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民俗文化产品营销现状及其发展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6417492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34.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民俗文化产品营销现状及其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浅议民俗文化产品营销现状及其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浅议民俗文化产品营销现状及其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浅议民俗文化产品营销现状及其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浅议民俗文化产品营销现状及其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议民俗文化产品营销现状及其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民俗文化产品营销现状及其发展(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议民俗文化产品营销现状及其发展摘要民俗 文化 是我国 民族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鲜明时代色彩和地域特征的区域性文化。我国民俗文化资源丰富 , 民俗文化产品各具特色, 本文对民俗文化产品的营销现状进行了分析及制定相关营销策略。运用营销理论分析我国民俗文化产品的营销出路,展望我国民俗文化产品的发展趋势, 把民俗文化作为资源面向市场,充分利用现有的民俗文化资源,实现从资源到产品的转变, 采取一系列措施与活动 , 尽可能的发现和利用各种民俗文化资源,使其成为更高价值的文化产品 , 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关键词:民俗文化产品,产品开发,营销策略Discusses the folklore cu

2、lture product marketing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Abstract: The folklore culture is our country national culture important constituent, has the bright time color and the region characteristic regional culture. Our country folklore culture resources are rich, folklore culture product uniqu

3、e, this article has carried on the analysis to the folklore culture product marketing present situation and make the related marketing strategy.Using the marketing theoretical analysis our country folklore culture product marketing outlet, forecasts our country folk custom culture product the trend

4、of development, faces the folklore culture as the resources the market, the full use existing folklore culture resources, realize from the resources to the product transformation, takes a series of measuresand the activity, as far as possible discovery and uses each kind of folklore culture resource

5、s, causes it to become a higher value the cultural product, creates more economic values.Keywords:Folklore culture product, Product exploitation, Market strategy一 引言 1二 民俗概述 1(一)民俗及民俗文化的概念 1(二)民俗文化产品的概念 2三 民俗文化产品营销现状 2(一)利用现有的资源树立营销观念 3(二)开发新资源 3(三)传媒对民俗文化产品的营销 4四 民俗文化产品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一)地域垄断造成的营销的封闭性

6、4(二)历史性导致民俗文化与现代营销的冲突 5(三)民俗文化的易逝性要求新的营销理念 5五 对我国民俗文化产品营销的机会分析 5(一)民俗文化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分析 5(二)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 8六 民俗文化产品的营销策略 9(一)传统营销理论体现供需双方双赢 9(二)服务营销体现民俗文化产品的差异化 10(三)体验营销带给消费者“真实”的感受 11(四)区域营销充分利用现有的民俗文化资源 12(五)民俗文化产品开发的原则 12七 民俗文化产品的发展趋势 14(一)民俗文化产品向着整合营销的方向发展 14(二)民俗文化产品向着产业化方向发展 14参考文献 15一 引言民俗既是一种生活文化

7、,又是一种文化生活,并广泛存在于每一个群体于个体的生活中。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辽阔的疆域,众多的民族,拥有世界上最丰富多彩的民俗,随着消费心理变化、产品市场演变和体验经济兴起,尤其是地方和城市自我营销意识的加强,以及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竞争力要求的提高,现代民俗文化产品的整体开发和营销日益走上经济前台,民俗文化已经开始作为一种资源面向市场,因此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民俗文化资源,实现从资源到产品的转变,采取一系列措施与活动,发现和利用各种民俗文化资源,使其成为更高价值的文化产品。二 民俗概述(一)民俗及民俗文化的概念1民俗的概念“民俗”是人民大众参与创造, 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 它既包括农村民

8、俗 , 也包括城镇和都市民俗; 既包括古代民俗, 也包括新产生的民俗事项既包括口语传承的民间文学 , 也包括以物质形式和行为、 心理等形式传承的物质 , 精神及社会组织等民俗。民俗具有联系传统与现实的性质,民俗是民间文化中带有集体性、传承性、模式性的现象, 它主要以口耳相传, 行为示范和心理影响等方式传播和继承。 民俗是一种民间传承文化 , 它的主体部分形成于过去, 属于民族的代代相传的传递文化 , 它的根脉一直延伸到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 , 伴随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活继续向前发展变化。目前,我国民俗学家们将民俗事象大体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和语言民俗。物质民俗是人们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

9、富过程中不断重复的、带有模式型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产品形式。社会民俗也称为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指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涉及到个人、家庭、家族、乡里、民族等在结合、交往过程中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主要包括社会组织民俗、社会制度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以及民间娱乐习俗等。精神民俗是指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主要包括民间信仰、民间巫术、民间哲学伦理观念以及民间艺术等。语言民俗是指通过口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系统,包括民俗语言与民间文学两大部分。2民俗文化的概念“民俗文化”的概念有很多版本,简单的说,民俗文化是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

