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四川省乐山市高三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6446869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四川省乐山市高三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最新]四川省乐山市高三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最新]四川省乐山市高三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最新]四川省乐山市高三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最新]四川省乐山市高三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四川省乐山市高三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四川省乐山市高三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精品资料精品精品资料乐山市高中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语 文第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墨子,东周春秋末期战国期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子在游学初期,曾从师于儒者,学习孔子的儒学,称道尧舜大禹,学习诗春秋等儒家典籍。但墨子批评儒者对待天帝、鬼神和命运的不正确态度,以及厚葬久丧和奢靡礼乐,认为儒家所讲的都是些华而不实的废话,“故背周道而行夏政”。从墨子对儒家的攻讦中可以看出,两者在爱的问题上似乎没有什么盾、扦格。而且墨子构建兼爱体系使用的术语或概念,基本上是儒者惯用的词汇,如孝、慈、仁、义等,

2、表明墨子基本上认同、认可儒家的价值理念,只是在具体走向上以不同的诠释构建起自己的理论体系,并最终舍掉了儒学,另立新说。在墨子鲁问中,墨翟提出了墨家的十大主张,即“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尊天”“事鬼”“非乐”“非命”“节用”“节葬”。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墨子针对儒家“爱有等差”的说法,提出了“兼爱”的主张。所谓“兼爱”,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也即爱无差别等级,不分厚薄亲疏。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为天下人不相爱所致。墨子以兼爱为其社会伦理思想的核心,认为当时社会动乱的原则就在于

3、人们不能兼爱。他提出“兼相爱,交相利”,把兼爱与实现人们物质利益方面的平等互利相联系,表现出对功利的重视。墨子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攻等主张的以兼爱为出发点,他希望通过提倡兼爱解决社会矛盾。墨子认为,当时进行的战争均属掠夺性非正义战争,在非攻诸篇中,反复申诉非攻之大义,认为战争是凶事。他说,古者万国,绝大多数在攻战中消亡殆尽,只有极少数国家幸存。这就好比医生医了上万人,仅仅有几人痊愈,这个医生不配称之为良医,战争同样不是治病良方。历史上好战而亡的统治者不可胜数。这无异于给那些企图通过攻战来开疆拓土吞并天下的人以当头棒喝。所以墨子主张,以德义服天下,以兼爱来消弭祸乱。在墨子眼里,兼爱可以止攻

4、,可以去乱。兼爱是非攻的伦理道德基础,非攻是兼爱的必然结果。墨子主张非攻,是特指反对当时当时的“大则攻小也,强则侮弱也,众则贼寡也“诛”(诛无道)和“攻”(攻无罪),即正义与非正义两类。“兼爱天下之百姓”的战争,如禹征三苗、商汤伐桀、武王伐纣,是上中(符合)天之利、中中鬼之利、下中人之利的,因而有天命指示,有鬼神的帮助,是正义战争。反之,大攻下,强凌弱,众暴寡,“兼恶天下之百姓”的战争。是非正义的。墨子创立的墨家学说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墨子的学说以实用为主,缺少深厚的理论基础,他的很多主张都是针对现实中的缺陷而发的,墨家这种突出的实用理性,不但使期著作存在很多前后矛盾之处,

5、而且理论适应性很差,一旦时过境迁就失去了存在基础。所以荀子说“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根据网络资料整理成文)1. 下列有关墨子“兼爱”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爱也是无等级差别的,不分厚薄亲疏的,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关爱。B. 强势的一方不应该欺凌弱势的一方,富有的人不应该侮辱贫穷的人,地位高的人不应该睦不起地位低的人。C. 战争不是治病良方,历史上好战而亡的统治者不可胜数。所以,应该反对战争,以德义服天下,以兼爱来消弭祸乱。D. 以大攻下、以强凌弱、以众暴寡的战争,使天下的老百姓受害,是非正义的战争,应该受到谴责。2.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

6、意思的一项是( )A. 墨子曾从师于儒者,学习孔子的儒学以及儒家典籍,但墨子没有全盘接受儒家的思想主张,而是有所批判,最终另立新说。B. 墨家的十大主张,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其学说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C. 墨子以兼爱为其社会伦理思想的核心,提出“兼相爱,交相利”,把兼爱与实现人们物质利益方面的平等互利相联系,表现出对功利的淡漠。D. 在“非攻”诸篇中,墨子反复申诉非攻之大义,认为战争是凶事。这给那些企图通过攻战来开疆拓土吞并天下的人以当头棒喝。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墨子基本上是认同、认可儒家的价值理念的,比如墨子构建兼爱体

7、系使用的术语或概念,基本上是儒者惯用的词汇,如孝、慈、仁、义等。B.“兼爱”是墨子的核心主张,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攻等主张均以兼爱为出发点,墨子希望通过提倡兼爱解决社会矛盾。C. 墨子以是否兼爱为准绳,把战争区分为正义与非正义两类。他认为,正义的战争符合天、鬼、人三者之利,因而有天命指示,有鬼神的帮助。D. 墨子的思想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但缺乏现实实用性,所以适应性很差,一般时过境迁就失去了存在基础。二、古代诗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王拱辰,字君贶,开封咸平人。原名拱寿,年十九,举进士第一,仁宗赐以今名。通判怀州,入直集贤院,历盐铁判官、修起居

