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重点复习资料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6424953 上传时间:2023-11-11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2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重点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最新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重点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最新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重点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最新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重点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最新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重点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重点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重点复习资料(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资料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重点复习资料.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重点复习资料 之名词解释1新闻: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2.新闻传播:指人际间,群体内以及社区内直接的或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对于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及意见相互传受的过程。3群居说和好奇说:是唯心主义者对新闻传播起源的两种解释。唯心论者认为:人们的好奇的本能是形成报刊的最根本的心理条件,交往是基于群居本能的反映而产生一种派生的过程。也就是说,在群居本能和心灵交流之间形成了因果关系,而提供经验正是基于群居本能的产物。所以形成报刊的最根本条件是好奇本能和群居本能。4.新闻传播的本源:指新闻的基本来源,即新闻是从哪里来的,人们传播与

2、受收的新闻信息产自哪里,来自何方。5.新闻传播者:是新闻传播的主体,他将事实转变为新闻,制成符号,通过媒介传递给受传者,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起着积极能动的“桥梁”和“纽带”的中介作用。是新闻信息的推动力、传播活动的守门人。6社会化:个体通过社会实践学习知识和技能,并在某种程度上被引导着去适应他所在社会或群体的规范,从而使自己从一个自然人变成一个社会人的过程。7. 角色期待:群体中的成员期望站在某个地位上的人有某种应有的行为方式或实现角色(角色扮演)的有效手段。8. 角色冲突:扮演一个或几个不用的社会角色时,内心发生冲突与矛盾。9. 角色行为:属于某特定角色人的实际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被期待的角色

3、行为即指定角色,与真正的角色行为是有区分的。10. 角色规定:对扮演某种角色的资格、条件及行为规范并为该角色群体认同的共识,角色规定的明确程度与可操作性,对与角色期待的实现有重要意义。11. 角色规范:角色群约定俗成和明文规定的扮演该角色的标准,是角色规定的一部分,即角色群内人的自我规定、自我约束与自我执行对行为规范的一致理解,自觉执行与对违反规范行为的严厉制裁,是实现被期待的角色行为的有利保障。12. 道德规范: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社会舆论的力量逐渐形成的,调整新闻传播者之间以及新闻传播者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的总称。13. 新闻他律:对新闻传播者的职业行为进行的强制性

4、管理。14新闻自律:新闻传播者的职业道德自律,在道德上进行的自我约束,以新闻伦理为核心的自我约束,以新闻法制为核心,以新闻伦理为基础,目的在于防止滥用新闻权利,对社会民众负责,在新闻活动中,这是新闻传播者的一种自我行为控制。15新闻传播者的权利:一般权利,普通公民同样依法享有的权利;角色权利,完成本职工作所必须具备的职业权利(条):知察权. 编辑权传播权.监督批评权 秘匿权 著作权 人身安全权。16新闻终身教育:新闻继续教育,指新闻传播者结束在校学习后各个阶段不断接受社会教育和职业培训。17. 新闻社会教育:对非新闻传播者实施的新闻知识普及教育,目的在于,使广大公民了解新闻传播基本知识,更好利

5、用现代新闻传播媒介,并主动参加新闻传播活动。18. 事实:事情的真实情况,包括事物、事件、事态,即客观存在的一切物体与现象、社会上发生的不平常的事情和局势及情况的变异态势。19 生活事实:客观存在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事实。20新闻事实:既含有被传播事实的客观信息,又含有传播者的主观信息事实本身不是新闻,把事实传播开去才是新闻.21. 信息:事物的存在方式和相互反应的运动过程,以及关于者中存在方式与运动过程的陈述。22新闻信息:含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指新近发生的为公众所关注的具有新闻价值的社会信息新闻传播活动实质上就是信息的传授活动,新闻信息才是新闻传播的本质规定.23. 用事实说话:指在忠实

