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四单元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6484162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四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语文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四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语文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四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语文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四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语文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四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四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四单元(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9、词二首第 一 课 时教学目标:1、学习词忆江南,理解词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教学重点、难点: 1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2有感情朗读。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师生互动环节: 师生赛读古诗。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习过程:一、导入1、江南春景之美,是历代文人骚客所吟唱歌咏的,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写江南春景的词,题目是忆江南。请同学们齐读课题。2、简介词及词牌名。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可以配上乐曲歌唱。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因此又叫“长短句”。词有各种不同的词牌,比如:“忆江南”“渔歌子”。我们本节课将要学习的这首词,词牌名原

2、是“谢秋娘”,自从白居易用“忆江南”为题填了三首词之后,词牌名就由“谢秋娘”变成“忆江南”了。二、出示目标本节课我们要完成的目标是,请看大屏幕,齐读目标。三、自学指导1、作者写江南好,重点写了什么?运用了什么方法?2、“能不忆江南?”这是个什么句子?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3、理解词的意思。背诵课文。四、朗读感悟,理解词意。1、学生自学课文,思考问题。2、汇报交流。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作者写江南好,重点写了江花、江水。运用了比较(红胜火)比喻(绿如蓝)的方法。师:这儿风景之好并不是传闻,而是作者亲身体验、亲身感受的。从哪句话中看出来?(风景旧曾谙。)谙是什么意思?(熟悉。)白居易

3、曾担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青年时期,他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即六十七岁时,写下了包括本首词在内的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再读这句话: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这是一个反问句,表达了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和眷恋之情。把这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忆江南)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江南真美呀,那儿的风景我曾经非常熟悉:太阳升起,江边的野花比火还红艳,春天来了,江水碧绿见底,如同蓝草一般。这能不让我回忆起江南吗? 指导背诵。 再读体会。 根据诗意边想象画面边背诵。同桌互背,指名背,齐背。 师生赛

4、读古诗。五、阅读拓展,深入赏析。白居易的忆江南从写成流传至今,已是一千多年,而且还将一直为后人吟咏赞颂,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三首忆江南。投影出示:1、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2、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3、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学生反复读,老师作简要介绍。六、当堂训练1、用自己的话说说词意。2、背诵课文,抄写课文。板书设计:忆 江 南(唐)白居易江花 红胜火江南好 能不忆江南?江水 绿如蓝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6个字,会写8个字。2、学习词清平乐村居,理解词的

5、意思。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背诵课文。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感情朗读课文,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师生互动环节:古诗配画。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习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词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一颗闪亮的明珠,每首词仿佛就是一幅栩栩如生的画,一曲委婉动听的歌,一段绵长不绝的情。这节课我们又将学习南宋最负盛名的伟大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清平乐村居。辛弃疾是我国宋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一生主张北伐抗金,可惜受到反对派的排斥,得不到朝廷重用,晚年隐居在江西信州(今天的江西上饶地区),在这期间他写了许多恬静安逸的田园诗词,我们今天学的这首词就是其中之一。“清平乐

6、”是词牌名,这首词还有一个题目就是“村居”,即乡村农家居住的地方。二、出示目标本节课我们要完成三个目标,请看大屏幕,齐读目标。三、自学指导(一)1、自由练读课文,要求是读准字音,通读课文。2、认识6个生字。四、检查学生自读情况1、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2、出示会认字,指名认读,并口头组词。茅 檐 锄 赖 剥 蓬五、自学指导(二)1、请同学们自己反复读读课文,想一想,这首词描写了什么地方什么样的情景?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六、细读,理解词意。1、学生自学。2、汇报交流。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茅檐:茅屋的屋檐。“茅檐”“溪上”“青青草”为我们展示了江南农村的特有景色:一所矮小的茅草房

7、屋,紧靠着一条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醉:作者被这恬静优美的自然环境所陶醉。吴音:吴地的方言即南方乡音。相媚好:听到用吴地方言对话的声音,倍感亲切悦耳。翁媪:分别指老年男子、老年妇女。描绘的画面:正当我陶醉于这幽美的自然环境中时,突然听到有人用南方乡音交谈的声音,多么柔和而亲切啊。循声看去,原来是一对满头白发的翁媪,亲热地坐在一起聊天,他们这么温馨惬意,亲密无间,到底是谁家的老人呢?猜想:老人生活怎样?他们与下片的几个人物有什么关系呢?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描绘的画面:大儿子在河东豆地锄草,二儿子在编织

8、鸡笼,最喜欢的是顽皮的小儿子,在河边躺着剥莲蓬。)你最喜欢哪个孩子,为什么?(引导学生认识:大儿子和二儿子在为家里做力所能及的劳动,小儿子年龄最小,这里特别写到的是他躺在溪边剥莲蓬吃的样子,生动传神,一个“卧”字,表现出了小儿“无赖”的神态。)小结: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词也一样。作者用精炼、生动的语句,通过写景与叙事,创造了具有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描绘了一幅宁静、悠闲的乡村生活图。这样的情景作者不但十分喜欢、而且非常热爱、向往、羡慕。让我们走入作者的内心同作者一起饱含深情地朗诵这首词。3、出示画好的古诗配画图,学生评价。课下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画画。指导朗读。试着背诵。七、赏读,拓展延

