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区城乡卫生事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6417485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区城乡卫生事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某区城乡卫生事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某区城乡卫生事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某区城乡卫生事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某区城乡卫生事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区城乡卫生事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区城乡卫生事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某区城乡卫生事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为全面掌握xx 城乡卫生事业发展情况,不断促进城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城乡卫生事业发展。10 月下旬,我们组织有关科室人员深入招贤、梅岭、罗亭、太平、梅岭防保站、站前和幸福等7 个乡镇卫生院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47 个村卫生室和6 家个体诊所及区人民医院、区疾控中心、 区卫生监督所、区妇保所、区农医局等,采取听汇报、实地查看、走访群众、翻阅资料、召开座谈会等方式,了解我区城乡卫生工作情况,并广泛征求和收集乡村医生、区镇干部、就医患者等对我区城乡卫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区城乡卫生事业的现状近年来,我区城乡卫生事业认真贯彻落实“坚持公

2、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城乡为重点”的工作方针,以建立覆盖全区医疗卫生药物基本制度为目标,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为着力点,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府责任,坚持城乡统筹,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我区城乡卫生事业协调发展。( 一 ) 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服务条件有了较大改善。近年来,区政府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不断加强区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着力改善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就医需求。一是服务网络基本实现了全覆盖。我区有区级医院2 家,乡镇卫生院4 家,村卫生室47个 ( 已建成规范化卫生室32 所

3、 ) ,个体诊所6 家,区镇公立医院有病床210 张。 区镇两级医疗机构有在编人员238 人 ( 其中乡镇卫生院75 人 ) ,有卫生技术人员197 人 ( 其中乡镇65人 ) 。在编人员中大学本科52 人,专科93 人,中专66 人,中专及以下27 人 ; 高级职称5 人,实际在岗2 人 ( 其中 2 人内退不在岗,1 人非领导职务正科级) ,中级职称61 人,初级职称 131 人。基本形成了以城区为中心,乡镇卫生院为主体,村级卫生室为基础,民营诊所为补充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极大地方便和满足了广大群众的就医需求,基本解决了城乡群众看病难的问题。二是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初步统计,近年来争

4、取中央、省、市专项资金以及区镇配套资金 5000 多万元,用于改善业务用房、新增设备、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城区改厕、配置急救车等,使区镇村医疗卫生条件不断得到了改善。( 二 ) 不断强化内部管理,医技水平和服务质量有了较大提高。一是全面加强医疗卫生人员业务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开展“医院管理年” “创先争优”等主题活动,采取“医技大比武”、在岗培训、选送进修和开展乡村医生 培训等措施,对职工进行了业务水平提升和医德医风教育。二是全面加强了医疗质量管理。全区医疗机构不断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落实了各项质控措施,制定了医疗服务考评标准,并将服务质量与个人工资挂钩,严格实行考核奖惩,确

5、保了医疗安全,促进了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三是实施了乡镇卫生院医疗制度改革,逐步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XX 年起,制定实施了xx 区医疗机构绩效工资考核办法,今年,开展了招贤镇卫生院副院长公开竞聘试点工作,乡镇卫生院院长逐步实行聘任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职工实行全员聘用制,人员工资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由于强化内部管理,增强竞争意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就诊人员不断增加,业务收入不断提升。据初步统计,全区 4 个乡镇医院中,年营业额超100 万元的 2 个,占乡镇总数的二分之一。( 三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顺利推进,医疗保障能力不断提高。新农合工作自XX 年开始在我区推行以来,区人民政府及

6、相关职能部门坚持以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为着力点,制定了xx 区新型城区合作医疗实施细则,相继成立了区农医局和乡镇农医所。工作中强化宣传动员,创新工作机制, 完善监督体系,促进了全区新农合工作扎实稳步推进,新农合参合率逐年稳步提高,补偿方案不断优化,补偿标准连续提升,农民群众受益面持续扩大,保障能力显著增强。6 年来,全区参合率由85%逐年提高到98%,累计筹资5400余万元 ( 其中个人筹资870 余万元 ) 。累计就诊18 万人次,其中住院统筹2万人次,医疗费用5600万元(截止XX年12月 ) ,总报补金额达4200 万元,报补率达75%以上。大病住院补偿封顶线由原来的5 万元调整为

7、12 万元,实行了个人账户过渡到门诊报补,建立了新农合与民政医疗救助制度的无缝衔接机制,完善了农民大病医疗救助制度,使参合农民重大疾病补助总额得到不断提高,极大地解决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使民生工程得到进一步落实,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优越性得到进一步体现,社会和谐得到进一步促进。( 四 ) 公共卫生工作扎实推进,基本卫生服务均等化成效显著。区政府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认真履行公共卫生职责,加强卫生健康宣传教育,构建了区、乡、村三级防疫网络。一是建立了疫情报告制度。各医疗机构对发现的法定乙类传染病病例( 如对麻诊、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等) 及时报告。二是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力度

