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商业地产业务机会分析报告文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6486344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波市商业地产业务机会分析报告文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宁波市商业地产业务机会分析报告文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宁波市商业地产业务机会分析报告文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宁波市商业地产业务机会分析报告文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宁波市商业地产业务机会分析报告文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波市商业地产业务机会分析报告文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波市商业地产业务机会分析报告文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市概况1、城市概况,简称甬,位于东经12055至12216,北纬2851至3033。地处我国海岸线中段,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群岛,南依三门湾,西接市,北濒湾。下辖6区5县(市),市域总面积9365平方公里,总人口660.86万人,其中市区面积2560平方公里,人口291.87万人。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显示出巨大的活力和潜力,成为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125.8亿元。港口货物吞吐量达2.7亿吨,居全国第二,集装箱吞吐量520.8万标箱。随着北仑深水良港的开发建设,城市空间由河口向滨海演进,形成了三江、镇海、北仑三片临江、滨海发展的空间格局。

2、城市综合竞争力跻身全国十强,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首批文明城市。2、人口构成截止2010年末市户籍人口为574.08万人,比上年末净增3.07万人,增长5.37。其中市辖区户籍人口为223.35万人,净增1.52万人,增长6.85;非农人口为205.23万人,净增3.19万人,增长15.79。3、行政区划市总面积9365平方千米,辖6个区(海曙、江东、江北、鄞州、镇海、北仑)、2个县(、象山),3个县级市(慈溪、余、#)。全市共有57个街道、80个镇、11个乡。4、交通区位交通便捷,形成了以港口为龙头,注重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的协调发展的交通体系。(1)海洋

3、运输作为国家大型港口的港设备先进,运力充足,不但担负起水路运输的重任,更成为省乃至华东区域海运的重要集散地。2004年货物吞吐量达23亿吨,居大陆沿海港口第2位。2006年1月1日,北仑港和港正式合并为北仑-港口群,两地合作的优势极巩固了航运在经济中的地位。根据交通运输部的统计,2009年港货物吞吐量达到57亿吨,比2008年增加了05亿吨,增幅10,吞吐量和增长速度均居全球海港之首。(2)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建设是交通运输中的另一亮点。由于东临东海,北面湾,水路的阻隔曾经极制约了的陆路交通。然而,随着湾跨海大桥的落成,到的时间从原先的4个小时缩短为2个小时。同时,随着杭甬高速(湾环线高速,G92

4、)、甬台温高速公路(海高速,G15)、甬金高速公路(G1512)、甬舟高速公路(跨海大桥,G9211)、绕城高速公路(G1501)等多条高速公路的相继落 成,已成为浙东的公路交通枢纽。而未来杭绍甬高速公路(杭甬复线)、沿海高速公路(甬台温复线)、甬舟高速公路复线的建设将使高速公路形成“一环五射三复三连三疏港”的格局。(3)铁路萧甬铁路复线和甬台温铁路为的主干铁路,北仑线、洪镇线、余慈线、白沙线为支线,外连浙赣线、沪杭线,通港区,接通全国的铁路网。客运站为站和东站(未来将有庄桥站,形成“一城三站”格局“),货运站为东站和北站。2010年9月8日零点起,站进入全面改造阶段,始发和到达列车均停靠东站

5、。2009年10月,甬台温铁路正式开通,这条铁路与经过改造的萧甬铁路一起,完毕了没有高速铁路的历史。建设中的杭甬客运专线将使得到的时间缩短为1小时,到的时间缩短为2小时。站经过改造后,规模将达到8台14线,与规划中的轨道交通二号线、四号线零距离换乘,成为华东地区的重要铁路枢纽。(4)航空栎社国际机场不仅有发往全国各大城市的航班,更包括发往海外许多城市的航班。航空将分公司设在,栎社机场为该公司的重要基地。2009年8月,成为直航定期航班的航点,每周拥有飞往台北和高雄的航班。(5)轨道交通规划2008年12月,轨道交通方案通过国家发改委评审。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以主城区为核心,以跨三江(江、甬江、#

