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关节和肌肉》教学案例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645850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骼、关节和肌肉》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骨骼、关节和肌肉》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骨骼、关节和肌肉》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骨骼、关节和肌肉》教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骨骼、关节和肌肉》教学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骨骼、关节和肌肉》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骼、关节和肌肉》教学案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骨骼、关节和肌肉教学案例一、教材分析:骨骼、关节和肌肉是教科版四年科学上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二课内容。在本课的前面是身体结构,学生已经能够用系统的眼光看待人体结构组成,认识到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都是不同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共同协作的结果。在本课探究中,学生不但会知道骨骼对身体的支撑与保护功能、肌肉的运动功能以及关节的连接功能。还会在不同运动的过程中,体验骨骼、关节和肌肉是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动作的。既对上节课的科学概念进行深化研究,又对后面的有关运动、呼吸、消化等方面的研究做好知识铺垫。 本课开始,利用学生常做的动作“起立”引出要探究的问题:这一常见活动主要有哪些部位来完成?然后由学生再次实践、感觉,又通过

2、抓举哑铃动作进行观察、体验。学生会体会到人们做的每项活动,都是通过骨骼、肌肉、关节共同协调完成,它们是人们看不到的亲密合作伙伴。在利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更会让学生体会到在人体里蕴含着许多深奥的知识,科学家正是利用这些知识利用仿生学制造出很多高科技的产品,进一步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科学知识的欲望。二、设计思路:本课设计采取学生熟悉的“起立、坐下”等生活动作引出探究问题,整个探究过程由浅入深,遵循以人为本的探究教学理念,以发现探究为手段,通过观察、体验使学生在探究骨骼、关节、肌肉作用的活动中,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大胆的、合理的作出推理与猜想。在实际活动中自己感觉发现肌肉在运动中的不同变化,来

3、理解肌肉的作用。经过反复验证形成正确的科学结论。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努力使探究教学发挥其独到的教育功能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三、教学目标:1、 科学概念:(1)知道骨骼、关节和肌肉在人体内的作用。(2)知道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所不同。2、 过程与方法:(1)亲历探究全过程,在观察的基础上,做观察记录,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2)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有关上肢结构的知识,能够对照资料完善并纠正自己对人体结构的认识。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研究结果。2、能正确

4、对待观察、研究中不完善的结果,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四、教学重点:知道骨骼、关节和肌肉在人体内的作用。五、教学难点:知道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所不同。六、 教学用具:1、 教师用具:人体骨模型 课件2、 学生用具:哑铃或其他重物 七、 课时安排:一课时八、 教学流程:(一)现实活动引入:1、师:“上课。” 生:“起立,老师好!”2、师:“同学们好,请坐。”刚才大家完成了“起和坐”的动作,在这个动作中,你们知道是由身体的哪些部位来完成的吗?” 生1:大腿。 生2:肌肉和骨头。生3:还有关节。3、师:“同学们说出这么多名

5、称,接下来请大家在来做一次这个动作。主要体会有哪些部位来完成这一活动。王子宁你来说。”生:“我认为这个活动是由大腿的 骨骼,肌肉和关节共同来完成的。”4、师:“子宁同学说的非常好。”(二) 提出问题1、 师:“刚才大家提到了骨骼,那你能根据经验试着说一说:身体中其他部位的骨骼名称吗?”生1:“肋骨”生2:“脚趾骨”生3:“头骨、胸骨。”生4:“还有胳膊骨”2、 师:“胳膊骨常常叫做手臂骨。同学们知道这么多骨骼名称,你们真了不起!骨骼、关节和肌肉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体中都有,那它们有什么作用呢?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部好好的讨论一下,然后说给大家听。”生:小组讨论。(三)猜想1、 师:“刚才同学们进

6、行认真的讨论,谁来说说骨骼有什么作用? 生1:“我猜骨骼有支撑身体作用。” 生2:“我认为骨骼有保护内脏的作用。”生3:“我想骨骼有起到力量的作用。”2、 师:“骨骼的作用可真不少。我们再猜一猜关节有什么作用?” 生1:“关节有光滑作用。” 生2:“有连接作用。”3、 师:咦,关节有这些作用? “那肌肉呢?”生:“我认为肌肉是保护骨骼的。”4、 师:“大家对骨骼、肌肉、关节的作用作出了合理猜想,那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我们还需要用实验来验证。”(四)探究 体验1、师:(出示人体骨架模型)“在验证之前,我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人体骨骼模型。用手摸摸骨骼模型,然后再敲一敲或捏一捏自己的骨骼,体会骨骼的

