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心理分析报告及转化对策》课题结题报告材料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645184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困生心理分析报告及转化对策》课题结题报告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学困生心理分析报告及转化对策》课题结题报告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学困生心理分析报告及转化对策》课题结题报告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学困生心理分析报告及转化对策》课题结题报告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学困生心理分析报告及转化对策》课题结题报告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困生心理分析报告及转化对策》课题结题报告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困生心理分析报告及转化对策》课题结题报告材料(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困生心理分析及转化对策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一)在班级授课制的同时,尽可能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实施 因材施教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均衡的发 展。然而现实是各校、各班都还存在相当一部分的“学困生” (据调 查我校学困生大约占 15%),这些学生虽然在受教育的时间、地点、 老师、策略等诸方面上与其他学生是均衡的,但是由于受家庭环境、 学业基础、 心理个性、意志品质各方面的影响, 个体发展却极不均衡。 不均衡的发展导致学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据抽样调查每一位学困生 几乎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不健康更加重学生的不均衡发展, 因此,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

2、学校、社会的广泛关注,加强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教育家斯宾塞指出: “正确地进行 教育不是一件简单容易地事,而是一个复杂和困难的任务。 ”所以, 怎样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校、老师来说有许多的困惑。(二)缩小由于不同文化环境的家庭, 各种类型的父母或监护人 不当的家庭教育方法, 造成的学生之间的差距, 使得家庭教育与学校 教育协调发展。(三)消除社会不良风气,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培养学生养 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此进行研究,认真分析学困生的心理问题;及时疏导学困生成 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排除心理障碍,重新认识自我、塑造自我,促 进自我觉醒、自我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二、课题的理论

3、依据1、少年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学困生会产生自卑心理、戒备心 理、逆反心理、厌学心理、孤独心理。同时,现代教育论又证明:学 生只要你给点就灿烂。2、新课程标准要求学校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均衡发展。同时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 的教育新理念,开放个性。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要帮助 学生感受学习、 生活的乐趣,品尝解决困难后的愉悦, 调整学习心态, 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4、古今中外,诸如丑小鸭 、雪中送炭等蕴含着深刻理论 涵的故事给学校、老师关于教育的启示。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及步骤1、课题研究的目标:帮助学困生正确、合理地自我评价;

4、增强自尊心、自信心;学 会自我欣赏,有勇气说“我爱我自己” 、“我是聪明的孩子” ;培养学 习兴趣、感受学习的乐趣;增强求知欲望、迸发积极进取精神;提高 意志品质,学会心理自我救护、自我调节;正确对待挫折和批评,克 服依赖心理,养成独力自主的良好习惯。形成一套切实有效,促进学困生“自我觉醒、自我发展”的心 理健康辅导方案。使全校、全班的学困生既能得到均衡发展,又能得到个性发展。2、课题研究的步骤:第一阶段( 2005年 12月 2006年 1月):摸底、分析、建档。第二阶段(2006年3月2006年 7月):查阅资料、 收集信息、 心理辅导、追踪调研、发表论文。第三阶段(2006年9月2006

5、年 12月)整理资料、 课题总结、 撰写研究报告。四、课题研究的方法1、文献资料法:收集信息、查阅文献,参考、指导、把握课题 研究的对象、容、原则、方法。2、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有记录、有分析地追踪观察学困 生在不同阶段地表现,以便“对症下药” 。3、访谈调查法:通过个案谈心、团体谈心,收集学困生信息。4、教育实验法:在辅导实践中 ,探究、实验教育方法,发现教 育规律。5、经验总结法:依据本课题研究的方案,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归纳、总结心理健康辅导经验。五、课题研究的步骤、容和措施1、研究的容:(一)“我爱我自己”帮助学困生建立“成长档案” ,重新认 识“自我”。通过课任老师及班主任反馈

