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药师基础知识汇总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6471711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级药师基础知识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初级药师基础知识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初级药师基础知识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初级药师基础知识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初级药师基础知识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级药师基础知识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药师基础知识汇总(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 卫生职称初级药师基础知识考前冲刺模拟题一一、以下每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 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1下列不是易化扩散特点的是A. 顺浓度差转运B. 是脂溶性物质跨膜转运的主要方式C. 细胞本身不消耗能量D. 需要膜蛋白质的“帮助”E. 有一定特异性B2. 关于动作电位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 可沿膜向两端传导B. 动作电位幅度不随刺激强度增大而增大C. 动作电位幅度不随传导距离增大而减小D. 连续产生的多个动作电位不会总和E. 动作电位的产生与细胞兴奋性无关E3. 下列关于正常人血管内血液不发生凝固的原因的叙述,

2、错误的是A. 血管内膜光滑完整B. 凝血酶原无活性C. 有抗凝物质存在D.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起作用E. 血流速度慢E4. 下列因素中属于心室肌后负荷的是A. 心房内压力B. 心室收缩前腔内容积或压力C. 大动脉血压D. 回心血量E. 中心静脉压C5. 下列关于肺换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 肺泡中0。分压低于静脉血B. 静脉血流经肺泡时,血液中的0z向肺泡扩散C. 肺泡中C02分压高于静脉血D. 静脉血流经肺泡时,肺泡中COz向血液扩散E. 气体交换的结果是使静脉血变成动脉血E6. 关于内因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由主细胞分泌B. 是一种胃肠激素C. 能与食物中维生素B结合D. 能与食物中维生素

3、B12结合E. 能与食物中维生素E结合D7. 用冰袋为高热病人降温的散热方式是A. 辐射散热B. 传导散热C. 对流散热D. 蒸发散热E. 辐射十对流散热B8. 中毒性休克引起尿量减少,主要原因是A. 肾小球滤过率增高B肾小管液溶质浓度增加C. 滤过膜上带负电荷的糖蛋白减少或消失D. 肾小球滤过膜面积增大E. 肾血浆流量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加快,肾小球滤过率降低E9. 与肾小球滤过无关的因素是A. 滤过膜的面积和通透性B. 肾血浆流量C. 肾小囊内压D. 血浆晶体渗透压E. 血浆胶体渗透压D10. 治疗呆小症最能奏效的时间是在出生后A. 3个月左右B. 6个月左右C. 10个月左右D. 1

4、2个月左右E. 13岁时A11. 幼年时腺垂体功能亢进可引起A. 侏儒症B. 呆小症C. 肢端肥大症D. 巨人症E 黏液性水肿D12. 蛋白质中下列哪个元素的含量较稳定A. 碳B. 氢C. 氧D氮E. 磷E13. 下列氨基酸中属于碱性氨基酸的是A. 精氨酸B. 谷氨酸C. 天冬氨酸D. 脯氨酸E. 半胱氨酸A14.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指A. d 一螺旋结构BG 一折叠结构C. 分子中的氢键D分子中的二硫键E.氨基酸的排列顺序E15 蛋白质三级结构指的是A. 局部肽链的全部原子的空间排布位置B. 整条肽链的全部氨基酸残基的相对位置C. 亚基与亚基间的布局和相互作用D. 肽链主链骨架原子的相对空间位

5、置E. 氨基酸的排列顺序B16. RNA 和 DNA 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是A. 戊糖相同,部分碱基不同B. 碱基相同,戊糖不同C. 碱基不同,戊糖不同D. 碱基相同,戊糖相同E. 碱基相同,部分戊糖不同C17. 酶能加速化学反应速度是由于A. 酶能增加底物的浓度B. 酶具有辅基结构C. 酶是蛋白质。D. 酶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E. 酶能抑制可逆反应中的逆反应D18;三羧酸循环中,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直接生成的高能化合物是A. ATPB. CTPC. UTPD. TTPE. GTPE19. 乳酸循环是指A. 肌肉内葡萄糖酵解生成乳酸,有氧时乳酸重新合成糖原B. 肌肉从丙酮酸生成丙氨酸,肝内丙氨酸重新变