8、不断加大。区镇医院分别开设了肠道专科门诊,加强对外环境的监测,对报告的麻疹病人进行了个案调查。认真开展以“甲流”为重点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各乡镇卫生院按照“甲流”防控预案的整体要求设立了发热门诊室,购置了相应的仪器设备及医疗消毒药液,有效地防止了传染病的传播。三是计划免疫工作得到强化。区人民政府认真部署,强化责任,重视接种门诊达标建设,目前已有达标接种门诊6 个,免疫工作有序推进。四是妇幼保健工作稳步推进。结合城乡“降消”项目的实施,区镇医院把孕产妇和儿童保健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不放松,切实开展产前健康检查和妇科病普查普治工作,建立了妇幼保健和孕产妇管理系统,为妇幼保健工作科学、规范、有序开展奠

9、定了良好的基础。五是强化职业病防治工作。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宣传,重点对制药、砖瓦、化工、有毒有害工种等重点企业负责人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和法律、 法规的培训,督促用人单位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制定和落实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开展对企业职业卫生的专项监督检查和整治,今年,对全区有毒有害行业生产企业职业卫生开展了专项整治,加大了对造成职业中毒的有关责任单位和个人的处罚。六是开展城区和城镇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加强对精神病及慢性病人的救治和管理。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对辖区内65 岁以上老年人免费进行健康体检服务,并对精神病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筛查,建立了“一病一卡一上报”制度,适时开展家庭

10、随访。( 五 ) 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城乡食药市场得到有效净化。在食品卫生安全方面,一是加强对从事食品行业从业人员的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业务素质。二是加强对食品市场的检查,开展食品卫生专项整治。加强打击非法行医力度,XX年立案查处各类非法行医案件 4 起,取缔非法行医场所1 个、人员3 人,没收医疗器械 3 件、药品2 箱,罚款万元。通过一系列的监督检查,有效地净化了城乡食品、药品市场,保障了食品、药品的安全。( 六 ) 医药购销体系和乡村医疗机构管理不断创新,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得以体现。为了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区人民政府积极落实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11、的有关政策,严格按照江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药物目录(XX 年版 ) ,将国家规定的520 种和省里增加的226 种药品品种作为我区卫生机构使用的基本药品,区镇医院药品统一实行网上采购,从XX 年起又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构建了有效的城乡医疗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降低了患者的医疗成本。药品供应制度的改革,保证了药品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药品采供中间环节,降低了药品价格。据测算,药品实行网上采购和零差率销售后,使药品价格较以前下降了12%左右。为了进一步彰显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建立和完善了政府补偿机制,保证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乡镇卫生院的正常运转,各级财政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药品价

12、额的30%予以补助。( 七 ) 强化环境治理,城乡爱卫工作蓬勃开展。一是加强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重点以学校、托幼机构、村庄为重点,采取上卫生知识课、专题会议、发放宣传资料、广播电视、黑板橱窗等形式对传染病的预防进行广泛宣传,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疾病防控能力,XX年6月被评为省级“慢病防控示范区”。二是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各乡镇结合新农村建设,把改厕和环境卫生整治作为重点来抓。自XX年以来,共改厕3000余户,各乡镇都聘请了清洁员,建立了卫生保洁制度,实行了垃圾集中处理,有效地改善了城乡人居环境。二、我区城乡卫生事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 ) 城乡卫生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13、。目前,我区城乡卫生队伍,呈现出青黄不接的现象。一是学历、职称偏低,年龄老化。目前我区75 名乡镇医务人员中,还有中专及以下学历 16 人,初级58 人,中级职称只有8 人, 80 名村医中50 岁以上的有45 人,占56%。二是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有待提高。调研中我们了解到,绝大部分乡镇卫生院都因为人手紧缺,经费紧张,无力安排医务人员外出培训学习,造成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难以提高。个别医务人员,特别是村医职业道德不高,乱开药方、使用过期药品、套取合作医疗资金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是缺员严重。XX年全区卫生系统编制总数 474 人,现有在册人员238 人,有编缺员236 人,远远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

14、据统计, 区卫生监督所有编缺员4 个,正常工作难以开展。区人民医院、区疾控中心、区卫监所、区妇保所自聘人员40 人,乡镇卫生院自聘人员17 人,如果按照保证正常运转安排人员上下班,乡镇卫生院和区直医疗卫生单位目前有编缺员分别在19 人和 217 人。由于人手不够, 一些医务人员一兼多岗,部分医院的有关科室无法运行,设备闲置,群众“看病难”的问题还客观存在。( 二 ) 宣传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随着城乡医疗体制的改革,政府出台了很多惠民政策,如不加大宣传力度,群众难以知晓,结果“惠民”就“会不到民”。调研中了解到,部分边远山区群众对新农合政策还不够了解,只知道乡村干部在收钱,对医院药品实行零差额

15、、农村妇女住院分娩实行全免费、医院药物实行基本药物制度、网上采购的知晓率就更低了,这些都影响着民生工程的落实,更影响了城区卫生事业的发展。( 三 )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经费筹集难。一是相当部分农民认为自己身体很健康,没有生病,缴了也是打水漂,有的认为自己已参加了企业的保险或学生保险或其他商业保险,所以不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二是有的干部工作方法简单,工作不扎实,缺乏与农户沟通。有的没有主动上门,而是等待群众上门缴纳,不注意协调合作医疗服务、管理与农民的利益关系。三是由于宣传不到位,大部分群众对从个人账户过渡到门诊统筹理解不够,加之每年的个人缴费都有所增加,有种不信任感。( 四 ) 财政投入还相对不足。我区对卫生事业的投入虽然逐年增加,但与对教育事业投入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公共卫生、医疗机构及其他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