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动员全区职工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6428788 上传时间:2023-11-0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团结动员全区职工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团结动员全区职工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团结动员全区职工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团结动员全区职工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团结动员全区职工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团结动员全区职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团结动员全区职工(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团结动员全区职工为实现打造临空经济区建设世界空港城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在顺义区工会工作会议上的报告(2012年1月13日)各位领导、各位主席,同志们: 我受顺义区总工会三届委员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2011年工作回顾2011年,在区委和市总的正确领导下,顺义区各级工会组织紧紧围绕全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认真贯彻区委工会工作会议和“1+6”文件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创先争优为载体,找准定位、发挥作用、树立形象,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争创一流的工作精神,团结带领广大职工在参与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方面发挥了工会组织的独特作用,各项

2、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一、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推动顺义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职工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团结动员广大职工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设现代文明和谐新顺义,是工会工作的重要任务。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蓬勃发展。全区各级工会广泛动员和组织职工开展了“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二五”和创建“工人先锋号”等系列活动,在各行各业掀起了劳动竞赛高潮,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优质服务、争创一流成为窗口服务业职工比学赶帮超的共同目标,带动文明服务水平大幅度提升;自主创新、节能降耗、技术革新、合理化建议等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涌现出一大批技术能手和创新成果,为我区“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各

3、项工作的圆满完成做出了重要贡献。一年来,全区1527家单位16.4万名职工参加竞赛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10968条,其中采纳7760条,技术革新、技术攻关583项,累计创造经济效益1.03亿元。与区教委联合举办中小学科学技能比赛,参赛教师120人,50人晋级复赛,2人晋级决赛。与区环卫中心联合举办顺义区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汽车驾驶员比赛,342名一线汽车驾驶员参赛,31人晋级全市决赛,并取得优异成绩。体现时代特色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人物不断涌现。全区有2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有1家单位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有1个班组被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有5个车间班组被授予“北京市工人先锋号”称号;

4、有13人被评为“首都劳动奖章”;有3家单位荣获“首都劳动奖状”。“五一”期间,区总工会利用电台、电视台、网络、报刊、宣传橱窗等方式对劳模的先进事迹进行了广泛宣传,在全社会营造出劳动伟大、劳模光荣的良好氛围。召开“庆五一”劳模座谈会。劳模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得到强化。职工素质教育工程迈出新步伐。各级工会把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作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在职工素质教育中,有35918名农民工接受安全、礼仪等方面知识培训;有12万名职工接受岗位技能培训;有4000名职工接受“公益大讲堂”课程培训;有12400名职工参加“纪念建党90周年”主题教育活动,推荐优秀征文80篇;有53名职工参加

5、并完成“学分银行”教育;有10家单位申报北京市职工书屋,为提高职工素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打下坚实基础。二、加强工会维权机制建设,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和具体体现。着力推动企业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是工会组织的重要责任。四措并举,整体推进集体合同制度的发展和规范。2011年是顺义区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推进年,在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下,区总工会坚持“循序渐进、稳步推进”的原则,四措并举使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是与区人保局、区国资委和区企业联合会组成工资集体协商工作领导小组,合力指导全区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制定并下

6、发关于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通知,明确集体合同和工资专项合同年度覆盖率。二是对“五类”企业展开调研,摸清企业底数。三是聘请5名指导员协助指导企业开展协商。四是加强宣传培训,举办专项业务培训23场次,培训人员400名,使基层工会干部和协商代表掌握了协商知识技巧,提高了企业经营者的认识。2011年,全区共有866家企业签订工资专项合同,其中116家国有企业全部建制,覆盖职工3万人;非公企业750家,覆盖职工5.8万人,内容涉及工资增长、支付保障、最低标准等。据统计,通过协商为职工增长工资的企业达到95%,其中,增长5%-10%的有645家,覆盖职工34170人;增长11%-20%的13家,覆盖职工

7、944人;增长21%以上的4家,覆盖职工175人,在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的同时,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成效显著。全区各级工会建立健全了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在规模较大、经营较规范的企业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1345个;成立了顺义区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在31家镇、街道、开发区工会服务站建立了劳动争议调解室。同时建立一支劳动争议调解员队伍,2275名调解员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负责辖区内劳动法律法规政策咨询和劳动关系预警预报,受理辖区内劳动争议案件,开展劳动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一年来,为职工提供法律政策咨询9280人次,协调劳动争议368件,其中集体争议94件,涉及工资、社会保险、经

8、济补偿金等765万元,有效促进了全区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环境。劳动争议调解体系逐步完善。由区总工会牵头的劳动争议调解五方新增了区企业联合会,形成了六方联动机制;同时,区、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逐步完善,形成了“工会牵头,六方联动,上下互动、信息共享,协调配合,重在调解,促进和谐”的工作格局,为快速、公正、客观地解决劳动争议提供了有力保证。2011年,顺义区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2932件,调解成功2692件,涉及职工工资、社会保险、经济补偿金等1596.2万元,切实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以抓实效和发挥作用为重点,积极推进民主管理和“厂务公开”。全区国有、集体企事业单位100%建

9、立了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有力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结合顺义区经济发展实际,区总工会在全区建会企事业单位开展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专项调研,全区109家国有、集体及控股企业和210家事业单位全部成立了厂务公开领导小组。区总工会作为区厂务公开领导小组的具体工作机构,认真组织实施了“1.28”、“7.28”厂务公开日活动,周密安排了区四大门领导参加指导基层厂务公开工作。非公企业按照顺义区非公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暂行办法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加大职代会建制力度,全区75%以上非公有制建会企业建立职代会制度,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厂务公开工作。以“安康杯”竞赛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推动群众性安全生产工作。2011

