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范本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6459675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 页数:78 大小:342.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组织设计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施工组织设计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施工组织设计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施工组织设计范本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施工组织设计范本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组织设计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组织设计范本(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综合说明1.1、编制说明1.1.1、编制依据1.1.2、编制范围1.1.3、遵循的规范和标准1.2、工程概况1.2.1、项目概况1.2.2、道路工程1.2.3、本合同段主要工程数量1.3、施工总体目标1.3.1、安全目标1.3.2、质量目标1.3.3、工期目标1.3.4、文明施工目标1.3.5、环境保护目标1.4、施工原则1.4.1、方案科学、技术先进的原则1.4.2、强调监控、安全第一的原则1.4.3、优质高效、确保质量和工期的原则1.4.4、坚持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的原则第二章 工程的主要特点及对策2.1、工程的主要特点2.2、主要技术对策措施2.2.1、“两个确保”:确保安全

2、质量,确保工期2.2.2、加大协调力度,保障施工生产2.2.3、全过程监测、信息化施工第三章 资源配置3.1、施工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3.1.1、施工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范围3.1.2、劳动力计划部署及主要技术力量3.2、设备配备3.2.1、主要施工机械3.2.2、主要材料试验、测量、质检仪器设备配备3.3、材料供应3.4、后勤保障3.4.1、机械设备保障3.4.2、物资材料保障3.4.3、医疗卫生保障3.4.4、生活和思想保障3.5、劳务分包情况表第四章 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及设备、人员和材料运到现场的方法4.1、设备、人员动员周期4.2、设备、人员和材料运到现场的方法第五章 施工进度计划5.1、

3、总工期计划5.2、总体施工进度计划5.2.1、施工进度计划编制的依据和原则5.2.2、总体施工进度计划安排5.3、主要分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及进度指标5.3.1、施工准备5.3.2、主要分项工程5.4、施工关键线路第六章 施工准备与临时工程及施工总平面布置6.1、施工准备6.1.1、规划安排6.1.2、施工现场准备6.1.3、作业条件准备6.1.4、技术准备6.2、临时工程建设6.2.1、平面布置原则6.2.2、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安排第七章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7.1、总体施工部署7.2、工程测量7.3、拆除施工7.4、雨水井、检查井调升7.5、沥青砼的施工7.6、集料技术要求7.7、

4、人行道施工第八章 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8.1、施工顺序安排原则8.2、施工顺序8.2.1、总体施工顺序8.2.2、各分项工程施工顺序第九章 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9.1、创优规划及其落实措施9.1.1、总体规划目标9.1.2、具体规划9.1.3、创优规划落实措施9.2、质量保证体系9.3、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9.3.1、质量自检系统9.3.2、质量保证管理措施9.3.3、质量管理制度9.3.4、质量保证控制措施9.3.5、处理质量和进度关系措施9.3.6、保证隐蔽工程质量的措施第十章 确保工程工期的措施10.1、保证工期方案10.2、保证工期的组织措施10.3、保证工期的技术措施第十一章 确保安全生

5、产的技术组织措施11.1、安全生产目标11.2、安全施工保证措施11.3、安全管理11.4、施工用电安全11.5、预防及防火设施11.6、机械施工安全11.7、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图第十二章 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12.1、文明施工目标12.2、确保文明施工管理及技术组织措施12.2.1、现场设置12.2.2、现场保洁12.2.3、材料堆放与管理12.2.4、现场人员12.2.5、生活设施12.2.6、现场防火责任制度第十三章 其他技术保证措施13.1、雨季及冬季施工措施13.2、减低噪音措施13.3、降低环境污染措施13.4、管线等设施保护措施第十四章 其他说明的问题14.1、内部协调14.

6、2、与设计方的配合14.3、与周边单位、居民的协调14.4、成品、半成品的保护14.5、工程交验后服务措施附图:质量保证组织体系图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组织管理体系图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机械设备表拟配备本工程主要的材料实验、测量、质检仪器设备表劳动力安排计划表工程进度横道图和网络图施工总平面布置图临时用地表第一章 综合说明1.1、编制说明1.1.1、编制依据(1) 武汉中央商务区商务东路、商务西路等六条道路改造工程闽江路(云飞路商务西路)道路改造工程;(2) 武汉中央商务区商务东路、商务西路等六条道路改造工程嫩江路(商务西路商务东路)道路改造工程;(3) 武汉中央商务区商务东路、商务西路等六条道路改

7、造工程商务东路(清江路淮海路)道路改造工程;(4) 武汉中央商务区商务东路、商务西路等六条道路改造工程商务西路(云飞路淮海路)道路改造工程;(5) 武汉中央商务区商务东路、商务西路等六条道路改造工程云飞路(梦泽湖西路淮海路)道路改造工程;(6) 中央商务区商务中路工程调整设计。(7) 城镇道路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GJF40-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建设部颁布的市政道路施工规程、规范及验评标准。武汉市人民政府有关市政工程管理、环境保护等地方性法规及规定。有关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文明施工管理制度。我单位对现场调查所了解的情况和资料。我单位现有的施工技术

