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的修养与管理艺术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6422314 上传时间:2024-01-26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157.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领导干部的修养与管理艺术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领导干部的修养与管理艺术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领导干部的修养与管理艺术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领导干部的修养与管理艺术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领导干部的修养与管理艺术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领导干部的修养与管理艺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领导干部的修养与管理艺术(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赵玉平老师这个在名家论坛上播的视频,让我收获良多,自己费尽心思找到了赵老师这个视频的文稿,特拿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加油!相信我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 郭中杰2012年5月25日第一集 领导干部的修养与管理艺术大家好!很高兴有今天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领导干部的修养与管理艺术”这样一个话题。大家都知道,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为人类留下了非常多的辉煌成果。值得我们去反思,去探索。我们认为在这些成果当中,管理成果和管理文化是一个华彩的篇章。我通过这个很短的讲课,希望能提供给大家一个探索的门径,同时也希望能通过我不成熟的解读,给大家在生活,和事业中起

2、到一些比较有意义的借鉴。我首先用三句话来形容一下传统文化的大致特征。第一句:中华管理硕果累累。有人就会说,在中国没有一个标准的管理学,没有规范的管理体系,在这里,我讲两个词,一个叫管理,一个叫管理学。管理和管理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说现代意义上的系统的管理学确实是来自西方,而我们中国从来不缺管理,而且我们的管理是非常厉害的,非常令人钦佩的,是值得我们研究和继承的。大家想一想,多民族的国家那种跨洲际的远征,比如说从万里长城到京杭大运河等这些宏大的项目,都是管理的成就,比如说万里长城,这么大一个项目,它的项目管理,进度控制,后勤供应,人才培训、质量控制等等,都有一些管理上宝贵的东西。这是两千年以

3、前的事啦,所以我们说中华五千年文化确实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博大精深的管理成果和管理智慧,需要我们用现代管理的眼光去重新审视和探索,值得我们去研究。第二句:于无字处读经典。文字有可能是我们看到的是表象,但从字背后则能让我们看到事物的发展规律。大家都知道,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主要在山东,因为这个地方产生了最经典的三种文化人物,第一种圣人:孔子、孟子、孙子包括诸葛亮都是山东人。第二种人是响马:梁山好汉。第三种人就更经典了,这种标志性人物是什么呢?叫狐狸精。山东淄博市,是专门写狐狸精的,我们来探讨一下狐狸精文化,有一个外国女作家,写了一篇文章,从“聊斋志异”看中国男人的爱情观。他说天仙、地鬼、狐狸精

4、都特别喜欢书生,但这些知识分子在爱情观上存在着六大劣根:“胆小、怕事、吃软饭、花心、好色、不负责任”。你们说是否可恨呢?每次书生犯完事后狐狸精都能原谅他,都能不计前嫌,破镜重圆。女作家就问为什么她能宽宏大量呢?你再看一看我们国家很多经典的爱情故事,男一号永远是书生,便会问为什么,狐狸精都这么喜欢书生,从简单的表像和文字入手,是没办法解读出来的。但如果我们用管理学的角度,用一句话就能把这个问题解决了,问:狐狸精为什么那么喜欢书生?答:因为写书的都是书生。这就说明,书生把实现不了的梦想写在书里,这就叫立意决定立场,立场决定行动。所以从管理学的角度就能很容易抓到问题的本质,就像水浒中的情节,大家说宋

5、江这么会当领导,但为什么宋江会投降,答:不是宋江要投降,而是作者要投降,宋江不投降,作者就无法往下写了。通过投降这场戏,恰恰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在斗争当中的软弱性,妥协性和迷惑性,他不知道往哪走,胜利之后他还不知道往哪写了,所以说,宋江只不过是作者笔下的一个符号而已,这也叫透过现象看本质。管理学给了我们一个框架,一个眼光。我们可以通过这个眼光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看到本质,文化复兴我们讲复兴的不光是故事、人物、奇闻异事,我们想复兴的还是这种传统和规律,这种对传统的坚持和规律的探索,这就是“于无字处读经典”看到文字背后的东西。这样对我们人生才会有意义,就像我们刚入社会的大学生,他们常抱怨说社会怎么就和

