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阶段培训方案1130423090909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6465053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三阶段培训方案1130423090909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二`三阶段培训方案1130423090909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二`三阶段培训方案1130423090909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二`三阶段培训方案1130423090909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二`三阶段培训方案1130423090909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三阶段培训方案113042309090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三阶段培训方案1130423090909(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省第二期农村中小学校教学骨干培训 昆明学院培训点云南省第二期农村中小学校教学骨干培训昆明学院培训点第二、三阶段培训方案(学科:小学数学、小学科学)昆明学院昆明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昆明学院初等教育系2009年4月22日4受云南省教育厅师范处委托,昆明学院、昆明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昆明学院初等教育系承担了云南省第二期农村中小学校骨干教师小学科学、小学数学学科的培训任务。在集中培训的基础上,为了做好第二、三阶段培训,根据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第二期农村中小学校骨干教师培训实施方案要求,及云南省第二期农村中小学校教学骨干培训小学科学课程开设指导意见、云南省第二期农村中小学校教学骨干培训小学数

2、学课程开设指导意见,制定本期培训第二、三阶段培训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与目标根据十七大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骨干教师成长规律,遵循教师培训自主学习和持续发展的原则要求,结合我省农村基础教育和教师队伍实际,努力建设起一支能适应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省级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通过远程培训进一步提升云南省农村中小学校小学科学、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实施新课程和课堂教学质量的能力,增强教师的自主学习能力,并通过他们在返岗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全省农村小学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二、培训时间、内容及其要求(一)

3、返岗实践与研究阶段(2009年5月2009年11月)总体要求:由学员所在州(市)及县(区)按照省教育厅有关要求,结合本地具体情况组织实施,县(区)教师培训机构和参训学员任职学校具体负责完成。主要抓好以下两个环节:1.反思教学,制定方案。通过反复观看培训光盘,观看、观摩网络平台远程培训资源,精读教育名著(至少两本并写出学习体会),在指导教师和同事的帮助下,反思自己过去的教学,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案。2.实践方案,改善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实施上一环节所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具体要求在全校进行一次专题讲座或培训,完成一至二次公开教学,组织一至二次专题教研

4、活动,引领建立一个学习型小组。本项的支持与考核第一责任人为参训学员任职学校校长。具体要求:1、对学员的要求:根据个人需要,继续学习与领会实践集中培训阶段的内容,播看光盘、学习文本资料,精读至少两本教育名著;通过“云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http:/)的“云南省农村中小学校骨干培训专栏”平台,学员与专家间、学员与学员间,经常性展开各种专题讨论,每人每月至少在学习平台上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以供大家共同探讨,每月至少两次在学习平台上发布讨论信息;积极主动查询与收集“云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及其他网络资源,并将理论学习与感悟有效应用于实践教学中;主动接受当地县(区)教师培训机构安排,积极参与

5、当地教师培训机构的各类培训。具体要求在全校进行一次专题讲座或培训,完成一至二次公开教学,组织一至二次专题教研活动,引领建立一个学习型小组。按时按要求在“云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远程教育平台上提交作业,并在2009年11月31日前完成本阶段考核。2、对县(区)教师培训机构及学员任职学校的职责要求:县(区)教师培训机构负责组建当地辅导教师团队,关注教学骨干的成长。要聘请一部分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对学员进行后续的指导,帮助学员明确需要解决且学员有能力解决的教学问题,并共同商讨提出问题解决的思路和策略,形成问题解决初步方案,为学员在教学实践中实施问题解决方案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可

6、以与当地其他培训有机结合,创造有特色的、高效的培训方式。如把他们纳入本县的骨干教师管理,或聘为兼职教研员,鼓励他们多上示范课,以任务促发展,寻求“骨干”带动“骨干”、 “骨干”带动其他教师的良性发展;县(区)教师培训机构要保持和学员的经常性联系,并积极创造本地学员见面交流的机会,可采用采用座谈等多种形式组织学员定期研讨教学问题;注意收集保存学员培训期间的各种信息资料,以及以学员的各种教学教研活动记录,收集学员教学问题并建立学员学习档案,以便跟踪管理;参训学员任职学校校长督促学员并为学员创造条件,完成上述各项学习任务及要求,为学员解决其他学习中的困难与需求,如,提供使用计算机及上网的条件,安排学

7、员进行讲座、公开教学、督促学员建立一个学习型小组等;县(区)教师培训机构以及参训学员任职学校配合昆明学院做好培训中的其他临时性工作。3、对昆明学院的职责要求全面安排培训的各项工作,与县(区)教师培训机构以及参训学员任职学校保持密切联系;管理、维护好“云南省教师继续教育网”的相应学习网络平台,确保网络平台的畅通;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富有责任心的辅导教师团队,对学员进行远程指导、确保在远程学习平台上及时答疑、批阅作业等;深入调研,开发资源。根据省厅设立该阶段课程体系及指导意见,在对参训学员培训需求情况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集中培训期间反映出来的问题和学员第二、三阶段学习难点,开发实践研究阶段学员

8、网络平台学习资源,如教学理论讲座、示范课、课例点评等。问题聚焦,组织论坛。组织辅导教师对学员发到平台上的学习问题进行及时的解答,并对具有共性的问题进行聚焦,定期有计划的组织由辅导教师主持的主题性论坛讨论。及时反馈,共享交流。配合学员在岗研究实践,对学员所提交作业和论文做出及时点评和评审,及时发现并上传优秀作业至优秀作业共享区域供其他学员共享交流。(二)教学跟踪与评价阶段(2009年12月2010年2月)总体要求:在返岗实践与研究的基础上,做到能有效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原有问题,对新的教学问题具备一定的敏感性及解决能力,教学设计及教学实践要体现培训的成果。具体要求:1、对学员的要求:学员在县(区)教

