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跳水教学设计通用5篇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6434927 上传时间:2023-11-28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跳水教学设计通用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关于跳水教学设计通用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关于跳水教学设计通用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关于跳水教学设计通用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关于跳水教学设计通用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跳水教学设计通用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跳水教学设计通用5篇(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跳水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跳水教学设计(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跳水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总结全文,学习船长遇事冷静、机智、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2、根据作者的叙事方法,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基本方法;3、在问题的讨论与解决中开发学生潜能。教学重难点:1、学习船长遇事冷静、机智、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树立安全行事的意识;2、在阅读中学习记叙一件事的方法。教学过程:一、思维训练:金矿的故事二、每课一练。三、总结全文。(设想:这些问题让学生提出,然后大家

2、解决。个别问题老师提出让大家讨论解决)1、看板书,口述课文内容;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记叙了在一艘外国轮船上发生的故事。一只猴子把船长的儿子戴的帽子挂到了桅杆最高处的横木上,孩子为了追回帽子,走上横木,在万分紧急的时刻,船长急中生智,果断地命令儿子跳水,使孩子转危为安。3、选择:跳水一文的主要人物是:a、水手b孩子c船长d猴子(并回答为什么?)4、你认为船长是怎样一个人?(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突出什么?)(动作、语言模仿体会)经验丰富、机智、冷静、沉着、果断5、学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平时不乱开玩笑;开玩笑不过分;做事考虑后果、不任性;遇事沉着、冷静,采取最合

3、适的方法;不做危险的事;解决困难需要大家帮忙四、阅读与写作指导1、填空:课文是按顺序写的。2、思考: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特征是什么?(时间顺序、事情是怎么发展的就怎么写、按“开头经过结尾”的顺序写)3、理清本文的写作顺序:(问题:开头是?结尾是?中间就是经过。把这么长的内容用两个字就可以代替,是不是有点简单了发展与高潮)4、指导分段:第一段(第1小节):讲轮船上一只猴子十分放肆。起因第二段(第23节):讲猴子戏弄孩子,孩子爬上桅杆追猴子。发展第三段(第47小节);讲孩子走上最高的横木,遇到了生命危险。高潮第四段(第89小节):讲船长命令孩子跳水,水手们把孩子救上来。结果5、写作方法指导:写事的

4、文章应该注意很有条理的写清楚事情发生的起因,事情的发展与高潮,事情的结果,这样,老师就会在你的作文批语中写到:叙事有条理、层次分明、结构完整。五、课堂巩固请闭眼回忆: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六、听课文朗读,回味: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体会课文的写作顺序;体会船长的处理事情的果断;3、进一步品味、欣赏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跳水。附:板书设计注:在“他山之石”栏内,有一篇相关的说课材料。跳水教学设计2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按什么方法学习跳水的前三自然段?(板书:注重事物的联系)2.一学生复述课文第13自然段的内容,体会故事的“趣”。演示gai课件1动画(1):一艘轮船在风平浪静的大海上航行。船

5、上的水手、船长的儿子正在逗猴子取乐。突然,猴子抢了孩子的帽子又撕又咬,做怪相,逗得水手大笑,孩子气得脸通红。3.学生摆放卡片,并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水手、猴子、孩子是怎样联系起来的。二、学生质疑。导语:故事又是怎样发展?如何结束?事物间的联系又是怎样发展变化的?请继续看画面。演示gal课件2动画(2):猴子将帽子放到最高横木的一头后,爬到桅杆的顶端,孩子摇摇晃晃走上横木取帽子。水手全都吓呆了。1.学生摆放卡片,并说出为什么要这样摆放,形成如下板书:附图图2.看了、听了故事的后部分,你们感到什么问题最不好解决,告诉老师。根据学生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灵活地设计教案。下面以2000年本人在四川教

6、育助教行动创新教育研讨会(乐山)上的课为例。学生质疑:(1)孩子为什么非要拿到那顶不值钱的帽子?(2)为什么孩子在横木上难以转身?(3)船长会不会向孩子开枪?(4)“40秒钟”,时间很短,为什么大家觉得它太长了?(老师板书:拿帽开枪转身40秒钟)三、精读,理解。导语,大家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说明你们很会读书,爱动脑筋。那么,这些问题由谁来解决?学习第四自然段,体会故事的“险”。1.小组讨论:孩子为什么非要拿那顶不值钱的帽子?(小组争先发言:(1)孩子觉得自己是人,却被小小的猴子耍了,太丢人了。(2)水手的哄笑,大大地伤了孩子的自尊心。(3)猴子的放肆,水手的大笑,使孩子觉得自己太没面子)

7、2.书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孩子觉得自己太没面子了?(学生读书)听听,猴子好像在说什么?(学生想象回答:(1)来呀,来拿你的臭帽子吧!(2)哈哈!笨蛋,你是拿不到你的帽子的!)真气人,孩子怎么想?(学生想象回答:(1)哼!死猴子,我非把你捉住拿回帽子不可。(2)你不要高兴得太早,看我怎么收拾你!)3.为了夺回面子,维护自尊,洗刷耻辱,孩子又是怎么做的?(一学生读有关句子)“气极了”这三个字该怎么读?(气愤,语气加重)试读,齐读。4.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吓呆了”是什么样子(学生体会:口张得大大的,眼睁得圆圆的,全身僵硬,气也出不来了,呆若木鸡了。)这三个字又怎么读?(学生体会:语音要小,语速要

