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指导手册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6486127 上传时间:2024-01-2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指导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指导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指导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指导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指导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指导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指导手册(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指导手册2014年12月4目 录1 前期准备11.1组织机构11.2工作方案11.3普查依据21.4普查内容31.5相关要求32普查实施62.1召开会议62.2组织培训62.3资料调绘62.4现场踏勘62.5探测实施63验收与归档移交83.1成果验收83.2内容检查83.3编制报告83.4组卷归档83.5成果移交84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94.1系统目标94.2软硬件环境94.3地下管线信息数据内容104.4功能要求114.5系统安全124.6信息动态管理161 前期准备1.1组织机构1.1.1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与职责城市人民政府发文成立地下管线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市领导

2、任正、副组长,发改、财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安监以及市政公用、通信、广电、电力等管线行业主管部门等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级相关文件精神,做好统一领导,推动地下管线普查工作;负责普查工作中重大问题决策;负责重点、突出问题的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完成相关工作。1.1.2领导小组办公室组成与职责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任由牵头部门主要领导兼任,成员为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领导。主要职责是做好普查工作的组织实施,包括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工作机制,制定地方普查标准规范,组织好普查成果验收和归档移交等工作。1.1.3管线权属单位职责按照普查领导小组部署的工作任

3、务,组织和完成各项具体工作。包括: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对所属地下管线及附属设施、场站设施电子和纸质数据及相关属性数据等资料进行整理,向办公室汇交;对普查成果中的所属管线信息进行审核确认;负责所属管线事故隐患排查,提出整改意见。1.2工作方案1.2.1一般要求制定普查工作方案,包括基本情况、总体目标、工作内容、基本要求、技术路线、技术方法、工作流程、组织方式、实施计划、质量监控、时间安排、经费预算、主要成果、数据管理和应用模式及预期的社会、经济效益等。1.2.2质量保障制度建立普查工作检查验收质量保障制度,实行全过程监管。制定统一的技术方案和标准,开展技术培训。明确责任目标,建立考核奖惩制度。1.

4、2.3更新维护机制建立地下管线信息动态更新维护机制。及时采集、入库竣工数据,定期开展数据修(补)测绘,即时交换数据。1.3普查依据(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27号)(2)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2003)(3)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4)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5)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36号)(6)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7)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13923-2006)(8)城市基础地理信

5、息系统技术规范(CJJ100-2004)(9)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信息隐患排查治理数据规范(安监总厅规划(2014)97号)(10)相关行业和地方技术标准、规范1.4普查内容1.4.1地下管线基础信息普查主要内容:种类、数量、功能属性、材质、管径、平面位置、埋设方式、埋深、高程、走向、连接方式、权属单位、建设时间、运行时间、管线特征、沿线地形以及相关场站等信息。管线种类主要包括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工业(不包括油气管线)等。1.4.2事故隐患排查事故隐患排查应全面摸清存在的结构性隐患和危险源,特别是要查清重大事故隐患。由管线行业主管部门制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管线权属单位

6、排查具体情况。包括:隐患地点、隐患类别、隐患部位、隐患描述、责任单位、责任人、是否有安全标识、是否采取整改措施等。1.5相关要求1.5.1资料调绘要求(1)资料调绘定义资料调绘是指将现有管线资料(示意图、设计图、施工图、竣工图等)进行搜集、分类、整理,并转绘到基本比例尺底图(交通图、地形图、正射影像、道路规划红线等)上,作为地下管线探测作业参考的依据。资料调绘工作应在开展管线实测工作前完成。(2)数据来源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管线权属单位;二是城乡规划建设管理部门;三是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四是其他管线信息管理部门。(3)一般要求统一调绘资料要求,规范调绘资料成果,形成调绘资料、图。其中:调绘数据范

7、围:普查范围内的地下管线、管线附属设施、场站设施点、危险场站点,以及综合管廊等。调绘数据要求:搜集、整理已有资料,绘制调绘图。调绘图应标明管线的敷设方式、类别、管径、埋深、高程、长度、起止点、压力、流向、材质、附属物、权属、建设年代、使用状况、完好程度(有无破坏、损坏、腐蚀点)等基本信息。废弃管线应单独列出。调绘数据格式:调绘图应为dwg、shp、mdb等格式的电子数据,并配以管线资料调绘属性表。1.5.2探测成果要求(1)基本规定应明确坐标系统、成图比例、管线类别、测绘范围及内容、精度要求等。(2)图面要求应符合规范要求,对地下管线进行分类后,进行图层划分,图层命名应包含管线大类代码、亚类代

8、码,并规定图层颜色。(3)数据库结构应建立管点表、管线表、设施面表、工程信息库文件结构表等数据表。其中:管点表用以记录管线点的物探点号、XY坐标、地面高程、特征、附属物、井底高程、井底埋深、点标准代码、图幅号、勘测单位、权属单位、建设日期、数据类型、精度级别、偏心井位等。管线表用以记录管线段的管线材质、敷设方式、管径、电缆条数、光缆条数、压力值、总孔数、已用孔数、管线亚级类别、管线使用状况、线标准代码、流向、是否有防腐保护措施、是否有安全保护提示、是否定期检测等。设施面表用以记录管线附属设施的设施点号、设施名称、专业编号、亚级类别、底面高程、顶面高程、数据类型、精度级别、测绘单位、权属单位、建

