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大21秋《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41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6421739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4.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师大21秋《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41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福师大21秋《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41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福师大21秋《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41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福师大21秋《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41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福师大21秋《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41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师大21秋《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4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师大21秋《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4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师大21秋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1. 元曲“四大家”是指( )A.关汉卿B.马致远C.郑光祖D.白朴E.曾扑参考答案:ABCD2. 下列关于南唐后主李煜说法正确的有( )A.李煜是一个全力以词抒写个人生活与情感体验的人B.他的初期词作多写宫廷享乐生活,但在艺术上已经显示清新浅淡的特色C.国破被俘后,他怆怀家国,已往情深,直抒胸臆,满纸明咽,词风大变D.他在艺术上大幅度地突破了在惨绿愁红的物象渲染中流露感情的传统写法,以落尽繁华的语言、不加烘托的白描写沉痛真切的情感,开拓了抒情次前所未有的艺术境界E.王国维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参考答案:A

2、BCDE3. 代表白居易最高成就的诗歌是( )A.长恨歌B.琵琶行C.秦中吟D.新乐府E.长恨歌传参考答案:AB4. 下列作品中,属“四大南戏”的是( )。A.荆钗记B.白兔记C.拜月亭记D.杀狗记参考答案:ABCD5. 李商隐的著名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出自( )。A.锦瑟B.无题C.晚晴D.贾生参考答案:B6. 杜甫用律诗写时事,较少叙述而较多抒情与议论,如秋笛、王命、征夫等。(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7. 以下关于红楼梦的表述,( )是错误的A、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现实主义创作的高峰B、与古代很多小说戏曲一样,属于世代累积型作品C、以传神之笔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

3、形象D、是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作品参考答案:B8. 欧阳修散文的主要风格是平易纡曲。(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9. 欧阳修的记叙文很有特色,他的历史著作新五代史颇得春秋笔法。(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0. 明朝晚期的两大文学流派是( )A.公安派与竟陵派B.浙西词派与阳羡词派C.阳湖派和湘乡派D.桐城派与古文派参考答案:A11. 王实甫的汉宫秋取材于王昭君的历史故事。(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2. 下列作品中,属于柳宗元寓言的有( )。A.临江之麋B.黔之驴C.蝜蝂传D.哀溺文参考答案:ABCD13. 紫钗记、南柯梦记、邯郸记故事分别取材于唐人小说( )。

4、A.长恨歌传B.霍小玉传C.南柯太守传D.枕中记参考答案:BCD14. 南朝乐府民歌子夜四时歌: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下面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A.这是从子夜歌变化出来的一种歌唱四时的曲调B.这首诗是首冬歌中的一首C.将自己的情感比作凌寒的松柏,无论气候怎么样恶劣,都不会变化D.这首诗对“好男儿志在四方”表达了赞美参考答案:D15. 心态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复杂的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是以民风和民俗形态出现的。(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16. “江西诗派”的“三宗”是指( )A、杜甫B、黄庭坚C、陈师道D、陈与义E、陆游参考答

5、案:BCD17. 中国古代长篇小说创作的最高峰是( )A、金瓶梅B、镜花缘C、红楼梦D、西游记参考答案:C18. 西厢记诸宫调(名词解释)参考答案:董解元所作,共用宫调一百八十八套,五万余言,又分别以不同角色的口吻演唱,且有白有曲,对元杂剧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故事情节源于莺莺传,但主题发生了根本变化,从维护封建夫权变为赞美青年男女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最终成功,达到全新的思想高度。19. 西周分封制度就是根据关系远近,具体进行等级的分封。(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20. 散文“清初三大家”指的是侯方域、魏禧和汪琬。(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21. 沈璟的传奇合称( )。A.临川

6、四梦B.荆王拜杀C.南词全谱D.属玉堂传奇参考答案:D22. 金代著名的诸宫调有董解元的( )。A.西厢记B.西厢记诸宫调C.莺莺传D.圆圆曲参考答案:B23. 就题材而论,西游记属于下列哪类小说( )A.讲史小说B.神魔小说C.世情小说D.人情小说参考答案:B24. 明中叶前七子的代表作家是:( )A.李东阳B.李梦阳C.康海D.何景明参考答案:B25. ( )曾经整理并评点三国演义A、金圣叹B、毛纶、毛宗岗父子C、张竹坡D、脂砚斋参考答案:B26. “元曲四大家”属于大德年间以后的作者是( )。A.关汉卿B.马致远C.郑光祖D.白朴参考答案:C27. 明确称杜甫总结发展了他以前的诗歌,为集

