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中转站工艺方案的选择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6448596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8.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垃圾中转站工艺方案的选择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垃圾中转站工艺方案的选择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垃圾中转站工艺方案的选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垃圾中转站工艺方案的选择(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艺方案的选择1双模预压式与压装式的比较垃圾压缩方式有预压式(预压打包推入)和压装式(直接压入装箱式)、 双模预压式(具有预压和直接压装功能)三种。预压式是指垃圾进入压缩机后,在压缩机的预压仓内先进行压缩,从而 形成一个密实的垃圾包,然后被推入垃圾集装箱中。此种压缩方式具有压缩 比率高,压缩时不需要转运车集装箱配合等特点。压装式即压缩机将进入其中的垃圾直接推入垃圾集装箱内,待集装箱快 装满时再进行压实的方式。此种压缩方式操作简单,处理效率高等特点。双模预压式即压缩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压装和预压两种不同 的工作模式压缩垃圾。因此,本方案采用双模式压缩机。2卸料槽方式的选择卸料槽的形式有多车

2、卸料槽和单车位竖直卸料槽;而多车位卸料槽根据 输送垃圾方式的不同,又有半潜推头式、推板式及链带式等。竖直卸料槽只有一个卸车位,对相对高效的压缩机供料不连续,造成高 峰期收集车排队等候或坑外卸料,转运效率低,同时垃圾直接落入压缩腔因 落差太大易于对压缩腔产生冲击破坏、大落差也使得垃圾因气流反冲而腾起 污染环境、另外收集车向压缩腔中直接卸料也易于造成“蓬堵”现象的产生 等严重缺点。全自动半潜推头式卸料槽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卸车位,解决了高峰期收 集车排队等候或坑外卸料的情况,其较大的暂时容储能力使得压缩机的供料 连续均匀,作为过渡,该种形式卸料槽舒缓了垃圾卸料的大落差和对压缩机 的冲击。同时全自动半

3、潜式推头式卸料槽可允许收集车随时向其卸料,克服 了其它多车位卸料槽(如推板式)不允许收集车随时卸料的缺点。因此,本方案采用全自动半潜推头式卸料槽。车厢可卸式转运车(即拉臂车)是目前国外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垃圾转 运车,无论在山区还是在填埋场,它都表现出了优良和稳定的性能,该种转 运车的垃圾集装箱轻巧灵活、有效容积大,净载率高,垃圾密封性好。该种 车型由于汽车底盘与垃圾集装箱可自由分离、组合,在压缩机向垃圾集装箱 内压装垃圾时,司机和车头不需要在站内停留等候,提高了转运车和司机的 效率,因而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均较低,维修保养也更方便。箱车一体式转运车即是将垃圾箱固定于汽车底盘上,在垃圾箱内部装有 推板和多级油缸,以便垃圾卸料时将垃圾平行推出。内带的推料装置占据了 垃圾箱中不少宝贵空间,推料装置较重,又提高了整车的重心,导致运行及 操作的稳定性、安全性降低。而且该种车型由于箱车不分离,同等能力下需配 置较多的汽车底盘,导致投资浪费,司机和车辆在中转站的等候时间较长, 影响了车辆的利用率和站内交通,人工成本和运行成本较高。维修方面,集 装箱或汽车底盘的维修保养都将使整车不能使用。从以上分析,车厢可卸式转运车(拉臂车)具有集装箱有效容积大,净 载率高,调度运营方便,车头投资少,维护简单等特点。因此,本方案采用车厢可卸式转运车(拉臂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