6、地报道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对事实的适当选择与表述,巧妙的表达传播者的立场与观点的一种报道原则与报道方法24. 价值:事物具有的积极作用,政治经济学里,特指体现在商品里的社会必要劳动。25. 新闻的价值:传播者所提供的新闻信息对收受者信息缺乏的满足程度。26新闻信息的价值:由该信息(客观信息和主观信息)的各种信息价值总和构成新闻传播过程是一个价值观传递的过程。27. 新闻价值:是指新闻事实满足社会需求的特殊要素的总和。28. 新闻价值观: 即新闻价值取向,是个人或团体判断新闻价值的主观标准。29. 新闻敏感:识别、判断和捕捉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能力。30. 新闻的传播价值:指新闻传播之后,所实现的

7、各种价值效应之和。31. 宣传价值: 宣传事实中具有的宣传要素的总和,包括政治性,逻辑性,情感性要素等。32. 审美价值 :指审美对象客观具有的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审美需要、给人审美享受的价值。33. 新闻信息符号:包括符号语言和非符号语言。符号语言 ,运用各种符号和标志来表达特定意义的语言形式,是人类传递信息的主要手段,广义包括:声音,语言,文字,图画,表情等;狭义单指:图画和实物标志。非语言符号:除语言文字以外,可以通过感官触到的概念的总称可以加强,也可以否定语言符号传播的信息。34. 讯息: 由一组信息符号组成的符号系列。35. 系统:由相互联系、依赖、作用的事物或过程组成的,具有整体功

8、能和综合作用的统一体自然系统 封闭式系统 。36. 自组织系统:在一组事物或变量之间自动发生的,不需要以外的力量进行干预而形成的系统能从无组织的无序状态中自动产生,并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秩序。37. 新闻传播系统:在新闻传播规律支配下,由传播者为组织核心的自组织系统,其组织化过程,是不断地从无序走向有序的自我完善的过程。38. 新闻选择:在特定的传播环境下,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对新闻事实、新闻作品的衡量与取舍新闻选择实质上是对能构成新闻的事实的选择。39. 美施拉姆信息选择的或然率公式:报偿的保证 / 费力的程度 = 选择的或然率(概率)40. 媒介生态:媒介生存与运作的外部经济、政治、文化及国

9、际环境。41. 传播生态:与传播密切相关的社会条件及同信息物化过程相关的物质条件。42. 信息通道:即信道,指信息经过加工后以信号方式传输所经过的道路。43. 新闻信息通道:新闻信息经过加工后以文字、图像、电子信号等方式传输给受众终端所经过的道路。包括一切传播媒介的信息承载物。44. 新闻信息流量:单位新闻通道中新闻信息的传输量,根据传播致效原则,合计流通的信息量,一般指有效信息,不计入无效信息与虚假信息。45. 新闻信息流通量:即新闻信息量,指消除不确定性,剔除了无用信息、虚假信息以后对手传者有用的信息的量。它是新闻的信息功能的度量,小于新闻传播通道的容量。计算公式:I=log2 N(比特)

10、N事件可能性的数量 I信息量 46. 静态度量:新闻作品信息量=单元新闻信息数 / 信息符号之和动态损耗=主信息+次信息*等级比+微信息(信息附加值)*等级比冗余信息*噪音干扰度。47. 单向传递 :A到B的直线传播 命令等。48. 双向传递:在传播活动中传播者与受传者角色的互换,双方相互传递信息,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过程。49. 反馈:传播者发送出去的给定信息,作用于受传者后产生的结果再回传至传播者,并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的过程。50. 新闻传播的真实性:新闻报道与所反映的客观现实的相符程度。51.新闻传播客观性:内容上是客观存在或客观上正在发生与发展的事实形式是通过新闻事实的客观叙述等,运用

11、事实的自身逻辑力量显现新闻传播的倾向性。52. 新闻传播的公正性:即公平原则,或平等原则。指新闻媒介为争议双方提供平等利用媒介的机会。53. 新闻传播的全面性:指指新闻传播中提供各方面的事实、情况、意见,不片面报道和隐匿事实。54. 新闻传播的快捷性:指新闻传播必须迅速及时,时间性:新闻发布与新闻事实发生之间的时距,时距越小传播效果越好,新闻传播越有价值;时效性:事实发生与作为新闻事实予以报道的时距,同新闻面世后激起的社会效果的相关量。55. 抢新闻:指传播工作者要尽快地发现新事实,报道新近发生的变动。56.报道时机:指现实生活中潜存着的有利于某项报道获得良好效果的机会。57.慢三拍:指决策慢

