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研报告)旅游服务接待中心最后定稿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6429616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10.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可研报告)旅游服务接待中心最后定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可研报告)旅游服务接待中心最后定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可研报告)旅游服务接待中心最后定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可研报告)旅游服务接待中心最后定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可研报告)旅游服务接待中心最后定稿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研报告)旅游服务接待中心最后定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研报告)旅游服务接待中心最后定稿(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石台县旅游服务接待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 论1.项目单位概况(1)公司概况安徽池州市元亨置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房地产、旅游地产开发销售和园林工程三大产业于一体的市级龙头企业。公司创立于2008年元月8号,办公地址位于池州市南外环南湖苑38幢,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018万元,其经营范围为:房地产开发、销售、旅游地产开发和园林工程。公司现有员工200余人,其中中高级以上技术人员20余人。公司自创建以来,一直在浙江、江苏等发达省市发展,特别近两年在江苏无锡发展迅猛,承建开发了大批具有标志性的建筑。为回报家乡,2010年度公司已转向投资美丽宜居的池城,2010年7月投资了墩上街道办事处罗城花

2、园,现三期工程已完工,2011年4月,投资石台,在石台县城投资开发旅游接待服务中心,并已着完成土地征用,规划设计等。(2)公司法人代表基本概况公司法人代表石良明,1962年2月出生,男,汉族,池州人,工商管理硕士。石良明同志具有强烈的事业进取心和工作责任心,经营管理和开拓市场能力很强。在创建池州市元亨置业有限公司期间,呕心沥血,奋发图强,短短几年内,将公司打造成市级龙头企业,公司总资产过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龙头企业。石良明个人社会公众形象好,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多次慷慨解囊出资赞助弱势群体,支助农村教育及基础设施等事业建设;在个人信用方面坚持“诚信做人、诚实做事”,无欺诈、违法经营行为,从不拖欠

3、税款,是池州纳税优良企业;他还十分注重保障员工权益,从不拖欠员工工资,从不拖欠银行本息,是池州市消费者协会“诚信单位”。企业法人信誉良好,在担任法人代表期间无破产、银行欠贷、欠发工资等不良记录,具备与完成本项目建设和经营相适应的经营管理能力。2.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项目名称:安徽省石台县旅游服务接待中心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点:石台县横渡镇香口村柏山渡村民组三角地块(2)建设规模与主要建设内容项目规划用地总面积16752m2,其中规划建筑面积29150 m2,建设内容包括商业及商服用房,管理用房,防洪坝,停车位,旅游公厕,垃圾收集及垃圾转运设施等。(3)建设期限项目建设

4、期1年8个月(2011年12月2013年8月)。(4)投资结构和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7958万元。其中:申请银行贷款4000万元,占50.26%;自筹资金3958万元,占49.74%。(5)项目效益经济效益:经初步测算,安徽石台旅游服务接待中心项目建成后预计销售收入可达1.2亿元左右。项目投资回收期三年。根据静态指标分析,到2014年底可收回石台旅游服务接待中心项目建设全部投资。社会效益:通过项目的实施可以有效地缓解石台县旅游接待能力严重不足的矛盾,将会为石台县的旅游及茶商提供休息、娱乐、接待、购物等理想场所。同时,又能积极引导当地群众投入到生态旅游经营中去,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农民收

5、入,促进本地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效益非常显著。3.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依据与原则(1)可研依据1)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国发198576号文件)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年)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规划法(2004年)5)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务院国发6)环境综合评价技术标准规范7)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8)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9)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10)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1年版)11)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程

6、(JGJ50-2001)12)石台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8-203013)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2005年14)建设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委托书15)建设单位提供的用地红线(电子版)(2)设计原则依据基础资源特征、环境条件、历史文脉、现状特征及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综合规划。充分考虑“石台茶城”的突出地位和重要作用,突出风景资源和景观特色,以“真山真水、原汁原味”为主线,建设符合游客旅游兴趣的特色旅游服务活动。保护生态环境,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坚持在有效保护自然资源基础上的适度开发,保持风景名胜资源及其环境风貌的完整性、自然景观的原生性和生态环境的多样性。保护和发展乡土

7、文化原则。乡土文化是地域社会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长期积累。地域社会造就了乡土文化,反过来这种文化又表达了地域社会的个性和规定了地域社会共同遵循的秩序,其形成延续是在不断地认同与适应中完成的。规划既要延续乡土文化,保持固有的特色,又要与时代文化进行整合,顺应时代的发展。 第二章 项目背景1.项目提出的背景(1) 宏观背景21世纪初叶,中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本质上的改善和提高,并开始向生活情趣更为丰富化的方向发展,人们的生活理念经历了“为活着而生活”、“为生活而活着”的初级阶段和发展阶段,目前“生活着并快乐着”正在改变人们对人生的理解,对物质领域和精神领域的需求因品味的提高而走向更高级的层

8、次,一场新生活运动的浪潮正在全国掀起。在这场新生活运动中,“旅游休闲”作为一个流行词汇走进我们的时代,从社会的各个角度影响我们的生活,而与旅游休闲相关的各种物质与精神要素亦重新调整合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第四产业,同时赋予原本的工业、农业、商业、旅游、文化、艺术、时尚、体育等更为深刻的内涵,并逐渐形成产业链。发展旅游业是当今世界的一大潮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伴随着生活品质的提升,旅游、休闲进入人们的生活。我国已把旅游业摆在加快经济发展的战略地位,国务院和安徽省政府已制定了关于发展第三产业有关决定,把旅游列入重要发展行业,并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发展。这为开发建设石台县

