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6446874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立中存在的问题一般来说,校园物质文化的建立是第一位的,它是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一所学校精神风貌的真实反映,能从中看出一所学校的审美价值取向。同时,校园制度也是一种文化,它是这所学校教育管理标准、科学的标志,是对这所学校教育工作可以正常进展的有效保证。然而,在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立中却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一、轻视本校核心文化的开展,盲目借鉴外来文化校园文化建立中,最直观的是物质文化,是可以引起人们重视的。它是其他类型的校园文化建立的根底,无论古今、中外教育家都喜欢将其看作是校园文化的第一要素,几乎一致性都认为较好的校园环境是学校文化的根底,所以,他

2、们都把校园文化物质文化的建立提到首要。然而,在当下农村中学中校园文化建立中,却出现了一种重视物质文化建立而轻视校园精神文化建立的倾向。应该来说,所有校园文化建立中精神文化是核心,它是一所学校所有文化中的核心文化,是灵魂。这种精神文化让广阔师消费生凝聚力。可是,当前,在农村中学,有许多学校没有立足于本校的校园文化的特点,盲目地照搬其他学校,尤其先进地区的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涵,移植于自己的学校,不能生根发芽,显得不伦不类,从外在包装上看起来,好似是高大上,内容上却空洞无物,外表上热闹,骨子里却是凝滞的,做得越多,反而丧失了自己最本位的东西,真正失去了本校的精神文化的内涵,真是捡拾了芝麻却放弃了西瓜,

3、得不偿失。打个比方来说吧,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像是一棵千年的大树,正是因为生存得久因此根深叶茂,与众不同,它折射出来的是学校的一种精神境界和文化品位。所以要开展校园文化还是应该先立足本校外乡文化,从中汲取营养。二、无视“软件”环境建立,重视“硬件”环境建立说到校园文化的建立,无外乎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硬件”环境的建立,第二是“软件”环境的建立。相对于一所学校来说,这二者应该是相辅相成,合成一个整体的,缺少一个方面都是不可以的。硬件环境的建立比较容易理解,它是指学校的各种硬件设施,包括学校的建筑、其他文化设施、校园里的园林景观等。同时硬件环境也是一所学校所有校园文化的承载体,其中浸透着校园文化的

4、内涵。不过,它只是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比较直观。而软件环境恰恰表现的是一所学校校园文化中内在的东西,它比较隐含。在当前农村校园文化建立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视硬件环境的建立而无视了软件环境的建立。大多学校一窝蜂地搞形象工程,而没有把本校的精神内含表达出来,无视了学校“品格”的建立。我们知道假设一所学校即使修建得多么漂亮大气,假设缺乏好的人文环境,那也是舍本逐末的,因为,一所学校的内含和精神才是最具活力的。好的校园风气,好的校园样风气才能真正提升一所学校的文化品位,才能推动一所学校向前开展。所以,从长远开展来看,校园文化中的软件环境的建立才是重中之重,因为学校培养人的开展才是最主要的,好的软

5、环境更能激发师生们上进精神,促进人的素质的提升,可以完善人的品格建立。一所学校里,凝聚起来的教育理想,价值取向,才真正表达着一所学校的最本质的东西,是一所学校的精神内涵和核心价值的表达。因此,农村中学的校园文化建立首要的是搞好软件环境的建立,这是最实际的出发点,只有坚持人的全面开展,以人为本,才能使一所学校的校园充满活力和活力。三、轻视和谐气氛的创立,过度依赖制度的构建学校和军队一样,这里是人受到管理的地方,一定的制度和纪律是少不了的,标准和约束才有利于人的开展,但是如今在农村中学,有些学校在制度创立方面过分强调约束性,而无视了人作为的人本质,以为只要有制度,完全可以把师生管理住,无视了校园这

6、个环境的特征性。校园毕竟有别于军队,所以作为校园文化建立的制度文化,一定要立足于促升人的开展方面上来,让师生在一种舒适自由的环境来开展。这就要求,學校的制度文化建立时,要从和谐开展方面来考虑,给师生提供一种适宜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注意制度的弹性建立,不要让制度仅仅成为制度。制度文化的建立不能仅仅看到人性的弱点,比方,因为人有惰性而制订了惩罚措施,要想到怎么样调动人的积极性上来。让制度温情化,让制度人性化,让制度合理化。这样,制度作为制度才有其存在的价值,让制度和人性并存,刚柔相济,发挥其最大的效力。因此,在农村中学,由于其地域的特殊性,开展校园文化中制度文化建立时,一定要立足实际,立足现实,争取

7、人的全面开展,制度和人性并存。这样的文化建立才具有活力。四、轻视农村地域特征,随性套用先进理念应该来说,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表达着一所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决定了一所学校的追求目的,指导着一所学校的审美定位。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开展和对外交流的加强,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浸透进学校文化当中来,这些文化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所以,我们必须有一双慧眼来识别。曾经的农村中学,是闭塞和落后的,没有与外界沟通和交流的条件,因此,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是比较的落后的,如今窗子翻开了,呼吸到了外面各种的空气,这就要区分,鲁迅先生所说的,我们要实行拿来。借鉴先进的办学理念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这些办学理念不等同于办学

8、的理论。尤其,当前农村中学在办学理念,受到外来的冲击很大,这就要求讲自己的办学理念必须定位在外乡,定位在农村这片领域中,通过反复的理论,反复的验证,反复中才能创新,开展、确立自己的办学理念,否那么,就有东施效颦的后果。总的来说,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立中缺乏创新,没有把农村的学校内涵和当前时代的开展严密地结合在一起,对学校面临的开展机遇与存在的挑战没有足够的认识,因此在校园文化建立中存在着不同类型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擦亮眼睛,认识形势,抓住农村中学开展的机遇,创新校园文化建立,使得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立个案研究”课题批准号:2022GSZ65阶段研究成果。 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