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备考艺体生百日突围专题03牛顿运动定律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6480505 上传时间:2023-12-2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备考艺体生百日突围专题03牛顿运动定律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物理备考艺体生百日突围专题03牛顿运动定律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物理备考艺体生百日突围专题03牛顿运动定律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物理备考艺体生百日突围专题03牛顿运动定律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物理备考艺体生百日突围专题03牛顿运动定律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备考艺体生百日突围专题03牛顿运动定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备考艺体生百日突围专题03牛顿运动定律(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高考物理备考艺体生百日突围专题03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部分 牛顿运动规律特点描述综合分析近几年的高考物理试题发现,试题在考查主干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必修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且更加突出考查学生运用力和运动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是每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关键是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特别是牛顿运动定律与曲线运动,万有引力定律以及电磁学等相结合的题目,牛顿定律中一般考查牛顿第二定律较多,一般涉及一下几个方面:一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根据力求加速度或者根据加速度求力,二是动力学的两类问题,三是连接体问题,四是牛顿第二定律在生活生产和

2、科技中的应用。第一部分 知识背一背1.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2)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指出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3)惯性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量度: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普遍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2.牛顿第二定律(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2)表达式:Fma.(3

3、)力的单位:当质量m的单位是kg、加速度a的单位是m/s2时,力F的单位就是N,即1 kgm/s21 N.(4)物理意义:反映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方向与所受合外力的关系,且这种关系是瞬时的.(5)适用范围: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相对地面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宏观物体(相对于分子、原子)、低速运动(远小于光速)的情况.3单位制(1)单位制: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基本单位:基本物理量的单位.力学中的基本物理量有三个,它们是长度、质量、时间;它们的国际单位分别是米、千克、秒.导出单位:由基本量根据物理关系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2)国际单

4、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和基本单位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物理量名称物理量符号单位名称单位符号长度l米m质量m千克kg时间t秒s电流I安培A热力学温度T开尔文K物质的量n摩尔mol发光强度I坎德拉cd4.牛顿第三定律(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另一个物体一定同时对这个物体也施加了力.(2)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3)物理意义:建立了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的联系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相互依赖关系.5.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四同”和“三不同”四同: (1)大小相同(2)方向在同一直线上(3)性质相同(4

5、)出现、存在、消失的时间相同三不同:(1)方向不同(2)作用对象不同(3)作用效果不同6.超重与失重和完全失重(1)实重和视重实重:物体实际所受的重力,它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视重:当物体在竖直方向上有加速度时,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或对台秤的压力将不等于物体的重力.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或台秤的示数即为视重.(2)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的比较现象实质超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自身重力的现象系统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或加速度有竖直向上的分量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自身重力的现象系统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或加速度有竖直向下的分量完全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

6、等于零的现象系统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且ag第三部分 技能+方法一、如何理解牛顿第一定律1.建立惯性的概念,即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是物体固有的一种属性,与物体是否受力及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2.对力的概念更加明确.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3.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即不能由实验直接加以验证,它是在可靠的实验事实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抽象思维而推理和总结出来的. 二、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牛顿第二定律的比较1.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

7、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因此物体在不受力时仍可以匀速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这种状态的原因,也就是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2.惯性是一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而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因此惯性不是一种力,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外部因素,惯性则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阻碍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内部因素.3.惯性的表现:物体的惯性总是以保持“原状”或反抗“改变”两种形式表现出来,物体不受外力时,惯性表现在维持原运动状态不变,即反抗加速度产生,且在外力一定时,质量越大的物体运动状态越难改变,加速度越小.4.牛顿第一定律不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而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牛顿第一定律不

8、是由实验直接总结出来的,是以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为基础,通过对大量实验现象的思维抽象、推理而总结出来的.牛顿第一定律定性地给出了物体在不受力的理想情况下的运动规律,在此基础上牛顿第二定律定量地指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Fma.【例1】小明在做双脚跳台阶的健身运动,若忽略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在下降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B小明起跳以后在上升过程处于超重状态C小明落地时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小于他的重力D起跳过程地面对小明的作用力就是他对地面的作用力【答案】 A【解析】超失重要看加速度,若加速度方向向上即为超重,若加速度方向向下即为失重。小明在下降过程中因加速度向下,故失重,选项A正确;起跳以

