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王金发习题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6421851 上传时间:2022-08-02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83.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胞生物学王金发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细胞生物学王金发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细胞生物学王金发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细胞生物学王金发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细胞生物学王金发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细胞生物学王金发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胞生物学王金发习题(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细胞生物学王金发习题第一部分一、名词解释,、细胞生物学2、细胞,、细胞膜,、简单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运输,、膜转运蛋白,、膜泡运输,、膜受体1,、配体,、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1,、胞吞作用,、胞吐作用二、单顶选择题,、原核细胞不具备的是,、细胞膜,、核糖体,、DNAD核膜、核仁,、真核细胞的细胞膜主要成分中不包括A、蛋白质B、脂类C、糖类D、核酸,、影响细胞膜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是A、温度B、离子强度C、pHD、脂肪酸不饱和程度,、膜脂分子分布的不对称性是指A、脂分子在膜上亲水头部与疏水尾部不对称B、在两层膜脂中脂分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同C、在两层膜脂中膜蛋白不同D细胞膜外表面是亲水的,内表面是疏水

2、的,、造成细胞膜流动性的主要原因是A、胞内压力B、膜蛋白的运动C、膜脂分子的运动D蛋白质与脂类的有机组合,、膜脂分子不具备的运动方式是A、向各方向运动B、侧向扩散C、翻转运动D、弯曲运动,、糖分布在细胞膜的A、内表面B、外表面C、内、外表面确良D、内、外表面之间,、Na+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其转运方式是A、主动运输B、简单扩散C、易化扩散D、胞吞作用,、Na+K+M转运Na+和K+勺方式属A、单运输B、协同运输C、共运输D、对向运输,、Na+K+M水解一分子ATP可转运A、3个Na2个K+B、3个K+、2个Na+C、2个Na+、2个K+D、3个Na+、3个K+,、载体蛋白顺浓度梯度转运Na叭胞

3、的同时,将葡萄糖逆浓度梯度一起带入胞内,此转运方式为A、共运输B、对向运输C、协同运输D、单运输,、Na+H+交换载体在使Na+A胞的同时将H+出细胞,此转运方式为A、共运输B、对向运输C、协同运输D、单运输不受条件控制的跨膜通道为A、配体闸门通道B、离子闸门通道C、电压闸门通道D、持续开放通道,细胞无选择地吞入固体物质的过程为A、胞吞作用B、吞噬作用C、吞饮作用D、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细胞摄入LDL颗粒的过程是A自由扩散B、吞噬作用C、主动运输D、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有被小窝的作用是A使特定受体聚集B、吞入大分子物质C、防止大分子泄漏D、使细胞膜牢固,、膜受体具备的功能是A、识别、结合配

4、体8、 引起胞内一系列反应C、识别、结合配体并引起胞内一系列反应D、引起离子跨膜转运,、膜受体与配体结合的部位是A、活性部位B、结合部位C、调节部位D、催化部位,、细胞膜上某种膜受体的数量有限,只能与一定量的配体结合,此性质是A、特异性B、可饱和性C、高亲合性D、可逆性,、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跨膜转运的是A、胞吞作用B、简单扩散C、易化扩散D、主动运输,、在膜受体转导信号时,不能作为第二信使的物质是A、cAMPB、cGMPC、G蛋白D、IP3和DG,、催化受体完成信号转导是靠A、开启离子通道B、激活G蛋白,使之活化某种酶C、自身TPK活性D、cAMP,、在G蛋白中,a亚基的活性状态是A、 与GT

5、P吉合,与B丫分离B、与GTP吉合,与B丫聚合C、与GDPg合,与B丫分离D与GTP吉合,与B丫聚合24、偶联G蛋白的cAMFB号途径中刺激型和抑制型途径的共同点是A、G蛋白都作用于ACR都有同样的G蛋白C、都有同样的受体D、都使cAM哈量上升25、AMP言号途径和IP3和DG途径的共同点是A、者酹舌化ACB、 都活化特异的磷酯酶CC、都要通过G蛋白活化特定的酶D都只产生一种第二信使26、在催化受体完成信号转导时,充当第二信使的是A、TPKR磷酸化的靶蛋白C、 cAMPD、Ca2+27、细胞表面是指A、细胞外的糖被B、糖被及细胞膜C、细胞膜D、糖被、细胞膜及膜下溶胶28、在一细胞融合II实验中

