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展示设计要求.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6432339 上传时间:2022-08-20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0.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博物馆展示设计要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博物馆展示设计要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博物馆展示设计要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博物馆展示设计要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博物馆展示设计要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博物馆展示设计要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博物馆展示设计要求.doc(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博物馆展示设计调研报告 学 号:3B093123 姓 名:屈文俊 指导教师:周波 调研报告时间:2011年12月20号22号地点:陕西历史博物馆 碑林博物馆 西安美术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历史类博物馆。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的小寨东路91号(大雁塔西北侧)。是中国第一座拥有现代化的设施的大型国家级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建筑的外观着意突出了盛唐风采,馆舍由一组“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仿唐风格建筑群组成。馆舍布局呈“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结构特点。把唐代古典建筑风格与现代博物馆功能相结合,融中国古代宫殿与庭院建筑风格于一体。馆区占地6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

2、5,600平方米。 文物库区面积8000平方米,展厅面积11000平方米。1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370,000余件,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中国历史上强盛的周、秦、汉、唐等王朝曾在陕西西安附近建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存,深厚的文化积淀,文物数量多、种类全,品位高、价值广,其中有精美的商、周青铜器,千姿百态的历代陶俑,以及汉、唐金银器,唐墓壁画。堪称陕西悠久历史和文化的象征。陕西历史博物馆被誉为“华夏珍宝库”和“中华文明的瑰丽殿堂”。 馆内设置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厅面积11600多平方米,展出文物精品2700多件,展线总长2

3、300米。展厅跨度大,层位高,视野广阔,照明设备灵活多用。整个陈列分为序言厅、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临时展览和已开辟为国际画廊的中央大厅等几个部分。馆内设有现代化文物库房、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图书馆、具备多种语言同声传译功能的报告厅。 博物馆序言厅位于中央大殿前端,陈列一尊巨大的千年石狮(唐代顺陵石狮复制品),衬以奔腾的黄河和黄土高原巨幅照片,引导观众去领略由黄土、黄河孕育出的古老文明。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为陕西古代文明,2008年正式开放,以历史进程为线索,选取各时代的典型文物进行组合陈列,来揭示陕西地区古代社会文明发展状况。该陈列展出面积5051平方米,展线长1247米,在中央大厅,分上

4、下两层,共三个展室,分为七个部分(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 第一展馆:第一单元人猿揖别,距今115万年前的先民遗存,第二单元凤鸣岐山,西周王都的丰富遗迹,第三单元东方帝国,秦帝国以兵马俑为代表的文物; 第二展馆:第四单元大汉雄风,汉都长安、汉家陵阙和典型汉代文物,第五单元冲突融合,陕西民族大融合、佛教东渐丰富的文化遗存及宗教文物; 第三展馆:第六单元盛唐气象,中国古代鼎盛时期隋唐时代典型遗存,第七单元告别帝都,展示唐以后作为西北区域中心的陕西。基本陈列精选的2000余件珍贵文物包括:反映古代先民生活情景和艺术追求的丰富多姿的彩陶器皿,反映西周王都兴起与拥有的

5、青铜器,反映秦扫六合统一天下的青铜剑、兵马俑等,以及显示秦汉建筑构件、大型瓦当,民族大融合文化遗存、佛教东渐的宗教文物,还有反映盛唐繁荣景象的唐代金银器和唐三彩等等,并配以遗址模型、图表、照片等辅助展品,系统展现自115万年前至1840年期间陕西地区的悠久古代历史和文化。由于中国古代社会周、秦、西汉、隋唐几个盛期都是在陕西地区建都的,所以该陈列以这几个时期为重点,反映了陕西地区古代文化,这几个时期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 唐墓壁画馆收藏了近20座唐墓的壁画,总藏量约1000平方米。我国历代墓葬壁画,不论是出土数量还是艺术价值,首推唐墓,主要集中在唐都长安周围。由于墓室壁画采取从墓室中将