6、的信息和期末检测的成绩分析, 各班 大约有 58 个学困生,占全校的 15%左右。这些学困生有一个共同 的特点:对学习失去兴趣;害怕与老师交往;对自己失去信心,不奢 望成功;对任何事情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甚至有着逆反心理(见附 件一紫金城小学学困生成长档案 )。对此,我们教师要做的是:(1)当好学困生的知心朋友:用真诚去启闭的心灵窗户;用乐 观、健康的心境去感染抑郁、 沮丧的失衡心理, 同时了解他们的心声、 他们的“结症”,从而进行分析他们形成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及对症 下药的方法、。( 2)指导学困生剖析自己: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优 缺点、性格特征、喜欢的、讨厌的、进步的、没进步的 制

7、成一“镜子卡”,不断重新认识自己的发展 ,不断体验天天进步的快乐,逐渐萌 芽“自怜自爱”。同时,让他们彼此交流“镜子卡” ,互相促进、互相 分享,增强“我爱我自己”的自信心理。(3)为学困生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课,激活他们的心理历程,达 到自我觉醒、自我发展;分班讲述生动而又蕴含着教育意义的故事: 丑小鸭、笨鸟先飞、牛顿的故事、龟兔赛跑、凿壁偷光、 伤仲永,用故事里的人、事来激励他们,教育他们,让他们扬起 风帆、乘风破浪 ;设计开心而又具“春风化雨”功效的游戏;安排 轻松而又有竞争的自我表现活动; 营造平等自由而又能吐露心声的氛 围;呈现没有压力而又融进学习方略的练习; 设置挫折而又品尝到甜 味的

8、“拦路虎”;确定一个很近而又可描绘美好明天的“支点” 。 学生虽然在同一所学校甚至同一班学习,虽然接受相同老师的教导, 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 学生不可能同步走向成功。 成功的学生希望 成功,不成功的学生更希望成功, 成功能让他们重新找回自尊、 自信, 成功能让他们燃起希望。因此,教师要分析原因,找准切入点,在适 当的时候、适当的地方,为他们虚拟“成功” 。案例 1:一位五年级的男生,因为上课长期开小差,几次考试都 不及格,这使教师生气、学生自己丧气。冷静后的教师没有放弃,没 有让学生自暴自弃。一天,老师把这位学生叫到办公室,真诚、亲切 地说:“我发现了考试没有成功的小秘密, 只要你认真跟老师

9、学 20 分 钟,明天考试肯定成功。 ”接着老师悄悄地把考试容渗透到辅导中, 一对一的辅导,让学生认真了 20 分钟,也实实在在地掌握了辅导的 知识。第二天的考试,男生得了 76 分,76 分让男生体验到成功的快 乐,体验到认真的快乐。从此上课的眼神变得专注了,好动症悄悄不 见了。案例 2:五年级上学期口算训练时,大部分学生一分钟能算对 10 道试题,而有三位学生只能算对 3至 5 题,任课老师说:“两周后再 补测一次。”补测时,这三位学生能算对 4至 6题,任课老师却说:“进 步好快啊!已经超过一半了,再好好努力,下周再试试看。 ”第二周 测试时,这三位学生能算对 6至 8题,任课老师又夸奖

10、说: “真了不 起!只过了一周,已经达到 8 题,照这样进步,期末考试一定能及格! ”案例 3:任校长给家长支招:开家长会后不要过多地批评孩子, 给予适当的鼓励与表扬, 对孩子说老师说你有时候很聪明, 有时候字 写得很端正,希望你更聪明、更勤奋 有位妈妈一次又一次地虚拟了老师的表扬,这位学生最后终于取得了一般学生不可能取得的成功。三个案例,三种 “虚拟”,然而三种虚拟的成功,最终都使学生取 得真正的成功。他们的成功源自虚拟的“成功” ,教师要有艺术性地 虚拟“成功”,为更多需要鼓励,需要成功激励的学困生生铺垫成功。(4)、引导体验成功、超越成功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 人的知识建构是以人们各自不

