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高中生物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6415602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学年高中生物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1学年高中生物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1学年高中生物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1学年高中生物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1学年高中生物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学年高中生物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学年高中生物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教版必修2(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教版必修2第6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第1节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学业分层测评(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1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诱变育种可以定向地改变生物的性状B通过杂交育种获得新品种均需要从F3开始选取C多倍体育种中,低温处理与秋水仙素处理的作用机理相似D通过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新个体即为纯合子【解析】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所以诱变育种不能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通过杂交育种获得新品种可以从F2就开始选取;在多倍体育种中,低温处理与秋水仙素处理的作用机理相似,都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2、从而导致着丝点分裂后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在单倍体育种的过程中,通过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新个体只是单倍体,需通过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才可能得到纯种个体。【答案】C2下图是利用某植物(基因型为AaBb)产生的花粉进行单倍体育种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花粉植株 A植株BA过程属于植物的组织培养,依据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B过程通常使用的试剂是秋水仙素,作用时期为有丝分裂间期C通过过程得到的植株A基因型为aaBB的可能性为D通过过程得到的植株B一定是四倍体【解析】过程是花药离体培养,属于植物组织培养,理论依据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得到的植株A基因型有AB、Ab、

3、aB、ab四种可能;过程是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作用时期为有丝分裂的前期;得到的植株B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四种可能,属于二倍体。【答案】A3现有A、B、C三个番茄品种,A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B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C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若要利用上述品种培育获得aabbdd植株至少需要几年() 【导学号:10090149】A2年B3年C4年D5年【解析】过程为:第一年aaBBDDAAbbDDaaBBDDAABBdd第二年AaBbDDAaBBDd第三年播种基因型为aaBbDd的种子花药离体培养abdaabbdd(

4、植株)【答案】B4有一种塑料在某种细菌的作用下能迅速分解为无毒物质,可以降解,不至于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培育专门吃这种塑料的细菌的方法是()A杂交育种B单倍体育种C诱变育种D多倍体育种【解析】对于细菌来说,一般通过诱变育种或基因工程育种的方法来培育,从题干信息看只能用诱发基因突变的方法来培育。【答案】C5航天技术的发展为我国的生物育种创造了更多更好的机会。下列有关航天育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航天育种可缩短育种周期B种子在宇宙辐射、微重力及弱的磁场等因素的诱导下发生基因突变C航天育种技术是快速培育农作物优良新品种的重要途径之一D“太空种子”绝大多数会发生突变【解析】航天育种实际上是一

5、种人工诱变育种,其诱变因素是微重力、高强度的宇宙射线等,其显著优点是可提高突变率,从而缩短育种周期。由于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和低频性,能培育出高产、优质新品种的“太空种子”仅仅是少数,多数变异是不利的,绝大多数种子是不发生突变的。【答案】D6用杂合子F1(DdEe)种子获得纯合子(ddee),最简捷的方法是() 【导学号:10090150】A种植F2选双隐性性状个体纯合子B种植秋水仙素处理纯合子C种植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纯合子D种植秋水仙素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纯合子【解析】用秋水仙素处理或花药离体培养等操作较复杂,而杂交育种虽育种进程长,但操作最简捷。【答案】A7现有基因型

6、aabb与AABB的水稻品种,通过不同的育种方法可以培育出不同的类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杂交育种可获得AAbb,其变异发生在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B单倍体育种可获得AAbb,变异的原理有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C将aabb人工诱变可获得aaBb,则等位基因的产生来源于基因突变D多倍体育种获得的AAaaBBbb比个体AaBb可表达出更多的蛋白质【解析】杂交育种可获得AAbb,其变异来自基因重组,F1代自交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发生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故A项错误。单倍体育种可获得AAbb,其方法是aabb与AABB杂交得到Aa

7、Bb,减数分裂得到花粉(配子)Ab,经花药的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Ab,再经秋水仙素诱导得到纯合子Aabb,该变异的原理有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B项正确。将aabb人工诱变可获得aaBb,则等位基因的产生来源于基因突变,C项正确。多倍体植株的特点是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D项正确。【答案】A8育种专家采用诱变育种的方法改良某些农作物的原有性状,其原因是诱变育种() A提高了后代的出苗率B提高了后代的遗传稳定性 C产生的突变大多是有利的D能提高突变率以供育种选择 【解析】诱变育种是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由于基因突变多是有害的,而且是不定向的,使用物

