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化学复习第一部分基础过关第八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常见的酸和碱练习(含解析)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6417465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化学复习第一部分基础过关第八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常见的酸和碱练习(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化学复习第一部分基础过关第八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常见的酸和碱练习(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化学复习第一部分基础过关第八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常见的酸和碱练习(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化学复习第一部分基础过关第八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常见的酸和碱练习(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化学复习第一部分基础过关第八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常见的酸和碱练习(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化学复习第一部分基础过关第八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常见的酸和碱练习(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化学复习第一部分基础过关第八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常见的酸和碱练习(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拼十年寒窗挑灯苦读不畏难;携双亲期盼背水勇战定夺魁。如果你但愿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但愿为哨兵。第八单元常用的酸和碱第1学时 常用的酸和碱夯基提能作业一、选择题1.(北京中考)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 ) ACO2B.2.NaCl.NaOH2.(陕西中考)氧化铜与稀盐酸发生反映时,容器中溶液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对的的是()A.该实验是将氧化铜逐渐加入稀盐酸中B.n点和m点相应溶液中铜元素质量不相等C.点和点相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似.该曲线不能反映溶液中溶剂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3.(浙江杭州中考)小金做了如下实验:将4.2克铁

2、粉和4.克氧化铜粉末均匀混合,然后一次性投入盛有2克9.8%稀硫酸的大烧杯中。观测到如下现象:立即浮现红色固体,前阶段没有明显的气泡产生,后阶段产生大量无色气泡,充足反映后上层清液呈浅绿色。由此小金作出下列判断,其中不合理的是( )A“立即浮现红色固体”是由于不久发生了如下转化:uOCuSO4CuB.“产生大量无色气泡”是由于发生了如下反映:FeO4 FeO4H2C该实验条件下,硫酸铜比稀硫酸更容易跟铁粉发生反映D.在不同浓度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投入铁粉,都是硫酸铜先跟铁粉反映4.“苛性钠、烧碱、纯碱、火碱”四种俗称中所代表的物质有()A1种2种3种D.4种5.(湖北宜昌中考)用H计测

3、得某些物质的如下:物质苹果汁西瓜汁牛奶鸡蛋清炉具清洁剂H2.95.847.62.5下列说法中对的的是( )A.鸡蛋清和牛奶显碱性B.牛奶比西瓜汁的酸性强.炉具清洁剂可除水垢D.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苹果汁6.(云南昆明中考)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江苏南京中考)下图为三种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相应浓度的盐酸反映的曲线。下列说法对的的是( )A.在a、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所用盐酸浓度越大,时所得溶液的越大B.在曲线所示的实验中,若用酚酞做批示剂,酚酞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C.在、b、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反映速率相似D在a、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溶液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8.(湖南邵阳中考)

4、推理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措施,下列推理对的的是( )A.中和反映一定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映一定是中和反映B.酸溶液一定显酸性,则显酸性的溶液一定是酸.有氧气参与的反映一定是氧化反映,则氧化反映一定有氧气参与D.由一种元素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则单质一定只含一种元素二、填空题9.(四川巴中中考)如图所示,电子秤上的量筒中分别盛有蒸馏水、浓硫酸,放置一段时间。(1)A中示数变小,从微粒的角度解释其因素是 。(2)B中示数变大,阐明浓硫酸具有 。10.(山东临沂中考)向aO溶液中滴入l溶液至正好完全反映。(1)下图表达该反映前后溶液中存在的重要离子,在下面横线上写出每种图形表达的离子(填离子符

5、号)。()发生反映的化学方程式是 。()下列物质中只有一种能与KO溶液发生上述类似反映,应是 (填序号)。HO3Cu4 Cl1(北京中考)进行如下微型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1)能产气愤泡的是 (填序号)。(2)能证明C中发生反映的现象是 。(3)有一只烧杯中的物质不与稀盐酸反映,因素是。12(吉林中考)根据碱的四条化学性质回答问题:碱溶液()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 色;(2)图中的代表一类物质,则X为 (填物质类别),请写出符合性质的一种化学反映方程式 ;()碱溶液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因素是都具有 。三、实验探究题13.(重庆中考)回答下列有关实验基本操作和设计的问题。()量取1. mL蒸馏水,最

6、佳选用的量筒规格是 (填序号)。A. LB10mLC.2 mD.10mL(2)向如图所示烧杯中,加入适量的 (填序号),也许引燃铜片上的白磷。.浓硫酸.硝酸铵C氯化钠(3)探究紫色石蕊变色规律的实验中,往点滴板16号的孔穴中先加入如图所示的试剂,再分别滴入滴紫色石蕊溶液。其中作为空白对照实验的是孔穴(填孔穴编号)。(4)实验室常用较浓的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氧气。反映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中,为了得到平稳的气流,最适合的装置组合是 (填序号)。四、计算题14.(山东枣庄峄城一模)实验室用0 g%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进行中和反映实验,实验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1)A点溶液的溶质为

7、。(填化学式)(2)计算所用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答案精解精析第八单元 常用的酸和碱第1学时 常用的酸和碱1. A项,CO2与H2反映生成的碳酸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项,2不易溶于水,也不与水反映,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C项,NaC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中性,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D项,OH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故选。2C 根据题图可以判断出该实验是向氧化铜中逐渐滴加稀盐酸,A错误。n点表达氧化铜和稀盐酸正好完全反映,m点表达稀盐酸过量,因此n点和m点相应溶液中铜元素质量是相等的,B错误。n点相应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铜,m点相应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铜和氯化氢,在蒸

