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6 有教无类巩固提升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6490209 上传时间:2023-10-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6 有教无类巩固提升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6 有教无类巩固提升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6 有教无类巩固提升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6 有教无类巩固提升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6 有教无类巩固提升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6 有教无类巩固提升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6 有教无类巩固提升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教无类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起予者商也起:站起来B可以语上也 语:语言C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反:类推D由也兼人,故退之 退:退后解析:选C。A.应为“启发”;B.应为“告诉”;D.应为使动用法,“使退后”。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相同,不同 B相同,相同C不同,不同 D不同,相同解析:选C。句“诸”相当于“之乎”;句“诸”相当于“之于”;句“焉”是疑问代词,“哪里”;句“焉”是助词。3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巧笑倩兮 B贫而无谄C思而不学则殆 D求也退,故进之解析:选D。“进”,使动用法,使进。4下列句子

2、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B三已之,无愠色C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D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解析:选C。“终日”,古今同义,均为“整日”。A项,古义:资质中等的普通人,一般人;今义:为双方介绍买卖、调解纠纷等并做见证的人。B项,古义:不一定是实数,可以表示多次;今义:数词。D项,古义:不喜欢;今义:不说话。二、阅读提升(一)课内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完成57题。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

3、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子曰:“未知。焉得仁?” (论语公冶长)5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闻斯行诸诸:兼词“之乎”B赤也惑 惑:迷惑C违之 违:违反D之一邦 之:动词,到解析:选C。“违之”的“违”是“离开”之意。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对

4、子路和冉有的不同态度,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B孔子对令尹子文与陈文子的做法给予了否定。C孔子认为,为人“忠”与“清”都还不能称得上“仁”。D孔子这里所说的“仁”,不仅包括“忠”与“清”,还包括“知其不可而为之”等方面的积极的人生态度。解析:选B。B项中孔子对二人的做法并未完全否定,只是说他们还达不到“仁”的境界。7选文第1则,对自己学生的同一问题,孔子做了不同的回答,你如何理解?答:答案:对同一问题作出完全不同的回答,是因为问问题的人不一样。这反映了孔子对每一个学生十分熟悉,也是孔子把中庸思想贯穿于教学实践的一个典型案例。在这里,他希望学生不要退缩,也不要过分冒进,而要进退适中。也

5、反映了孔子在教育上因材施教的教育特点。(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孔子北游于农山,子路、子贡、颜渊侍侧。孔子四望,喟然而叹曰:“于斯致思,无所不至矣。二三子各言尔志,吾将择焉。”子路进曰:“由愿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钟鼓之音,上震于天,旌旗缤纷,下蟠于地,由当一队而敌之,必也攘地千里,搴旗执馘。唯由能之,使二子者从我焉。”夫子曰:“勇哉!”子贡复进曰:“赐愿使齐楚合战于漭瀁之野,两垒相望,尘埃相接,挺刃交兵,赐着缟衣白冠,陈说其间,推论利害,释国之患。唯赐能之,使夫二子者从我焉。”夫子曰:“辩哉!”颜渊退而不对。孔子曰:“回来,汝奚独无愿乎?”颜回对曰:“文武之事,则二子者,

6、既言之矣,回何云焉?”孔子曰:“虽然,各言尔志也,小子言之。”对曰:“回闻熏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类异也,回愿得明王圣主辅相之,敷其五教,导之以礼乐,使民城郭不修,沟池不越,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则由无所施其勇,而赐无所用其辩矣。”夫子凛然曰:“美哉!德也。”子路抗手而对曰:“夫子何选焉?”孔子曰:“不伤财,不害民,不繁词,则颜氏之子有矣。”(选自孔子家语致思篇)【注】馘(u):古代战争中割敌人的左耳以记功,这里代指左耳。五教: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由当一队而敌之当:率领B必也攘地千里 攘:

7、夺取C挺刃交兵 兵:兵器D夫子曰:“辩哉!” 辩:通“辨”,区别解析:选D。辩:善于言辞。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回闻熏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类异也B回闻/熏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类异也 C回闻熏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类异也 D回闻熏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类异也解析:选A。断句时要注意动词、表原因的连词等关键词语。本句中,动词“藏”“治”后面都要停顿,“以”引出后文对原因的解说,所以在它的前面也需要停顿。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门三弟子的政治理想各不相同,子路尚“勇”,子贡崇“智”,颜回重“

8、德”。B孔子赞赏子路的“勇”,同时也指出他的“勇”弊在“伤财”“害民”“繁词”。C孔子之所以肯定颜回,是因为颜回与其志趣相投,都主张以“仁”“礼”治国。D本文与我们学过的“侍坐”篇都体现出孔子平等、民主、循循善诱的教学风格。解析:选B。孔子只是用“不伤财,不害民,不繁词”来肯定颜回,并没有批评子路。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二三子各言尔志,吾将择焉。译文:(2)赐着缟衣白冠,陈说其间,推论利害,释国之患。译文:解析:(1)翻译时要注意词语“二三子”“择”“焉”的对应翻译,以直译为主。(2)翻译时要注意词语“着”“陈说”“释”的对应翻译。答案:(1)你们几个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

9、我从中进行选择。(2)我穿着白衣戴着白帽,居中调停,陈述利害关系,消除国家面临的灾难。孔子向北游览到了农山,子路、子贡和颜渊在身边陪侍。孔子四处看了看,然后深深地感叹说:“在这儿凝神思虑,思绪万千。你们几个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我从中进行选择。”子路走上前去说道:“我希望(得到一个机会):将帅的白色指挥旗像月亮,红色的战旗似太阳,钟鼓的声音响彻云霄,繁多的旌旗在地面盘旋飞舞。(在这种情况下)我率领一队人马打击敌人,一定能夺得上千里的土地,夺取敌人的战旗,手执割下的敌人的左耳。只有我能干这些事,让他们两个跟着我吧。”孔子说:“多么勇猛啊!”子贡也走上前去说道:“我希望当齐楚两个大国在广阔的田野上交

10、战,两军对垒相望,战场扬起的灰尘连成一片,士兵就要拿起武器交手时,我穿着白衣戴着白帽,居中调停,陈述利害关系,消除国家面临的灾难。(这样的事)只有我能够做得到,就让子路、颜渊跟着我吧。”孔子说:“多么有口才啊!”颜渊退后不说话。孔子说:“颜回,向前来,为什么只有你不谈谈心愿?”颜回回答说:“文武两方面的事,子路和子贡都已经说过了,我还说什么呢?”孔子说:“即使这样,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你说说看。”颜回回答说:“我听说薰草和莸草不能放在同一个容器中,尧和桀不能共同治理一个国家,因为他们不是同类的,我希望遇到圣明的君主,辅佐他,施行五教,用礼乐教化人民,让人民不用加固城墙,不用越过护城河,把剑、戟这些兵器销铸成农具来使用,在平原、湖泽上放养成群的牛马,家家没有离别相思之苦,千年没有战争的忧患,那么,子路就没有地方施展他的勇气,子贡也没有地方用他的辩才了。”孔子神情肃穆地说:“多么美好的德行啊!”子路举起手来问道:“老师会选择谁呢?”孔子说:“不耗费钱财,不伤害百姓,不废太多的口舌,颜回都具备了。”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