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教学设计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6485852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46.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时珍》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李时珍》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李时珍》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李时珍》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李时珍》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时珍》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时珍》教学设计(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李时珍教学设计李时珍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老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行少的,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李时珍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李时珍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运用多种识字方式,能认7个生字,学会写9个生字。 2、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李时珍不畏艰险,勇于实践的精神。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通过写李时珍的详细事例表现其品质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精神。 2、抓重点词,品读、理解第四自然段。 3、理解本草纲目为什么是一部宏大著作。三、学生状

2、况分析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采药”“著书”等都是生疏的事物,对学生理解课文、体验情感造成肯定障碍。教学中,老师可引导学生课前通过查资料,把原先对李时珍零碎的了解整理为较完整的相识。依据已有的学问阅历和对课文进行重新建构的过程中,对课文产生爱好,激发他们对李时珍著书的爱好、探究。三年级学生起先习作练习,对如何写人表现其品质没有清楚的写作思路。而我们所运用的教材本身就具有示范性,通过读一篇好的文章,学一种好的写作方法不失为一种提高习作水平的好途径。因此在老师在教学中留意把阅读和习作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爱好。 1、同学们,你们知道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吗?你们从哪知道的?说说你

3、对他和本草纲目的了解。 2、本草纲目是明代卓越的医学家李时珍的药物学著作。这么宏大的一部著作,李时珍在什么状况下,怎样写出来的呢?请同学翻开课文,今日我们一起相识这位宏大的名医李时珍。(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相识生字。 1、听录音,感知课文。(播录音) 师:老师播放课文录音,你们边听边看课文,留意把预习时遇到的难读的字音听清晰。2、认读生字,书写难写字。 师:听清晰了吗?把你认为的难读字音再读几遍,待会考考你们! 师:现在我们进行开火车竞赛,给这些生字点点名! (出示生词:医学家 诊费 救死扶伤 鄙视 患病 推断 本草纲目 救死扶伤 完善 ) 出示句子:李时珍发觉很多有用的药物没有记载。

4、卡车上载满了运往灾区的救灾用品。 师:自己读一读这两个句子有什么发觉?这个字有两个不同的读音,读书时要留意区分。课文里还有一个多音字,你能找出来吗?(累)你会组词吗?(硕果累累)(劳累) 3、指导书写难写字。a)出示“鄙”“载”字卡。)师范写,生视察。要求:留意视察老师是怎样把字写好在田字格中的。(指名说) 鄙:左右结构。左宽右窄。左边要写得紧凑些。 载:半包围结构,“戈”字旁的横要写得够长,弯钩要写得伸展。)生练写。d)反馈写字效果(实物投影展示)、评议。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师:请同学轻声自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想想通过读书你知道了什么?假如遇到不理解的地

5、方,打上小问号。 2、沟通读书收获:你知道了什么? (“偷偷留心”、“暗自登记”说明李时珍勤奋好学,刻苦仔细。)3、师:知道“鄙视”一词的意思吗?把“鄙视”换一个词,还可以怎么说?(轻视,看不起) 师:为什么在当时行医是被人鄙视的行业,李时珍还要学医? (理解“救死扶伤”,“立下志愿”) 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1、师:李时珍二十二岁就起先给人看病,发生了什么事情让李时珍决心重新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医药书?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理解“完善”,旧药物书有哪些不完善的地方:不全、不祥、不准)2、师:为什么李时珍能发觉旧药书有不完善的地方? (体会他“一面行医,一面探讨药物”表现出的擅长思索的精神。)

6、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为了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李时珍是怎么做的?轻声自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边读边找:李时珍为编写药书做了哪些工作? (打算工作:积累阅历,亲自采药,访问百姓。)(2)再读画词:李时珍遇到哪些困难?是怎么克服的? 、汇报自读学习状况:(要求:读句子,抓词语,谈体会。) (理解:行程远:“走了上万里路,访问了千百个医生、农夫、渔民和猎人”) 3、课件出示:(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寒冷酷暑,走遍了产药的名山,他有时几天不下山,饿了吃些干粮,天黑了,就在山上过夜。很多药材他都亲口品尝,推断药性。)(四人小组品读) 四人小组探讨想象:李时珍经过了哪些艰难险阻?(1)你能想象“

7、山高路远,寒冷酷暑”的画面吗? (理解采草药的“艰辛”。) (2)你想到过品尝草药的危急吗?(理解李时珍著书的“严谨、科学的看法”。) 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师:最终,历经了27年李时珍完成了本草纲目,这是一部怎样的著作?全班齐读第五自然段。(有着一百多万字,记载了一千八九百种药物的宏大著作。) 学到这里,老师有个问题想请教大家,是什么精神支持着李时珍为它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巨大的代价? 总结:李时珍靠的是不畏艰难,勇于实践的精神。同学们也应当像李时珍那样,在学习中不怕困难,勇于探究,将来学有所成,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四)学习写法。 1、师:通过课文的描写李时珍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

8、什么? (不畏艰难,勇于实践的精神,严谨、科学的看法) 2、师:你为什么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联系课文内容) 3、师:是啊,作者花了较多的笔墨具体描写了李时珍采草药的艰辛,还抓住了很多细微环节描写“很多药材他都亲口品尝,推断药性”等体现了他严谨治学的看法。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衷地体会到李时珍为祖国药物学的献身精神的高尚品质。我们今后学写作文时,也要学习作者用详细事例表现其品质的方法,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情”(五)布置作业。 、练写生字,并组词。2、用自己的话复述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进一步收集有关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的资料。 五、教学反思 本堂课是在学生对李时珍有肯定了

