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版专题复习检测8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6485257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版专题复习检测8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整理版专题复习检测8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整理版专题复习检测8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整理版专题复习检测8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整理版专题复习检测8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整理版专题复习检测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版专题复习检测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复习检测8分点训练一、单诗鉴赏1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题目。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注 晋陵:即今江苏常州。杜审言:祖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河南巩县。作此诗时,作者在江阴县任职。淑气:春天温暖气候。古调:这里指陆丞作的早春游望。“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这两句写出了怎样的江南春色?这首诗寄寓了诗人的一种什么样的情感?_答案(1)“云霞出海曙”一句写新春伊始,江南水乡临近大海并且多云,诗人突出描写了江南的新春与太阳一同从东方的大海升临人间,像曙光一样映照着满天云霞;“梅柳渡江春”一句写的是初春的花

2、木,梅花柳树,同属正月初春,在北方是残雪未消,踏雪寻梅,遥看柳色,而江南却已经是梅花缤纷,柳叶翩翩,春意盎然,就好像梅柳是渡过江来,完全是花发木荣的春天了。(2)诗人惊心于水乡景色之美,联想到遥远的中原故土,充满羁旅怀乡之情。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梅花陈亮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注陈亮:南宋爱国诗人。东君:司春之神。这首诗着重表现了梅花的哪些特点?你认为诗中梅花的形象和作者本人有着怎样的联系?_答案开花早,报春信,不畏严寒。作者以梅花自比,梅花的形象寄寓着作者坚强的性格,高洁的品格。3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

3、问题。双调清江引秋怀张可久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作者抓住哪些景物点染出怎样的画面?“芭蕉雨声”烘托出怎样的情思?答:_解析张可久的这首秋怀“含蓄不露,意到即止”。作者紧紧把握题意,用西风、北雁、红叶、黄花、芭蕉、雨声,点染出一幅萧瑟的秋景。句句围绕秋的特征,句句紧扣秋的情怀,写得细腻婉曲、清俊芳润。其所以取得这样的艺术效果,除了无一句浮词泛语外,还在于它能融情于景,情景相生。答案用西风、红叶、黄花、芭蕉、雨声点染出一幅萧瑟的秋景。“芭蕉雨声”烘托出作者功名未就,有家难归,辗转反侧的愁思。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好事近渔父词朱敦儒摇首出红尘

4、,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注朱敦儒,宋高宗绍兴十九年(1149)辞官离开朝廷,长期隐居浙江嘉兴。作者在词中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借此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趣?答:_答案这首词塑造了一个远离尘世、独钓寒江的渔父形象。借这个形象表达了词人坚决放弃官场生活的心志及处于恬淡自适的惯常生活状态的安然心态。5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山居即事王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_解析这首五律写诗人幽居山中所见景物,表现其悠然闲适之情。分析景与情

5、的关系,应考虑作者写了哪些景物,表现了怎样的情感,要注意联系诗人个性与写作背景。答案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自叙杜荀鹤酒瓮琴书伴病身,熟谙时事乐于贫。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诗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平生肺腑无言处,白发吾唐一逸人。(1)诗中“闲吟客”,“吟”的内容是_。“不容真”,“真”指_。(2)此诗描写了一个_形象。答案(1)救物济世(忧国忧民)敢于说真话的正直之士(2)封建社会中失意潦倒而又清高悲愤的知识分子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卜算子曹组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注曹组:字元庞,北宋后期词人。早年屡试不中,至宜和三年中进士。这首咏物词勾勒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兰花形象?寄寓了词人的什么情怀?答:_答案(1)幽兰的形象生于幽径,淡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