1、按要求自读古诗。2、把古诗内容画一

2、画,谈画画依据。三、 想象,领悟诗意1、板画天门山,让学生用词来形容天门山。2、板画江水回旋、向北流,让学生感受江水的流向和气势。3、板画两岸的青山,同时板画孤帆和太阳感受诗意。4、指导朗读四、 诵吟古诗,拓展积累1、诵读并背诵。2、对谱上曲的诗句进行吟咏。3、了解李白,积累古诗。五、 结语古诗是我国文化宝库里的一多奇葩,而李白只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星,还有很多诗人和他们的诗歌也很有名,千古流传,等着你们去欣赏,去诵读。练习1、 的作者是唐代的李白,你还能说出李白写的其它诗吗?请写写其诗名(两首) 、 2、说说诗句的意思,并画画其描写的画面。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板书: 楚江天天门断

3、碧水回至天门望天门山 青山相对出 孤帆日边来第2课时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走进美丽的西湖(展示图片)欣赏完这些美丽的图片,你有什么感受呢? 【设计意图:结合图片展示,能使学生在直观印象上感受西湖的美丽多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读解诗意,感受诗的语言美。 1、出示诗句,学生自由朗读。(初次自由朗读,让学生读熟诗句)2、欣赏配乐范读视频。【设计意图:学生边看视频边听配乐朗诵,能使学生在感悟诗句的意境的同时,也模仿朗读的技巧】 3、学生与同桌对读。(要求学生自己读准确的同时,也要注重倾听他人的朗读,学会指正同桌的不足)4、指名读。(注意读音,节奏和感情。)5、师范读。

4、【设计意图: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起到了言传身教的作用,学生模仿老师的朗读方式,注重朗读时的情感、停顿及重点字词的重读】6、划分节奏,指读,学生评价。【设计意图:学会质疑是提高读书质量的有效手段,让学生带问题去倾听他人的朗读,使他们在学习他人优点的同时,也发现他人的不足之处】三、理解诗人情感,感悟诗情之美。1、简介作者苏轼。(让学生课前去查阅资料,了解苏轼)2、理解题目饮湖上初晴后雨。(要从题目明白,诗人写诗的地点是西湖,天气的变化是先晴天后雨天)3、理解诗句:(1)分别出示西湖晴天的图片,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这一画面。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看图说话的能力,也拓展学生的词汇量】(2)诗中哪句写晴天

5、的西湖,哪句写雨天的西湖呢?(引导学生回归课文)(3)你理解这两句诗的意思吗?(提问的过程要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注释,体会晴天湖面波光闪动、雨天雨雾迷茫的景象,加深对西湖的印象)(4)在诗人眼里,晴天的西湖美还是雨天的西湖美呢?你从哪些字知道的?(晴方好、雨亦奇)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重点字词的理解,领悟诗人对西湖的热爱乃至对祖国风光的喜爱之情】(5)你喜欢什么时候的西湖呢?为什么?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个人爱好,组织学生汇报,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表达和鉴赏的能力。通过感想、评价、点拨等活动,培养学生读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6)西湖的美让诗人想起了一个人,她是谁?你从哪句诗知道的?(欲把西湖

6、比西子,学生通过课前收集资料,了解西施)(7)西施美吗?她什么时候美?(淡妆浓抹总相宜)(8)西湖与西子有什么共同之处?(出示西湖晴天和雨天的图片以及西施淡妆和浓妆的图片)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的直观对比,引导学生明白西湖和西子一样,无论什么时候都是一样那么美丽,那么多娇】4、读完这首诗,你脑海里展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用四幅图片来引导)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提醒,激发学生的想像,丰富学生的体验,加深对诗句内容的感悟,以说促思,升华理解,促进语言积累,得到美的熏陶】5、背诗比赛。四、拓展学习,感受诗的魅力。让我们再次在苏轼的诗的魅力中感受西湖之美。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

7、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其它描写西湖风景的诗句,唤起学生的认知,激励学生阅读背诵更多的诗歌作品,引导学生接触更多的祖国传统文化,促进认识积累,提高语文素养】五、课后练习。请你根据诗中的意境,加上自己的想象,画一幅西湖美景的图画。(引导学生把对西湖的了解和理解,结合自己搜集的风光图片或文字资料,发挥自己的想象,画成一幅画,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六、板书设计:饮湖上初晴后雨淡妆 晴 西子 西湖浓抹 雨 总 相 宜【设计意图:突出杭州西湖的美境,突显课文中心内容。】练习设计1、 的作者是唐代的李白,你还能说出李白写的其它诗吗?请写写其诗名(两首) 、 2、说说诗句的意思,并画画其描写的画面。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3、背诵古诗和默写古诗。4、请你根据诗中的意境,加上自己的想象,画一幅西湖美景的图画。(引导学生把对西湖的了解和理解,结合自己搜集的风光图片或文字资料,发挥自己的想象,画成一幅画,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8页 共8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