9、解的基础上进行课堂教学的,由于学生课前丰富的课外阅读对李时珍“从小立下从医的志愿”,“本草纲目是我国一部宏大的医学著作”等有肯定的了解从而对课文有了大致的相识,上起课来学生都能纷纷说出自己对“李时珍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巨大的代价著书”的感受和理解。文中对李时珍仔细辨别药材“很多药材他都亲口品尝,推断药性”只做了概括性的叙述,学生理解不深,而一位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破庙过夜,记叙的是李时珍师徒采访途中,在一座满是蜘蛛网的庙里过夜风餐露宿。并以“月下记录材料”和“亲口品尝鸡肠草”这两件详细事例来说明他严谨治学的看法。通过阅读,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由衷地体会到李时珍为祖国药物学的献身精神。同时也加深

10、渗透“用详细事例表现其品质”的写作方法。所以应在教授教材时抓住教材与课外读物中存在的这样那样的联系点,全面辐射。以课内促课外的阅读。李时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能辨析形近字“详、祥”。通过查字典、结合课文情境、联系生活实际说出“饥餐渴饮”、“晓行夜宿”等词的意思,并能选择其中的一些词语说一段话,描述夜晚景色。 2、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按事情发展的依次把课文分成三段,写出段落大意,并能据此复述课文。 3、凭借详细的语言材料,抓住李时珍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微环节描写体会他以苦为乐、甘于付出的精神,严谨仔细的科学看法。 4、品读文章结尾部分的景物描写,初步感知景物

11、描写与塑造人物形象的关系。 教学重点:学会按时间依次,理清课文脉络,并概括段落大意。教学过程: 一、嬉戏导入,揭示课题:、今日我们先来做一个嬉戏,依据老师给的几个提示,猜出相关人物。()9年 史学家 砸缸 资治通鉴 (2)远渡重洋 生物学家 青蛙卵剥离手术 (3)江苏宜兴 奔马 画家(4)一万余里 “医林二圣”之一 本草、出示李时珍画像,对李时珍你了解他多少?能用一两句话为大家简洁介绍一下吗? 3、出示课件,简介李时珍 李时珍是明朝的一位宏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和张仲景一起被称为“医林二圣”。 李时珍的一生成就许多,他为了编写本草纲目,研读过八百多种医药书籍和有关资料,为了察访药材,行程一万

12、余里。他编写的本草纲目是世界医药科学宝库中的一部经典著作。 4、揭题:李时珍在编写本草纲目期间,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则,板书课题“李时珍夜宿古寺”。(齐读)理解题目: 宿:住宿,过夜。 夜宿古寺:夜晚住宿在古寺里 5、再读课题,你有哪些疑问?(为什么“夜宿”古寺;“古寺”是怎样的?在“夜宿古寺”时做了些什么?) (设计意图:课始用猜人名的嬉戏导入,一为课堂增加趣味性,让学生形成一种剧烈的阅读期盼;二是通过抓关键词帮助学生回顾本学期课文中学到的一些具有不怕吃苦的名贵品质的人物形象。)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学贵有疑,带着问题读书是一种有效的读书方法,让我们一起进入

13、课文吧。要求:自由大声读书,读准字音,读准词语,读通读顺句子。 2、检查自读状况。 (1) 出示一些难读的词,然后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2) 说说你已经懂得词的意思,不懂的词语有哪些?如:呃逆、察访、涎滑、断壁残垣等 3、再读课文,组织沟通。 想想刚才提的哪些问题你可以自己解决了? 为什么要夜宿古寺? (李时珍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 李时珍夜宿的古寺是怎样的?(破败的古寺,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上也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李时珍在夜宿古寺时干了些什么? (生火、烧水、啃干粮、记载寻访所得) 4、现在谁能把课文的主要内容简要地说一说?自由练说,指名沟通。 (假如能说得简洁一些就更好了;假

14、如这里能用一句话说,或用一个词来概括,就会简洁很多,如“月下记载”) 5、理清文章脉络,学习利用时间改变分段的方法 快速阅读课文,说说文章是按什么依次写的?并说出理由。 (时间依次 :眼看太阳慢慢下山,飞鸟归林;夜幕慢慢驾临了;皎洁的月光透过露天的屋顶,照进房子里;圆盘似的月亮,渐渐移到了当空。) 利用时间改变依次给课文分段,学习概括段落大意,然后进行沟通,在书上写下来。 (设计意图:立足于提前自学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字词教学,有的放失,直指学生的困惑,利用共同的怀疑理清文章脉络,突破文章重点,并利用学案最终一题,作有效地延长和拓展,让学生抓住时间改变的词句,明白分段方法不是唯一的,依据不同

15、,分段方式也可以不一样。) 三,整体感知,直奔中心:1、作者按时间依次,记叙了李时珍察访药材中的一个小故事,作者在叙述时,主要是抓住师徒俩的什么贯穿全文的?(语言)那么文中最能打动我们的是哪一句话呢? 出示:“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2、再次阅读课文,李时珍师徒俩究竟吃了哪些苦呢?(板书:走得苦、住得苦、吃得苦) 3、小结:李时珍承受力那么多苦,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我们下节课再探讨。 四、布置作业: 1、练习描红,抄写词语 朗读课文,搜集关于李时珍的资料。 走得苦 1、李时珍夜宿古寺 住得苦 吃得苦李时珍教学设计3一、素养教化目标 (一)学问教学点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李时珍是我国古代宏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