9、设日期、所属类型、管理单位、服务范围、服务性质、运行参数、参数单位、运行时间等。工程信息库文件结构表用以记录测量工程的工程编号、项目总编号、项目名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测绘单位、测绘时间、测绘内容、工程种类、竣工长度、竣工埋深、竣工时间、操作员、检查员、高程系统等。(4)成果资料主要包括:工作依据文件、工作凭证资料、探测原始记录、作业单位质量检查报告及精度统计表、质量评价表、成果图纸及必要的文字说明等。2普查实施2.1召开会议普查前应召开动员会,参会人员包括普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员、管线权属等单位负责人。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向相关部门及广大市民通告。2.2组织培训包括基本培训和专题培

10、训。基本培训主要是对普查工作基本情况、资料调绘相关要求、测绘数据标准等内容进行讲解;专题培训主要是根据不同对象的特殊需要,对管线管理、权属、测绘等单位开展培训。2.3资料调绘办公室应根据普查工作安排,提出调绘要求,明确调绘范围、内容、时间和绘制要求。相关单位应及时整理已有管线资料,并汇交至办公室。办公室汇总后编绘管线普查资料调绘图,作为探测作业的参考。2.4现场踏勘根据调绘成果对测区进行现场踏勘,拟定探测方法与技术方案。现场踏勘应核实调绘图中明显点与实地的一致性,测区内测量控制点的位置和保存情况,测区地物、地貌、交通、地球物理条件及各种可能存在的干扰因素。2.5探测实施2.5.1测区划分根据探

11、测任务划分测区。不同测区间应做到无缝接边。2.5.2工作程序接受任务(委托)、搜集资料、现场踏勘、仪器校验和方法试验、制定探测方案、编写技术设计书、制定安全施工管理措施、实地调查、仪器探查、建立测量控制、管线点测量与数据处理、内外业衔接、管线图编绘、技术总结报告编写、成果提交和成果验收。2.5.3全过程监管办公室可委托有关单位对工程质量、工程进度、作业安全、成果归档等进行全过程监管。监管内容包括:合同履行、工程准备、工程进度、探查、测量、数据整理、归档、作业安全和资料保密等及质量评价。2.5.4涉密资料管理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资料要严格按照有关保密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管理。3验收与归档移交3.1成

12、果验收验收主要包括过程验收和成果验收。过程验收是指探测单位自验、监管单位查验、权属单位核验;成果验收是指办公室组织专家验收。3.2内容检查成果验收检查包括内业检查和外业检查。内业检查包括属性完整性,图库一致性,数据库格式,数据入库接边,管线类别、图层、编码正确性,图面元素等;外业检查包括探查精度,测绘精度,漏测、错测及连接关系等。3.3编制报告验收报告包括普查概述、普查成果、效益评价等。3.4组卷归档3.4.1项目归档包括前期准备、项目建议书、可行性报告、计划批文、招投标文件、合同、会议纪要、大事记、通知、组织实施文件及专家评审验收文件等。3.4.2成果归档包括成果报告、成果图及对应的数据库文

13、件等。3.4.3归档要求纸质与电子两种形式一并归档。3.5成果移交移交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办理相关手续。4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4.1系统目标4.1.1总体目标实现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的集中统一管理和共建共享,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以及应急抢险提供服务。4.1.2具体目标(1)实现管线信息的采集、检查与入库、查询统计等功能;(2)实现断面分析、网络分析等功能,支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决策;(3)提供地下管线综合信息服务。4.2软硬件环境4.2.1硬件与网络环境应满足以下要求:(1)具有开放性、兼容性、可扩展性、安全性;(2)符合国家现行标准;(3)涉密计算机必须与互联网物理隔离;(4)建立完善的日常维护和

14、管理制度;(5)网络带宽应满足系统数据传输、交换、分发与服务的需要;(6)符合地下管线信息三维可视化显示的需要。4.2.2软件环境应满足以下要求:(1)可实现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及三维数据的一体化管理;(2)具有海量数据处理能力;(3)具有开放式结构;(4)具有数据备份和恢复功能;(5)具有支持数据共享的功能;(6)支持常用的多种数据格式。4.3地下管线信息数据内容包括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地下管线数据、元数据,还可包括规划建设管理及运行维护管理等数据。4.3.1基础地理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应描述城市自然地理要素和人工结构物、设施空间及属性特征,包括地形要素数据及各类相关数据等。其中地形要素数据由数

15、字线划图、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或数字栅格图等形式来表达;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还应包括行政区划、道路、铁路、水系、居民地、工矿建筑等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质量通过数据的基本要求、几何精度、图形或影像质量、属性精度、逻辑一致性、完整性和现势性等质量元素来描述。4.3.2地下管线数据地下管线数据应包括各类管线及附属设施的空间位置和几何形状等,按管线段、管线点及附属设施相应图例表示,其内容应充分反映普查成果。4.3.3元数据元数据包括标识、范围、数据描述、数据质量、数据编辑状态等信息。元数据建立、更新、维护过程中,应保证其准确性和完整性。4.4功能要求4.4.1基本功能包括放大、缩小、全屏、漫游、图层控制、数据加载等功能。4.4.2查询、统计(1)包括空间定位查询、管线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的双向查询;(2)具备多种查询手段,可以按图幅号、管径等管线要素属性进行多重分级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