7、作用。”2、学生小组观察,并实验。3、师:“谁来说一说骨骼的作用?”生1:“我发现骨骼有保护心脏的作用。”生2:“骨骼有支撑人体的作用,如果没有骨骼人体就是一堆肉”生:(全体学生)哈哈哈4、师:“说的真好,大家都为你这么出色想象而感到高兴。谁还说?” 生:“我还是认为骨骼有起到力量的作用,你看我们每次干活都是骨头在用力。”(挥舞着拳头)5、师:“好,不要着急,下面我们用活动来验证你的想法,好吗?大家在小组内部先挽起衣袖,尽量的露出胳膊的上臂肌肉,然后用力抓举哑铃,看一看我们胳膊的肌肉怎样?同学之间也可以互相摸摸胳膊,攥拳屈肘,感觉肌肉是否发生变化?6、学生:小组实践。7、师:“下面请同学们谈一

8、谈你在活动中的感受。”生1:“我感觉胳膊向上屈肘时,胳膊上面的肌肉鼓起来。伸开胳膊这块又平了。”生2:“上面的肌肉还很硬,下面的肌肉也跟着动。”8、师:“那你们能说一说肌肉的作用么?”生:肌肉和活动有关。9、师:(观看课件):“肌肉在人体运动中到底是怎样起作用的呢?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肌肉、关节、骨骼的剖面图。你们看肌肉有好几根肌腱,它们并不是长在同一块骨头上,有的肌腱是长在相邻的骨上的。人在屈肘时,上臂前面的肌肉腱拉动前臂骨,后面肌肉伸展放松;人在伸臂时,后面的肌肉腱拉动前臂骨,前面的上臂肌肉松开。这样就完成了屈肘和伸臂活动。接下来我们在做一次抓举哑铃动作,细心体会一下肌肉的变化。并将你的观察

9、和体验记录在实验卡上。”五、搜集信息1、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谈一谈你在活动中的发现。”生1:“这次我知道了肌肉与运动有关。”生2:“老师,刚才我的猜想应该是肌肉起到力量的作用。”2、 师:“你说的非常对,肌肉发达的人是非常有力量的,你们看这些人看上去就很有力量。”3、 师(展示课件:举重、健美图片):“我们要想拥有强健有力的肌肉,就必须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只有这样才会使我们的肌肉更发达、骨骼更粗壮、关节更灵活。”4、 师:我们做了这么多活动,知道了骨骼和肌肉的作用,那关节在人体中起什么作用呢?生:关节有连接骨骼的作用。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看人体骨架,关节的头卧进另一块骨的凹槽里。5、师:

10、观察的非常细致,说的也非常正确,关节有链接骨骼的作用。六、拓展1、师:“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科学家们根据人体的骨骼、肌肉、关节制作了很多高科技产品,你能根据今天学到的知识,进行解释吗?”(出示仿生制作的物体课件)(出示投影:吊车、挖掘机、高塔)生1:“万节天线像关节。” 生2:“吊车像手臂” 生3:“挖掘机像手掌” 生4:“高塔像人的骨架”2、师:“同学们说的非常正确,在现实生活中利用我们人体功能制造的产品还有很多很多,课下请同学们搜集或查阅资料,看一看还有哪些产品是根据人体功能制造。在下次课中把你的收获讲给大家听。” 教学反思:在本课教学中力求体现课标中提出的理念要求“教师是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

11、者、引领者和学生的亲密伙伴”,注重把握重难点。在对学生进行前测了解学生对骨的认识的基础上,引领学生亲历探究骨骼、关节和肌肉作用的活动,然后又结合健美图片引导学生体会体育运动重要性。把问题从知识的大背景中抽出来,又有机的放回大背景中去,打破以往点对点的教学方法。本节课对有关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知识探究采取了比较灵活的处理方法。在引导学生认识骨骼作用时,直接呈现了“骨架模型”帮助学生了解骨骼的支撑保护作用,这一做法虽然直白,但能帮助学生降低对抽象事物的理解难度。在研究肌肉作用时则采用先观察后感觉最后看解剖图的课件,让学生感知到肌肉的作用及运动时发生的变化。将注重引导学生思维、自主展开探究贯穿于全课。但在整节课中师生对话较多,引导比例过重,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注意对学生的思维引导要有启发性,注重把握预设目标如期得到生成,使学生真正地学到科学知识、学会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