6、厚度为0.5cm-1cm的画面揭取下来加以保存的异地保存形式,为妥善保护这批壁画真迹,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建馆同时修建了一座现代化的壁画观摩库,对壁画进行收藏、保管,同时便于研究和对外开放。唐墓壁画真品展每周部分时间对外开放。可观赏国宝级和一级品壁画十余幅,其中主要有章怀太子墓出土的马球图、狩猎出行图、客使图、懿德太子墓出土的阙楼图、仪仗图、宫女图等。 博物馆展示设计第一章 概论“博物馆”(Museum)一词,源于希腊文“缪斯庵”(Museion),原意为“祭祀缪斯的地方”。博物馆的发展主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综观国内外博物馆发展的历史,实际上也是它的大门逐渐向公众敞开,博物馆藏品与公众之间的距离逐

7、渐缩短的历史。换句话博物馆发展的历史也是陈列展览不断强化的历史。 1977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协会宣布:每年的5月18日被定义为“国际博物馆日”。 中国最早的博物馆是公元前478年以孔子故居创建的孔子庙堂。也就是俗称的孔庙。 中国第一家现代意义的博物馆,是1905年实业家张謇创办的南通博物苑。第一节 博物馆的定义、职能与分类一现代博物馆的定义随社会着生活的发展,博物馆的范畴正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现行的博物馆定义是年月日经西班牙巴塞罗纳第次国际博协代表大会修改通过的国际博协章程第二条,内容如下:博物馆是一个以研究、教育、欣赏为目的而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和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证的、为社

8、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大众开放的、非营利的永久性(固定性)机构。1博物馆上述定义不受任何政体性质、地域特征、职能机构或相关机构收藏藏品的定位等因素的限制而予以适用。2除被指定为“博物馆”的机构外,以下机构具有博物馆资格:1)从事征集、保护和传播人类及人类环境物证的,具有博物馆性质的自然、考古及人类学的历史古迹和遗址;2)拥有并展出动物、植物活标本的机构,如植物园、动物园、水族馆和人工生态园;3)科学中心和天文馆;4)非营利的艺术展出馆;5)自然保护区;6)符合前述定义的国际、国家、区域或地方性博物馆组织、负责博物馆管理的政府部门或公共机构;7)从事与博物馆和博物馆学相关的文物保护、研究、教育、培

9、训、记录和其它事务的非营利机构或组织;8)从事保护、传承和管理有形和无形遗产(活的遗产和数字创造性活动)的文化中心和其它实体;9)执行委员会经征求咨询委员会意见后认为其具有博物馆的部分或全部特征,支持博物馆及博物馆专业职员从事博物馆学研究、教育或培训的其它机构。二现代博物馆的职能博物馆具有的收集保管、调查研究和普及教育三大基本职能。此外,还有作为人文景观的传播交流、旅游观光、艺术鉴赏、以及休闲娱乐等职能。三、现代博物馆的分类博物馆分类的方法很多,各国的博物馆状况也有自己的特点,所以,世界各国的博物馆至今,也还没有形成公认的、统一的分类方法和分类标准,不同国家不同书刊对博物馆分类方法也不尽相同。

10、1按照博物馆的性质和陈列教育活动内容划分(按藏品性质分类)1)历史类博物馆(历史、革命史)2)艺术类博物馆3)科技类博物馆4)综合类博物馆2划分为综合性、纪念性和专门性(也称专题性)三类1)综合性博物馆2)纪念性博物馆(1)历史事件纪念馆(2)名人纪念馆(3)名人故居3)专门性博物馆(也称专题性博物馆)(1)专业性博物馆(2)专题性博物馆(3)专项性博物馆此外,还有从隶属关系按主管部门和领导系统划分,按建筑规模分类,按服务对象来划分等。第二节 博物馆的基本组成及其功能与流线一博物馆建筑的基本组成及功能分析一般说来,每个博物馆都有陈列区、观众服务设施、藏品库区、技术用房、行政办公用房、学术研究用