6、,作为细胞融合诱导物的是A、甲醇B、乙醇C、冰醋酸D、聚乙二醇29、细胞融合是指A、两个或两个以上细胞合并成一个细胞的过程8、 两个或两个以上细胞核合并成一个细胞核的过程C、两个或两个以上膜性小泡合并的过程D细胞遗传物质重新组合的过程30、融合率=A、(融合的细胞数/总细胞数)X100%B、(融合的细胞核数/总细胞核数)X100%C、(融合的细胞数/总细胞核数)X100%D(融合的细胞核数/总细胞数)X100%四、是非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在括号中以一+示正确,一一八示错误)1、()膜脂分子的运动是膜流动性的主要原因。2、()因为细胞膜具有流动性,所以它属于液体物质。3、()细胞膜的内外表

7、面都覆盖有一层糖类物质。4、 ()在脂双分子层中,因为脂分子的亲水头部都朝向两个表面,因此,脂分子是对称性分布的。5、 ()所有膜脂和膜蛋白都是兼性分子。6、 ()载体蛋白即负责小分子物质的主动运输,又负责易化扩散。7、()所有的胞吞作用都是经过受体介导的。8、()胞吐作用和胞吞作用在转运大分子物质的同时,进行细胞膜与细胞内膜的交流。9、()Na+K+M在消耗ATP时,将Na+ffiK+专运到细胞内。10、()当配体与受体结合时,直接引起离子通道的开启,此类受体是离子通道受体。11、()催化受体是靠自身的TPK活性来完成彳S号转导,TPK就是第二信使。12、()偶联G蛋白受体的效应器是酶或离子

8、通道。13、()G蛋白是三聚体,只有在聚合状态时它才能作用于效应器。14、()cAMP途径中刺激型与抑制型途径共用同种G蛋白和同一效应器。15、()cAMP、cGMPIP3和DGffi是第二信使。16、()有被小窝、有被小泡与细胞选择性转运特定的大分子有关。17、()细胞表面就是指细胞膜。18、()细胞识别仅指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相互辩认和鉴定。19、()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结构的学科。20、()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五、问答题,、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结构上有何区别,、细胞膜的分子结构特点是什么,、液态镶嵌模型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简单扩散和易化扩散有何异同,、被动运输和主

9、动运输的主要区别是什么,6、膜转运蛋白在物质跨膜转运中起什么作用一、在细胞膜上Na剂K包如何转运的,、膜受体分为哪几类,它们各有何特点,、小分子物质和大分子物质在细胞膜上的转运有什么不同,、举例说明细胞膜上蛋白质分布的不对称性。,、在cAMP信号途径中,刺激型途径与抑制型途径有什么联系,“、cAMP信号途径与IP3和DG途径有何异同,,、细胞如何选择性摄入大分子物质,、影响细胞膜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在细胞膜上脂类的作用是什么一、名词解释1、细胞生物学:是从细胞、亚细胞和分子三个水平研究细胞生命活动的科学。2、细胞:是生物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的基本单位。3、细胞膜:是细胞质和外界相隔的一层薄膜

10、。4、简单扩散:脂溶性和非极性小分子物质顺浓度梯度过膜的过程。5、易化扩散:非脂溶性、极性小分子物质借助膜转运蛋白顺浓度梯度过膜的过程。6、主动运输:载体蛋白利用代谢能,逆浓度梯度转运小分子物质过膜的过程。7、膜转运蛋白:细胞膜上负责转运小分子或离子的跨膜蛋白。8、膜泡转运:大分子和颗粒物质经一系列膜泡的形成和融合来完成转运的过程。9、膜受体:细胞膜上能特异地识别、结合配体,并引起胞内一系列反应的跨膜蛋白。10、配体:能特异地与受体结合并引起胞内效应的信号分子。11、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在细胞膜的有被小窝上,特定受体与相应大分子物质结合,引发形成有被小泡而实现选择性快速吞入某物质的过程。12、

