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科学基础知识(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然科学知识一、教学要求1了解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轨迹,了解现代科技发展趋势,了解观 察、实验方法,了解实验结果的整理和总结,了解科学、技术、社会 与教育的关系。2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二、内容要求第一节 自然科学发展历史轨迹古希腊的科学、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近代自然科学诞生阶段的三件大事、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科学技术经历了空前的革命、 科学走向新的综合、 科学技术的巨大作 用;第二节 自然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观察、选题、实验计划的制订; 观察和实验的作用、观察和实验的主要方法;观察、实验结果的整理和总结: 逻辑方法、数学方法、 假说及其检验; 实验一 空气中灰尘自然沉降量的测定;第三节 科
2、学、技术、社会与教育世纪之交人们关注的问题:能源、环境、信息;科学技术与理科教育:科学、科学教育;三、重点难点重点:现代科技发展趋势, 观察、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的整理和总结。四、教学建议1讲解与学员自学相结合的方式。2自学时阅读方法为主,可配合录音带。第二章 自然界的物质性一、教学要求1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的起源、结 构和地表的形态;了解大气、水物质的组成、分类、大气和水对生命 的意义;了解酸碱指示性; 了解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性质和应用; 了解分散系的概念、 分类和性质、 了解自然界是由形形色色的物质所 组成。2理解地球形状与大小,理解水溶液的浓度和酸碱性的表
3、示法和应 用,理解几种典型的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递变规律,周 期率的原理和周期表的运用, 理解自然界中的生物和非生物, 基本类 群与基本特征,理解构成生物体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3掌握物质的量,掌握水溶液、掌握元素周期表中的短周期和同主 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掌握土壤的酸碱度和铵态氮的简易测量方 法。4逐步树立起自然界的物质观;学会使用显微镜。二、内容要点第一节 地球概况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恒星、银河系、太阳、太阳系的九大行星;地球及其起源: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起源、地球的演化;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的超外圈磁层、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的 内容圈层、地球的表层;地球的表面形态:海陆分
4、布、海洋的形态、陆地的形态、地表形态的 变化;第二节 自然界中的物质 物质的组成、物质的结构、物质的分类、物质的量;大气的组成、水在自然界的循环、水的性质、水溶液;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及其化合物、氧化还原反应,溶液的酸碱性和指示剂;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和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烃、烃的重要衍生物;分散系及其分类、分散系性质;实验二 土壤酸碱度和铵态氮的简易测定;第三节 地球上的生物生物的基础特征:严整复杂的结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应激性和适应性、遗传和变异;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 太阳是地球上生命的源泉、 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地球上有生物赖以生存的液态水、
5、生命活动所需的气体 .生命的物质基础:组成生物体的元素、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生命的结构基础:组成生物体的元素、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生命的结构基础:细胞的形态和大小、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生物的类群: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 实验三 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方法;实验四 鲫鱼的解剖。三、重点难点重点:太阳及太阳系的九大行星、地球的外部圈层、陆地的形态、溶 液的浓度、无机物、元素周期率、烃及其重要衍生物的结构与性质、 分散系的性质、 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分裂 .难点:物质的结构、物质的量、浓度、氧化还原反应、溶液的酸 碱性、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6、、蛋白质和核酸、细胞分裂。四、教学建议1物质的结构:了解物质的结构,知道用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的 规律,理解 120 号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电子壳层排布。2.理解物质的量浓度并应用于 pH值的计算。3从分析不同反应着手,从化合价的升降和电子转移两个方面,搞 清氧化剂、氧化反应、氧化产物、还原剂、还原反应、还原产物等概 念。4从分析盐类的水解反应,让学员理解硫酸铵等盐溶液呈酸性、碳 酸钠等盐溶液呈碱性的原因。5只讲基本类别和代表性化合物,知道烃类中有饱和烃、不饱和烃、 芳香烃及其结构。6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介绍,充分利用直观教具(挂图、模型、幻 灯、投影片等)讲清细胞亚显微结构。每介绍一种结构
7、,均采用结构 与功能相统一的教学方法。7细胞分裂的三种方式中,着重介绍细胞的有丝分裂,借助于直观 教具,以植物细胞为例,讲清细胞分裂的过程,强调各期细胞的主要 特征。至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则可运用对比法,找出地植物细胞 分裂的异同点 .第三章 自然界的运动性一、教学要求1了解描述运动的相对性,了解重力势勇;了解大气运动是造成天 气变化和气候分带的原因,了解各地区不同气候类型。2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匀变速运动的规律,理解牛顿第一定 律、第三定律,理解功、功能、动能定理,理解地球的自转、公转、 理解季节和五带、历法和时间。3掌握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原理。4初步学会运用地球仪。 二、内容要点 第
