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导学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6486131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节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二节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二节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二节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二节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节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节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导学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世界地理概况第二节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学习目标】 知识:1、气温的日变化、年变化及世界气温分布规律。2、主要降水类型、降水的变化及分布规律。3、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特点及分布。能力:1、结合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线图、气温和降水资料分析某一区域气温和降水特点2、结合影响气候的因素,描述某一区域气候特点及成因【预习案】一、气温1、气温的日变化(1) 定义:一天中, 与的差。叫气温日较差。(2)特点: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 。2、气温的年变化(1)定义:一年内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 的差,叫气温年较差。(2) 特点:北半球大陆上气温 最高,最低,海洋上气温 最高,最低;南半

2、球相反。3、 世界气温分布规律: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 ; 同纬度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二、降水1、降水类型主要分为 ; 2、降水的分布规律;(1)空间分布 赤道附近:降水多,原因:这里终年高温,空气上升(赤道低压控制)冷却,易成云致雨,即多对流雨; 两极地区:降水少,原因:两极地区终年低温, 气流下沉(极地高压控制),不易形成降水; 副热带: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侧在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下内部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降水少,大陆东侧夏 季风来自海洋,降水多; 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2)时间分布 全年多雨型: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 候区。由于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多雨。

3、 全年少雨型:在内陆地区、两极地区、回归线 附近大陆的西岸。全年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夏季多雨型:分布在南、北纬30o40o附近大陆的东岸(热带季风与湿润气候),夏季受来自 海洋的夏季风的影响,降水多;冬季受来自大陆的 冬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少。另外热带草原气候和热 带季风与温带季风气候区也是夏雨型。 冬季多雨型:分布在南、北纬 30叶40o附近大陆的西岸(地中海气候)。冬季受来自海洋的西风 影响,降水多;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降水少。 常年湿润型:分布在南、北纬 40叶60o附近大 陆的西岸,常年受从海洋吹来的西风的影响,各月 湿润,雨量适中。三、世界主要气候类型1、气候形成因素 可概括

4、为三大因素: 太阳辐射一纬度因素 大气环流一纬度因素+海陆因素 下垫面-地面状况 (离海远近、地形、景观、洋 流等)2、气候类型的成因分析(1)太阳辐射一纬度因素太阳辐射决定了各纬度温度,形成了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递减”,依次形成:热带、亚热带、温带、 亚赛带、寒带气候。(2)大气环流一纬度因素+海陆因素 大气环流概念: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称为大气环流。主要包括:6个风带和7个气压带(2)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成因及特点 大陆西部气候成因及类型大陆西部气候成因主要是受气压带和风带影 响决定其气候类型。所以,沿大陆西岸基本上是按 纬度地带性规律分布,从赤道的热带雨气候开始, 向南北对称依

5、次岀现: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 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 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 大陆东部气候成因及类型大陆东部气候成因主要是受季风环流影响决定其 气候类型,尤其是亚洲东部(即东亚和南亚)。沿大陆东部,从赤道的热带雨气候开始,向北依次岀现: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再往北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冰原 气候与西部相同。季风的概念: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 的现象,称为季风。季风的成因: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陆为岩石热容量较小, 海洋为水 热容量较大,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 夏季大陆增温也 比海洋快,海陆

6、冷热中心随季节变换,引起了海陆高低 气压中心的随季节变换,从而导致海陆风向的随季节变 换,即季风环流的形成。B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a成因有别;b范围不同;c冬、夏季风风力强弱不同 温带大陆内部气候成因及类型中纬大陆内部由于受海洋影响小, 气候成因主要按大陆 本身性质决定其气候特点, 总的特点是:夏季炎热冬季 寒冷,全年干燥,气温年日较差大。统称温带大陆性气 候。由东西两岸的气候类型向内陆,因降水逐渐减少, 依次岀现: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温带草原气候、温带 沙漠气候。同时往北的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也归属温带大 陆性气候。其中温带草原气候、温带沙漠气候两种是典 型代表。(3

7、)世界气候类型判断(1)判断所属南北半球。根据气温曲线图判断该地是在南半球还是在北半球。由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因此气温的变化也是相反的。 七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北 半球;反之一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南半球。(2)根据最冷月或最热月均温值(指北半球),确定热量 带。最冷月:均温在15 C以上,为热带。(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最冷月在0 C -15 C之间,为亚热带气候(包括温带海洋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气候)最冷月在0 C以下,为温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气候)最热月气温在10 C以下为寒带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3

