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6485184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白塘中心小学四(2)数学计划2012-2013学年上学期 邓庆奎一、学生情况分析:我班大部分学生平时上课都比较认真。个别学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暂时存在差异。从学生知识的掌握方面看:大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理解并运用到实践中去,对口算、计算、文字叙述题算理清楚;对应用题也有了初步的分析解答能力。整个班级形成了热爱学习、积极向上的班风。从学习习惯方面看:整个班级有着良好的学习风气。但也有个别情况。 如个别学生学习不够积极,粗心马虎;缺乏信心、懒惰而导致对学习产生厌恶等情况。从班级常规方面看:大部分学生在 40分钟内,能够认真听讲并完成当堂的学习任务。但也有学生上课精神不集中,小动作比较多,回答问题不

2、积极等。本学年要针对以上所存在的问题,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抓好学生的素质教育为主,强化训练学生常规,使学生养成良好学风,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取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二、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本册这些知识的

3、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因此,这部分知识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射线、角、垂线、平行线、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学会一些简单的作图方法;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

4、历,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5、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综合应用“1亿有多大”和“你寄过贺卡吗?”,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三、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

6、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9初步

7、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四、教学重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五、教学难点: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弥补知识缺漏,促进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实施计划的具体措施:教学中主要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际操作法、演示法、练习法、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 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通过实物教具、学具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概念

8、、法则、知识之间的联系规律和解答方法。 2、对于重点、难点内容和关键部分,要放在突出的位置,使学生切实周围,也可以采取适当分散、多举事例等办法。 3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和法则,可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辨析。 4要揭示前后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从前面所学的知识中掌握新的知识,从而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七、教学进度安排:周次日期课 题备注109.03-09.07一、认识更大的数4课时209.10-09.14一、认识更大的数4课时教师节309.17-09.21二、线与角4课时409.24-09.28二、线与角4课时510.01-10.05国庆节国庆节610.08-10.12国庆节 乘法国庆节3课时710.

9、15-10.19三、乘法4课时810.22-10.26三、乘法、整理与复习(一)4课时910.29-11.02四、图形的变换4课时1011.05-11.09期中复习、考试4课时1111.12-11.16五、除法4课时1211.19-11.23五、除法4课时1311.26-11.30五、除法4课时1412.03-12.07五、除法4课时1512.10-12.14六、方向与位置4课时1612.17-12.21七、生活中的负数4课时1712.24-12.28整理与复习(二)、统计4课时1812.31-01.04八、统计4课时元旦1901.07-01.11总复习4课时2001.14-01.18期末总复

10、习4课时2101.21-01.25年段过关测查八、后进生名单:梁敏、刘凯伟、佘振峰、林笠等学生,在学习上总的特点是智力一般,学习依赖思想严重,没有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意识,遇到较难的题便等老师的答案等。具体表现如下:1、 上课精神不集中。2、 练习、作业书写不规范,连简单的符号和数字也写不好。3、 平时不认真审题,读不懂题目的要求。4、基础知识不扎实。5、答题速度缓慢。九、转化措施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首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在工作中,我十分重视对学生一视同仁,不溺爱优秀生,不鄙视后进生。制订出转化方案如下:1、利用家长,让家长协助教师教育和督促自己的孩子

11、努力学习。2、课后多和差生交谈,态度要和蔼,使后进生愿意接近老师,经常和老师说说心里话,有利于老师对学生的了解,有利于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3、开展互帮互学的活动,座位的排列尽量让中、差生创设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课后“小老师”的作用。4、对差生的缺点批评要恰当得体,切忌不可伤害,不能让其他同学嘲笑他们,嫌弃他们。5、分层次设计目标,给差生制订能够完成的目标,使其能真正感到成功的喜悦。6、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差生辅导,尽力使他们的成绩有所提高,让他们认识到“我能行”。7、成立爱心联盟,采用1+1的辅导方式(即一帮一、一带一) 总之,我不但要在学习上关心后进生,还要在生活上关心每一个后进生的成长

12、,使每个后进生真正感到班集体的温暖,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每位同学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均能得到全面发展。十、教学改革设想首先要改变教学思想。具有新观念、新思想、新体验。改变原有的老师讲、学生学的思想观念,实施互动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生网合作等),自主 探究,老师给营造一个宽松、合谐,充满爱、民主、喜悦的学习氛围。由学生自主合作去探究、研讨,老师作好参谋,当好后勤,作学生的服务员。其次注重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教学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富有情趣的习题,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重视数学知识的课外延伸,加强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开放性。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正归一和反归一等应用题时,结合生活实例,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学生求知的内驱力。再次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