10、的简称。就主体而言,民俗文化具有不特定性,即许多情况下是某一地区、某一民族的群体作品。因此,可以说民俗文化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定的历史性和易逝性的特征。从地域性角度来说民俗文化具有限制性,即一般一种民族民间文化形式只能在某一特定地域内具有相同生活方式和审美心理的群体中流传;从时间的角度来说,也就是从民俗文化的历史性来说,民俗文化具有续展性,即民族民间文化是代代相传、世世延续的,每一历史单元都是文化的传播时期,也是文化传播的再创作时期;从存在的形式角度来说,民俗文化具有不可分割性,也可以说民俗文化具有一定的易逝性,民俗文化是许多情况下民族民间文化以无形与有形的有机结合而存在的。(二)民俗文化产品

11、的概念民俗文化产品简单的说就是从各类民俗文化资源中开发出来的产品。广义上的产品是可以得到的,并能够从某个角度满足人们的需要与愿望,因此产品的概念并不局限于具体载体,还应该包括与满足人们需求相关的服务,情感以及体验等,并且是否具有与人们的主观意愿相符和的价值内涵更是产品的根本所在。因此,从产品的角度考虑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产品不仅仅是某些具体化的实物体还是和相关的服务、 情感和体验的综合体。因此, 从营销学的角度, 可以对民俗文化产品做出以下界定: 民俗文化产品,是在对民俗文化资源进行单项或是多项的综合开发后形成的,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体现民俗特色和风味的产品、服务以及相关体验的组合 。三 民俗文

12、化产品营销现状我国的民俗文化产品相对国外而言,起步较晚,规模较小,当今我国出现了一批以其深邃的文化内涵和优质的服务和管理的民俗村、 风情园等。中国民俗文化的营销主要是举世公认的文化村、民俗博物馆和优美的园林环境、古街、古城等。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酝酿了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众多的少数民族地区除了拥有秀丽的自然风光和神秘的文物古迹那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特色更是不可替代的宝贵的文化资源。具有民族特色的人文胜迹、艳丽多姿的服饰、古朴浓郁的风情、强烈的生活情趣、浓厚的乡土气息更加令人向往,而这些人文资源对于发展民俗文化产业来说是一种优势,不同的少数民族、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和

13、文化背景,对于发展民俗文化产业来说也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如果能够抓住这些构成地区民俗文化的要素,精心打造民族民俗文化精品,以展示民族风情和民俗农事为特色进行有效营销,将会促进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我国很多少数民族地区或者是民俗文化丰富独特的地区多为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得不到发展,加之对民俗、民间文化的保护力度不够,使得这些具有特色的民俗文化资源处于艰难的境地,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和外来强势文化的渗透,已经对这些别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许多地区的人们已经在服饰、建筑、风俗习惯等方面逐渐淡化,不少民俗资源已经改变了原有的文化特征,有些甚至濒临消失。怎样有效地保护、合理地开发和更好地

14、利用这些民俗文化,来推动民俗文化产业发展是许多拥有这些资源的地区所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利用现有的资源树立营销观念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由56个民族构成的大家庭,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有着不同的文化,而每一种文化都具有其独特性和充分的价值,每一种文化都是一个不可重复的独立的体系。一切文化价值都是相对的,各民族文化在价值上是相等的。各式建筑和各类民居无论从建造工艺、房屋式样方面,还是从其具有的文化内涵等方面,都在世界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独树一帜。它们是中华文化的结晶,是中国丰富多彩的各种民俗的一个标志,如北京的四合院、闽南漳州的生土楼、湘西的木楼、陕西的窑

15、洞、西双版纳傣族的竹楼等等。近年来随着文化热的兴起,尤其是学术界的宣传,我国文化部门也开始注意对民俗文化这一资源的发掘和发展,使许多地方的民俗文化产品具有了越来越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杭州的西湖、泰山等五岳名山、湖北的赤壁、历史名城绍兴等等。(二)开发新资源我国原始的民俗文化十分丰富,将全国各地的名胜古迹集于一体,把众多民族的风格汇于一处,可算是文化业与旅游业的一大创造。它集各民族的建筑、不同时代的名胜古迹、建筑精粹及民俗风情于一身,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如深圳的“锦绣中华”、“世界之窗”,昆明的云南民族村、无锡的吴文化公园等。为民俗文化村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建设的民俗博物馆,如深圳的民俗博物馆,云南的民族博物馆,山西的乔家堡博物馆、丁村民俗博物馆和河边民俗博物馆等。上海有城隍庙、北京有王府井、成都有宽巷子, 沈阳人希望也有自己的民俗品牌特色街,目前沈阳市正着手,在北市地区打造一条东北民俗特色街。(三)传媒对民俗文化产品的营销通过崭新的网络媒体对这些不同民族的历史、风俗、文化、生活方式进行记录,丰富网络自身的内涵,也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还能够向世界、向更大的空间与更多的领域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