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文学培训资料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6483833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魏晋文学培训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魏晋文学培训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魏晋文学培训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魏晋文学培训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魏晋文学培训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魏晋文学培训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魏晋文学培训资料(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魏晋文学第三编魏晋文学第一章建安文学教学时数:8教学目的和任务:把握建安时代精神、文坛概况和文学风貌。教学重点和难点:建安风骨、汉音魏响、曹植诗赋的风格特色教学方法:贯通古今,关注汉魏文风的承继递变关系;结合科研。教学过程:第一节关于建安文学一、建安文学概况二、建安文学兴盛的原因三、建安文学的总体特征建安风骨”范畴的生成:风骨一词,刘勰最先提出并给以正面阐述,见文心雕龙风骨篇”。钟嵘诗品总论则提出”建安风力”的说法。后来,初唐陈子昂在其修竹篇序中也有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的话。自此,这一称谓在中国古代诗学理论中受到普遍推崇,并开始流行。 但最早完整提出建安风骨一语的则是宋代的严羽,语出沧浪诗话。

2、建安风骨的内涵与特征:(1) 功业意识与慷慨文风。建安文人 ”雅好慷慨”、”志深笔长”、”梗概多气。(文 心雕龙时序)(2) 生命意识与悲凉文风。例如,锺嵘曾说:”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诗 品)文U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把建安文学的特征概括为:清峻、通脱、骋词、华靡1、 清峻:指文章的风格而言,所谓清峻就是文章简约严明”的意思。汉末政治、军事 的割据和异端思想的崛起,扫荡了经学牵强附会、烦琐求证的作风,曹操以刑名法术进取天下,于鞍马间为文,用语简捷,词风峭厉,不容斟酌。即一般文人所作,指事写意,皆 不傍经典,直抒胸怀。2、通脱:汉代末年政治权威和思想权威已不复存在,文人脱卸了道德与礼教的重

3、压,重新发现自我,往往能率心任性,表达真实情感。兼之战乱频仍、瘟疫流行,命运难 料、事功难成,转而注重内心体验和生命价值的思索。故这一时期的文学,既有直面现实 的乐观精神,又有产生于人生无常、自然永恒的人生苦闷。3、骋词:汉末群雄割据,诸侯并起,战国之世,仿佛再现。为文人实现抱负,提供了 更多的实践机遇和选择机会。文人议论时事、抒写情志,都力求表现自我,气盛词壮。4、华靡:两汉文学由质转文,已是文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建安时期,曹操虽为文质 朴,但因文学已经摆脱了经学的附庸地位,其独特的个性开始受到文人自觉的重视,文学 之渐趋华丽,成为时代风气。第二节三曹(上)一、曹操(一)生平、思想:1、曹操(

4、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郡 (安徽亳县)人,父亲曹嵩是得宠宦 官曹腾的养子,官至太尉。曹操二十岁举孝廉为郎,后在汉末大乱中聚集兵马,建立了自 己的军事武装。建安元年,受封为丞相,官渡一战击败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袁绍,逐步统一了北方,成为北方的实际统治者。曹丕称帝建魏后,追尊他为武帝,史称魏武帝。2、儒法兼取、礼刑互用的思想曹操出身微贱,对两汉以来重视家世、经术的传统,并不一味默守。于政教军事,颇 杂刑名;取用人才,不拘资限,甚至不拘品行。史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可参看三国志 魏书武帝纪、举贤勿拘品行令。但另一方面,曹操亦不愿以汉相之尊,承担篡逆的罪名。为制约诸侯,协调本集团

5、内 部的等级关系,曹操更无法全然否定儒家的伦理纲常与道德规范。因此,他对儒学、礼志 又有一定的认同。在进取天下的同时,曹操目睹汉室的倾颓、生民的不幸、命运的无常、人生的短促, 又常怀感慨与惆怅。因此,王霸并用、思接庄玄,也构成曹操思想矛盾的一个方面。3、深厚的文化艺术修养一方面,曹操在经学方面有较深造诣。其据有二:光和年间因家人被诛杀,坐免官,”后以能明古学,复征拜议郎。其今存著述,引用诗经论语尚书楚辞等典籍的情况并不稀见,仅诗经即不下数十处。另一方面,对书法、音乐、围棋等都相当精通,可谓多才多艺。王沈魏书云其”文武并施,御军三十馀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