8、一节 物体的最简单式 描述运动的相对性、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几种变速运动的规律; 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第三定律; 功、动能、动能定理、重力势能、 * 引力势能; 冲量、动量、动量守恒; 第二节 天体的运行 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 季节和五带、历法和时间; 大气环流、天气、气候; 实验五 地球仪的运用。三、重点难点 重点: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四季和五带产生的原因,时间和历法的规定。 难点:牛顿第一定律、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性及大气环流 四、教学建议 1通过举例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消化难点,从而帮助 学员纠正错误的固有观念。2通过实验演示,讲清地球自转和公转的
9、规律性,注意自转时各地 线速度相异,公转时地轴倾斜的影响。3结合插图讲清与中国有关的大气环流的内容,如副热带、高压带、 西风带、季风等。第四章 生命与自然一、教学要求1了解生物界的两大营养类型,了解动物的营养方式,了解生殖发 育。2理解植物光合作用、理解食物的营养成份,食物的消化、吸收、 人体建立均衡膳食的重要;理解遗传变异,理解生命起源、达尔文进 化学说及其本质。3掌握孟德尔遗传规律。4逐步建立对统一、动态平衡的辩证观点。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 植物的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器官叶、叶绿体; 光反应、暗反应;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捕获太阳能、保护环境、物质循环; 第二节 动物的营养营养方式、食物的
10、营养成分;人体的消化系统、食物的消化、营养成分的吸收; 食物的分组、膳食的调配、均衡的膳食; 第三节 生命的延续 生殖的基本类型、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受精;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的应用、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的发展、染色体与基因、基因的连锁和交换规律; 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人类的几种遗传病、遗传病的预防;第四节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生命起源:生命不能自然产生、生命化学进化说;生物进化的证据、生物进化的理论;第五节 人类的起源 从猿到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三、重点难点重点: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孟德尔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发展、人类
11、遗传病的预防、生物进化的理论。难点:食物的消化、减数分裂、染色体与基因的连锁和交换规律。四、教学建议1学习“食物的消化”前,学员必须掌握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然 后重点介绍口腔、胃、小肠中的消化过程,以及小肠部位对营养物质 的吸收.2介绍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先从孟德尔的遗传实验讲起,可利用磁 性黑板等教具,一步步讲清实验过程。讲解时,应及时出现与阐述一 些名词概念与符号,有利于分析和归纳出遗传规律。3讲解达尔文的进化学说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重点讲清人工 选择的三要素和自然选择的基本论点。第五章 资源、能源及其利用一、教学要求1了解自然资源、能源,了解氧化作用、了解一些重要气体(ON2H2 C等)、
12、液体的来源,了解一些重要非金属、金属的 开发利用、金属腐蚀与防护的方法,了解一些高他子材料的合成、性 能和应用。2理解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理解机械能、内能、电能及其它 们之间的转化,理解电解食盐水。3掌握化学平衡。4确立普遍的能量转换及守恒的观点。二、内容要点第一节 地球上的资源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土地资源现状;水资源的基本特征、水资源现状;生物资源的特性、森林资源、草地资源、野生动物资源;矿产资源的特点、矿产资源的现状;第二节 地球上的能源能源概念、能源概况、能源分类; 煤、石油、天然气、核能;太阳能、水能、风能等;第三节能量及其转化剧烈氧化、缓慢氧化、生物氧化;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机
13、械能守恒定律;内能、物体内能的变化、热力学第一定律、功率及代谢率;电功及电功率、电流的热效应、电流的化学效应、电流的磁效应;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第四节原材料的开发利用空气分离、合成氨、化学平衡、电解食盐水、硅酸盐材料;铜铁、铝和铜、金属腐蚀和防护;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三、重点难点重点:各类自然资源的特征,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核能,能 源的概况和发展,合成氨、电解食盐水原理、铁、铝、合成高分子材 料。难点:我国自然资源现状与世界自然资源特征的异同、 化学反应速度 和化学平衡、金属电化学腐蚀和防护。四、教学建议1以我国自然资源现状为主,再与世界自然资源特征相比,突出讲 解我国不足之处。
14、2以氢气和氮气反应生成氨气为例,阐明各种因素对化学反应速度 的影响,并考虑影响平衡的因素, 帮助建立化学工业生产中所要注意 的辩证思维的方法。第六章 生活中的科学与技术一、教学要求1了解温度、热量、热量的传导方式,人体的体温调节方式,了解 测能仪器的基本原理;了解信息的传递、处理、记忆及与人类生活的 关系。了解生物体内的能量流通物质与生命活动的关系。2理解光现象、声现象及其光、声现象在现代人类生活实践中的应 用,理解光的反射、折射、透镜成像及其全反射现象。3掌握投影片制作方法。4提高利用电教手段开展教学的能力。二、内容要点第一节 光和眼 光源、发光强度、光通量、发光亮度、照度; 光的反射、反射
15、定律、光的折射、折射定律、透镜成像; 全反射现象、全反射现象的应用; 眼睛、昆虫的复眼、光学仪器; 光的本性、电磁波谱;实验六 使用投影仪;实验七 综合运用投影片;第二节 声和耳声音的产生、耳,声音的传播速度; 声波的反射、声波的衍射、声波的折射;* 音调和频率 * 响度和振幅度 * 音品和波形;* 驻波和共鸣 * 人的声音;* 超声及其应用、 * 次声及其应用; 第三节 能量和生活温度、热、热的传导方式、人体的体温调节;测能仪器简介:* 生物体内能量流通物质 ATP;第四节 信息及其处理通信的历史、通信模式;信息处理的演变、电子计算机处理信息、 电子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实现、 多媒体技术;照片、录音磁带、磁带、光盘。三、重点难点重点: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全反射定律;难点:折射率、产生全反射的条件。四、教学建议1折射率是掌握折射定律的关键,要由浅入深地从三个层次上来理 解折射率,弄清楚媒质的折射率 n 跟光在其中的传播速度有关。2全反射现象在生活中常会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