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锅炉评价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6436529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余热锅炉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余热锅炉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余热锅炉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余热锅炉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余热锅炉评价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余热锅炉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余热锅炉评价(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热力系统及辅助设备本单元包括汽机、燃机及其附属热力系统(给水、蒸汽管道等)、余热锅炉及其附属设备3个子单元。6.3.1 汽机系统6.3.1.1 概述汽轮发电机组在火力发电厂中是属于心脏部位,通过它由热能转换成电能。由于是在相对高温、高压、高转速、高电压的状态下工作,因而比其它固定、低温、低速、低压机械设备出现危险、有害等不安全因素的机率相对要高得多。一旦事故出现,往往在瞬间,补救、扑救都难以奏效。如出现重大事故不仅发电厂本身受到损失,而且影响到供热、供电单位及地区电网的正常运行。因而对热电厂来说汽轮发电机组系统的质量、安全可靠性要求都很高,必须达到一定的质量、安全标准,以保证在正常运行和变工况

2、下运转时万无一失。在燃机发电(4X180MW)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给出了汽机系统配置:室内布置,双压、单缸、冲动、凝汽式机组。汽机型号为:LZN55-5.60/0.65型。燃机燃天然气时,电厂设计工况边界条件下(空气温度29C,相对湿度89%,气压1012.7hPa,给水温度104C)汽轮机组性能及参数表6.3.1.1汽轮机组性能及参数名称单位数值燃料天然气环境温度29高压进汽流量t/h181高压进汽压力MPa(a)6.0高压进汽温度C527低压进汽流量t/h31.0低压进汽压力MPa(a)0.61低压进汽温度C253背压kPa(a)8汽机电功率MW60给水温度C104转数r/min3000末

3、级叶片mm6906.3.1.2 预先危险性分析本子单元预先危险性分析如下:潜在事故一:汽轮机组超速、轴系断裂、弯曲及轴瓦烧毁触发事件:汽轮机超速;汽轮机轴系断裂;汽轮机转子弯曲;汽轮机轴承烧坏;高压缸闷缸过热发生条件:设备本身缺陷,设备运行失常。原因事件:部套卡涩,汽门漏汽,保护拒动;油膜失稳,轴系稳定性不足,转子存在缺陷,零部件松脱,非同期并网;表计显示不正确(如晃动、串轴、胀差、低油压、振动等);操作失误;汽机进水(冷汽);断油烧瓦(油位、油压、油温、油质未达到标准要求,主油泵、辅助油泵失常)。事故后果:设备严重受损,人员伤亡。危险等级:IV防范措施:(1)防止超速:调节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

4、品质;各种超速保护均应正常投入运行;机组要在有效监视转速手段的情况下(如转速表)运行;透平油和抗燃油的油质合格;调节系统机组大修必须进行静止或仿真试验;严禁机组带负荷解列;在任何情况下绝不强制挂闸;新投入的机组必须进行甩负荷试验,以及其他如危急保安器等试验。(2)防止轴系断裂:机组主、辅设备的保护装置、振动超限跳机保护应投入运行;转子应按规程规定,定期进行检查(包括转子表面、中心孔探伤、全相和探伤等项);转子不合格产品绝对不能使用;超速试验要按规程要求进行;新机组投产前,必须保证各联轴器螺丝的紧固和配合间隙完好,并有完善的防治措施;新机组投运前应对焊接隔板的主焊缝进行认真检查;防止发电机非周期

5、并网或由电气系统引发的激振和汽轮机轴系引发共振。(3)应装设汽轮机状态监测系统。(4)建立和完善技术档案:建立机组试验档案,包括投产前的安装调试试验、大小修后的调整试验、常规试验和定期试验;建立机组事故档案;无论大小事故均应建立档案,包括事故名称、性质、原因和防范措施;建立转子技术档案。(5)按国电公司“防止汽轮机超速和轴系断裂事故”及“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和轴瓦烧损事故”的反事故措施执行。(6)带旁路启动或中缸启动及小负荷运行时,必须保持高压缸不发生过热。潜在事故二:汽轮机油火灾触发事件:(1)管线、阀门、法兰等泄漏破裂;(2)机头下方油管道发生漏油、喷油并溅落到热体物质上;(3)油受热后分解