11、房用、设备用房这七大部分(其设备用房也可在主馆之外单独设置)。基本组成(除设备用房外)可用下图表示。二博物馆的流线示意图第二章 陈列设计与制作步骤博物馆展陈设计与布展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程序多、专业性强、涉及面广,而且其运转有自己内在的客观规律。一个博物馆展陈设计与布展工程的科学程序宜为:选题研究工程立项内容设计建筑空间规划形式设计工程委托与招标制作与施工布展监理决算验收审计评估。第三章 陈列总体研究与设计第一节 陈列工作的程序中国博物馆学基础对陈列设计进行了科学系统、详尽明晰的归纳和说明。“博物馆陈列是在一定的空间内,以文物、标本为基础,配合适当辅助展品,按一定主题、序列和艺术形式

12、组合成的,进行直观教育和传播信息的展品群体。”陈列工作的程序如下:1.总体研究与设计。2.内容设计3.形式设计(艺术设计)。第二节 总体研究设计的主要内容总体设计主体是由“馆长或主管业务的副馆长、展览部门主要负责人和有关从事内容和艺术形式研究的专家共同组成”。其总体研究设计组(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1)研究并确定陈列的主题,提出基本内容和陈列艺术风格的基本要求;(2)审定陈列大纲和陈列内容设计方案;(3)审定陈列艺术形式设计方案和平面设计图、立面设计图;(4)研究并确定陈列重点场面的文物组合和展览艺术形象;(5)确定陈列整体布局和艺术风格;(6)解决陈列内容和形式的总体统一平衡问题;(7)审

13、定辅助陈列的造型艺术项目,创作设计方案和作品;(8)审定重点的文字说明;(9)协调内容设计、形式设计、制作、布置等工作以及各业务部门的配合;(10)陈列布置完毕以后进行审查,并决定必要的调整和修改,直到最后馆长或上级领导机关批准开幕。第四章 陈列的内容研究与设计按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的说法:陈列设计应为内容研究与形式设计两大任务。形式设计取决于内容编辑,是内容编辑的形式化。陈列内容研究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陈列主题所要表现的有关学科内容,一是表现陈列主题所需要的文物、标本以及其他展品。陈列内容设计方案,即陈列大纲和陈列计划。第一节 陈列大纲陈列大纲,即陈列主题框架。是主题条目按逻辑关系、时间顺序、地

14、域方位具体排列穿插使其成一个形象的剧本的过程。在陈列大纲中,单元是基本环节。单元下可分若干组,必要时下面还可再分小组。一般可有二至三个层次,最多不超过四个层次。由若干单元组成完整的陈列体系。展览基本结构可以是以递进关系为主,也可以是以并列关系为主,或是经纬结合。例:中国青铜器的铸造技术陈列大纲主题思想(从略)一 陶范法铸造技术1铜矿的开采2铸造青铜器的燃料和器材3商周采用陶范法铸造青铜器4春秋战国之际陶范铸造技术的更新改进二 铸造青铜器的合金比例1商代青铜器合金比例2商到西周兵器合金比例的变化3东周兵器合金比例的变化4汉唐青铜镜的合金比例三 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新发展1不同硬度的青铜嵌铸兵器2钢铁合铸兵器第二节 陈列方案陈列方案,是陈列大纲的具体化。要列出全部的陈列品,包括文物标本和辅助展品。 凝练每部分或单元的主题如武汉市博物馆“武汉历史文化”五大部分的主题是:江汉曙光(史前时代)、商风周韵(夏商周)、军事要津(秦汉魏晋南北朝)、水陆双城(隋唐宋元)、九省通衢(明清至开埠)。 找出每部分内容的重点和亮点 选择和安排展览的素材,研究展品组合展品组合的要素包括文字说明、实物、图片、声像资料、多媒体及其他辅助展品。注意平面展品与立体展品,实物展示与多媒体展示的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