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和环境管理程序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6417751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施和环境管理程序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设施和环境管理程序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设施和环境管理程序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设施和环境管理程序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设施和环境管理程序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设施和环境管理程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施和环境管理程序(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程序文件文件编号发布日期设施和环境管理程序修订日期年月曰文件页次第1页共4页1. 工作目的为有效地控制用于检测/鉴定场所的设施和环境条件,保证检测/鉴定结果的有效性、准确性。2. 适用范围适用于检测/鉴定设施及环境条件的配置和控制。3. 工作职责3.1站长负责批准设施和环境条件控制及设施配置要求。3.2各检测所、土工实验室、分站负责设施和环境条件的控制要求的识别及日常维护。4. 工作程序4.1影响环境条件因素和控制目标4.1.1影响检测/鉴定的环境条件因素a) 温度、温度变化率、相对湿度、电磁干扰、照明、振动、灰尘、清洁度等,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温度、相对湿度及振动。b) 区域设置的合理性,如各

2、种项目的交叉影响。4.1.2环境条件控制目标4.1.2.1 本站确保检测/鉴定活动所需的设施和环境条件要求的实现,合理布局,防止其对检测/鉴定的结果产生不良影响,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有效。4.1.2.2 各检测所、土工实验室、分站根据开展的检测/鉴定项目及相关的规范、方法的要求,确定所需的设施和环境条件要求,并制订相应的技术要求,明确其控制要求,报站长批准后实施。4.1.2.3 本站设施和环境条件配置应满足以下要求:a)保证动力电和照明电的供给;b )对温度、湿度、振动、噪音、电磁干扰、电源电压和灰尘等要求严格控制;c)相邻区域工作不相容时,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程序文件文件编号发布日期设施和环境管

3、理程序修订日期年月曰文件页次第2页共4页d)采取措施,防止交叉污染;e)对在检测/鉴定过程中产生油烟及有害气体的作业场所安装通风排气系统。f)恒温恒湿试验间配有空调机和湿度调节器。g) 对电磁干扰、灰尘、振动、电源电压等严格控制,对发生较大噪声的检测/鉴 定项目米取隔离措施。h) 化学药品、标准物质存储区域应通风良好且满足温湿度的要求,必要时购买冰 箱保存。i)塔式起重机现场检验应满足风速的要求。4.2设施和环境条件的建立421各检测所、土工实验室、分站根据开展项目的要求提出设施和环境条件的要求,并考虑如下要求:a)对于有温湿度要求的实验室应设置壁挂式空调或柜式空调;b)对于有振动要求的实验室

4、应尽可能远离振源并做防震措施;c)对于有防尘要求的实验室应尽可能加装双层玻璃窗或封闭;d)试验办公区域隔离,分区分房间开展不同的项目,减少交叉影响;e)环境条件监控设备的要求;f)考虑设备本身使用条件、操作的方便性和人员健康等要求。422站长负责批准各检测所、土工实验室、分站的设施和环境条件的要求。4.3监控设施与设备的配置4.3.1相关的标准规范、方法及作业文件已明确有环境条件的特殊要求,应配置相应的监控设施。的要求,432各检测所、土工实验室、分站按照外部支持服务和供应管理控制程序米购设施和设备。4.3.3环境监控设备如温湿度计等在安装使用前按照量值溯源控制程序进行检定/校准并将其编入本站

5、的量值溯源计划。4.3.4对技术要求较高的监控设备应由各检测所、土工实验室、分站技术主任组织制订作业指导书,制定详细的操作和使用方法。程序文件文件编号发布日期设施和环境管理程序修订日期年月曰文件页次第3页共4页4.4环境条件的监控和维护441各检测所、土工实验室、分站对各试验场所的照明、采光、采暖、通风等设施要 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和维护,以保证其符合开展工作的要求。4.4.2各检测所、土工实验室、分站保证用电安全,有特殊用电要求的检测/鉴定应加装必要的辅助设备。4.4.3检测/鉴定人员在开展检测/鉴定前应确保环境条件满足要求,并在原始记录中记录温湿度等环境条件。4.4.4需要样品/检材调节的实验

6、室或长期需要控制环境条件的仪器设备,工作人员应定时填写环境条件运行监控记录,记录温度与相对湿度等环境条件,对环境条件的波动有要求时应按照其波动要求加大记录频次。使用自动记录温湿度等环境条件的温控设备应由检测/鉴定人员每天进行数据核查,确保环境条件满足要求。4.4.5检测/鉴定过程时间比较长,实验室环境条件影响到检测/鉴定结果时应填写环境条件运行监控记录,记录当天的温度与相对湿度等环境条件。4.4.6当环境条件影响到检测/鉴定结果时,检测/鉴定人员应立即停止工作,分析查找原因待环境条件恢复到控制标准且保持稳定后重新开展工作。4.4.7监督员在行使监督职责时,发现检测/鉴定过程中环境条件或辅助设施

7、不符合要求,应提出纠正和整改意见,必要时责令检测/鉴定员停止检测/鉴定工作,并对此期间出具的检测/鉴定数据的有效性做分析和判断处理。4.4.8对非固定场所的抽样、检测 /鉴定时,应对工作场所环境和设施检查确认,要求作管理程序和现场具有可以保证检测/鉴定结果有效性和准确度的环境条件,并予以记录,详见检测工鉴定工作管理程序o监控和4.4.9 技术负责人应定期检查各检测所和土工实验室的设施和环境条件的维持、 记录情况。如发现不符合,按照不符合检测/ 鉴定工作控制程序要求执行。4.4.10 各检测所、土工实验室、分站应按内务管理程序的要求管理,使试验区域 保持清洁、整齐、安全的良好受控状态。不得在实验

8、室内进行与检测 / 鉴定无关的活动,存 放与检测 / 鉴定无关的物品。4.4.11 无关人员未经批准不得随意进入试验区域,尤其是有特殊要求的工作区域,应程序文件文件编号发布日期设施和环境管理程序修订日期年月曰文件页次第4页共4页有警示并严格限制人员的进出,以免影响环境的稳定性和检测/鉴定工作的安全。4.5当环境条件超出标准规定要求时,检测/鉴定人员应立即停止试验,直至环境条件恢复至标准规范规定的要求。5. 相关文件5.15.2外部支持服务和供应管理控制程序不符合检测/鉴定工作控制程序5.3 内务管理程序5.4 检测鉴定工作管理程序5.5 量值溯源控制程序6. 相关记录6.1 QR(P)05-001环境条件运行监控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