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四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和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 5 第15讲 民主政治的扩展练习 人民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6483092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四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和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 5 第15讲 民主政治的扩展练习 人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四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和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 5 第15讲 民主政治的扩展练习 人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四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和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 5 第15讲 民主政治的扩展练习 人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四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和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 5 第15讲 民主政治的扩展练习 人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四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和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 5 第15讲 民主政治的扩展练习 人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四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和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 5 第15讲 民主政治的扩展练习 人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四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和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 5 第15讲 民主政治的扩展练习 人民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5讲 民主政治的扩展 (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20汕头二模)18世纪末,同法国作斗争几乎成为欧洲各国一切国际会议和外交谈判的中心问题。这反映了当时法国()A工业生产领先欧洲 B实行殖民扩张政策C掀起反封建的浪潮 D工人运动此起彼伏解析:选C。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大革命,在欧洲各国造成了极大的震撼,欧洲大陆的封建君主十分仇视革命的法国,英国担心法国强大会影响它的欧洲大陆霸权和海上霸权,如何控制法国大革命成为欧洲国家的中心议题,故选C项。2(2020株洲二模)下图为英国近代漫画家吉尔雷的一幅代表作。图右坐者为自由女神,跪者为路易十六。据此可知()A路易十六点燃法国革命 B

2、美国是法国革命的模板C作者抨击英国君主制度 D历史事件象征意义深远解析:选D。由材料信息可知,国王路易十六向自由女神下跪,这说明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君主专制让位于民主自由,故选D项;国王路易十六是法国大革命反对的对象,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是英国漫画家的代表作,画作内容是对法国大革命的肯定,与美国革命无关,排除B项;法国大革命发生时英国已建立君主立宪的民主政治,这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因而作者的目的不在于抨击本国的君主制,排除C项。3(2020广东省文科综合二模)法国大革命期间,被认为是“法兰西民族的化身”的国民议会既有权制定国家法律,也有权制定政府法规。国王手下的大臣必须对议会

3、负责,国王没有解散议会的权力,司法机构不能对议会的立法提出异议。这表明当时法国()A建立起民主共和体制 B践行孟德斯鸠主张C出现议会专制的倾向 D民族国家最终形成解析:选C。据材料“国民议会既有权制定国家法律,也有权制定政府法规”“国王没有解散议会的权力,司法机构不能对议会的立法提出异议”可知,当时的国民议会在国家权力机构中权力独尊且有一定独裁性,故选C项。4(2020保定摸底)法国1875年宪法作为根本大法,既没有确定原则的前言,也没有规定公民的权利义务,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总统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据此可知,1875年宪法()A内容具有明显的

4、矛盾性 B无法适应工业经济发展C是各种势力妥协的产物 D不能体现资产阶级利益解析:选C。根据材料“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总统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可知,总统与议会相互制约,体现了保皇派与共和派的妥协,故选C项。5(2020绵阳一模)1888年,法国陆军部长布朗热利用群众对政府的不满,积极宣传修改宪法及解散议会的主张,力图建立军事独裁统治。这些主张得到反政府各派支持,全国掀起了崇拜布朗热的浪潮。这反映当时法国()A共和政体违背民意 B帝制仍有社会基础C社会主义运动高涨 D军国主义色彩浓厚解析:选B。“布朗热利用群众对政府的不满,积极宣传修改宪法及解散

5、议会的主张”无法体现共和政体违背民意,故A项错误;由“力图建立军事独裁统治。这些主张得到反政府各派支持,全国掀起了崇拜布朗热的浪潮”可见,帝制在法国仍有一定的基础,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与社会主义运动无关,故C项错误;“力图建立军事独裁统治。这些主张得到反政府各派支持,全国掀起了崇拜布朗热的浪潮”无法体现军国主义色彩,故D项错误。6(2020合肥一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法律上总统是国家权力中心,但在实际政治操作中,总统权力日益缩小,最终变成了礼仪性的角色;法律对议会的倒阁权规定很苛刻,但在实际中议会倒阁却极为频繁。这表明当时法国()A君主派与共和派利益趋同B资产阶级代议制尚未完善C责任制内阁

6、不断发展健全D第三共和国宪法名存实亡解析:选B。题干中总统的名誉权力与实际权力不符,内阁理论上应该很稳定但实际上经常被倒阁,说明理论与实践不符,这表明当时法国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尚未完善,故选B项。7(2020云南省师大附中月考)俾斯麦曾说:“重视对于王朝的感情,把王朝的不可或缺当作联系手段,并以王朝名义来维持民族内的稳定,是帝国德意志人的特征。”这表明当时的德意志帝国()A君主制得到各阶层的拥护B权威政治有其法律合理性C继承了旧时专制主义传统D君主立宪制民主形同虚设解析:选C。君主制得到各阶层的拥护以偏概全,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帝国的存在是德意志人情感上的认同,并非体现其存在的法律合理

7、性,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德意志人情感上认同王朝,并将王朝作为维护统治的工具,仍然存在旧时专制主义的传统,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德意志人对王朝的情感上的认同,并非主要体现德意志君主立宪制民主形同虚设,故D项错误。8(2020湖南省长郡中学调研)下表为19世纪上半期德意志经济年表。1818年5月普鲁士废除一切内部关税。建立统一的关税体制1819年南德商业同盟建立1828年中德商业同盟建立1834年德意志关税同盟建立1852年除奥地利以外的各邦都参加了关税同盟据此可推知,德意志()A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B普鲁士发展成为民族统一的中坚力量C建立了统一的国内市场D民族统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8、解析:选D。材料信息无法反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状况,故A项错误;普鲁士成为民族统一的中坚力量,与材料“南德”“中德”“德意志”等主体不符,故B项错误;由材料可以看出德意志统一的国内市场逐渐发展,还未完全形成,故C项错误;各地关税同盟的建立,表明德国急需统一以发展社会经济,故D项正确。9(2020无锡一模)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普鲁士虽然有能力否决不利于它的议案,但其他中小邦也可以联合起来以多数票制服普鲁士,确保自己的权力不受侵犯,甚至只要巴伐利亚、萨克森和符滕堡三个邦联合起来就可以否决对其不利的议案。这反映了德意志()A国家统一需巩固加强 B议会中各邦权力相等C采用联邦制国家形式 D代议

