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施工质量控制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6458931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7.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顶管施工质量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顶管施工质量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顶管施工质量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顶管施工质量控制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顶管施工质量控制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顶管施工质量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顶管施工质量控制(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顶管施工质量控制一、顶 管 工 程 流 程 图二、沉井顶管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序号控制项目控制内容1准备工作(1)学习有关图纸和技术资料。(2)学习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3) 对现场地形、地貌、气象资料的熟悉.(4) 对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气象资料的熟悉。(5) 对施工工方案的检杳。(6) 对放线与测量的查验。(7) 技术培训与审查技术交底。(8) 对工程材料复试的审查及对混凝土配合比的审查。沉2施工1、沉井的制作控制误差控制在土 100mm以内。质量(1) 垫土的表面必须保证不一水平面,需进行测量找平,其要点(2) 沉井制作允许偏差,平面尺寸,长度土0.5%,且不得大于100mm,两对角线差

2、、对角线长的1%,井壁厚度土 15mm.2、沉井的下沉(1)对沉井下沉准备的控制.O,1井筒的砼强度达到不低于设计强度75%,可拆除刃脚 模板及垫木。错误!放线定位的控制。错误!机械设备、工具是否满足要求。(2)沉井下沉的观测控制错误!挖土时,随时观测沉井井筒垂线的垂直度,对倾斜纠正 的控制。错误!对沉井的位置、标高及时测量记录的控制. 错误!井筒垂线斜度和下沉量观测的控制.O,4沉井下沉完毕后的允许偏差.刃脚平均高程与设计高程的偏差V100mm.刃脚平面轴线位置偏差,下沉总深度HV100mmW10mm。刃脚平面轴线位置偏差,下沉总深度H10mV1/100H (mm) 沉井四角中任何两角刃脚底

3、面高差,两差距离BV10mmW 10mm。(3) 沉井封底错误!沉井沉到设计标高,经观测8h累计下沉量不大于10mm 时,即可施工封底。错误!封底前准备工作的检查。错误!干封底垫层和底板应留出集水井的位置,待强度达到要 求时封底。顶管3施工 质量 控制 要点1、施工测量用经纬仪对顶进方向左右偏差控制及用水准仪 对管内水准测量高程的控制.2、顶进中纠偏/纠扭地面沉降的控制。(1) 预防纠扭的措施:管内设备布置重量要对称,主油缸安 装要稳,并且要与管轴线平行。(2) 减少地面沉降措施。根据土质合理选择工具管。错误!加强管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错误!不允许大角度纠偏.错误!触变泥浆套不宜太厚,如有必

4、要顶管后期应用迟凝泥浆 置换触变泥浆。(3) 中继间千斤顶的数量应根据该段单元长度的计算顶力 确定,并应有安全贮备.(4)拆除中继间时,应具有对接接头的措施,中继间外壳不 拆除时,应在安装前进行防腐处理。4质量检验(1)顶管施工质量的重要检验指标是管轴线偏差符合GB50268-97。(2) 钢管最大椭圆度应不大于管径的3%.(3) 其它施工质量应符合设计有关规定。5质量评定执行有关质量验评标准。三、沉 井 工 程 质 量 控 制 措 施项目名称质量问题对策措施沉井工程沉井下沉防止井壁裂纹1、沿井承垫设置应使支点和跨中发生的 拉应力彼此相等。2、对沉井孔洞薄弱的部位适当增加构造 配筋。3、下沉过

5、程中应避免过大的倾斜和突然 下沉。4、考虑沉井受侧后不均匀土压力作用, 按实测内磨擦角,加减5-8计算井 壁强度,提高承受力不均匀荷载强度的能 力。5、严格按施工规范进行井筒砼施工,确保 砼质量,以满足下沉要求.沉井下沉沉井周围地面沉降1、施工前应对沉井周围环境进行认真调 查研究,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可靠下沉方 案。邻近建筑下沉2、沉井距建筑物过近时,应采取加固措 施。3、沉井挖土,应采取刃脚切土下沉方法, 不应将刃脚处向外掏空井应做好井四周 排水工作,不使泥土涌入井内。4、在饱和软土地层下沉,应严格控制操 作和排水,不使水头差过大,避免急剧下 沉。5、在沉井外土体破坏棱角范围内严禁重 型机械驶入