6、书本上学的不一样,从这句话里,他们应该能找到答案。第三句话,管理无处不在。有人说,我一不想搞企业,二不想当领导,三不想管人,我一个人过滋润的小日子,你告诉我,我为什么要学管理?就算你不搞企业,不当领导,不管人,你想一想你的生活,每天早晨你一睁开眼的第一件事情你就会想我今天几点几点干什么,这叫什么?这叫时间管理,上午要见什么人,跟这个人说什么话,跟那个人说什么话,哪个电话接,哪个电话不接,这叫沟通管理和人际关系管理;去食堂吃饭,点哪个菜不点哪个菜,这叫决策,你说我不点菜,我自己做饭,做饭到菜市场买菜要讨价还价,这叫商务谈判;回到家做饭了,先煲米饭再炖烫,这边再炒菜,这叫流程管理,运用的是运筹学;

7、做完饭儿子回来了,这小家伙考试不及格还在学校打架,那应该教育啊,那教育叫什么呢?叫领导激励;有人说,我还没成家,你没有成家得攒钱买房买车吧?这叫什么?叫个人理财管理啊。有人说我还没谈恋爱,那谈恋爱总得要谈吧,谈是什么?谈是沟通艺术。所以说学一点管理,不是为了事业,是为了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增加我们的幸福感。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建议大家还是要学一点管理。那以这三句为基础,我们要探讨一下中华文明当中的管理思想,你说中国人的管理思想,它有什么特点呢?我首先给大家讲一首诗,这首诗大家都非常熟悉,但对这首诗引出的管理学的探讨,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我来给大家讲一下,诗的作者是南宋著名诗人叫杨万里,诗的名字叫

8、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我记得我当年学这首诗的时候,老师跟我们说诗人把西湖的美景写绝了,接天莲叶,映日荷花啊,一定要去啊,有机会一定要去杭州看西湖,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然后老师又说了,为什么送别的时候把景色写得这样优美呢?表达对友人无限的眷恋之情。但我告诉大家,这首诗一不是写西湖美景的,二不是写送别的,这首诗是写管理的,我来给大家分析一下,大家先看题目,“晓出”,晓是时间,出是动作,净慈寺是地点,那么净慈寺后边跟了一个人名,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林子方是谁?南宋年间的一个官员,他什么职位呢?叫直阁秘书,什么叫直阁秘书?古代官员当中,凡是

9、带“中”和“直”的,一般都是皇帝身边的人,所以我们认为,直阁秘书实际上就是皇帝的秘书,这个职位并不高,也就是六七品这样子,但它的位置很特殊,是皇帝身边的人,诗人杨万里当时是什么身份呢?他是秘书监,也就是林子方的顶头上司,但林子方由于是皇帝身边的人,也不属于杨万里管的,由于林子方年轻有水平,皇帝很欣赏他,连升三级让他外边当官,林子方高兴了,就要去当官了,但杨万里作为他的领导,不愿意让他走,于是写了这首诗,希望他能理解自己的心意,我来跟大家解读一下这首诗的含义。第一句:毕竟西湖六月中毕竟讲的是一种态度,也就是说小林子啊,讲一句掏心窝子的话,“西湖”用景物代表首都临安,就像我们用大明湖代表济南,用昆

10、明湖代表北京,临安这个地方六月是什么特点?就一个字热,所以第一句话说的是什么呢?就是说小林子啊小林子,毕竟你在首都一个最热的一个位置上。第二句:风光不与四时同说你个人的发展跟到哪去都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杨万里下面开始揭秘了。第三句:接天莲叶无穷碧古人用天指皇帝,接天就是说小林子啊,你最大的资源是什么?你是皇帝的直接下属啊,就算你是一片普通的莲叶,你个人前途也无穷啊。第四句:映日荷花别样红日还是指皇帝,映日指沾皇帝的光,也就是说一旦你有成绩了,因为你是沾皇帝的光,你就能得到超量的认可和关注,这时候你就会别样红啊,有了无穷碧和别样红,有了这样的条件,你为什么还要去别的地方当领导呢?要提拔就要就地

11、提拔。杨万里想说的实际是这个,而林子方呢,他就和我们整理历史材料的人一样,他只有哲学和历史的底子,他只说这首诗好啊,这东西我收藏啦,然后就走了,最后林子方就在茫茫历史上消失了。从这首诗中,我给大家总结中华文明管理思想中的三大特点,中华管理学的三大特点:一、人本管理是中国管理的精髓。孔子对干部管理中有六字法则,叫“舍小过,举所知”。舍小过指的就是不要在乎一个干部身上的小毛病,就是不要小心眼,不要求全责备太挑剔。什么叫举所知?知就是了解,举所知就是要用自己了解的干部。我们以前都听说过要“任人为贤”,不能“任人为亲”,这里我讲一个新的提法,叫“任人唯知”,为什么这么说?这个人纵使名满天下,但你却不了

