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村居》教案、学案、教学反思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6487042 上传时间:2022-08-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平乐村居》教案、学案、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清平乐村居》教案、学案、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清平乐村居》教案、学案、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清平乐村居》教案、学案、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清平乐村居》教案、学案、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清平乐村居》教案、学案、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平乐村居》教案、学案、教学反思(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清平乐 村居教案、学案、教学反思清平乐村居教案(第一课时) 教案设计人:李坤 总课时上课时间三级评议 教学内容清平乐村居第 1 课时 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理解词语的意思,大体理解词的内容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大体理解词的内容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词的意思教学准备课文挂图预习提纲1、自学生字,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2、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并能读出词的韵味和节奏。教案学案、导入新课1揭示课题,读准多音字“乐”。2解题:词,是诗歌的一种。古代的词,都能合着音乐歌唱, 所以多称为“曲、” “杂曲”或“曲子。词词”的曲调

2、名称叫“词牌”。“清平乐”就是词牌名,常见的还有“西江 月”、“卜算子、”“水调歌头”等“。村居”是词的题目。朗读时,词牌名和词题中间要停 顿时间长一点。(范读,齐读)从“村居”这个题目上,大家来推测一下,这首词将会写些什么什么内容呢?二、自学质疑。1.生字词朗读。y cnm eiw en g Och Ow cb do茅檐相媚好翁媪锄豆卧剥“剥”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读b do”表示一个动作一一把外面的皮或壳去掉叫“剥” do),词中是剥什么呢?( “剥莲蓬”把莲蓬剥开,取出里面的莲子吃)谁 还能用“剥(” b do )这个读音说一个词呢? (如:我们家买了桔子,吃的时候,要 把桔子的皮一一“剥开

3、)这个“剥”还有一个音)谁能用b o”这个读音组词?(板 书:剥削剥夺)2朗读词,提示:读出词的节奏和韵味。5词人辛弃疾笔下的村居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词中描绘的是什么地方、什么季节的景色?三、互动探究。1读一读词,看一看画,想一想每句词的意思,把不理解的词语画下来。2交流: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分别解决。查字典理解(布置预习) : 翁:上了年纪的男子。媪:上了年纪的妇女。翁媪:一对老年夫妻。 看图理解:“檐”是屋顶向旁伸出的边沿部分。“茅檐”这里指茅草屋。卧剥:趴卧在地上剥 莲蓬。老师点拨:吴音:吴地的方言。相媚好:彼此之间很亲热。 无赖:现代的意思是指“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但在这首词中是“

4、顽皮” 的意思,是对小孩的爱称。3逐句朗读,同桌合作说一说每句词的意思,把不理解的句子画下来。四、精讲点拨。这首词中哪些句子比较难于理解?出示: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1 古诗词中,有时为了对仗、合仄或押韵的需要,常常把其中的词句倒过来 写,这叫“倒装。”这句便是,按我们现代的习惯,应该写成这样:出示:谁家白发翁媪,醉里吴音相媚好。2 是谁“醉”了?为什么会醉的呢?3 想一想:老俩口一边喝酒,一边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五、矫正反馈连起来说一说这首词的意思。提示:“锄豆”意为“在豆地里锄。草(”回忆“锄禾日当午”的“锄”也即此)意。复备栏 板书设计巩固案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并抄写。2、

5、说说这首词的意思。清平乐村居教案(第二课时)教案设计人:李坤 总课时上课时间三级评议 教学内容清平乐村居第 2 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借助朗读想象,感受词中田园生活的情景,是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借助朗读想象,感受词中田园生活的情景,是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难点感受词中田园生活的情景,并能将词中所描绘的情景写下来教学准备预习提纲1、这对白发翁媪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心情怎样?2、联系全词,谁醉了?仅仅是因为喝酒多而“醉”吗?作者看到白发翁媪的生活环境,心里又想些什么呢?3、从“茅檐低小”这句看,这户农家生活富裕吗?但为什么这对老夫妻却

6、感 到那么快乐和满足呢?教案学案一、复习导入。1、诵读全词,读好每句的节奏。指名读。 2、指名说说词的大体意思。二、交流展示。 1、朗读古诗词,要很好地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想一想:这对白发翁媪生 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心情怎样?2联系全词,谁醉了?仅仅是因为喝酒多而“醉”吗? 让我们来看一看:他们生活的环境是“溪上青青草”; 老俩口的恩爱生活“醉里吴音相媚好”; 勤劳能干的大儿子“大儿锄豆溪东”; 心灵手巧的中儿子“中儿正织鸡笼”; 活泼可爱的小儿子“溪头卧剥莲蓬”。这样的生活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温馨、安宁、平和、幸福) 3作者看到白发翁媪的生活环境,心里又想些什么呢?下面我们来看一看 此时的