6、之管弦,皆成乐章”。还曾收罗人才,对几乎失传的汉代音乐、歌舞进行了整理。或许正因如此,他才能延揽天下文士于其幕下。(二)曹操的诗1、曹操乐府诗概述。曹操诗今存22首,包括作者存疑的 3首。全部是乐府诗。乐府诗进入到文人乐府诗的 阶段,曹操是其中的典型代表。2、曹操诗歌的题材内容A纪事:以乐府古题写时事,反映了汉末战乱的现实。”汉末实录,真诗史也。”(锺惺古诗归卷七)如蒿里行、薤露行、苦寒行。B述志:政治主张、社会道德理念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对酒、度关山、短 歌行等。如对酒,描绘了他理想中太平盛世的图景。C游仙:曹操又有游仙诗秋胡行、精列、气出唱。学界对它们的理解颇 多歧见。一种观点认为,抒写人生

7、苦闷,却并不流于消极。有的意见说,寄寓诗人对精神 自由的向往和追求。但或许并无太多寄托,只是其求仙欲望的真实表现。D咏史:善哉行、短歌行(之二)等,吟咏史实、人物,结合个人现实体 验。3、曹操诗歌的风格特色 主体风格:慷慨悲凉,气韵沉雄。钟嵘诗品: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敖陶孙诗评:”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 开创了四言诗的新境界。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全篇以比兴手法,反复申说诗人时不我待的焦虑,求贤若渴的心情和建 功立业的决心,曲折抑扬,感人至深。4、作品选讲短歌行(三)曹操的文1、 文章雅化、骈化过程中的异响。鲁迅说他是 ”改造文章的祖师”。让县自明本志 令:设使国家无有孤

8、,不知当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自述生平之志,毫无掩饰造作 之笔。虽是实情,然非他人所敢言。祭故太尉桥玄文、举贤勿拘品行令、遗令。2、清峻、通脱的风格(四)曹操诗文的地位与贡献1、汉魏之际,承上启下。2、乐府文学的新阶段-文人乐府诗阶段。3、开创”建安文学”的繁荣局面。二、曹丕(一)曹丕的诗文1、 曹丕诗的题材内容:曹丕诗现存约40首,可分三类:纪事抒情、游宴、游子行役 与思妇别愁。游子行役与思妇别愁一类成就最大,属代人立言的拟作体。燕歌行抒写思妇之 情,音节和婉,修辞精美,是曹丕的代表作。于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言离别之 苦,凄婉动人。可见诗人生逢乱世,对人间别情,是有切身体验的。2、曹丕诗的

9、风格曹丕诗有文士气,以文人深婉细腻的笔触,写出乱世中人的内心世界,因而颇得古 诗十九首的风致。古诗源:子桓诗有文士气,一变乃父悲壮之习矣。要其便娟婉约,能移人情。”此语概括较为准确。作品选讲:燕歌行3、曹丕的文与赋辞赋现存26篇,建安文人中仅次于曹植。可分两类:述军国大事;记个人情怀。文章的成就不在诗赋之下,代表作典论、与吴质书、答繁钦书等。典 论自叙叙写生平,通脱而生动。与吴质书叙朋友间生死离合之情,兼有随感式的文 学评论,是过去的书信之文所没有的;答繁钦书描写美人舞乐,辞极绮丽,近于辞 赋,即在曹丕文章中,也是别具一格的。(二)、曹丕的文学地位与影响诗体方面,曹丕燕歌行首创七言歌行体,对中

10、国诗歌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诗韵方面,曹丕不独已认识到诗歌当有音韵之美,而且在实践中还进行了多种有益的典论论文,中国古代最早的文学批评著作。第三节三曹(下)一、曹植的生平与个性曹植(192232)字子建,曹丕的弟弟。卞氏所生第三子。曾封为陈王,死后谥”思”,故世称陈思王。在建安文人中,他的作品留存最多,对当时及后代的影响最大。后人评价 也最高。曹植天资聪颖,才思敏捷,早年即有 ”绣虎雅号。一度受到曹操的信任,几被立为太 子。最后终于失败。曹操立曹丕为嗣,诛杨修,曹植荣宠日衰,曹丕即位,杀丁氏兄弟, 曹植也受到迫害,屡改封地,名为王侯,行动却不得自由,动辄获咎,如同囚徒。黄初之 世,始终处在生命