9、制民主名不副实解析:选C。题干反映的是帝国下各个邦的关系,在德意志帝国的架构中,虽然普鲁士占据很高的地位,但其他中小邦依然拥有必要的权力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可见德意志采用联邦制国家形式,故选C项。10(2020湖北省八市联考)1871年德意志宪法的第三章联邦议会和第五章帝国议会,构成德意志帝国的基本权力框架,如图所示。对此解读准确的是()A德国君主立宪体制趋于完善B联邦议会议员代表的是邦国利益C帝国议会行使经济立法大权D普鲁士在联邦议会中占绝对优势解析:选B。据材料“联邦议会由58名各邦代表构成”和“联邦议会行使立法权”并结合德意志国家是联邦制国家等相关知识可知,联邦议会的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是

10、各邦君主权力的集中体现,说明联邦议会议员代表的是邦国利益,故选B项。11(2020银川二模)出身容克阶层的俾斯麦,使用战争暴力手段,完成德国的统一,并把德国带入现代发达国家的行列。后世有史学家将其称作“白色革命家”。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A德国统一解决了德意志民族的生存问题B经济的工业化和思想的现代化共同发展C国家统一的革命性和新建政体的局限性D社会革命的进步性和工人运动的容忍性解析:选C。俾斯麦通过战争逐步扫清了统一障碍,完成了德意志统一,推动了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很快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这具有革命性。但他也把普鲁士的专制传统带到了统一后的德意志,造成了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保守性和不彻

11、底性。“革命家”一词说明其作为的革命性,“白色”一词说明其作为的保守性,故选C项。12(2020清远期末质检)现代历史中,政治活动主要体现为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较量,其中“妥协”是一种被许多人评价为“具有政治智慧”的方法。下列事件不符合“妥协”精神的是()A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B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C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D法国1875年宪法的制定解析:选B。普鲁士以三次王朝战争取得了德国的统一并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确立了皇帝至高地位,并未存在各种政治力量的妥协,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13(2020凌源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代对皇帝之诏敕的封驳蔚然成风,并作为一项制度确立下来。贞

12、观元年,太宗对黄门侍郎王珪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唐朝后期到五代,封驳制度一度被废。到北宋,再度恢复。北宋前期设置封驳司负责官文的传递、审查和反馈等,皇帝的诏书、宰相和其他部门的公文都要经过此机构的审查,才能送交有关部门执行。摘编自王雪玲论唐宋时期的封驳制度 材料二法国1875年宪法确定议会为立法机关,有对政府的监督权,内阁应取得议会的“信任”,如果议会对政府投不信任票,则将引起内阁辞职。议会的职权还包括通过法律、选举总统、监督政府的活动。总统由议会两院联席会议以秘密投票方式选出,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总统有立法提案权,为军队总司令,可以任免一切文

13、武官员,宣布大赦,行使国家元首的职能。此外,总统也可以经参议院同意解散众议院。摘编自游盛华从1875年宪法看第三共和国政治生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时期封驳制度的内容和作用。(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宪法设计权力制约的理论依据,分析唐宋封驳制度与法国权力制约的主要不同点。解析:(1)第一小问内容,据材料一“设置封驳司负责官文的传递、审查和反馈等,皇帝的诏书、宰相和其他部门的公文都要经过此机构的审查,才能送交有关部门执行”可以看出封驳制度可以驳回大臣奏章甚至皇帝的诏书,对各部门的重要公文进行审查。第二小问作用,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制约皇权滥用和促进决策规范化

14、方面分析。(2)第一小问理论依据,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和行政权,其理论来源应该是启蒙运动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理论。第二小问不同点,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内容、目的、作用等方面进行比较即可。答案:(1)内容:纠正皇帝不恰当的诏令;驳回臣下有错误的奏章;对各部门重要公文进行审查。作用:有利于制约皇权滥用,提高决策的正确性;有利于中央政府决策和权力运行的规范化、程序化。 (2)理论依据: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不同点:唐宋时期权力制约实质上是对国家权力运行的监察,而法国权力制约则是中央各权力部门对国家权力的分割;唐宋时期权力制约根本

15、上是服务于皇权统治的,而法国权力制约是为了维护民主政治;唐宋时期权力制约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政治腐败和低效,法国则较好地避免了专制和腐败等问题。14(2020湖南省长郡中学周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从德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角度出发,统治阶级适时而进的“防御性”政治策略对德国政治发展的这种独特性有不可替代的巨大影响。所谓统治阶级适时而进的“防御性”策略,是指统治阶级在历史发展潮流和革命“威胁”面前,能够“先发制人”,主动顺应历史潮流和满足某些“革命”要求,进而达到驾驭时局和最大限度地保障自己利益的目的。摘编自邢来顺论德国政治现代化初期的“防御性”特征解读材料,结合世界现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答案:示例一论题:近代德国的政治现代化与统治阶级的“保守性”。阐述:1871年德意志统一后,为顺应国内形势,采取了实行议会民主政治形式的改革;此措施以议会民主形式加强了君主的专制统治,明显具有拒绝并抵制国内“革命”的“防御性”;尽管德国的“防御性”政治现代化促进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