6、出碳氢化合物和一氧化碳等易燃物质,扩散到氧气充足的地方。发生条件:可燃物遇明火;高温物质。原因事件:(1)明火:a.火星飞溅;b.违章动火;c.外来人员带入火种;d.物质过热引发;e.点火吸烟;f.他处火灾蔓延;g.其它火源(2)火花:a.金属撞击(带钉皮鞋、工具碰撞等);b.电气火花;c.线路老化,引燃绝缘层;d.短路电弧;e.静电;f.雷击;g.焊、害U、打磨产生火花等。事故后果:设备损坏,人员伤亡危险等级:IV防范措施:(1)油管道尽可能远离高温管道,并在其法兰外装设防护铁皮罩,或将油管隐蔽敷设,防止喷油着火;(2)油系统管道、阀门接头、法兰等附件的承压等级按耐压试验压力选用,最小不小于

7、Pn2.5;(3)法兰垫严禁使用胶皮垫、塑料垫、或其它不耐油、不耐高温的垫料;(4)加强油管附近热力管道的保温,保温层外应加装白铁皮包好;(5)按规定采取防静电措施;(6)加强管理,严防外来火种;(7)汽轮机主油箱应按国电公司“25项反措”装设事故放油门和事故油箱。潜在事故三:凝汽器损坏触发事件:由于各种腐蚀导致凝汽器管板、铜管穿孔。发生条件:(1)循环水质差;(2)循环冷却水中有悬浮物、泥砂等固体颗粒状硬物;(3)氨水腐蚀;(4)凝汽器铜管中有沉积物;(5)凝汽器铜管装配质量差。原因事件:(1)管板电偶腐蚀;(2)铜管的冲刷腐蚀;(3)铜管的氨蚀;(4)凝汽器铜管沉积物下的腐蚀;(5)应力腐

8、蚀;(6)有异物进入凝汽器。事故后果:影响机组经济效益、设备损坏、财产损失危险等级:III防范措施:(1)防止循环水中的悬浮物沉积,减缓凝汽器的停用腐蚀;(2)更换凝汽器管材,选用耐蚀能力强的材料;(3)加强管理维护,改善循环冷却水水质,为凝汽器设备创造较为温和的环境(4)注重运行中循环冷却水的杀菌处理、阻垢处理、加缓蚀剂处理等维护工作;(5)保持铜管清洁;(6)在凝汽器管板上涂防腐胶,悬挂金属腐蚀片;(7)加强检修质量、验收工作,防止异物落入;(8)加强运行监控,谨防发生断叶片掉入凝汽器内。潜在事故四:承压容器(包括除氧器、加热器、集箱等)爆炸触发事件:在承压状态下结构失衡而破裂:(1)故障

9、:A控制系统故障引起压力容器超压;B承压容器因质量、材质、腐蚀、焊接或安装不当;C撞击或人为破坏造成的压力容器破裂;D静电、雷电造成的破裂。(2)安全防爆措施失控:A超温、超压造成破裂;B安全阀等安全附件失灵、损坏或操作不当;C气瓶未按有关规定充装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发生条件:运行状态失常、爆炸或破裂渗漏。原因事件:(1)制造、安装缺陷扩展;(2)违章操作超压超温运行;(3)介质品质不良对材料的蚀损;(4)频繁的交变载荷导致材料或结构疲劳;(5)易燃易爆气体或高温油料泄漏遇火种。事故后果:设备严重受损、人员伤亡、系统停运。危险等级:III防范措施:(1)为了防止承压容器爆破事故的发生,应严格执

10、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DL6121996)、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规则以及其他有关规定;(2)严格按规定进行制造及安装质量监督检验;(3)承压容器上使用的压力表,应列为计量强制检验表计,按规定周期进行强检;(4)结合承压容器定期检验或检修,每两个检验周期至少进行一次耐压试验;(5)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杜绝违章作业;(6)定期对承压容器进行内外部检验,消除隐患;(7)加强对承压容器运行状态的巡查,定期维修;(8)安全设施要齐全完好:A配齐安全设施,如消防设施等,并保持完好,B严格执行承压容器、气瓶等的安全监察规程,定期由质检部门监督检验。潜在事故五:承压管道(热力