9、旅游服务接待中心的建设带来了良好的契机。(2)区域背景石台优越的区位石台县位于山川秀美的皖南,东连黄山,北邻佛教圣地九华山,东北临太平湖,北伟300这条地球的神秘线贯穿东西。其交通便捷,S221和S325省道在境内交汇,横贯全县。石台县城距沿江高速、合铜黄高速分别为40公里、70公里,离长江码头、铜九铁路均40公里,距国家一级口岸的安庆、池州港、安庆机场以及在建设的九华山机场、沪宜轻轨仅一个小时里程。石台县旅游发展的强劲势头石台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全县有五级旅游资源3处,四级旅游资源15处,三级旅游资源22处,二级旅游资源82处,一级旅游资源110处。境内现有国家级旅游品牌四个,即被誉为“绿色

10、自然博物院”和“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AAAA级风景区牯牛降;有唐代大诗人李白畅游过五次的国家湿地公园、国家AAAA级风景区秋浦河;有“中国富硒第一村”和“长寿村”之誉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大山村;有华东第一洞之美誉、国家和省级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风景区的的蓬莱仙洞(已验收)。石台县旅游资源分布密集。牯牛降、蓬莱仙洞、怪潭、秋浦河等主要旅游景点均分布在县城为中心的30公里范围内,随着县城旅游综合服务能力的提升,旅游接待基础配套设施的改善,为整合全县旅游资源,综合开发,提升品质,打下坚实的基础。石台县旅游资源品位高。境内山清水秀,生态优良,负氧离子富集,旅游资源呈现“真

11、山真水、原汁原味、四季可游”的特点。国务院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规划明确将石台牯牛降“国家自然保护区”列入国家生态建设重点工程,规定“合理开发牯牛降生态旅游景观,建设国内一流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石台县自然人文相互交融,自然景观丰富多彩,独具魅力,国家级森林生态类型的自然保护区牯牛降,又称“西黄山”,现存有5万多亩原始森林,以雄、奇、险、秀著称;秋浦河清净秀美,“苑如潇湘、洞庭”,美不胜收;蓬莱洞、慈云洞、鱼龙洞等溶洞奇观,鬼斧神工,各具特色。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的李白钓台、杜荀鹤故里、镇国寺遗址、慈云寺、崇德古戏台、严家古村、高路亭古作坊群、仙寓山明清古徽道和古战场遗址等,自然人文相

12、互交融。此外,石台民风纯厚,风土人情中如:婚嫁、祭祀、节庆、唱曲等民间传统活动有着悠久历史,蕴含着强烈的生活气息和浓郁的地方特色。从本世纪初开始,石台生态旅游异军突起,入境游客连年递增,到2010年接待境内外游客已突破100万人次,全年旅游总收入1.9亿元,其中门票收入达3600余万元。2009年石台县被列为安徽省首批旅游经济强县,2010年安徽石台茶叶节期间,30个驻华使节和夫人畅游石台的山山水水后,联合授予:“安徽.石台最值得驻华大使向世界推荐的中国原生态最美山乡”称号,石台现已成为华东地区乃至全国原生态旅游最佳目的地之一。项目的区位与规划定位石台县旅游服务接待中心建设项目位于石台县城东开

13、发区,东邻石台茶城和旅游汽车站,北接秋浦河大坝和政务新区,南接省道线,号称石台新一轮开发的“金三角”和崛起的“桥头堡”。旅游服务接待中心的规划定位将以旅游小商品展示、地域景观游览,观光购物、特色餐饮一条街、快捷宾馆、公寓式居住及娱乐服务为主题,充分展现旅游文化和地方建筑风情,将会为来石台县旅游的八方游人及茶商提供休闲、娱乐、接待、购物餐饮的良好场所。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随着社会发展,我国旅游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旅游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合理的开发利用。旅游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为更进一步的整合旅游资源,完善相应的基础设施和宾馆、饭店等旅游设施,石台县旅游服务接待中心的建设

14、就应运而生。(1)旅游区项目规划建设的需要2009 年,国务院41 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这大大提升了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而国务院正式批复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是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又一重大举措,标志着产业梯度转移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之一。“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将有效促进黄山、池州、宣城三地旅游一体化和国际化。皖南旅游将呈现出“三足鼎立”的发展格局。这必将给石台县旅游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这就为旅游服务中心项目的建设带来极好的发展机遇。(2)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石台县旅游服务接待中心项目作为游客消费的

15、重要内容,既是实体“内需”的组成部分,同时对扩大“内需”极具有龙头作用和杠杆意义,能链式拉动一系列的生产与生活消费。更直接与间接地带动了包括商业、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由于旅游是对地方最好的“免费广告”,地方因旅游的发展而使知名度极大提高,从而对招商引资及产品外销都带来巨大的推动。石台县旅游服务接待中心项目的建设,为社会增加了就业机会,开辟了资金和人才市场的新领域。(3)自我加快发展的需要随着石台经济和社会发展,旅游业已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通过将全县境内的旅游资源有效整合和大开发、大发展,相应地供游客观光、考察、休闲的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和宾馆、饭店等旅游设施亟待超前发展和完善提升,游客接待中心作为一种新的建筑类型和运作模式应运而生。作为首批安徽省旅游经济强县的石台县,建设一个起点高、功能全、设施好的旅游服务接待中心则能更好地为广大游客提供优质服务,游客接待中心的建设就迫在眉睫。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1.项目区概况(1)地理位置 项目所在位于石台县城东的金三角地带,东面紧挨石台茶城和旅游车站,北临石台县最大的高档小区金山阳光小区、正在开发建设的四星级中华原生态大酒店和石台政务新区,S325省道和S221省道交汇处,是石台旅游“山水洞”精品线路的黄金点,是徽池旅游要道之咽喉,南北商旅通道之要塞。(2)自然资源状况气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