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下期中复习与练习(含答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6430121 上传时间:2023-12-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数学下期中复习与练习(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一数学下期中复习与练习(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一数学下期中复习与练习(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一数学下期中复习与练习(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一数学下期中复习与练习(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一数学下期中复习与练习(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数学下期中复习与练习(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1.掌握对顶角与邻补角的概念注意点:对顶角是成对出现的,对顶角是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如果与是对顶角,那么一定有=;反之如果=,那么与不一定是对顶角如果与互为邻补角,则一定有+=180;反之如果+=180,则与不一定是邻补角。2、垂线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垂线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与平行公理相比较记)垂线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即:垂线段最短。3、平

2、行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直线与直线互相平行,记作。4、 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5、平移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第六章 实数 第一部分:求平方根(只有正数和0才有平方根) 1.如果题目是“求一个数的平方根“,则求出来的解有两个,分别为一个算术平方根和一个负的平方根,比如练习的第一题。 2.解方程是求平方根的一个重点,方程解出来的值为平方根,并非算术平方根,因此,在解方程时不能漏根,比如练习的第二题。 3.对于已给出了形如的平方根,是莫认了给

3、我们了是其中的一种平方根,比如是7的算术平方根,是8的负平方根,比如练习的第三题。第二部分:求立方根(任意实数都有平方根)1. 任何数的立方根都只有一个,且和该数同号。2. 解方程时,解出来的值只有一个。第三部分:实数 对实数进行分类有两种方法: 1.有理数(可以表示成分式、无限循环小数、整数、有限小数、0)和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比如大多数的平方根和立方根式) 2.正实数,负实数和0 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1. 应知道什么叫象限,什么叫横轴,什么是纵轴,原点,以及平面直角坐标系应该怎么画,坐标平移的表示方法。 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8.1 二元一次方程的有关概念 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

4、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整式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的解集:适合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每一对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对于任何一个二元一次方程,令其中一个未知数取任意一个值,都能求出与它对应的另一个未知数的值因此,任何一个二元一次方程都有无数多个解由这些解组成的集合,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解集 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一般地,能使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左右两边的值都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8.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第二步第一步第三步第四步第二步第一步*代入消元法:在二元一次方程组中选取一

5、个适当的方程,将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代入另一个方程,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元一次方程,求出这个未知数的值,进而求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种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第三步 *加减消元法:两个二元一次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相反或相等(不相等时各自乘于一个系数,使其相等)时,将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差,从而消去这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这种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 期中考试七年级数学练习试卷(总分110分,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1的对顶角是2,2的邻补角是3,若3=750,则1的度数是( ) (A)750 (

6、B)1050 (C)900 (D)750或10502、如图所示是做课间操时,小明、小红、小刚三人的相对位置,如果用(4,5)表示小明的位置,(2,4)表示小刚的位置,则小红的位置可表示为( )(A)(0,0)(B)(0,1)(C)(1,0)(D)(1,1)3、下面所示的图中具有稳定性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世界杯足球赛的积分方法如下:赢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输一场得0分。某小组6个队进行单循环赛后,其中一队积了7分。若该队赢了x场,平了y场,则x、y的值分别为( )(A)1,4 (B)2,1 (C)0,7 (D)1,4或2,15、下列四种图案分别平移

7、后能得到后面的图案的是( )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7分)7、如图,若1=700,则的度数是;8、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轴上,则点的坐标为9、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a、b满足,则它的周长为;10、在后面的横线上写出一个解为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11、如图,ABCD,A=40,D=45,则E的度数为_; 12、如图,将图中的ABC经过平移得到图中A/B/C/,如果图中线段AC点P的坐标为(a,b),那么这个点在图中的对应点P/的坐标是 ; A BEDC 11题图 图 图 ABC 1 2 13、如图,ABC中,A=40,B=C,剪去A后,得到一个四边形,则1+2=_;14、已知那么x+y的

8、值为 ; 15、有两个正多边形,它们的边数之比为1:2,內角度数比为3:4,则这两个多边形的边数分别 。三、解答题(共75分)16、(每小题5分,共10分)(1)用一条长为18cm的细绳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如果腰长是底边的2倍,那么各边的长是多少?(2)解方程组 xy=3 3x8y=1417、(8分)下图是山的图案,请作出将其向右平移6个单位格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格后的图案.18、(8分)如图,直线DE交ABC的边AB、AC于D、E,交BC延长线于F,若B67,ACB74,AED48,求BDF的度数 19、(9分) )小明在进行多边形内角和计算时,求得的内角和为11250,很明显11250不能被

9、1800整除,说明他做错了。经检查,发现是少加了一个内角。问这个少加的内角是多少度?他求的是几边形? 20、(9分)小亮在解方程组 ax2y=7 时,因把a看错而得 cxdy=4到解为 x=5 ,实际上方程组的正确解为 x=3 .请问:a、c、d三者之间是 y=1 y=-1什么关系? 21、(10分)如图,DEF是ABC经过某种变换得到的图形,点A与点D,点B与点E,点C与点F分别是对应点。(1)分别写出点A与点D,点B与点E,点C与点的坐标,并说说对应点的坐标有哪些特征;(2)若点P(a3,4b)与点Q(2a,2b3)也是通过上述变换得到的对应点,求a、b的值。解:(1)A:,D:B:,E:

10、C:,F:特征: (2)22、(10分)如图,四边形OABC各个顶点的坐标为A(-2,8),B(-11,6),C(-14,0),O(0,0)。 (1)求这个四边形的面积; (2)如果四边形OABC各个顶点的纵坐标保持不变,把横坐标都加上2,所得的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23、(11分)已知如图1,线段AB、CD相交于点O,连接AD、CB,我们把形如图1的图形称之为“8字形”ADOCB.如图2,在图1的条件下,DAB和BCD的平分线AP和CP相交于点P,并且与CD、AB分别相交于M、N.试解答下列问题:(1) 在图1中,请直接写出A、B、C、D之间的数量关系: ;(2)仔细观察,在图2中“8字形”的

11、个数: 个; 期中考试七年级数学练习试卷一、 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BDBDDB二、 填空题(每题3分,共27分)7、 700 ; 8、 (0,-2) ;9、 22;10、 11、 950 ; 12、 (a+3,b+2) ; 13、 2200 ; 14、 4 ;15、 5和10 。三、解答题(共75分)16、(10分)(1)三边为6cm,12cm,12cm。 (5分)(2) (5分)17、(8分) 图略。(作图正确即可得满分)18、(8分)解:BDF=1800BF=1800670360=770 (8分)19、(9分)解:设这个多边形为n边形。 若(n-2)1800=11250 , n=8

12、.25 因为小明少加了一个内角,所以n=9 .(4分)当n=9时,内角和为: (9-2)1800=12600 .(6分)所以,少加的内角为12600-11250=1350 .(8分) 答:这个少加的内角是1350,他求的是九边形。.(9分)20、(9分)解:根据方程组解得意义可知: x=5 和 x=3 都是y=1 y=-1方程cxdy=4的解,所以, 5cd=4 解得: c=1 3cd=4 d= 1 .(5分)又因为 x=3 是方程ax2y=7 的解,所以 a=3 (7分) y=-1 根据a=3,b=1,c=1 得:a=3b=3c (9分)21、(10分)解:(1)A(2,3) ,D (-2,-3),B(1,2),E(-1,-2),C(3,1),F(-3,-1). (3分)特征:对应点关于原点对称,横、纵坐标分别互为相反数。(6分)(2)由(1)的结论可知:a3=-2a , 4b=-(2b-3) 从而可得:a=-1 b=-1 (4分)22、(1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