11、同的知识经验 为基础的。新课程改革提出:要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 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 课堂实践也证明: 哪怕是学困生的思维也 是一个万花筒, 富有个性化, 因此我们要在课堂上不断激励学生的个 性化学习,发展学生的个性化学习。(5)“自我把握、自我开解、自我控制”进行健康心理技能 的自我辅导。教给一些自我开解、自我控制的放松的方法:呼吸放松法,当你 感到紧、焦虑时,选择一个地方排除杂念,注意力放在腹部,用鼻慢 慢地吸气,吸足、吸深,然后稍为摒一会,把气慢慢地突出来,再慢 慢深深地吸气,长长地吐气。想象放松法,当你觉得需要放松时,同 样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想象着那件最愉快的事、那件

12、最成功的事、 那件最有趣的事;想象着你最亲近的人、最要好的伙伴、最天真浪漫 的人;想象着一个电视里的、 卡通里的动人故事; 想象着优美的景色、 引人入胜的旅游胜地; 想象着自己的头部、 面部、各处肌肉开始放松、 放松,自己的呼吸开始平稳、平稳,心情愉快了、身体舒服了。当你 觉得很憋气,需要发泄时,你就自制一个“出气筒” ,对着它或痛哭、 或大笑、或喊叫,把胸中的那股闷气全部到出来。一、课题研究的措施和过程:(一)研究学困生的成因及学困生的心理分析,主要研究导致学 生学习困难的自身、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因素。如何对学困生实施教育转化呢?根据行知 “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 之成”的思想, 我们首先必须

13、对这些学生进行心理透视,这才是对症 下药的关键。通过平时观察、调查分析、个案研究等方法研究,我们 认为形成“学困生”的原因如下:1. 自身因素(1)学习动机问题,导致学习困难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部动力, 是激励和指引 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 学生的学习受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 主要 有如下两种情况: 第一,为父母和老师学习,这样的同学大都是在 父母和老师的“要求”、“恳求”下才来学习的。第二,为“读书”而 读书,为“学习”而学习。这部分学生之所以来学习,完全是因为其 他同龄人都在学习, 所以他们上课时既没有认真听讲, 也并没有其他 什么小动作,总是很“茫然”的样子,学习起来困

14、难重重。(2)学习策略问题,导致学习困难 .学习策略是指学生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 有目的有意义地 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学生学习策略如各学科时间分配 失当会导致学生学习困难。(3)心理健康问题,导致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以下一些表现: A 、焦虑是由紧、 不安、焦急、忧虑、恐惧交织而成的一种情绪状态。有些学生由于过 分担心成绩不理想,或由于成绩不理想导致的父母的责备甚至打骂、 老师的批评以及同学的嘲笑,因而随着考试临近,常出现紧不安、忧 心忡忡、失眠、 难以集中注意力进行正常的学习或考试等,考试后又 不能及时松弛下来投入下一轮学习。B、抑郁一一是个人焦虑不能改 变或

15、控制时,出现的一种心理压抑状态。 其主要表现有: 消极、悲伤、 颓废,淡漠学习、缺乏自信、自尊心减弱、经常失眠、食欲不振等。 这种情绪常常给学生正常的学习形成阻力。 在现实中,造成学生抑郁 的原因有很多,如父母关系紧;师生关系紧、同学关系紧、生理异常 现象等。C、人格缺陷一一是学生长期形成的适应不良行为模式。其 表现是自私自利、无责任心,缺乏对他人的尊重与关心,学习成绩好 坏无所谓,不肯承认错误等。这样的学生本身对学习不在乎,往往又 由于他人不愿与之交往而无人帮助,结果导致学习的困难。(4)缺乏良好的意志品质,导致学习困难。意志是学生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之一, 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 的学业成绩

16、。随着学习任务的加重和难点的增多,心理崩溃,丧失了 迎困而上、奋力追赶的决心和勇气,没有坚强的意志,最后导致学习 困难。2. 学校因素 传统的教育体制和管理模式适应不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它固有的 大全弊端和教师家长制的作风,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 在教育教学中造成了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这种师生关系的冲突 性,无论对教育者自身的工作,还是对学生的发展,都产生着直接或 间接、现时或潜在等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影响。久而久之,有部分 学生成了“学困生”。素质教育已提了多年,但考试仍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最重要标 准。相应地,教师也把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沉重的课 业负担,枯燥的学习过程, 严厉的老师批评,共同把学生推向厌学的 深渊。有些教师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