6、江)、连三片(三江片、镇海片、北仑片)、沿三轴(商业轴、水轴、公建轴)为指导思想构成骨架,由6条线组成放射式线网,辐射围覆盖全市区和余慈地区,规划线网全长247.5km(主城区全长177.4km)。其中1、2、3号线为轨道交通主干线,4、5、6号线为辅助线,共设置116座换乘站。根据国家批准的建设规划,市将首先建设轨道交通1号线和2号线一期工程,初步形成“十字型”轨道交通基本骨架,线路全长72.1km。1号线为东西走向的骨干线,沿路城市生活轴线布置,全长44.6公里,共分两期建设;2号线一期工程为西南-东北走向的骨干线,沿甬江、#江等发展轴线布置,全长27.5公里。近期建设规划将对缓解市中心区

7、交通压力、引导东部新城和北仑港城的发展、促进北部地区的开发,发挥积极作用。5、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城市性质被定义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主要职能:东北亚航运中心深水枢纽港,华东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物流中心和交通枢纽;长江三角洲南翼重要对外贸易口岸;省对外开放窗口和高教、科研副中心;东南沿海重要风景旅游城市。(1)市域规划按照这一城市性质定位规划形成以中心城为中心,二区、T轴为主体的面向湾的开放式空间布局结构。二区即以余南部四明山麓前沿至东钱湖、穿山半岛为分界线,形成北部都市区、南部生态发展区。T轴为湾南岸滨海线与沿海国道等交通

8、干线构成的T字型发展带。北部都市区是城市化发展的重点地区,重点发展港口、制造业、物流与金融、商贸、信息、科技、风景旅游等第三产业。规划以中心城区为核心,沿湾南岸与滨海线形成带形组团城市结构。以高速公路、轨道交通为纽带,卫星状小城镇为组团,实现网络互动,整体发展。南部生态发展区是城市水源涵养地,重要的生态生产基地。重点发展风景旅游、水产养殖加工和机械电子等与生态环境、风景旅游无矛盾产业。规划以县城、象山县城为中心,西店县城岔路,象山县城石浦两条城镇发展纵轴与象山县城县城发展横轴组成点轴型结构。按城镇发展的特点,城镇职能等级分都市区核心(中心城)、都市区外部组团(余慈地区、#鄞南)、二级中心城市(

9、、象山)、中心镇(13个)、一般建制镇(41个)5级。重点城镇为县城、象山县城以与13个中心镇,各城镇实现分类指导、差异发展,明确市域各级城镇公共设施、基础设施配置标准与重大基础设施的布局。附图:市域职能结构规划图(2)市区市区包括海曙、江东、江北、鄞州、镇海、北仑六个行政区,面积2560平方公里。规划确定市区为城市规划区围,该区域的建设和发展实行统一规划与管理。郊区城镇: 2020年市区围的城镇共有11座,规划形成五片城镇组群:以慈城为中心的甬西北城镇组群;以集士港为中心,包括高桥、古林、横街等镇的鄞西城镇组群;以咸祥为中心,包括瞻岐、塘溪等镇的鄞东南城镇组群;以山为中心,包括横溪、云龙等镇

10、的鄞南城镇组群;以鄞江为中心,包括洞桥、章水等镇的鄞西南城镇组群。重点发展区为慈城、集士港(古林、横街)、咸祥(瞻岐、塘溪)、高桥、山;适度发展区为鄞江(洞桥、龙观)、五乡、春晓、九龙湖;生态环境保护区为章水、横溪等乡镇的山区。郊区绿色空间:结合风景林地、蔬菜、果园、苗圃等基地建设,构筑城市外围生态圈,城市外圈生态绿地严禁开发建设。郊区风景林地主要有东钱湖风景名胜区、天童风景名胜区、九龙湖度假区、慈城保国寺历史文化游览区、穿山半岛滨海风情游览区与其他山林湖泊。蔬菜基地主要分布在近郊乡镇,包括慈城、山、云龙、五乡。规划苗圃结合城市绿地系统,大都分布在城市边缘、铁路沿线、山体边缘等。其他:危险品仓