6、成丙酮酸C. 肌肉内蛋白质降解生成丙氨酸,经血液循环至肝内异生为糖原D. 肌肉内蛋白质降解生成氨基酸,经转氨酶与腺苷酸脱氢酶偶联脱氨基的循环E. 肌肉内葡萄糖酵解成乳酸,经血液循环至肝内异生为葡萄糖供外周组织利用 E20. 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医患关系的原则是A. 四项基本原则B. 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C. 人本主乂D. 科学主义E. 实证主义B21. 脂酰CoA的B 一氧化过程顺序是A. 脱氢,加水,再脱氢,再加水B. 脱氢,脱水,再脱氢,硫解C. 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D. 水合,脱氢,再加水,硫解E. 水合,脱氢,硫解,再加水C22. 脂肪动员的关键酶是A. 肝脂酶B. 胰脂酶C. 组织脂

7、肪酶D. 脂蛋白脂肪酶E. 激素敏感性脂肪酶E23. 尿素合成部位是A. 肝脏B. 肾脏C. 心脏D. 脑E. 肌肉A24. 下列物质不是嘧啶核苷酸抗代谢物的是A. 嘌吟类似物B. 嘧啶类似物C. 氨基酸类似物D. 叶酸类似物项不正确A25. 下列哪项不是低渗性脱水患者的表现A. 细胞外液明显减少,易发生休克B. 无口渴感C. 早期尿量增加D有明显失水体征E. 体温明显升高E26. 关于高渗性脱水对机体的影响,下列哪项不正确A. 口渴B. 细胞内液向细胞外液转移C. 细胞外液容量增加D. 尿少,尿比重增加EADH 分泌增加C27. 急性轻度高钾血症对机体的影响不包括A. 心肌兴奋性升高B. 神

8、经肌肉兴奋性增高C. 心肌传导性升高D. 心肌传导性下降E. 心肌自律性下降C28. 正常体液中酸(H+)的主要来源是A. 食物摄人的酸B. 糖代谢产生的甘油酸、丙酮酸、乳酸C. 蛋白分解代谢产生的硫酸、磷酸和尿酸D. 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碳酸E. 脂肪代谢产生的0羟丁酸和乙酰乙酸D29. 发热激活物引起发热主要是A. 激活血管内皮细胞释放致炎物质B. 促进产EP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C. 直接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D. 刺激神经末梢释放神经介质E. 加速分解代谢使产热增加B30. 严重创伤引起DIC的主要原因是A. 大量红细胞和血小板受损B. 组织因子大量入血C. 凝血因子XH被激活D.

9、凝血因子X被激活E. 直接激活凝血酶B31. 严重创伤引起DIC的主要原因是A. 大量红细胞和血小板受损B. 组织因子大量人血C. 凝血因子XX被激活D. 凝血因子X被激活E. 直接激活凝血酶B32. 休克II期微循环的改变不包括A.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痉挛减轻B. 真毛细血管网大量开放C. 微循环灌多流少D. 微循环淤血E. 微循环大量血栓形成E33. 下列哪项不是自由基引起缺血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A. 引起细胞膜脂质过氧化B. 组织因子释放C. 引起自由基大量产生D. 破坏核酸及染色体E. 损伤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B34. 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肾前因素主要是A. 汞中毒B. 急性肾小球肾炎C休克