6、和堆放弃土等何载。沉井封底 沉井超沉和欠 沉1、当沉井下沉至距设计标高1。5-2.0Mjf 终沉降段时,应加强观测。一般在8h累 积下沉量不大于5mm时,沉井不沉趋于稳 定,方可进行封底.2、沉井的自沉深度应根据不同土质情况 进行预留。3、对测量基准点应妥善加以保护,定期进 行校核.沉井封底沉井 不均匀沉降封 底沉井上浮沉 井接缝产生渗1、封底砼采用对称、均匀、分析,按照 一定顺序进行浇筑,一般宜选沿刃脚筑宽 60cm,厚度同刃脚斜面咼度的砼,然后再 逐步向井中心推进,砼应分层浇捣,每层水封底结构被破坏厚度 3050mm。2、在沉井底部砼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停 止抽水,将集井封堵。3、将井壁刃脚

7、与封底砼接触面进行凿毛 处理清理干净,保证良好接合。四、顶 管工 程 质 量 控 制 措 施项目名称质量问题对策措施顶管工程管道轴线偏差过大(1)顶管施工前应对管道通过地带的垢质情况 认真调查,设置测力装置,指导测偏。(2) 采用同种规格的千斤顶,使其顶力行程 速度致保持顶力合力线与管道中心线相连 合.(3) 加强顶管后背施工质量的控制,确保后背 不位移,以保证顶进设备的安装精度。(4)顶进过程中应随时绘制顶进曲线,以利指 导顶进纠偏工作。地面沉降和隆起(1) 施工前应对工程地质条件和环境情况进 行周密细致调杳,编制切实可行施工方案,正 确选用工具管,并对距离管道近构筑和其他设 施采取加固保护

8、措施.(2) 设置测力装置,以便掌握顶进压力。(3)严格控制顶管轴线偏差,执行勤测量,勤 纠偏,小量纠的操作方法。(4)在顶进过程中应及时足量地注入符合技 术标准的润滑支承介质填充管道外围环形空 隙,施工结束后及时用水泥或粉煤灰置换润滑 泥浆。工具管旋转(1)遇到端土层软硬不均交,应米取多挖硬少 挖软的方法.(2)顶进前千斤顶逐台调试好,采用冋种规格 的油缸,并液压泵到各千斤顶之间的距离差, 管径致.(3)严格控制顶管轴线偏差,执行勤测量, 勤纠偏,小量纠的操作要求.(4)工具管设置测力装置,以便测定出平衡力 的大小指导纠偏.顶管前端止面(1)顶进施工中采取智囊开挖、勤顶井的方 法,严禁超挖,

9、并随时注意到土质的变化情况, 以便采用相应措施防止坍塌.(2)认真做好土体的降水工作。五、顶 管 工 作 坑 质 量 检 验 汇 总 表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检查程序认可程序备注范占7围1工作坑每侧宽度,长度不小于设计规定每座2后背垂直度0。1%H每座水平线与中心 线的偏 差0.1%L3导轨相邻错剖错口+3mm一0每座对顶 时,管 子错口左3mm右3 mm数2挂中线用尺量监理 在场,承包 人检 测,填 报表,由监 理员 签署 评语 及姓 名须经监理 工程 师书 面认可11用垂线与角尺1用水平仪测1用经纬仪测注:表内H为后背的垂直度(单位:m);L为后背的水平长度(单位:m)六、顶管工程质量检验汇总表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检查程序认可程序备注范围占数1中线位移50每节管2管 内 底 高 程DV1500mm+3040每节管D21500mm+40-50每节管3高程15%管 壁厚且 不大于20每 个 接 口中线位移50对 顶 接 口1测量 并查 阅测 量记 录监理 在场,承包 人检 测,填 报表,由监 理员 签署 评语 及姓 名须经监理 工程 师书 面认可1用水准仪测量11用尺量1用尺量张俊杰2012。4.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电气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