9、后的上升过程中加速度也向下,也是失重,故选项B错误;小明落地时因做减速下降,加速度向上,所以是超重,故选项C错误;起跳过程中地面对小明的作用力与他对地面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是同一个力,故选项D错误。【例2】如图所示,一木块在光滑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力F作用而运动,前方固定一个轻质弹簧,当木块接触弹簧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木块将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 木块将立即做变减速直线运动C. 在弹簧弹力大小等于恒力F时,木块的速度最大D. 在弹簧处于最大压缩量时,木块的加速度为零【答案】 C【例3】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力增大时,惯性会减小B、某物体运动得越快

10、越难停下来,说明物体速度大时惯性大C、将一小球从地球带到月球,物体的惯性会减小D、惯性大小只由物体的质量决定,与速度和是否受力无关【答案】D【解析】惯性大小取决于物体质量大小,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受力情况、速度大小、地理位置等无关,故ACB错误,D正确。三、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牛顿第二定律明确了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之间的定量关系.联系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的桥梁是加速度.可以从以下角度进一步理解牛顿第二定律.因果关系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力是因,加速度是果.只能描述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的外力成正比,反之不行同体性F、a、m三者都针对同一个物体,其中F是该物体所受的合外力,m是该物

11、体的质量,a是在F作用下该物体的加速度瞬时性F与a是瞬时对应的,它们同时存在,同时变化,同时消失.物体在每一时刻的瞬时加速度是跟那一时刻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的,恒力产生恒定的加速度,变力产生变化的加速度,某一方向上合外力不为零,就在这一方向上产生加速度同向性F与a的方向永远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合外力的方向决定了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加速度的方向反映了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独立性作用于物体上的每一个力各自独立产生加速度也遵从牛顿第二定律,与其他力无关.物体实际的加速度则是每个力单独作用时产生的加速度的矢量和适用范围惯性参考系,宏观低速运动的物体注意:1.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决定了其加速度的方向,合力与加速度

12、的大小关系是F合ma,只要有合力,不管速度是大还是小,或是零,都有加速度,只有合力为零时,加速度才能为零,一般情况下,合力与速度无必然的联系,只有速度变化才与合力有必然的联系.2.合力与速度同向时,物体加速,反之则减速.3.物体的运动情况取决于物体受的力和物体的初始条件(即初速度),尤其是初始条件是很多同学最容易忽视的,从而导致不能正确地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比较内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平衡力受力物体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依赖关系相互依存,不可单独存在,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无依赖关系,撤除一个,另一个可依然存在,只是

13、不再平衡叠加性两力作用效果不可叠加,不可求合力两力作用效果可相互抵消,可叠加,可求合力,且合力为零力的性质一定是同性质的力可以是同性质的力,也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大小方向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2.判断一对力是否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1)看作用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应作用在两个物体上.(2)看产生的原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由于相互作用而产生的.(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具有相互性和异体性,与物体运动状态无关.【例4】如图所示,A、B两木块间连一轻质弹簧,A、B质量相等,一起静止地放在一块木板上,若将此木板突然抽去,在此瞬间,A、B两木块的加速度分别是 (

14、)A. aA=O,aB=2g B. aA=g,aB=gC. aA=0,aB=0 D. aA=g,aB=2g【答案】 A【例5】如图是我国“美男子”长征火箭把载人神舟飞船送上太空的情景宇航员在火箭发射与飞船回收的过程中均要经受超重或失重的考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加速上升时,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B飞船加速下落时,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C飞船落地前减速,宇航员对座椅的压力小于其重力D火箭上升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时,宇航员对座椅的压力也逐渐减小但仍大于其重力【答案】 D【解析】加速度向上的是超重,加速度向下的是失重。火箭加速上升时,加速度向上,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选项A错误。飞船加速下落时,加速度向

15、下,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选项B错误。飞船落地前减速,加速度向上,宇航员对座椅的压力大于其重力,选项C错误。火箭上升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时,加速度向上,宇航员对座椅的压力也逐渐减小但仍大于其重力,选项D正确。【例6】摩擦系数=0.2的水平地面AB长75m,和光滑斜面在B点用一小段光滑圆弧相连,斜面和水平地面的夹角为30O且无限长,一质量为m=1kg的物体(可视为质点)从A点以初速度vo=20m/s的速度向右滑动,求物体从A点出发经过B点的速度大小和时间?【答案】 10m/s 14s五、整体法和隔离法的应用1.解答问题时,不能把整体法和隔离法对立起来,而应该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从具体问题的实际情况出发,灵活选取对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