8、、管理水平和机械设备配备能力及从事市政工程建设的经验。1.1.2、编制范围武汉中央商务区项目:1) 、闽江路,云飞路商务西路(0+0450+265.421)车行道改造,沥青摊铺、检查井提升改造等内容;2) 、嫩江路:商务西路商务东路(0+0400+432.745)车行道及人行道改造,沥青摊铺、现状拆除及花岗岩石材铺贴安装、检查井及手工井提升等内容;3) 、商务东路:清江路淮海路(0+124.650+574.65)人行道及花坛改造,现状拆除及花岗岩石材铺贴安装、检查井及手工井提升改造等内容;4) 、商务西路:云飞路淮海路(0+0400+246.585)车行道及人行道改造,沥青摊铺、现状拆除及花岗

9、岩石材铺贴安装、检查井及手工井提升改造等内容;5) 、云飞路:梦泽湖路淮海路(0+0401+126.944)车行道改造,沥青摊铺、检查井提升改造等内容。6) 、商务中路:嫩江路淮海路(0+010.420+136.62)原有车行道及人行道结构层拆除,新建人行道及车行道。现状车行道砼路面及基层、人行道拆除;新建车行道路基、基层及沥青路面,人行道花岗岩石材铺砌、检查井及手工井提升改造等内容。1.1.3、遵循的规范和标准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城市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JJ12008公路路基设计规

10、范JTG D30-200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公路沥青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无障碍设计规范JTG/T D32-20121.2、工程概况1.2.1、项目概况闽江路:闽江路西起云飞路道口(计起点桩号0+045),东至商务西路道口(设计止点桩号0+265.421),实施全长220.421米,路幅宽度20米,车行道宽11米。嫩江路:嫩江路西起商务西路道口(计起点桩号0+040),东至商务东路道口(设计止点桩号0+432.745),实施全长392.745米,路幅宽度30米,车行道宽15米。商务东路:商务东路北起清江路道口(设计起点桩号0+035.32),南至淮

11、海路道口(设计止点桩号0+265.34),实施全长330.02米,路幅宽度25米,车行道宽15米。商务西路:商务西路北起云飞路道口(计起点桩号0+000),南至淮海路道口(设计止点桩号0+246.585),实施全长246.585米(含云飞路、嫩江路两个相交道口),路幅宽度30米,车行道宽15米。云飞路:云飞路南起梦泽湖西路道口(设计起点桩号0+040),北至淮海路道口(设计止点桩号1+126.944),实施全长1086.944米,路幅宽度50米,车行道宽15米。商务中路:商务中路是与淮海路垂直的一条南北向城市支路,道路实施全长297.54米路幅宽度为60米,原断面布置为(从西向东):18.5,

12、m绿化带+4.5m人行道+14m车行道+4.5m人行道+18.5m的绿化带。现断面布置为(从西向东):12.5m人行道+7.5m车行道+20m绿化带+7.5m车行道+12.5m人行道。起点0+010.42与嫩江路顺接,止点136.62与淮海路顺接。实施全长1.2.2、道路工程(1)设计标准:1、 道路等级:城市支路2、 设计速度:V=30Km/h(V=40Km/h 、V=50Km/h);3、 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4、 路面设计标准轴载:BZZ-1005、 设计年限:道路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时:15(20)年;沥青里面设计使用年限:10(15)年6、 沥青路面抗滑性能指标:横

13、向力系数SFC60不小于50(54),构造深度TD(mm)不小于0.50(0.55)mm。(2)平面设计道路平面线型保持现状,不做调整,现状车行道、人行道均维持现状平面位置,沿线各相交道口、单位出入口保持原状不变。(3)纵、横断面设计本工程属于老路维修改造,纵断面设计原则按在现状路面高程上加铺12cm沥青层控制,施工前要求复测现状砼路面高程,如与设计资料有所出入,应及时与设计人联系解决,力求做到加铺路面平整度,经济。车行道路拱采用直线接圆曲线形式。直线段面横坡为1.5%(双面坡)。人行道横坡为2%(坡向车行道方向)。(4)路面结构路面结构车行道加铺:4cm厚AC-13C型细粒式改性沥青砼+8c

14、m厚AC-25C型粗粒式沥青砼+聚酯玻纤布+原水泥混凝土路面。(云飞路车行道加铺:4cm厚细粒式改性沥青砼AC-13C(掺纤维0.3%)+5cm厚中粒式改性沥青砼AC-16C +7cm厚粗粒式沥青砼AC-25C+聚酯玻纤布+原水泥混凝土路面)1.2.3、人行道及站卧石更新新建人行道、全线更新花岗岩石材。新建人行道结构:3cm厚花岗岩+3cm厚M10水泥砂浆座浆层+10cm厚C15厚混凝土基层+原人行道基层。花岗岩步砖应以密缝铺装为宜,根据其具体图案,每隔6米留一处1厘米宽缩缝,每48m留一处2.5cm宽胀逢,缝间采用双组份聚硫密封膏填缝。1.2.4、路面排水本工程路面排水维持原有的路面排水系统。道路现有检查井及雨水口应按加铺厚度相应提升。沥青砼加铺前应对现有雨水连通道管进行一次彻底疏通,如有堵塞应予以完善。1.2.5无障碍设计本工程无障碍设计需在道路人行、道路交叉路口、人行过街、桥梁、公交车站等设施处满足视力残疾与肢体残疾者以及体弱老人、儿童等利用道路交通设施出行的需要。本道路工程无障碍设施,在道路路段上铺设视力残疾者行进盲道,以引导视力残疾者利用较底的触感行走。在进盲道路段桑连续铺设,无障碍盲道铺设位置一般距绿化带或行道树穴0.250.3m,进行盲道宽度0.250.5m。行进盲道转折处设提示盲道。对于确实存在的障碍物,或可能引起视残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