7、大成者的是( )A.苏轼B.闻一多C.鲁迅D.元稹参考答案:A28. 剪灯新话的作者是( )。A.徐渭B.归有光C.瞿佑D.李昌祺参考答案:C29. 魏晋时期经学式微,玄学兴起,玄学由道教学说发展而来。(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30. 陶渊明成就最高的诗作是( )A.咏怀诗B.山水诗C.边疆诗D.田园诗参考答案:D31. 与唐诗、宋词并称的元曲,包含( )A.杂剧和散曲B.杂诗和南戏C.戏曲和杂剧D.散曲和戏曲参考答案:A32. 散曲“酸甜乐府”的作者是徐再思与贯云石。(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3. 秋胡戏妻的作者是石君宝。(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4. 齐梁时期的

8、文学批评家有( )A.曹丕B.刘勰C.干宝D.陆机E.钟嵘参考答案:BE35. 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为( )A.先秦B.秦C.西汉D.东汉参考答案:D36. 王实甫最重要的戏剧是西厢记。(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7. 琵琶记中蔡伯喈所遭遇的“三不从”是指( )。A.不肯赴选,其父不从B.想要休妻,赵五娘不从C.想要辞官,皇帝不从D.想要辞婚,牛相不从参考答案:ACD38. 南戏产生在以下哪个地区:( )A.杭州B.永嘉C.大都D.汴梁参考答案:B39. 王实甫西厢记中“文魔秀士,风欠酸丁”两句是谁的唱词( ):A.莺莺B.红娘C.张生D.老夫人参考答案:B40. 华夏直接来源是夏、商、

9、周三族。(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1. 下列哪项不属于金瓶梅的社会意义?( )A.从西门庆形象看金钱的巨大能量B.西门庆家族女性群具有近代人文色彩的个性主义C.女性世界的社会悲剧D.世态炎凉的丑剧参考答案:B42. 竟陵派的代表人物是钟惺与谭元春,他们主张“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追求“幽深孤峭”的风格。(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3. 杜甫诗歌风格多样,但为历来所公认的主要风格是“( )”A.抑郁凄楚B.沉郁顿挫C.凄凉悲伤D.刚健有力参考答案:B44. 王实甫为元杂剧文采派的代表作家,其剧作语言被朱权的太和正音谱称为“如花间美人”。(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10、B45. 下列属于清初遗民诗人的是( )。A.顾炎武B.钱谦益C.吴伟业D.宋琬参考答案:A46. 清代凌濛初创作的“二拍”是指( )A.初刻拍案惊奇B.二刻拍案惊奇C.一刻拍案惊奇D.两刻拍案惊奇E.壹刻拍案惊奇参考答案:AB47. 明开国文臣之首是指( )A.宋濂B.刘基C.王守仁D.方孝孺参考答案:A48. 欲利是墨家价值论的中心。(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49. 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是( )A.“茶陵诗派”B.“前七子”C.“台阁体”D.“唐宋派”参考答案:B50. 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包括( )。A.紫钗记B.牡丹亭C.邯郸记D.南柯记参考答案:ABCD51. 明代“

11、临川派”的核心人物是( )A、汤显祖B、王安石C、黄庭坚D、王实甫参考答案:A52. 欧阳修的提出的“穷而后工”与韩愈的“不平则鸣”一脉相承,同时又有一定的发展。( )T、对F、错参考答案:T53. 清初“江左三大家”包括( )。A.王夫之B.钱谦益C.吴伟业D.龚鼎孳参考答案:BCD54. “十才子”之名,最初见于中唐诗人姚合编的极玄集,即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55. 被后人称为“明第一曲”的戏曲作品是四声猿。(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56. 乐章集中慢词数量超过二分之一。(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

12、57. 窦娥冤的素材由来已久,由刘向说苑贵德“东海孝妇”的故事、汉书于定国传和晋代干宝搜神记的相关内容演绎而来,最终发展成为窦娥冤。( )T、对F、错参考答案:T58. 以下清代诗人宗法宋诗的有( )。A.厉鹗B.翁方纲C.沈德潜D.钱谦益参考答案:ABD59. 古代社会政治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有( )A.宗法制度与专制制度的结合,思想上表现为儒法合流,文化上表现为“内圣外王”心态的形成B.社会政治结构的宗法型发展特征,导致中国传统文化伦理型范式的形成C.专制制度的充分发展,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D.宗法制度到时中国宗教文化的盛行参考答案:ABC60. “周礼”称八卦为“经卦”。(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