12、,采制慢,刊播慢,造成的原因是由于机构重叠,运作繁琐,作风拖沓,手段落后。58. 媒介:社会生活中指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59. 传播媒介:用来表示含义的静态或动态的任何物体或物体排列,也称媒体,指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60. 新闻媒体:特指专门用于交流传播新闻信息的工具,仅包括六种传统新闻媒介和新媒体六种传统新闻媒介:报纸、新闻期刊、广播、电视、新闻电影、通讯社。61. 媒介形态:媒介的物理特征和工作原理。物理特征 物质实体:文字、印刷品、通讯器材等;物理能:电波、光波、声波等。62. 大众传播媒介:泛指所有用以向广大受传者传递各种信息的技术手段,通常指报纸、期刊、广播、电视四大媒介。63

13、. 小众传播媒介:即非群体化传播媒介,指传播范围小、受众人数少的传播媒介。64. 麦克卢汉 热媒介:可以使某一感官作高度定义(所传播资料的明确程度)扩张的传播媒介冷媒介:承载的讯息清晰度和明确度低,受传者参与程度大,有电视电影演讲等;新解释 热媒介:原先按传统工艺生产的报刊冷媒介:用新技术制作的报刊。65。 新闻传播媒介: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中介物,是新闻信息的物质载体。66. 设置议题:即议程确定。指传播媒介在一定时期内选择某个议题,实行强化报道,使其成为社会舆论的中心议题,目的旨在使其议题对改变或坚定公众态度产生强大效果,形成共识,引起普遍关注和重视,提高媒介人物的知名度

14、,使媒介事件产生轰动效应。有益提高新闻传播效果。67. 媒介文化:指在文化大系统中,以媒介为影响人的主要方式而构成的社会亚文化系统;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意识文化。68. 媒介文化:指口传文化、印刷文化、电子文化。69. 新闻文化:是媒介文化的内涵着眼于文化媒介的形态而言,新闻媒介是现代传播媒介之一,又是媒介文化的外延着眼于文化媒介的特征而言,新闻文化的主要标志是新闻作品。70. 媒介机构:由稳定的信息来源和大致稳定的传播对象,传播运作有一定的监控又有相当的自主性,媒介有稳定的信息产品以源源不断地供给传播对象,媒介与传播对象有双向互动关系,在传播活动中他律和自律都比较活跃。71. 媒介组

15、织:把能够自由运作,并具有相同介质、结构、宗旨与功能的媒介联合起来,结成的系统和团体。72. 新闻传播事业:各种新闻传播机构及其各项信息传播活动和经营管理活动的总称;人们通过新闻传播机构所进行的传播新闻、引导舆论和经营管理的经常性的社会活动。是各种新闻媒介机构、组织及其各种经常性业务活动的总称。73. 新闻舆论新闻传播事业通过自己的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罢公众中分散的、无组织的舆论,根据某种需要进行选择和树立,公开发表,使之成为集中的、有组织的舆论实现新闻舆论的引导作用是新闻事业重要的社会使命,阶级社会中的新闻事业,称为阶级舆论工具。74“两为”基本方针:为社会主义服务积极推动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推动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为人民服务忠实代表人民的利益,反映人民的意愿,传达人民的呼声。75. 经济报道:指有关经济建设、经济政策、经济活动、经济生活和经济动态的报道,具有政策性强,业务性强,同人民生活紧密相关等特点。76. 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的特征:指工人阶级政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各种新闻媒介机构、组织的总称。77.以正面宣传为主:指社会主义媒介机构和新闻传播工作者,在新闻宣传中将主要精力集中在报道社会主流、讴歌广大人民群众在党领导下所创造的业绩上,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