11、恐惧之中。曹丕死,明帝曹睿即位之后,曹植的处境有所改变,他一度焕发希望,上表请求自 试,终不为所用,于太和六年,抑郁而终。思想方面,前期以儒为主,后期多老庄。二、曹植的诗文创作今存诗歌约90首。以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故、曹丕继任魏王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一)前期创作主要抒发理想和抱负,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对前途充满信心。以诗歌成就为 大。(1)功业精神与报国信念;白马篇(选讲)(2)游宴、唱和之作;名都篇(也有不同意见,如郭预衡认为是后期对青年时代 的追忆)、公宴(3)抒写友情之作。赠丁仪、赠王粲、送应氏(二)后期创作1、诗歌创作:曹丕以魏代汉,对曹植的猜忌与迫害日益加剧,无可奈何的愁苦之

12、外, 更加上一分罹害的恐惧,这使得他后期的诗歌形成了悲愤哀怨的基调。(1)在政治迫害之下,曹植诗歌更多有离别之悲、忧生之嗟、悼亡之恨。赠白马王彪(选讲)、三良诗、远游篇、朔风歌、野田黄雀行。”此诗(赠白马王彪)景中有情,甚佳。 ”(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2)又有一类闺怨诗,抒写女性的相思与隐忧,其间颇寓自己遭忌被弃的感慨。浮 萍篇、美女篇、七哀诗、怨诗行(3)游仙诗。五游、升天、仙人篇、苦思行2、辞赋创作代表作洛神赋,作于黄初三年。或以为 感甄之作(尤袤李注文选刻本), 或以为”托词宓妃,以寄文帝”(何焯义门读书记)。按其序云:感宋玉对楚王说神女之事,遂作斯赋”。赋云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

13、。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后说为是。三、曹植的文学成就1、 曹植诗歌的艺术风格:骨气奇高,辞才华茂”,达到风骨与文采的完美结合,成为 当时诗坛最杰出的代表,把五言诗的艺术提高到更高的地步。钟嵘诗品:”陈思为建安 之杰。”2、曹植兼擅各类文体、诗体,尤其长于五言,是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既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庄雅,又蕴含着楚辞窈窈深邃的奇谲;既继承了 汉乐府反映现实的笔力,又保留了古诗十九首温丽悲远的情调。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 人诗的转变。曹植通音律,一些诗句平仄调协,音节铿锵,可见从五古到五律的音律规范痕迹。此 外,曹植已不同于十九首诗人的无意为诗,而开始着意于炼字造句,显示出他

14、把观察 事物、体验情感与选择词藻、精心修辞相结合的用心。3、曹植对乐府诗的贡献4、建安时期的辞赋大家。在两汉体物大赋向魏晋抒情小赋的转变过程中起到主力作 用。在建安时代,他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最为巨大。第四节建安七子和蔡琰一、建安七子概说七子之称,始出曹丕典论 论文。计为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璃、应場、刘 桢七人。其中孔融年辈较长,且在建安十三年(208)被杀,实际只有六人参加了邺下文学活动。二、建安七子的文学创作1、王粲七子之中,王粲(177-217 )成就最高,刘勰文心雕龙称其为七子之冠冕。王粲,字仲宣,存诗2 3首。王粲之诗,四、五言诗兼善,其依荆州刘表时所作四言赠蔡 子笃、五言七哀诗三首等,体兼诗、骚,颇得十九首韵致,是建安诗 人的上乘之作。王粲登楼赋抒写去国怀乡,壮志未酬的心境,在建安抒情小赋中,与曹植洛神 赋并为双美,其为刘荆州谏袁谭书、为刘荆州与袁尚书、难钟荀太平论、安身论等文,或直陈利害,词义恳切,或义近名法,长于辨难。2、刘桢刘桢,字公干,存诗二十馀首。刘桢当时甚有诗名。钟嵘说他:”仗气爱奇,动多振绝。贞骨凌霜,高风跨俗。”(诗品上)成就主要在诗,可分两类,一类是赠答诗,一类是游乐诗。赠答诗中,最著名的是 赠从弟三首,分别用蘋藻、松树、凤凰为喻,抒写坚贞高洁的性格。游乐诗包括公 宴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