8、理或化学方法诱发基因突变增加了突变的频率以供育种选择。【答案】D9下列关于育种优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导学号:10090151】A多倍体较二倍体茎秆粗大,果实种子大B杂交育种能产生新基因C人工诱变育种能提高变异频率D利用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解析】杂交育种能产生新的基因型及表现型,但不能产生新基因。【答案】B10西瓜味甜汁多,营养丰富。现有能稳定遗传的红瓤(R)、小子(e)西瓜品种甲和黄瓤(r)、大子(E)西瓜品种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已知西瓜的染色体数目2n22,请根据下面提供的西瓜育种流程图回答有关问题。(1)取品种甲某个体的种子经处理后,再让其自花传粉,结果后

9、代出现红瓤大子西瓜,其原因是_。(2)图中过程所用的试剂是_,过程产生的种子萌发后,取这种幼苗的茎尖制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细胞中应该含有_条染色体。(3)某生物科研小组通过途径获得大量F1的种子,他们准备利用这些种子来培育能稳定遗传的红瓤大子西瓜品种。请你帮助他们设计实验步骤,选出需要的品种。_。【解析】(1)由于甲株的基因型为RRee,为红瓤小子西瓜,经射线处理后发生基因突变,则eE,表现出大子的性状。(2)使染色体数目加倍的试剂为秋水仙素,形成的三倍体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共有33条染色体。(3)过程为杂交,使不同性状集中到同一个体上,可以使用自交的方法使之纯合,也可使用单倍体育种的

10、方法使之纯合。【答案】(1)射线处理造成控制小子的基因(e)发生突变(2)秋水仙素33(3)播种F1的种子,获得F1植株,让F1植株进行自花传粉,选择红瓤大子西瓜结的种子;播种选出的种子,进行自花传粉;选择后代全是红瓤大子西瓜植株的种子(采用单倍体育种方式,表达合理也可)能力提升11小麦高秆(A)对矮秆(a)为显性,抗病(B)对易感病(b)为显性,如图表示培育矮秆抗病品种的几种途径,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的原理是基因突变,最大优点是育种周期短B过程使用的试剂是秋水仙素,在有丝分裂间期发挥作用C过程为单倍体育种,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D过程的子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是【解析】过程为诱变育种,最大

11、的优点是变异频率高,可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秋水仙素作用于有丝分裂前期;过程结合起来为单倍体育种;过程产生的aaB_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自交后代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答案】D12某农科所通过如图所示的育种过程培育成了高品质的糯小麦。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导学号:10090152】Aa过程中运用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Bb过程能提高突变率,从而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Ca过程需要使用秋水仙素,作用于萌发的种子Db过程需要通过自交来提高纯合率【解析】分析题图可知,a为单倍体育种过程,其遗传学原理是染色体变异;b过程为杂交育种过程,不是诱变育种,不能提高突变率,缩短育种

12、年限;a过程需要使用秋水仙素,但其作用对象不是萌发的种子,而是花粉萌发形成的单倍体幼苗;杂合子自交可以提高后代中纯合子的比例。【答案】D13普通小麦中有高秆抗病(TTRR)和矮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A组B组C组PPP高秆抗病 射线F1高秆抗病 F1高秆抗病矮秆抗病 花药离体培养F2矮秆抗病矮秆抗病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A组由F1获得F2的方法是_,F2矮秆抗病植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_。(2)、三类矮秆抗病植株中,最可能产生不育配子的是_。(3)A、B、C三组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秆抗病小麦品种的是_组,原因是_。(4)通过矮秆抗病获得矮秆抗病新品种的方法是_。获得的矮秆抗病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_。(5)在一块高秆(纯合子)小麦田中,发现了一株矮秆小麦。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矮秆性状出现的可能原因(简要写出所用方法、结果和结论)。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