11、胞吞作用:胞外大分子物质被细胞膜逐渐包裹、内陷,脱离细胞膜形成含有摄入物的膜泡,进入细胞质的过程。13、胞吐作用:胞内膜泡移向细胞膜并与之融合,将内含的大分子质排到胞外的过程。二、单选题1D2D3D4B5C6A7B8C9D10A11A12B13D14B15D16A17C18C19B20A21C22C23A24A25C26B27D28D29A30B四、是非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五、问答题(答案要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结构上有何区别,1)细胞核:前者无核膜、核仁,环状DN砥

12、露于月fi质中;后者有核膜、核仁,链状DNAf组蛋白结合成染色质,存在核内。2) 内膜系统:前者无或具极简单的内膜系统;后者具极复杂的内膜系统,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3) 细胞骨架:前者无,后者有。,、细胞膜的分子结构特点是什么,1) 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连续主体;2) 膜蛋白以镶嵌和附着的方式存在脂双层上;3) 具有流动性;4) 膜物质呈不对称分布。,、液态镶嵌模型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它把生物膜看成是嵌有球形蛋白质的脂类二维排列的液态体,膜是一种动态的、不对称的、具有流动性特点的结构。,、简单扩散和易化扩散有何异同,异:前者无需借助膜转运蛋白,转运脂溶性、非极性小分子;后者需借助膜转运

13、蛋白,转运非脂溶性、极性小分子或离子。同:物质均为顺浓度梯度转运,无需消耗细胞的代谢能。,、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的主要区别是什么,被动运输不消耗细胞的能量,物质是顺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转运的,而主动运输消耗细胞的能量,物质是逆浓度梯度转运的。,、膜转运蛋白在物质跨膜转运中起什么作用,膜转运蛋白可帮助物质进行跨膜转运,它包括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载体蛋白通过与被转运物质结合、变构,使物质转运过膜,其转运过程有的是耗能的主动运输,有的是不耗能的易化扩散。在转运方式中,有的载体蛋白只能转运一种物质(单运输),有的同时同向转运两种物质(共运输),或同时反向转运两种物质(对向运输)。通道蛋白则是靠在膜上形成

14、极性通道转运物质,此过程都属不耗能的的易代扩散。通道蛋白形成的通道有的是持续开放的,有的是在特定条件控制下间断开放的,包括配体闸门通道、电压闸门通道和离子闸门通道。,、在细胞膜上Na饼口K+!如何*$运的,一般情况下,K+内K+外,Na+内Na+外。由于存在内外的离子浓度差,两者均可在转运蛋白的帮助下,顺浓度梯度过膜(易化扩散)。另外,在细胞膜上还存在着Na+K+M,该载体蛋白每分解1个ATP分子,可逆浓度梯度转运3个Na饼口2个K+(主动运输)。,、膜受体分为哪几类,它们各有何特点,根据膜受体的结构和功能,可将其分成三类,即离子通道受体、催化受体和偶联G蛋白受体。离子通道受体本身是离子通道或

15、与离子通道偶联,它与配体结合时,靠开启或关闭离子通道来转导信号。催化受体的胞质区域具有酪氨酸蛋白激酶(TPK)活性,配体与该受体结合时,后者靠自身的TPK活性来转导信号。偶联G蛋白受体与配体结合时,其胞质区域通过激活G蛋白作用于效应器(酶或离子通道)来转导信号。,、小分子物质和大分子物质在细胞膜上的转运有什么不同,小分子物质的转运是靠直接穿过细胞膜来实现的,称跨膜转运,包括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简单扩散和易化扩散)。而大分子物质不能穿过细胞膜,只能靠膜性囊泡的形成和融合来实现转运,称膜泡转运。大分子进入细胞为胞吞作用,排出细胞为胞吐作用。胞吞作用中,按吞入物质的性质和形成内吞泡的大小分成吞噬作用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