8、慢,“呆”要重读。师范读,生自读、齐读。)5.下面讨论大家提出的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孩子在横木上难以转身?(学生讨论:书中描写孩子处于绝境的两个句子,第一句讲桅杆高,甲板硬,从横木上掉下来,就会粉身碎骨,说明处境危险。第二句同样讲他的处境危险。从图上可看出横木周围没有遮拦物,没有扶手,横木很窄。此时,孩子心中也很紧张,他稍微一动,就会失去平衡,掉下来,更不可能转身了。)写孩子处境危险的这两句话又该用什么语气来读?(紧张,语速稍快)齐读。6.请一学生读本段最后两句。学生评析。7.按要求读有关句子。8.同学们,难道我们就袖手旁观,眼睁睁地看着孩子被摔死吗?快想办法救救他呀!(学生想办法:(1)搭云梯

9、。(2)拉网接。(3)抬垫子。(4)叫水手爬上横木抱孩子。(5)叫直升飞机)9.抽一位没发言但在思考的同学,问:你觉得他们的办法行得通吗?为什么?(生答:行不通。他们的办法虽然可行,但是时间不允许。他们没有注意事物间的联系。若照他们的办法去做,孩子早就没命了。)学习第56自然段,体会船长的“智”。导语:大家的办法都很好,关键是时间不允许。咱们还是看看船长是怎么化险为夷的。请默读第56自然段。1.船长是怎么做的?结果呢?(板书:瞄准跳水得救)船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沉着、机智、当机立断)2.同桌同学讨论大家提出的第三个问题:船长会不会向孩子开枪?(正方发言:(1)会开枪。为了逼孩子跳水。(2)与

10、其让孩子率死,或变成残废,长期痛苦,不如一枪打死反方发言:(1)不会开枪。因为世界上没有父亲向亲生儿子开枪的。(2)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开枪打死自己的儿子,岂不是没有人性了吗?(3)不会的。打死了儿子,就断子绝孙了。即使开枪,也不会打在儿子身上)大家发言很激烈,也很精彩,我们还是看看书吧。齐读第五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思考:如果要开枪会喊“三”吗?(不会)有个同学讲得好,即使开枪也只是鸣枪示警,不会朝孩子身上打。2.讨论:父亲的话该怎么读?(学生体会:命令,着急,大声喊。每句后面一个字应拖读。“二”比“一”读时语音还应长一些。读出父亲迫切希望孩子跳水的语气。)3.大家想想,猴子、孩子、水手,船长是怎

11、样联系起来的?请用“因为所以”,“所以”,“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回答。(将此句式投射在银幕上)4.出示幻灯片:附图图谈谈你们对这句话的理解,解决最后一个问题。(学生看法:(1)水手太紧张。(2)每分每秒都关系到孩子的生命安危。说明水手的心早已系在孩子的身上。)四、总结,深化。1.大家的问题都解决完了,老师有一个问题请教大家:风平浪静一词与跳水这个故事有什么联系?(学生发言:(1)因为风平浪静,水手才拿猴子取乐,导致故事的发生。(2)因为风平浪静,孩子才走向最高横木处于绝境,推动了故事的发展。(3)因为风平浪静,船长才举枪命令孩子跳水,使故事走向高潮。(4)因为风平波静,水手跳进大海很快地救起了

12、孩子。)总结:谢谢!从你们的发言中,老师体会到了“风平浪静”贯穿了故事的始末。看似轻轻一笔,可见作者的匠心。因此,我们作文时,特别是在描写自然环境时,一定要注意你所写的自然环境必须要与事情发展有联系。2.读完这课,你想到些什么?3.再次捧起书本,用你们的声音,你们的语气,向大家讲述跳水这个故事中最令人惊心动魄,最扣人心弦的一幕吧。齐读第46自然段。跳水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及新词,积累好词佳句。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课文,体会孩子走向横木时的危险处境。4、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船长在危急关头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明白遇事应该想想后果,不要一时冲动。教学重点、难点

13、:1、弄清孩子是怎样一步步走上桅杆顶端的横木上的以及得救的过程。2、了解孩子、水手和船长在同一件事发展过程中的不同表现。3、体会船长处理问题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听写词语,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跳水。先检查一下上节课的学习情况,听写一些成语:航行放肆吓唬呲牙咧嘴桅杆瞄准2、谁能选择听写中的任意几个词语,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再次梳理文章脉络。二、品词析句,感受“危急”1、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事情的起因、经过,然而随着情节的发展,孩子遇到了危险。他为什么会爬上高高的桅杆,走上横木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4自然段,划出孩子追猴子时心情变化的词语体会、体会。(

14、生自读自悟,勾画批注)反馈:(1)、哭笑不得(2)、气得脸红了(3)、气极了2、从孩子神情的变化中,你读懂了什么?此时他会想些什么?3、师:是啊,此时,孩子气昏了头,他早已失去理智,走上了桅杆顶端的横木,课文是怎样描写孩子的险境呢?请同学们再次浏览课文,划出你认为最能体现情况危急的词句,用心朗读体会!(生默读课文,边读边作批注,并提问交流、反馈。)4、师: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这种危险的情况吗?当时的情形真是(命悬一线、危在旦夕、千钧一发、万分危急、刻不容缓、生死攸关)5、师:结合课文有关内容,能不能把这种危险的情况说得更具体?用上这个的句式:“孩子现在的处境真是,啊!”反馈:生:孩子现在的处境真是命悬一线呀!他已经爬到了桅杆顶端的横木上了!生:孩子现在的处境真是危在旦夕呀!他即使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生:孩子现在的处境真是千钧一发呀!连水手都吓呆了!生:孩子现在的处境真是万分危急呀!他的两条腿都发起抖来!生:孩子现在的处境真是刻不容缓呀!他如果摔下来,必定粉身碎骨,船长就会失去他唯一的儿子了!生:孩子现在的情况真是生死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