11、库布置在穿山北东端。保留龙山的火葬场和墓地,保留戚家山、灵峰山、山墓地。保留北仑枫林垃圾处理厂,新建医疗垃圾处理厂。新建大岙、鄞州裴岙、镇海多元垃圾填理场,在市化工区与北仑郭巨镇各设置一处固体废弃物处置站。二、市经济概况是长江三角洲南翼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重化工业基地,是中东地区重要工业城市,也是省经济中心。自从开埠以来,工商业一直是的一大名片。作为全国四大商帮之一的帮享誉全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曾经提出“要把全世界的帮都动员起来建设”的口号。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显示出巨大的活力和潜力,成为国经济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2010年市实现GDP5125.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

12、2.4%。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18.4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848.2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059.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4.2:55.6:40.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166元,比上年增长10.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261元,增长12.8%。市区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9420元,增长6.7%,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794元,增长0.1%。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2010年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06亿元,同比增长10.1%。房地产开发投资成为拉动投资的主力军,地产开发投资完成557.3亿元,增长48.8%。商品房销售面积686.2万

13、平方米,下降15.8%。商品房销售额773.8亿元,增长5.6%。待售面积142.2万平方米,下降1.7%。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幅在全省十一个地市中居第二位,比全省平均高出14.4个百分点,比市高出13.1个百分点。附表1:市各项指标与数据同新城市发展评价标准对比市各项指标与数据新城市发展评价标准一、城市指标:1、人口指标:年末常住人口574.08万人,其中市辖区户籍人口为223.35万人进入城市总常驻人口(含外来人口)不低于万人的城市;城区常驻人口不低于万人;2、GDP指标: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GDP为5125.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4人均GDP为68162元人民币,达

14、到10068美元。城市GDP总量应不低于亿元;人均GDP应不低于美元。城市GDP总量年增长率应是全国中上水平,目前标准不低于;3、产业比重:第二产业增加值2569.6亿元,第二产业占GDP比重55.6% 。劳动密集型工业发达,第二产业比重占到以上二、居民指标:1、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166元1、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万以上,农民元以上2、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9420元,3、人居储蓄52951元三、房地产指标:人均购房1.2平米人均购房不低于平米三、市商业地产发展现状1、市商业地产概述(1)商业项目在21世纪的头十年,也是楼市的黄金十年,老三区即海曙、江东、江北和鄞州中心区为主要

15、商业地产发展区域,而随着这四区土地供应日趋紧,城西、镇海、北仑强势发展,这七大板块将成为未来居住、商业发展的重点区域,从今年的楼市供应量上就可以看到,在2011年这三个板块的住宅供应量达到了253万平方米,大大超过了传统居住区老三区加上鄞州中心区,传统居住区的新增供应量不过才188万平方米。根据有关分析显示, 2011年北仑和镇海、城西这三个板块的总供应量达到了253万平方米,2011年住宅市场新增供应量集中于北仑、镇海、城西三大主力板块;而市四区的供应量为188万平方米,这在的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以2010年为例,2010年市四区住宅产品成交量占到整个市场的74%,其中鄞州区更是占到了整个市场的25%比例。北仑和镇海这两个传统意义上的“周边地区”将在2011年反客为主,成为2011年住宅市场的“主力军”。另外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城西的供应量也是达到了63.92万方这一历史新高。2010年城西板块在万科金色城市和恒威君园和庄热销的带动下已经产生了量价齐涨的效应。在这一地区的集士港这里目前就已经有10个左右的项目,已经成为全新的人居热点区域。(2)商业公寓市四区在2010年共销售6700套商业公寓,今年将会有8000套商业公寓供购房者选择,在住宅备受打压的大环境下,商业公寓有望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