9、伸。清平乐(辛弃疾)春宵睡重,梦里还相送.枕畔起寻双玉凤,半日才知是梦。一从卖翠人还,又无音信经年。却把泪来作水,流也流到伊边。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辛弃疾)柳边飞鞚(kng),露湿征衣重。宿鹭惊窥沙影动,应有鱼虾入梦。一川淡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八、当堂训练1、背诵课文,默写课文。2、想象下面诗句描绘的景象,编一个小故事。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板书设计: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 溪上 青青草 醉翁媪 吴音 相媚好 安适、悠闲锄豆 编笼 卧剥莲蓬 热爱、向往教学反思:10、麦子黄了第 一 课 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0个生字,正确规范

10、地书写8个会写字。2、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3、学习课文内容,感受自然美和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体会丰收的喜悦,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陶冶美的情操。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文中几处句子的意思,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师生互动环节:师生比赛读课文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习过程: 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第10课麦子黄了,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二、出示目标本节课我们要完成三个目标,请看大屏幕,齐读目标。三、比会读课文(第一次“先学后教”)1、自学指导师:请XX同学(后进生)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听的同学比谁能发现读错的字并纠正。2、指名一人读一小节,

11、读后生纠正读错的字音,随时板书读错的字及字音。(板书)3、集体认读板书的内容。(生拼读字词两遍)四、比会认字(第二次先学后教)1、自学指导师: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二场比赛:比谁最先把“会认字”读准,记牢。2、读一读,议一议 出示带拼音的词语,指名认读(每人读一个词语,读错的其他同学订正)豆荚 洋溢 田埂 镰刀 挎着 赤脚 脚趾 咧开 解馋 困乏开火车读一遍。全班齐读。过渡语:带有音节的词语,你们读得这么准确了,那去掉音节还能读吗? 出示去掉音节的词语。指名读,其他同学订正。男女生赛读(每组一个词语),齐读词语。过渡语:去掉音节也难不倒你们,现在我让他们单独出来看谁还能认识?3、出示会认生字。荚 溢

12、 埂 镰 挎 赤 趾 咧 馋 乏4、过渡语:读得真准确,我们来齐读一遍。(生齐读)五、比流利读课文(第三次先学后教)1、自学指导师:“会认字”读得这么准确。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三场比赛:看谁的课文读的最流利。2、读一读,议一议指名分段读课文。六、比会写生字(第四次先学后教)1、自学指导师:同学们的课文读流利了。现在我们进行第四场比赛:比谁写的字笔画笔顺正确,大小适中,间架结构合理。旷 趾 削 翻 扯 禁 锅 乏2、学生自学先观察生字,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认识本课的8个会写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并在田字格本临摹两遍。3、指名学生交流记字方法,并口头组词板演生字。(“翻”字是左中右结构,书

13、写时注意要写得紧凑些;“禁”是上下结构,上面写紧凑,下面的“示”字要写宽;“锅”字里面的“人”字不要写到“口”字里面了。)七、当堂训练1、听写词语。 空旷 脚趾 削竹管 翻开 扯一把 禁不住 铁锅 困乏同桌互判,出错的及时纠正。2、自主积累词语,写在“我的词语库”中。3、填空。 ( )的田野 ( )的泥土 ( )的青草韧韧的( ) 直直的( ) 黄黄的( )娴静地( ) 蹒跚地( ) 小心翼翼地(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运用拟人、比喻描写事物的方法。2、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3、以“难忘的野炊”为题,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教学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

14、自己喜欢的自然段。2.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师生互动环节:师生比赛读课文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过程:一、导入,出示学习目标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麦子黄了。齐读课题。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出示投影)齐读目标。二、自学指导1、读第一小节,用笔画出这一段具体描写了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体会这样写的好处。2、默读全文,体会孩子们的快乐。勾画出有关的句子,在旁边作批注。三、学习课文1、学生自学课文,思考问题。2、汇报交流。这一段具体描写了麦子、豆荚,(黄黄的、青青的从颜色上写出了五月麦子和豆荚的特点。些田野的空旷,衬托了麦子和豆荚的清香。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麦子和豆荚在五月的和风中快乐成长,也代表丰收的喜悦,实际是人们心情愉快。)体会孩子们的快乐那些细细的、小小的身影像一只只青蚱蜢,不停地蹦着跳着。为什么说我们像青蚱蜢?(顽皮可爱、蹦蹦跳跳的样子,写出了丰收的喜悦、高兴的心情。)五月的风暖暖的,赤脚走在软绵绵、油光光的泥土上,冷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