8、发时氯化氢挥发,因此两点相应溶液蒸发结晶后所得固体均为CuCl2,C对的。纵坐标是溶液的总质量,因此题中曲线可以反映溶剂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D错误。3.D浮现红色固体阐明生成了铜单质,发生的转化过程为氧化铜和稀硫酸反映生成硫酸铜,硫酸铜与铁粉反映生成铜单质(由于铁的活泼性强于铜,因此铁能将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A对的;结合题干分析,铜与稀硫酸不发生反映,能产气愤体的化学反映只有铁粉与稀硫酸的反映,B对的;由“立即浮现红色固体,前阶段没有明显的气泡产生,后阶段产生大量无色气泡”可知,铁粉优先和硫酸铜反映,C对的;D项,题目中没有相应的实验探究,D错误。4.B 苛性钠、火碱和烧碱都是氢氧化

9、钠的俗称;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因此“苛性钠、烧碱、纯碱、火碱”四种俗称中所代表的物质有2种。.D A项,牛奶的pH不不小于,显酸性,鸡蛋清的pH不小于,显碱性,故说法错误;B项,牛奶、西瓜汁的pH都不不小于7,都显酸性,但西瓜汁的H更小,酸性更强,故说法错误;C项,炉具清洁剂的pH7,显碱性,不能与水垢反映,不可除去水垢,故说法错误;D项,由于苹果汁的pH不不小于7,显酸性,因此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苹果汁,故说法对的。.D读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A对的;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故B对的;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试管夹应夹在距试管口约处,试管中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用

10、酒精灯外焰加热,故C对的;测溶液的p,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故D错误。7.A 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所用盐酸浓度越大,相应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越大,加入溶液的体积为VmL时氢氧化钠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越大所得溶液的H越大,故对的。在a曲线所示的实验中,若用酚酞做批示剂,酚酞遇碱变红,遇酸不变色,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故B错误。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反映速率不相似,浓度越大反映越快,故C错误。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当加入溶液体积不不小于2.0L时,溶液中酸过量,溶液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bc;当加入溶液体积等于25.0m时,酸、碱正好中和,溶液均呈中性;

11、当加入溶液体积不小于250mL时,溶液中碱过量,溶液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bc,故D错误。8.D 项,生成盐和水的反映不一定是中和反映,例如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映生成碳酸钠和水,不属于中和反映,该选项不对的;B项,酸性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例如氯化铵是盐,其水溶液显酸性,该选项不对的;C项,有氧气参与的反映一定是氧化反映,而氧化反映不一定有氧气参与,例如氧化铜和氢气的反映属于氧化还原反映,没有氧气参与,该选项不对的;D项,由一种元素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则单质一定只含一种元素,该选项对的。答案(1)水分子不断运动(2)吸水性解析 (1)水分子在不断运动,不断向空气中扩散,因此中示数变小。(2

1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吸取空气中的水蒸气,因此质量增大,B中示数变大。10.答案(1)H- Na ()+NaOClH2O (3)解析(1)向NaOH溶液中滴入HC溶液至正好完全反映,反映的实质是氢离子结合氢氧根离子生成水分子,故横线上图形表达的离子从左到右分别是氢氧根离子(H-)、钠离子(Na+)。()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映生成氯化钠和水,反映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HNCl+HO。(3)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映生成氯化钠和水,属于中和反映,只有一种能与KOH溶液发生上述类似反映,硝酸属于酸,能与氢氧化钾发生中和反映。11答案 (1)BD(2)溶液红色褪去(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铜位于氢后,不与稀

13、盐酸反映解析 (1)B中的镁条能与稀盐酸反映生成氯化镁和氢气,中的碳酸氢钠溶液与稀盐酸反映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2)C中澄清石灰水与稀盐酸发生酸碱中和反映生成氯化钙和水,证明C中发生反映的现象是溶液红色褪去。(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氢前的金属才干与稀盐酸发生反映,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后,因此不能与稀盐酸发生反映。2答案 (1)红()酸(填具体的酸,如“盐酸”,不给分) NaOH+CNal+HO(或NaOH2SO4Na2SO42H2O,只要中和反映即可)(3)H-(或氢氧根离子或氢氧根均可)解析 (1)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2)分析可知,代表酸。(3)碱具有相似化学性

14、质的因素是碱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OH-。13.答案(1)()A (3)(4)2H2O22H2O2AD解析 ()2mL量筒量取18.0mL蒸馏水,能保证只量取一次,且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误差最小。(2)要引燃铜片上的白磷,则所需物质溶于水需放出热量,浓硫酸溶于水放热,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不变。(3)探究紫色石蕊变色规律的实验,原理为石蕊溶液遇到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发生颜色变化,1中的水为中性,紫色石蕊溶液不变色,起对照作用。(4)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反映的化学方程式为H2O22H2+O;实验中,为了得到平稳的气流,最适合的装置组合为A、,通过注射器来控制过氧化氢溶液的加入速率,进而控制反映的速率,得到平稳的气流。14.答案(1)Na2O4、HO4(2)设正好反映时参与反映的硫酸的质量为x,HO4+NaOHNa2SO+2H2O9880xg8%=x=.9g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8%答:该稀硫酸的溶质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