7、作者辛弃疾是处在怎样的一种环境中。简介辛弃疾(出示):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21 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投归南宋。多年为官, 42 岁 时遭馋言落职,退居江西信州,长达 20年之久。68 岁病逝。一生力主抗金北伐, 收复失地,但不为朝廷采纳。 清平乐村居就是作者晚年遭受议和派排斥和打 击,志不得伸,归隐江西上饶地区闲居农村时所写。在这样的情况下,当辛弃疾 看到这样一幅清新淡雅、其乐融融的村居图时,他会怎样想?出示:向往热爱安宁平静的田园生活板书:田园生活向往热爱4(音乐声起)茅檐、小溪、青草,还有这幸福的农家,巧妙地构成了一幅 美好的画面,

8、 难怪词人辛弃疾如此热爱、 向往这恬静的农村生活。 面对如此秀丽 的风光, 面对如此和谐、 幸福的农家生活, 你能读出一份热爱与向往吗?让我们 一齐再次诵读。三、互动探究。1从“茅檐低小”这句看,这户农家生活富裕吗?但为什么这对老夫妻却感 到那么快乐和满足呢?2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既然老俩口有“最喜,”那一定还有另外的“喜”啰。那么,他们还“喜欢”什么呢? (大儿子的勤俭辛劳, 中儿子的心灵手巧, 小儿子的活泼可爱, 老夫老妻恩爱有 加,一家人和和美美,还有远离战争、安居乐业 真是其乐融融啊!)四、拓展延伸。1辛弃疾描写农村田园生活的词还有许多,这里,老师为大家补充其中的 一首:西江月

9、夜行黄沙道中 。(范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复备栏板书设计26 清平乐村居田园生活向往热爱巩固案填空。清平乐村居中,(“)”是词牌名,“村居”是(,)它的意思是()。词的作者 是()词人()。这是一首描写()的词作,词中通过描写() 、()、()等这些 平常的农村景象,把农村生活风貌真实地反映出来,抒发了词人的思想感情。教学反思:辛弃疾现存词有六百多首, 是唐宋词作家中存词最多的一个。 他的作品不仅 内容丰富, 风格也随着内容的变化而变化。 这首小词, 便全然不同于他那些激昂 慷慨

10、的作品,呈现出一种清新、 宁馨的风格。词人以简练的笔触勾画出一幅优美 的田园景物,描绘出一家五口各具情态的形象,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这首词写了普通农家的生活场景,除“谁家”的发问和“最喜”的流露,都是生活场景的描写,表面看来,作者没表示态度,但在生活场景的描写之中,寄有作 者的思想感情,那就是,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在品悟作者感情时,通过让学生谈 谈自己最欣赏哪里。让他们自由交流。有的学生说欣赏“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 谁家翁媪?”这一句,因为老夫妻喝了一点酒,还亲热地聊天。教师追问老人会 聊些什么?有学生说会回忆当年怎么认识的; 有学生说会商议着给大儿子娶媳妇; 有学生说会称赞能干的大儿子

11、和二儿子;有学生说会欣赏那调皮可爱的小儿子。 通过这一教学环节,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 感受到农家人的生活非常安逸, 从而 品位到辛弃疾当时对这种农村生活的向往。 自己主动去发现问题, 继而自己再去 解决问题。这也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生动体现。学生不仅理解了词的内容,而 且组组都恰当适度适时地结合插图,引发想象。同时,集体讨论,小组合作起到 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教学内容已不是简单的文字组合, 而是变成了一幕温情的家 庭短剧。学生也从讨论中理解了作者是通过描写田园的风光来抒发自己喜爱宁静 安详的农村生活。 课下反馈学生都认为这节课上的很轻松也很有意思, 要掌握的 知识也学会了。可见对话式的探究

12、,如果能恰到好处的使用会使课堂增色不少。我在教学中深深地体会到, 引导学生从古诗词中受到美的熏陶, 培养学生感 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是古诗词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 所以在设 计教案及上课时,我都努力抓住古诗词的几个特点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结合拼音把这首词读正确,读流利,在此基础上, 从整体上对诗词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 然后结合注释, 采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 作学习的方式, 理解每句诗句的意思, 进而理解整首词的意思, 体会作者的思想 感情,然后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 背诵这首词。 在学生对全词大意有所理解的基 础上,结合课后练习第 3 题,我又引导学生深入读

13、悟, 结合自己的感悟和课文中 的插图,想象词中呈现的情景, 体会词中描述的孩子们童年生活的有趣。 在感受 到趣的时候, 鼓励学生把这首词改编成一个小故事写下来。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经 验积累,鼓励他们大胆地想象, 揣摩人物的心理,恰当地描写人物的动作和语言,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从而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了这首词的 意境之美。 在设计教案时我把朗读作为一根主线贯穿始终。 起始阶段齐声读, 个 别读;深入学习阶段边理解边朗读; 学完全词后让学生反复朗读, 或一唱三叹地 吟读,或摇头晃脑式地自由读。总之,要让学生读得琅琅上口,滚瓜烂熟,声情 并茂,方肯罢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古诗词教学中给学生适当地创设意境,给他们提 供阅读的背景, 能有助于学生对诗词内容的深入了解, 有助于学生很好地体会作 者的写作意图。因此,在教学每一首古诗词前, 都要充分准备与之相适应的意境, 让学生在各种特定的环境中反复诵读古诗词, 既是一种欣赏, 又自然而然地悟出 了作者的情感,陶冶了情操。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