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家庭练习冀教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6412981 上传时间:2024-01-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家庭练习冀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家庭练习冀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家庭练习冀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家庭练习冀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家庭练习冀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家庭练习冀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家庭练习冀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家庭练习冀教版班级:_ 姓名:_1. 古诗词阅读。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_,_?1把诗句补充完整。2诗的前两句是_描写,描写的景物有_、_、_、_、_。3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这是一首_诗,表达了诗人_的感情。2. 课外阅读。我有一只翠鸟我在林中捉到一只翠鸟,它有身绿宝石般的羽毛。嘴,像只又尖又大的钳子,它那呆板的样子逗人好笑。我特地弄来几只小虫,还有块吃剩的甜面包。为迎合它的口味又捉条小鱼,还用小刀一段段精心切好。奇怪,翠鸟就是不吃,它在笼子里嘎嘎乱叫。也许是口干舌燥吧,好,舀杯清水再加点砂糖作调料。它怎么还在叫?难道给它的东西还少?翠鸟啊翠

2、鸟,伙伴提醒我:它准是想妈妈了,再不就是怀念家中的宝宝。若不,它怎会气得绝食,要从笼子里尽快溜跑?哦,我明白了,它和人一样,把自由看得无比神圣崇高。尽管送它金碧闪闪的笼子,还是不如家乡草棚美好。于是,我打开了笼子,放走了这只美丽的翠鸟,飞吧,飞吧,尽情的飞吧,快云把欢乐自由寻找。1写出描写翠鸟外貌的诗句。_2根据诗歌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的打“”。(1)从“我”用金碧闪闪的笼子作窝,喂它小虫、甜面包的切好的小鱼,给它加了糖的清水喝可以看出“我”非常喜欢这只翠鸟。(_)(2)因为“我”不会养翠鸟,所以最后把它放走了。(_)3诗中的翠鸟个性特点表现在_。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 )A.对翠鸟的喜爱

3、,对自由欢乐生活的向往。B.思念家乡的情感。C.喜爱捉小动物、保护小动物的情感。3. 阅读现代诗,回答问题。林中小景金 波阳光透过枝叶,染上嫩绿的颜色,风,打着唿哨,在叶面上轻轻滑过。流进树林里的空气,也变得又甜、又柔和。因此,在每棵树上,都挂着小鸟的歌。1本首诗有_个小节。2写出部首相同的词语。例如:唿哨、3写出形容小鸟歌声的词语。例如:啾啾、4在这片树林中,你看到了哪些景物?听到了什么声音?_5你觉得这片树林中还有什么景物?_4. 快乐阅读。望洞庭湖光秋月_,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_。1把诗句补充完整。2诗中描写了_、_、_、_等景物。3第三、四句诗人采用_的修辞手法,把_比作“

4、白银盘”,把_比作“青螺”。4整首诗通过对_的描写,表达了诗人_。5. 阅读理解。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zng)迹(j),浮萍一道开。注释:艇:轻便的船。解:懂得。1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撑(zhng chng)艇(tng tng)采(chi ci)藏(cng zng)2这首诗写了一件什么事?_3这首古诗描绘了孩子什么样的形象?()A.胆大B.愚笨C.天真D.活泼6. 读诗句,完成练习。炫耀着新绿的小草,一下子洗净了尘垢;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他们的头,试试寒,试试暖,然后一瓣瓣地绽透;抖去水珠的风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把它五彩的智慧书页,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5、。1上面的诗节选自诗人_所写的_。这是一首生动活泼、情趣盎然的小诗,诗人以清新、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小径新雨后的诱人情景,表达了诗人_的情怀。2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两项不同的一项是( )A.炫耀着新绿的小草,一下子洗净了尘垢。B.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起它们的头。C.把它五彩的智慧书页,着阳光一开一收。7. 阅读理解。街头听不见马路上车辆喧闹,哪管他街头广播声高。书页在膝盖上轻轻地翻动,嘴角漾着丝丝抹不掉的笑。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也想看“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溪边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

6、鱼儿和笑声。1用“”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垂柳(lini) 染绿(runrn)扑腾(tngteng)钓竿(gngn)膝盖(xq) 蹦跳(bngbn)2“黑旋风”指水浒传里的_,“浪里白条”指_。3用“”画出诗中一个比喻句。这句话用_比喻_。4“人影”为什么会突然“碎了”?_5从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_8. 课内阅读。卜算子咏梅_,飞雪迎春到。已是_,犹有_。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_,她在丛中笑。1将这首词的内容补充完整。2这首词的作者是_,_是词牌名,_是词的题目。3作者歌颂梅花的高尚品格,为什么要多次提到春天?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春到”交代了梅花开放的时间,也表明作者对未来充满信心

7、。B.作者相信“春天”就要到来了,表现出作者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C.通过写春天里的烂漫山花衬托出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崇高品格。D.是为了以梅花的高尚反衬春天的美好。4词的最后两句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这两句的意思是_,表现了梅花_,体现出作者_的态度。9. 阅读繁星(一五九),回答问题。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_。心中的风雨来了,_。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第一个“风雨”指什么?第二个“心中的风雨”指什么?_3这首诗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诗中的“躲”字表达了诗人_的情感。4短诗三首作者是_,原名_,福建长乐人。中国诗人,_(年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散文家,社会活动家。笔名冰心取自“_”。

8、10. 阅读天地。江畔独步寻花杜甫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1诗中描写的是哪个季节?_2诗中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人?_3诗中描写了作者何种心情。_11. 课内阅读。宿新市徐公店宋_,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_。1将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2宿新市徐公店是由_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这里选取的是其中一首。新市:_。3“儿童急走追黄蝶”中的两个动词分别是_和_,意思是_,将儿童的_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_12. 阅读理解。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1“渔歌子”是()。A.

9、诗的题目B.词牌名2这首词的一二句,写的是远处的景物,主要有、和。三四句写的是;最后一句意思是,在“斜风细雨”中仍然“不归”的原因是。13. 阅读理解。友谊泥泞中 干渴时一只扶持的手 一杯清凉的水岔道口 倦怠时一个引导的箭头 一声惊蛰的春雷挫折时 纯洁的友谊一句温暖的话 高山上的白雪迷惑时 生命的蜜和盐一个肯定的回答 森林中的松柏1这首诗釆用比喻的手法来写友谊。在第一节中,作者将友谊比喻成_、_,这是说当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碰到困难时,友谊会给我们_、_。在第二节中,作者将友谊比喻为_、_,这是说当我们遇到挫折和困惑时,友谊能_。在第三节中,作者将友谊比喻为_、_,这是说当我们烦躁消沉时,友谊能

10、_。在第四节中,“高山上的白雪”是写友谊的_,“生命中的蜜和盐”写的是友谊的_,“森林中的松柏”写的是友谊的_。2你认为真正的友谊是什么?仿照第一节写一写。_14. 古诗练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1解释下列字、词。(1)辞:_(2)故人:_(3)唯见:_(4)尽:_2这首送别诗写出了送别的地点是_,送别的时间是_,“故人”的去向是_,以及送别的场景:_。3古诗的插图对应诗中的哪两句?用“”画出来,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两句诗的意思。_15. 读下面的小诗,完成练习。风在哪里? 风在哪里? 风在哪里?风在草地上, 风在花朵上。因为草弯腰了。 因为花点头了。1有感情地朗读诗句。用“|”在第1小节中画出恰当的停顿。2边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