8、)根据降水量和降水季节分配(主要雨季)确定降水 类型,最后确定气候类型。判断指标如下: 少雨型:全年少雨或无雨。(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 气候)年雨型:全年降水量较多,季节分配均匀,没有 明显的雨季和旱季。(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气候 ) 夏雨型:夏雨较多,且降水集中于夏季,冬季降水较少。(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 带季风气候) 冬雨型:冬雨较多,且降水集中于冬季,夏季降水较少(地中海气候)g写下预习中的疑问,以待上课与老师1和同学讨论?探究案探究1气温的空间变化及原因(1) 气温的水平分布(变化)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及成因: 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递减。原因:太阳辐射(咼度)由

9、低纬向咼续递减 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原因:南半球海洋较广阔性质较均一 北半球冬季大陆上等温线向低纬凸岀,夏季大陆上等温线向高纬凸出;海洋与大陆相反。原因:冬季大陆降温较海洋快,气温比同纬度相对 较低。(2) 同纬度的海洋与大陆气温变规律:在同一纬 度陆地海洋气温原因气温原因夏季和白 天比海洋高受热快比陆地低受热 慢冬季和夜 晚比海洋低放热快比陆地高放热 慢探究2等温线的判读: 等温线密集,说明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说明气 温差别小。 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气温主要受纬度影响;等温 线与海岸平行,说明气温受海洋影响显著。 等温线是封闭状曲线,线内气温高,为盆地、低地, 线内气温低,为高原

10、、山地。 北半球与南半球等温线弯曲分布的规律:高高低低规律(气温高向高纬度弯,低相反向低纬度弯)如夏季陆地气温高凸向高纬, 而夏季海洋气温低凸向低 纬;地势低气温高凸向高纬,地势高气温低凸向低纬; 暖流经过气温高凸向高纬寒流经过气温低凸向低纬。探究3等降水虽线图的判读与应用1 判断降水地区分布的差异大小:密集一一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稀疏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小。2. 判断海陆影响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一一降水量自沿海 向内陆减少。下图表示我国辽宁省年降水量等值 线分布状况,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3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多雨迎风坡; 少雨背风坡4等降水量线的弯曲状况

11、按照“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规律来判断。 若向 数值高的地方凸岀,则说明该地降水少,若向数值 低的地方凸出,则说明该地降水多。分析原因时要 考虑地形、海陆位置、洋流、风向、天气系统等要 素。探究4 :气候类型的非地带性分布(几种典型气候的成因)(1)四处热带雨林气候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巴西 高 原东南沿海和中美洲的东北部,虽远离赤道,却形 成了热带雨林气候,这主要是因为它们均处于来自海洋 的信风的迎风地带,附近海域有暖流流经,再加上地形 的抬升,丰富了地形雨,从而发育了热带雨林气候。(2)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处赤道附近,却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这 是因为这里地势较高,改变了

12、气温和降水状况,形成了 气候凉爽、降水较少的热带草原气候。(3 )巴塔哥尼亚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南美洲南部安第斯山脉的 东侧,这里东西距海均较近, 且处于西风带范围内, 却 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这是因为该地处于山脉东侧的 背风坡地带,受山地的阻挡,这里雨水稀少,因而形成 了温带大陆性气候。(4)南北美洲西海岸各种气候这些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在沿岸地带,形成南北延伸、南北更替的分布特点,这些气候区之所 以南北延伸,是因为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 阻挡,各气候不能向东深入, 局限于沿海一带,从而形 成了上述分布特点。【训练案】下图是我国四地气温降水资料图,甲、乙、丙、 丁位于

13、不同的地理分区,据此完成12题。降空kt/mrr1. 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的地理分区是()A .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南方地区B. 青藏地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C.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D. 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2. 四地中,丙地夏季气温最低,主要原因是()A .地势高 B .纬度高C.深居内陆 D .靠近沿海下图中的两幅图是世界局部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36题。23 rS太平洋3导致全球气候差异的最基本原因是()A .大气环流B .洋流C.地形D .太阳辐射4 .沿岸气候类型为()A .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

14、D .地中海气候5.下列四种气候类型在上图中所示的两个区域内均有分布,但成因明显不同的是 ()6.对图中三地叙述错误的是 ()A .地气候的形成与地形有关B .地7月份炎热干燥,1月份温和多雨C .地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D .影响地气候类型的主要因素是西风带下图为海陆某月等温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78题7 造成X、丫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 纬度位置B 人类活动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 大气环流8 .造成M、N、P三地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B .大气环流C .地形D .海陆位置读下图,完成9 11题。60图1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C范围示意图,图2甲丙30 -戊0亚欧大陆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9.己地的主要降水类型为()A .地形雨B .对流雨C.锋面雨D .台风雨10 表示温带季风气候与地中海气候的代号分别是( )甲乙丙丁A .B .C.D .11.符合终年多雨(湿润)气候特征的代号是()甲丙戊己A .B .C.D.读下图,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