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中复习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6442589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中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九年级语文中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九年级语文中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九年级语文中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九年级语文中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中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中复习(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7、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课文分析: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接下来的十句,作者便以清峻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用笔洗练,寥寥八字,就写出了仰观俯察两种视角,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境界清新。“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又改用平远、高远

2、的视角极目远眺,青翠的竹木与五彩的山石相映衬,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在清爽宜人的画卷上平添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由静景转入对动景的描写。猿鸟的鸣叫声穿越了清晨即将消散的薄雾,传入耳际;夕阳的余晖中,鱼儿在水中竞相嬉戏。这四句通过朝与夕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的活动,又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最后,文章又以感慨收束,“实欲界之仙都”,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本文写景,没有仅仅停留在景物本身,而是抓住景物的灵魂,即自然万物的勃勃生机,

3、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文字明朗,毫不雕琢。一、指出加横线词的含义1、四时俱备 四时:四季。 俱:都 2、晓雾将歇 歇:消散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欲:将要。颓:坠落。 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 竞跃:争着跳跃 4、未复有能与奇者与:参与,这里指欣赏5、五色交辉 交辉:交相辉映二、翻译句子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译文: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2、夕阳欲颓,沉鳞竞跃。 译文: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3、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文: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五、译文:山

4、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21、 与朱元思书 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

5、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风烟俱净俱:全,都2、从流飘荡从:随着3、水皆缥碧,千丈见底。缥碧:青白色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甚:比得过奔:飞奔的马5、负势竞上负:凭依6、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叫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戾:到息:平息8、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经纶:经营反:通“返”返回9、横柯上蔽柯:树干二、翻译下列文言句子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那空间的烟雾都消散尽净,天和山呈现相同的颜色。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急速的水流比飞箭还快,迅猛的波浪有如飞奔的马。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6、。(那一座座高山)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那些像鸢飞到天上一样极力为名利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他那热衷功名得禄的心。5、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忙于经营俗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6、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稀疏的树木枝条相互交叉掩映,有时偶尔也见到(一丝)阳光译文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独一无二。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

7、涛骇浪势若奔马。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彼此嘤嘤地叫着,十分和谐。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还能看到阳关。26、岳阳楼记 范仲淹一、词语解释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谪:封建官员降职或远调2)越明年越:到了3)乃重修岳阳楼

8、,增其旧制乃:于是。制:规模。4)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于:在;其:它的。5)属予作文以记之予:我;以:来。6)予观夫巴陵胜状夫:那。胜状:胜景。7)衔远山,吞长江衔:衔接。8)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涯:边。晖:日光。9)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大观:雄伟景象。10)前人之述备矣述:描述。备:详尽11)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然则:既然这样,那么。极:尽。12)迁客骚人迁客:降职远调的人;骚人:诗人。13)霪雨霏霏霪雨:连绵的雨。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14)连月不开开:放晴。国:京城。15)薄暮冥冥;去国怀乡薄:迫近。去:离开。16)春和景明;沙鸥翔集景:日光。集:栖止。17)岸芷汀兰;此乐何极芷: 小草

9、;汀:小洲。极:穷尽。18)宠辱偕忘宠:荣耀。偕:一起。19)把酒临风把:持。20)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探求。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21)或异两者之为或:或许。为:指两种心情。22)庙堂:在朝廷上做官。江湖:不在朝廷上做官。2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在之前。后:在之后24)微斯人(登斯楼也),吾谁与归微:没有;斯:这。归:归依。25)若夫:像那。 至若:至于。 嗟乎:唉。26)不以物喜以:因为。心旷神怡 怡:愉快。二、句子翻译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2)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

10、这洞庭湖上。3)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被降职外调的官员和不得志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4)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遭到诽谤和讽刺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的景象,必将感慨横生而十分悲伤的了。5)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一切荣辱得失都被置之度外,于是在春风吹拂中举杯痛饮,高兴到了极点。6)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两者之为,何哉?我曾经探究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跟上

11、面说的那两种表现不同, 这是什么缘故呢?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8)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在朝廷上做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退处江湖就替君主担忧。9)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大概人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译文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增它旧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一湖。它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宽

12、广无边;早晴晚阴,气象万千。这是岳阳楼盛大壮观的景象,前人的描述(已经)很详尽了。然而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湘,被贬的政客和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不同吧?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阴冷的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辰都隐藏起了光辉,山岳也潜伏起形体;商人旅客不能前行,桅杆倒下,船桨断折;傍晚的天色暗下来了,虎在咆哮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产生被贬离京、怀念家乡、担心诽谤、害怕讥讽的情怀,(会觉得)满眼萧条景象,感慨到极点而悲伤了啊。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万里碧绿;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

13、停歇,五彩的鱼儿(在水中)畅游;岸上的芷草和洲上的兰花,茂盛并且青绿。偶尔或许大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照在湖面上闪着金色,月影映入水底,像沉潜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这样的乐趣(真是)无穷无尽!(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爽快,光荣和屈辱都被遗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是喜洋洋的欢乐啊。唉!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不同于(以上)这两种表现的,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为外界环境的好坏或喜或忧,也不因为自己心情的好坏或乐或悲。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在朝),则为平民百姓忧虑;处在荒远的江湖中(在野),则替君主担忧。这样(他们)进朝为官也忧虑,退居江湖为

14、民也忧虑。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一定会说“比天下人忧虑在前,比天下人享乐在后”吧。啊!(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志同道合呢?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醉翁亭记一、词语解释:1.环滁皆山也;环而攻之环:环绕。环:包围。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蔚然:茂盛的样子。秀:秀丽。3.泻出于两峰之间者泻:飞泻。4.翼然临于泉上者翼然: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临:靠近。5.名之者谁名:给命名。6.饮少辄醉辄:就。7.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情趣。8.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寓:寄托。9.云归而岩穴暝归:聚集。10.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归:回家。从:跟从。11.吾谁与归归:归依。1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芳:香花。秀:繁荣滋长。

15、13.至于负者歌于途负者:背着东西的人。14.休于树于:在。15.山肴野蔌肴:野味。蔌:菜蔬。16.宴酣之乐酣:尽兴的喝酒。17.非丝非竹丝:弦乐器。竹:管乐器。18.弈者胜弈:下棋。19.觥筹交错觥:酒杯。筹:酒筹。20.颓然乎其间者颓然:醉醺醺的样子。乎:于。21.树林阴翳翳:遮盖。22.鸣声上下上:树的上部。下:树的下部。23.太守谓谁谓:是。二、句子翻译:1)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顺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峰之间飞泻而下,这就是酿泉。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绕过山峰,走了一段曲折的路,看到一座四角上翘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似的亭子,座落在泉水边上,这就醉翁亭了。3)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