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决定优劣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6419011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秩序决定优劣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秩序决定优劣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秩序决定优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秩序决定优劣(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秩序决定优劣晚清篆刻家徐三庚个性风格极为突出。他以切刀法刻 小篆,婉转流美之中别具筋骨风神。他的印对笔意的表现尤 为重视,甚至有人以“吴带当风” 来形容其篆刻中的笔意美。徐三庚篆刻个性鲜明,但印坛对他总的评价并不是很高, 至少不能与“晚清四家”相雁行。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他 的篆刻过分注重笔意的表达, “印化”不足,对篆刻形式造 成了损害。如果从章法角度考虑,这种“印化”的不足直接导致了 印面的杂乱无章。比如“鹿民珍玩” (图 1)这方印,印面中 大量采用圆斜笔,留红多而散乱,字与字间的留红不通畅, 印面中字的位置划分不规则,使人有一种杂乱无章的感觉。 这是在白文印中。即使在对圆斜笔包容能力突

2、出的朱文印中, 这种现象也存在。比如“万里江山鸿爪遍一天风月马蹄宽” (图 2)有同样的弊病。徐三庚印作中也有不少笔意表现适度的佳作。如白文印 “冯氏子印”(图 3)、“孙 ?之印”(图 4),朱文印“胡纯辅 印”(图 5)、“名同伯易官同季父” (图 6)都是上乘之作。 这些作品的章法秩序都很完善,格局规范整齐。在这种框架 内,笔意的适度表现就成为一种优点。这四方印与上面两方 相比,优劣立判章法对秩序的要求促成了字法“印化”程序。不经“印 化”,将小篆不加改造纳入方块印面,势必造成文字与印章 形式的各种冲突,包括文字外形、结构、留空等方面,最终 导致混乱局面。“印化”是篆刻印章属性对书法属性的限制 过程,是篆刻保持独立性而不至于成为书法附庸的必然选择。 它的着眼点在字法,其实目的还在于章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