10、早期D. 尿路梗阻E. 低血钾C35. HBV 的传播途径不包括A. 消化道传播B. 垂直传播C. 血液传播D. 血制品传播E. 性接触传播A36. 关于抗体的功能,错误的有A. 中和毒素B. 通过胎盘C. 结合抗原D. 杀伤靶细胞E. 激活补体D37. 细菌细胞结构中,细菌的运动器官是A荚膜B. 核质C芽胞D. 鞭毛E. 细胞壁D38. HAV 的主要传播途径是A. 母婴垂直传播B. 吸血昆虫叮咬C. 呼吸道传播D. 消化道传播E. 泌尿生殖道传播D39. 关于灭菌,正确的是A. 杀灭病原性细菌B. 杀灭细菌的繁殖体C. 杀灭所有微生物及芽胞D. 常采用紫外线照射E. 最有效的是化学方法C4

11、0. 繁殖周期内有两种形态的微生物是A. 螺旋体B. 支原体C. 衣原体D. 病毒E. 立克次体C41关于II型变态反应,正确的是A. 生理功能严重紊乱B. 补体不参与C. 有免疫复合物沉积D. T 细胞参与E 有细胞损伤E42. 下述哪项不是真菌的产物A. 头抱菌素B. 青霉素C. 先锋霉素D. 环抱素E. 干扰素E43. 下列哪项不是葡萄球菌的致病物质A. 杀白细胞素B. 凝固酶C. 肠毒素D. 痉挛毒素E. 表皮剥脱毒素D44. 关于细菌毒力,正确的是A. 与细菌鞭毛有关B. 与菌毛无关C. 内毒素不参与D. 细菌的毒力基本相同E. 反映细菌的致病能力E45. 关于非特异性免疫,错误的是

12、A. 吞噬细胞参与B. 与正常菌群有关C. 溶菌酶参与D. 不能遗传E. 作用无针对性D46. 关于破伤风梭菌,错误的是A. 专性厌氧B. 周身鞭毛C 皮肤破损伤口传染D. 可引起食物中毒E. 外毒素毒性强烈D47. 关于微小病毒,错误的是A. 多种传播方式B. 潜伏感染C. DNA 病毒D. 可引起流产E. 对干燥抵抗力强B48. 关于破伤风梭菌,错误的是A. 专性厌氧B. 周身鞭毛C 皮肤破损伤口传染D. 可引起食物中毒E. 外毒素毒性强烈D49. 鉴别苷的常用反应是A. 三氯化铁反应B. 三氯化铁一冰醋酸反应C. 三氯醋酸反应D. a 一萘酚一浓硫酸反应E. 盐酸一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反应D

13、50. 大面积心肌梗死可发生A. 感染性休克B. 过敏性休克C. 心源性休克D. 低血容量性休克E. 神经源性休克C51. 下列有关丹参素论述错误的是A. 属于苯丙素类成分B. 具有苯丙酸的基本结构C. 是丹参中水溶性成分之一D. 是丹参中脂溶性成分之一E. 还可以聚合成二聚体成为丹参素丙D52. 分离三萜皂苷常不使用的色谱分离方法是A. 氧化铝吸附色谱法B. 硅胶分配色谱法C. 大孔吸附树脂法D离子交换树脂法E. 高效液相色谱法A53. 所有游离香豆素均可溶于热的氢氧化钠溶液,是由于其结构中存在A. 异戊烯基B. 酮基C. 内酯环D. 酚羟基对位活泼氢E. 酚羟基C54. 下列不适用离子交换法分离的成分是A. 有机酸B. 肽类C. 皂苷类D. 生物碱E. 氨基酸C55. 下列成分,除何外均易被水溶出A. 多糖B. 生物碱盐C. 氨基酸D. 鞣质E. 萜类成分E56. 季铵型生物碱的提取,应选用哪项A. 酸化后丙酮提取B. 正丁醇从其碱水液中萃取C. 碱化后氯仿萃取D. 乙醇从其碱水液中萃取E. 丙酮从其碱水溶液中萃取B57. 药检时分离生物碱首先考虑使用哪一种溶剂A. 乙醚B. 乙醇C. 氯仿D. 乙酸乙酯E. 苯C58. 下列哪项与奥沙西泮相符A. 有酰胺键易水解,且苯环上有两个甲基B水溶液易吸收空气中的CO2析出沉淀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