12、解他,于是他的优点你不知道,你得试,这有成本有风险,他的缺点你同样不知道,你没法防,这又有风险,所以用自己不了解的干部,存在由于信息来源不对称带来的用人风险,那用自己了解的干部就不一样了,他优点少一点,没关系,我都知道,用得到位,他的缺点我都知道,可以提前预防,这叫“优点可用,缺点可控”,这个干部用起来就舒服,没风险,所以我们用干部,不能用我们不了解的,纵使他名声再好,你一点儿都不知道,也存在风险。所以很多人不知道领导的艺术,这领导一上任,就用自己过去曾经用过的人,周围的人就说这领导任人为亲,其实他不理解,这领导不叫任人为亲,叫任人为知,最开始只能用自己了解的,这才能保证工作稳定发展,随着时间

13、的推移,领导对了解的人会越来越多,这样他的用人范围才会越来越大,这是基本的管理规律。所以杨万里跟林子方说,任人为知,领导要用了解的人,你就是领导身边的人,随时都能见面,那你就拥有最重要的资源,这样你的机会是大大的,可是你一旦离开领导身边,人一走茶就凉,人不见面时间长了就淡忘了,所以实际上杨万里是在跟林子方讲任人为知的管理理念和管理规律。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研究管理是从人出发的,从人的利益、观点、立场出发,我们这个人本讲的是什么?讲的是来自人,通过人,为了人,这是中国人本管理的精髓。西方管理的精髓在哪?四个字:规范管理。讲究制度、标准、流程、方法东方管理的精髓在哪?人本管理。注重人的内心、满意

14、度、幸福感、人际关系的和谐。这两种管理到底哪个好?我告诉大家,管理当中没有最好,只有合适。我认为对那些素质比较低,竞争环境不是很复杂,这种环境用规范管理比较好。而对于竞争环境复杂,任务极其复杂,队伍素质很高,管理结构不稳定,这种情况下用东方的人本管理比较好。大家想一想,你带十个博士,研究卫星上天,人类登火星,能不能用严格的胡萝卜加大棒,标准的流程方法,每天打卡,按手印,定时考勤的方法,我告诉你,不能用。我告诉你,不行,只能用人本的办法,你要做后勤部长,要关心生活,这些人的专业水平比你这领导要强,他们懂的事你都不一定了解,这种情况下要走人本的道路,搞满意度提升,要放权扁平化,民主管理,要他们说话

15、,要他们自主。不要整天婆婆妈妈,不要整天指手划脚。但相反,你带一群工人去完成一项基本的建筑施工,这时候要不要采用民主放权,把什么事都交给他们啊?这时候就不行,如果放权给他们,任务就可能完不成,为了任务完成就得定规矩,守纪律,做基本任务要求,先把规定动作完成,然后你再来自选动作,这就叫管理与对象的匹配性,东方管理也没什么好,西方管理也没什么不好,要平衡,要匹配。二、中国管理思想有待开发。从这首诗来看,我们的管理思想真的有待开发啊,这首诗你真的把它拿写景诗来读,可以吗?可以,而且可以读得很棒,不过,你没办法看到其中内部很深的东西,我们大量的文化传播现在开始复兴了,繁荣了,但我们讲文化总不能从人物到

16、人物,从故事到故事,讲些表面的东西,要讲规律才能对我们的生活有意义。三、中华文明管理思想中存在着大量的隐喻和暗示有人就说了,杨万里费事不费事,你甭写这首诗,直接跟林子方说小林子,你别离开皇帝身边,跟着领导大有前途,不就得了?你说这个该多好啊,你为什么要绕那么大的弯子,最后却没有达到目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中华民族在表达感情上是一个含蓄的民族,越是表达强烈的感情越是要含蓄,用意会,用默契;第二个是政治传统的原因,在中国的政治传统中的领导艺术是被统治阶级垄断的,叫帝王之术,在那封建社会下,你要是敢讲帝王之术,你就危险啦,所以杨万里不敢讲,他怕危险,与此类似的用暗示表达出来的管理规律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多的,这些东西都需要我们用现在的眼光和知识把这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