8、注、知制诰。庆历元年,任翰林学士。契丹使刘六符尝谓贾昌朝曰:“塘泺何为者?一苇可杭,投箠可平;不然,决其堤,十万土囊,即可路矣。”仁宗以问拱辰,对曰:“兵事尚诡,彼诚有谋,不应以语我,此夸言尔。设险守国,先王不废,而祖宗所以限敌人也。”至是,又使六符来,求关南十县,斥太宗伐燕为无名,举朝莫知所答。拱辰曰:“王师征河东,契丹既通使,而寇石岭关以援贼。太宗怒,遂回军伐之,岂谓无名?”乃作报书曰:“既交石岭之锋,遂有蓟门之役。”契丹得报,遂继好如初。帝喜,谓辅臣曰:“非拱辰深练故实,殆难答也。”至和三年,复拜三司使。聘契丹,见其主混同江,设宴垂钓,每得鱼,必酌拱辰酒,亲鼓琵琶以侑饮。谓其相曰:“此南

9、朝少年状元也,入翰林十五年,故吾厚待之。”使还,御史赵抃论其辄当非正之礼,“异时北使援此以请,将何辞拒之?”湖南转运判官李章、知潭州任颛市死商真珠,事败,具狱上,拱辰悉入珠掖庭。抃并劾之。除宣徽北院使,抃言:“宣徽之职,本以待勋劳者,唯前执政及节度使得为之,拱辰安得污此选?”乃以端明殿学士知永兴军,历泰定二州、河南大名府,积官至吏部尚书。元丰初,转南院使,赐金方团带。再判大名,改武安军节度使。三路籍民为保甲,日聚而教之,禁令苛急,往往去为盗,郡县不敢以闻。拱辰抗言其害曰:“非止困其财力,夺其农时,是以法驱之,使陷于罪罟也。浸淫为大盗,其兆已见。纵未能尽罢,愿财损下户以纾之。”主者指拱辰为沮法,

10、拱辰曰:“此老臣所以报国也。”上章不已。帝悟,于是第五等户得免。【注】塘泺 在泺水边筑堤设防。筑堤防水叫“塘”;泺水在今山东境内,时与契丹为界。财损 裁减。“财”通“裁”。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至和三年复拜/三司使聘/契丹见其主/混同江设宴/垂钓/每得鱼/必酌拱辰酒/亲鼓琵琶以侑饮/:B. 至和三年/复拜三司/使聘契丹/见其主混同江/设宴垂钓每得鱼/必酌/拱辰酒亲鼓/琵琶以侑饮/C. 至和三年/复拜三司使/聘契丹/见其主/混同江设宴/垂钓每得鱼/必酌拱辰酒/亲鼓琵琶以侑饮/D. 至和三年/复拜三司使/聘契丹/见其主混同江/设宴垂钓/每得鱼/必酌拱辰酒/亲鼓琵琶以侑

11、饮/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翰林是我国古代官署名。它的由来可以一直追溯到唐朝。由于翰林学士参与机要,有较大实权,当时号称“内相”。B. 河东代指山西西南。因黄河流经山西省的西南境,则山西在黄河以东,故这块地方古称河东。 秦汉时指河东郡地,唐代以后泛指山西。C. 掖庭,古代营建皇室宫城时,都以一条南北向的中心线为主,再向东西两侧去延伸其余宫区。D. 元丰(1078年1085年)是宋神宗赵顼的一个年号,共计8年。元丰八年二月宋哲宗即位沿用。6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拱辰得到皇帝的赐名。他的名字本来是“拱寿”,因为在19岁

12、时考中了状元,宋仁宗于是赐给他“拱辰”这个名字。B. 王拱辰对契丹的挑衅应对自如。他既看出了契丹使者刘六符的虚张声势,又能够针锋相对地驳斥刘六符的无端指责,受到了皇帝的赞扬。C. 王拱辰受到御史赵抃的多次弹劾。赵抃认为王拱辰接受契丹不合常规的礼节,又因王拱辰参与李章、任颛买卖死去的商人的珍珠,此事也被他一并弹劾。D. 王拱辰反对保甲法。三路登记百姓为保甲,每天聚在一起训练,禁令严苛,王拱辰认为这样做的结果是使财力困乏,耽误农时,让百姓被逼为盗。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宣徽之职,本以待勋劳者,唯前执政及节度使得为之,拱辰安得污此选? (2)主者指拱辰为沮法,拱辰曰:

13、“此老臣所以报国也。”上章不已。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临江仙 徐昌图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8. 这首词的上阕“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通过哪些意象写出了怎样的意境?三句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5分) 9. 这首词的下阕与柳永的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岩、晓风残月。”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两首词作简要分析。(6分) (三) 名篇名句默写(6分)10. 补写出一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 在赤壁赋中,苏轼通

14、过侧面描写写出了客的洞箫块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的两句是: “ , ”(2) 李白行路难中相信自己的理想终能实现的名句是: “ , ”(3) 白居易琵琶行中第一次演奏结束后,侧面烘托音乐效果的名句是: “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棋 盘天色渐暗,四周沸腾的声音归于越来越重的安静。附近的工厂传来一种很低沉的嗡嗡声。对面的人站起来:回吧。回。古爷答应一声,并不站起来。他慢条斯理地收拾好每一颗棋子,在盒子里摆放整齐。又取出一块布,把棋盘仔细擦干净,朝胳肢窝下一夹,晃悠悠地回去。古爷把装棋子的盒子放在窗台上,棋盘却夹进卧室,小心地放在桌子下面。古爷下棋属于好打架没力气的类型,心思好像并不在棋上,不出十步就捉襟见肘,他也不着急,输就输了,大不了重来。好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