10、年,全区1521家建会企事业单位参加安康杯竞赛活动,参赛率达98 %。各级工会本着立足岗位、全员参与、全面排查安全隐患的原则,在广大职工中组织开展了“五个一”活动。据统计,共查找安全隐患1208个,提出合理化解决建议2452条,及时反馈行政,绝大部分得到整改;发放宣传资料11.4万份;组织安全生产应急演练251场;组织1万多名职工参加全国职工安全健康知识竞赛,发动广大职工学习劳动安全卫生、职业病危害、交通、消防等安全知识,取得明显效果。顺义区荣获“北京市安康杯竞赛优秀组织单位”、“2011年北京市职工职业安全卫生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单位”称号。汇源食品饮料公司荣获“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称号,北

11、京曲美家具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顺义建筑工程公司、北京顺鑫佳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荣获“北京市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称号。三、夯实基础,不断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不仅事关职工权益维护和劳动关系稳定,也事关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是工会必须长抓不懈的一项重点工作。四措并举,深入推进工会组建工作。全区各级工会按照“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方针,贯彻落实市总“广普查、深组建、全覆盖”集中行动,通过工会经费税务代收,全面推进全区工会组建。一是加大宣传,为全区各级工会发放宣传彩页6万余份;二是切实掌握企业工会组建工作现状,对辖区内企业底数进行摸底调查,逐一核对;三是针对员

12、工少、建独立工会条件不成熟的企业建立村(社区)联合工会,目前,全区已有262个村和54个社区建立了联合工会,形成了村(社区)工会组织网络;四是通过“劳务派遣公司工会组建集中行动”,完成“非公企业法人数据库”中劳务派遣公司的工会组建工作。据统计,全区新建工会440家,涵盖法人单位1452家,发展会员12098人,职工入会率为94%。进一步规范基层工会组织建设。据统计,全年办理基层工会法人登记929家,法人资格变更152家;建立健全了基层工会干部和工会组织台账。广泛开展“两模三优”、“双爱双评”活动,使建会建家、发挥作用有机结合,激发了基层组织活力。2011年,有1家单位被授予“全国双爱双评先进企

13、业”称号,有5家单位被评为“北京市模范职工之家”,有3家单位被评为“北京市模范职工小家”;有1人被授予“全国优秀工会干部”,有5人被授予“北京市优秀工会工作者”,有2人被授予“北京市优秀职工之友”,有3人被授予“北京市优秀工会积极分子”称号。四、以三级服务体系为载体,着力推进服务型工会建设从党政所需、职工所急、工会所能出发,关注和解决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工会服务大局、服务职工的切入点,是工会义不容辞的责任。三级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在镇、街道、开发区工会及企业、职工相对集中的村建立工会服务站37个,基本实现了工会服务体系的全覆盖,使工会工作直接面向社会、企业

14、和职工,创立了工会参与社会服务和公共管理的有效载体,成为工会为职工办实事解难事的真正去处。完成了14.7万会员信息的采集,为各级工会掌握会员情况、开展会员管理和服务打下坚实基础。职工法律服务体系不断健全。结合三级服务体系建设,突出加强了职工法律服务体系建设,配备经验丰富的律师轮流在区调解中心受理劳动争议案件,并为37个工会服务站提供“一月三日”的法律服务。同时整合内部资源,设立困难帮扶、信访接待、职业咨询、互助保障、律师接待等窗口,为职工提供一站式服务。一年来,为职工提供法律政策咨询2758人次,代理法律援助案件671件。圆满办结市总12351信息服务平台派单33件。为全区工会会员提供优惠服务

15、工作得到拓展和完善。2011年,区总工会与博纳影城、朗姿女装购物广场合作,进一步丰富了会员优惠服务内容。截至目前,区总工会为全区工会会员提供的优惠服务项目有购物、购药、健身、学习驾驶技术等8项,增强了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社会影响力。据统计,有117万人次持证到特约合作单位消费,消费金额1.23亿元,优惠金额432.3万元。加大困难职工帮扶力度,倾情服务职工。全区各级工会把帮扶困难职工作为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大事来抓,与党政密切配合,不断加大送温暖工作力度。把“两节送温暖”、“三八助单亲”、“五一关爱劳模”、“金秋助学”与日常特殊困难救助相结合,使帮扶救助、扶危济困的送温暖工程实现制度化、

16、规范化、品牌化,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2011年10月,区总工会与北方城建公司达成协议:由该公司在区总工会困难职工档案中选定10名新入大学的困难职工子女进行4年连续救助,救助金额达16万元,并优先录用成绩优秀者进入企业工作。2011年,全区共筹措资金503.5万元,慰问、补助困难职工8933人次。日常特殊困难救助33户家庭,送去救助金10.4万元;“金秋助学”发放助学款26.5万元,资助困难职工子女121人;职工互助保险慰问、赔付576人次,职工受益63.6万元;为劳模发放慰问帮扶金10.3万元。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了不同形式和内容的技能培训2545人次;与区域内523家企业、开发区、劳务中介机构签订安置协作意向书,建立企业空缺岗位所需人员信息通报制度。2011年,共推荐就业岗位6581个,实现转移就业1919人。五、工会自身改革和建设有新突破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