11、系统承压管道)爆破触发事件:在运行状态下发生变形、断裂:1、故障:a.控制系统故障引起承压管道超压;b.承压管道存在材质、腐蚀、疲劳、焊接或安装的问题;c.撞击或人为破坏造成的承压管道破裂;d.静电、雷电造成的破裂。2、安全防爆措施失控:a.超温、超压造成破裂;b.安全阀等安全附件失灵、损坏或操作不当;c.未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发生条件:严重超压、材料的蚀损、气液泄漏。原因事件:制造安装缺陷的扩展;2、严重超压且安全附件失灵;3、汽水品质不良对材料的蚀损;4、受粉尘及火焰冲刷时受热面的蚀损;5、静电起火;6、易燃易爆气体或高温油料泄漏遇火种;7、金属腐蚀,高温腐蚀。事故后果:人员伤亡;2、污染

12、环境。危险等级:III防范措施:1、严格按规定进行制造、安装,质量验收合格;2、严格执行操作规范,杜绝违章作业;3、对安全附件作运行巡查及检修,消除其隐患,保证其完好;4、定期对热管受热面进行检验,确认其安全寿命;5、a.承压管道、泵、阀、管线等设备及其配套仪表要选合格产品,并把好安装质量关;b.承压管道及有关设施在投产前按规范进行试压;c.对设备、管线、泵、阀、仪表等要定期检查、保养、维修,保持完好状态;6、安全设施要齐全完好:a.配齐安全设施,并保持完好;b.严格执行承压管道的安全监察规程,定期由质检部门监督检验。6.3.2燃机系统燃机系统预先危险性分析结果如下:潜在事故一:振动超常造成燃

13、气轮机故障触发事件:机组中心不正。燃气轮机与压气机转子存在动不平衡或弯曲。机组基础有缺陷或紧固件松动。转动部分与静止部分存在摩擦。润滑油系统工作不正常。动叶片损坏、断裂。轴瓦损坏。发电机的电气部分存在缺陷。原因事件:1、制造安装缺陷的扩展;2、严重超压且安全附件失灵;3、汽水品质不良对材料的蚀损;4、受粉尘及火焰冲刷时受热面的蚀损;5、静电起火;6、易燃易爆气体或高温油料泄漏遇火种;7、金属腐蚀,高温腐蚀。事故后果:使机组不能正常安全运行。严重将造成机组损坏。危险等级:III防范措施:严格执行安装及检修工艺,保证安装及检修质量。如属转子动不平衡,应重新进行动平衡。如属转子存在弯曲,多半为盘车不

14、当造成,可进行冷态或热态盘车消除。如属发电机的电气绝缘缺陷,空气间隙不正,则需进行测试和调整。如主轴损坏、轴瓦损坏,则进行揭缸大修更换。潜在事故二:喘振造成燃气轮机故障触发事件:起动过程中,防喘阀拒动。燃料控制系统失常,造成爆燃而使燃机透平入口压力及温度陡增,造成阻塞。起动控制系统失常。压气机通道严重脏污。事故后果:机组不能正常运行。严重时机组会发生“抖动”、“吼叫”。起动时发生“热挂”,造成启动失败。危险等级:III防范措施:保证防喘装置处于正常状态。定期清理压气机。确保起动控制、温度控制、燃料控制系统工作正常。潜在事故三:甩负荷造成燃气轮机超速原因事件:由于发电机出线油开关在电网运行中突然断开,造成机组突然与电网解列而甩负荷到零。由于燃气轮机燃烧室突然燃料中断而熄火停机。事故后果:如危急保安器拒动,而又处理不及时,有可能造成机毁人亡。危险等级:III防范措施:确保机组危急保安器处于可靠状态,并定期进行试验。确保燃料系统工作正常。监督燃料品质,保证符合燃烧要求。潜在事故四:裂纹、过热烧损造成燃烧室火焰管损坏原因事件:燃烧火焰不正常,造成局部温差应力过大。火焰燃烧喷嘴工作不正常。事故后果:停机检修更换危险等级:III防范措施:定期进行检查。保持燃烧系统工作状况正常。潜在事故五:裂纹、磨损、破损造成燃烧室过渡段损坏原因事件:由于燃气流激烈脉动,造成其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