9、师培训机构的帮助、支持和督促下,在上一阶段的学习实践的基础上,在教学问题解决的前提下,设计并撰写出能体现上一阶段的问题解决成果,富有个性化的课堂教学案例,在2009年12月31日前提交用于考核的一份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实践;学员遵照当地县(区)教师培训机构安排,在2010年2月1日前上12节充分体现问题解决成果的“公开课”,并接受培训机构及昆明学院的评价。2、对县(区)教师培训机构及学员任职学校的要求:县(区)教师培训机构帮助、支持和督促学员完成一份高质量的、能体现问题解决成果、富有个性化的课堂教学案例;县(区)教师培训机构与学员任职学校共同组建一个由当地优秀教师组成的考评

10、组,对学员的 “公开课”进行客观公正的、基于学员自主持续发展的考评。3、对昆明学院的职责要求督促辅导教师在网络学习平台认真指导学员撰写并不断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要切实体现问题解决成果,撰写完成后对这些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给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制定统一规范、科学客观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并下发各县(区)教师培训机构与学员任职学校,参照该评价标准对学员的课堂教学进行客观公正的发展性评价。组织部分培训人员及辅导教师赴学院所在县(区)对学员亲临指导与观课评课。三、培训方式(一)返岗实践与研究阶段:由昆明学院初等教育系组建学科专家组,专家向“云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远程教育

11、平台提供学习资源,并定期在网上与学员交流讨论,点评作业。主要采用任务驱动、个人探究、同行互助、专家辅导、导师指导等方式进行,要求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运用和实践在“集中培训”中所学习的理论和方法,不断发现并解决实践研究中的新问题。(二)教学跟踪与评价阶段:由昆明学院初等教育系组建学科专家组,在“云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远程教育平台指导学员,由当地县(区)教师培训机构督促学员撰写教学案例,昆明学院学科专家对学员撰写的教学案例进行批阅评判;“公开课”根据昆明学院初等教育系制定的考核标准,委托当地县(区)教师培训机构对学员进行考核。四、考核安排(一)返岗实践与研究阶段考核安排1、考核内容:本人本学

12、科发展设想与规划、读书心得、专题讲座或培训、公开课教学、专题教研、建立一个学习型小组、一份学习报告情况;论坛参与情况(参与次数和发贴数)。2、考核要求:学习重点和内容有针对性,学习体会深入;查找到的问题具体明确、符合本人实际;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有理论依据,有具体可行的实施办法;讲座、教学、教研活动体现实践问题及问题的解决。3、成绩评定:县(区)教师培训机构及学员任职学校、昆明学院共同完成。其中学习报告完成后由学员通过网络提交至“云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远程教育平台,我院按照有关要求组织专家评定成绩。上述各项项成绩占总成绩的20%。详见附件一返岗实践与研究阶段考核表(二)教学跟踪与评价阶段

13、考核安排1、考核内容:一份教学案例;上12节公开课。2、考核要求: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符合规范,基于问题解决成果;公开课教学行为改善,学生学习能力提升。3、成绩评定:该项成绩占总成绩的30%。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完成后由学员通过网络提交至“云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远程教育平台,我院按照有关要求组织专家评定成绩。公开课依托学员所在县(区)教师培训机构考核,我院督促与指导。公开课须体现学员学习、研究及问题解决成果。详见附件二教学跟踪与评价阶段考核表(三)考核表填写说明返岗实践与研究阶段考核表、教学跟踪与评价阶段考核表由学员任职学校及县(区)教师培训机构在相应位置填写后,教师签名、单位签章,由县(区

14、)教师培训机构邮寄至“昆明学院初等教育系”。信封上请注明“教学骨干培训”字样及参训学科、参训班级。本阶段学习与考核结束后,由昆明学院填写完成“云南省教育厅师范处”的云南省农村中小学校教学骨干培训考核表(附件三)。五、成绩登记、上报及建档(2010年4月30日前)1、综合学员第一、二、三阶段的成绩,按有关要求填写由“云南省教育厅师范处”统一印制的云南省农村中小学校教学骨干培训考核表,并将成绩上报云南省教育厅师范处;2、按有关要求,把三个阶段培训工作过程中形成的考勤、平时成绩、作业、学习资料等,及时整理建档保存;3、培训工作完成之后,与县(区)教师培训机构共同撰写第二期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工作总

15、结(包括基本工作情况、主要成绩、存在问题、今后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六、培训人员安排(一)培训领导小组:组长:陈兆雄(昆明学院副院长)副组长:熊绍宏(昆明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主任) 李晋德(初等教育系主任)成 员:张培宏、李宝坤、李宗梅、白莹、李映辉(二)具体工作负责人:白莹 李映辉(三)班主任:郝芳 蔡艳梅 冯庆王颖臻(四)网络平台维护与管理:石栋 李冬萍 (五)远程指导教师团队:小学科学:吴绪玫 宋长胜 邹俊小学数学:赵义 侯红璆 刘兴梅 刘媚 备注:1、联系方式昆明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电话:(0871)5382361昆明学院初等教育系,电话:(0871)5847258 通讯地址:昆明市龙泉路671号昆明学院龙泉路校区,邮编:6502022、本文件及其表格均可在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http:/)下载。 昆明学院昆明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