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参考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6462005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参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参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参考(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宁夏中卫一中 杨淑云【内容标准】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2.分析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进步思想形成的原因,并对明清思想家的思想进行简要评价。3.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文献资料,培养学生对其中放映的观点进行正确分析并作出正确阐释的能力,提高知识整合能力、历史分析和思维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直观材料,学会试论结合学习历史。2.通过分组讨论等形式对知识进行整合,探究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发展、演变过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学习

2、,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对明清之际思想家们大胆批判传统文化的行为的学习,使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健全的意志,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2.认识思想文化与社会经济、政治之间的辩证关系【教学重点】重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难点:分析明清之际儒学发展主要原因与影响。【教具准备】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方法】这堂课学习内容的特点是理解难度高,可采用以“导”为主的教学法,讲读议结合,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合作探究、提取有效信息,并有机地联系相关原始材料,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同时可采用一些多媒体手段,选一些

3、图片、原始文字资料,提高课堂效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导入新课:回顾知识导入先复习春秋战国到宋明各个时期儒学发展的状况,而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渐趋衰落的转型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之后,又一次思想十分活跃的时期。思想家们对儒学传统教条进行了多方面的批判与修正,儒学正统的权威性受到冲击。预习教材内容,查阅资料,结合相关知识分析:明清之际思想活跃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这一文化现象在哪些方面冲击了传统儒学?它的出现起什么样的作用?由此导入新课。推进新课一、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出现的原因合作探究:回忆必修1、2的相关内容,归纳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政治:君主专制的强化,封建制度

4、趋于衰落经济: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阶级:新兴市民阶层日益强大思想文化:理学空谈义理,八股取得士,限制了思想的自由认识:经济是基础,一定历史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二、明末清初思想活跃的表现1.明末李贽的反正统意识(1)李贽简介多媒体展示材料:李贽生活在明朝后期,号卓吾,福建泉州人。受教于王学的泰州学派。青年时代生活困乏,到处奔波。中年后做过二十多年小官,感受到明末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晚年毅然辞官,专事著述和讲学。后被明政府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迫害致死,著作被列为禁书。李贽著有焚书藏书等多种著作。焚书的起名是李贽认为将来这些著作定会遭到焚毁。藏书的命名

5、则是由于李贽认为这部书“颠倒千万世之是非”,只能“藏之后世”的缘故。引导学生将李贽的生活经历概括为三步:“年少时的求学中年时的做官晚年时的入狱”年。而前两点经历都直接影响着李贽“离经叛道”性格的形成。(2)思想主张。多媒体展示材料:材料一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如服田者私有秋之获,而后治田必力。材料二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去真心,失去真心,便失去真人”。 材料三 “万世成宪,大半非圣人之言,并非万世之至论”;自主学习(第一组同学根据材料和本节知识归纳):反对“存天理,灭人欲”,认为“理”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提出“绝假纯

6、真”的“童心说”, 反对礼教的虚伪和官场的欺诈反对以孔子的是非标准作为判断是非的依据,否定儒学正统的权威性批判封建礼教,提出男女平等的思想: 诗文:主张“真心”,反对摹古之风(3)评价 师生互动、合作探究李贽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要求平等,发展个性,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中小地主和工商业者)的要求,带有民主性的色彩。2.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1)黄宗羲简介多媒体展示材料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又号梨洲,浙江余姚人。曾参加浙江南明鲁王政权的抗清斗争。鲁王政权失败以后,他带着老母东奔西跑,险些被清政府捕去,

7、后来长期在故乡隐居。黄宗羲的著作很多,最著名的有明夷待访录南雷文集宋元学案和明儒学案等。明夷待访录是在1663年写成的一本字数不很多的著作,但是鲜明地表达了他的民主思想,因此被清政府长期被列为禁书。(2)主张:材料一:“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材料二:“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以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材料三: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多媒体展示材料自主学习(第二组同学根据材料和本节知识归纳):最精彩之处批判君主专制: a

8、: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b:呼吁废除“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c:臣民平等(实质:反君主专制) 具体制度限制君权的主张: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而非君主 经济思想反对重农抑商,认为“工商皆本”问题情境1:阅读下面材料,分析黄宗羲观点及产生的思想根源材料一:“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材料二: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明夷待访录原君自主学习: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3)

9、评价:师生互动、合作探究黄宗羲的思想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有力的思想武器。3.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顾炎武(1)顾炎武简介多媒体展示材料顾炎武(16131682),号亭林,江苏昆山人。年轻时参加“复社”反宦官斗争。清军南下,参加当地的抗清斗争。抗清失败后,遍游华北,载书自随。所至垦田度地,访问风俗,搜集材料,尤致力于边防和西北地理的研究。顾炎武学问广博,对经史子集、音韵训诂、典章制度、兵农经济、郡邑掌故,都有深入的研究。晚年拒绝清政府的征辟,专志经学的研究。著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等数十种著作。(2)主张:多媒体展示材料材料一:“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则刑繁矣;众治之

10、,而刑措(废弃不用)矣。” 材料二:“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自主学习(第三组同学根据材料和本节知识归纳)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众治”的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知识拓展:何谓“经世致用”“经世致用”是中国宋代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提倡研究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等实际问题,要求经书研究与当时社会的迫切问题联系起来,并从中提出解决重大问题方案的治学方法。又称经世致用之学。 其特点是以史为鉴,学术研究和现实结合,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的社会政治

11、见解,并用于社会改革。开辟了一代重实际、重实证的新学风。(3)评价:师生互动、合作探究顾炎武脚塌实地的学风对晚清学者影响很大。对近代民权思想有启蒙作用4.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王夫之:(1)王夫之简介多媒体展示材料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1643年,农民起义军势力非常壮大,张献忠曾邀他参加农民军,他拒绝了。1644年,清兵入关,不断往南推进,王夫之和友人管嗣裘一起在衡山起兵抗清。兵败,逃到广东肇庆,效力于南明桂王政权,对桂王政权里许多人结党争权深表不满。不久,他见大势已去,辞职还乡,长期住在湖南湘西苗瑶山区。他隐居在衡山石船山麓,努力著述,人称船山先生。著作现存船山遗

12、书288卷,还有一部分已经散失了。代表作有张子正蒙注周易外传尚书引义读四书大全说思问录黄书噩梦和读通鉴论等。(2)主张:政治思想:主旨是循天下之公,深刻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当作私产的做法 哲学思想:发挥“气一元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3)评价:王夫之的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问题情境2: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各自的思想重点是什么?自主学习: 李贽离经叛道; 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王夫之唯物思想问题情境3: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共同点?自主学习:1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2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商业

13、的发展,强调经世致用3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问题情境4:请参考以下材料,思考思想家的思想中都蕴含了哪些民主、平等的成分?材料一:“后之人主(君主)既得天下,唯恐其祚命之不长也,子孙之不能保有也,思患于未然以为之法。然则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明夷待访录原法材料二:顾炎武则主张“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即“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 亭林文集“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则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废弃不用)矣。”清儒学案卷6亭林学案材料三:“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一姓之兴亡,私

14、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 读通鉴论卷末叙论一材料四:“不以一人疑天下,不以天下私一人。” 黄书宰制师生互动:黄宗羲否定“一家之法”,主张“天下之法”;顾炎武要求改君主“独治”为“众治”分散、限制君权;王夫之应“天下之公” 三、深化探究根据上述材料,你如何看待明末清初活跃的思想局面现象?(评价)1、明清儒学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使之构建起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从而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2、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对当时的封建专制有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也未能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四、知识延伸:为何中国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波澜壮阔的景象?(提示 经济: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政治:高度强化的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