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假山使用的石材种类及施工技术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6411798 上传时间:2023-10-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假山使用的石材种类及施工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园林假山使用的石材种类及施工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园林假山使用的石材种类及施工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园林假山使用的石材种类及施工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园林假山使用的石材种类及施工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园林假山使用的石材种类及施工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假山使用的石材种类及施工技术(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园林假山使用的石材种类及施工技术来源:美讯在线 日期:2009-9-24这里所指的“假山”,是相对于自然形成的“真山”而言的。假山的材料有两 种,一种是天然的山石材料,仅仅是在人工砌叠时,以水泥作胶结材料,以混凝土作基 础而已;还有一种是水泥混合砂浆、钢丝网或GRC(低碱度玻璃纤维水泥)作材料,人工塑 料翻模成型的假山,又称“塑石”、“塑山”。上海经常使用的天然石材有这么几种:湖石石灰岩。色以青黑、白、灰为主,产江、浙一带山麓水旁。质地细腻, 易为水和二氧化碳溶蚀,表面产生很多皱纹涡洞,宛若天然抽象图案一般。黄石:细砂岩。色灰、白、浅黄不一,产江苏常州一带。材质较硬,因风化 冲刷所造成崩落沿节

2、理面分解,形成许多不规则多面体,石面轮廓分明,锋芒毕露。英石:石灰岩。色呈青灰、黑灰等,常夹有白色方解石条纹,产广东英德一 带。因山水溶融风化,表面涡洞互套、褶皱繁密。斧劈石:沉积岩。有浅灰、深灰、黑、土黄等色。产江苏常州一带。具竖线 条的丝状、条状、片状纹理,又称剑石,外型挺拔有力,但易风化剥落。石笋石:竹叶状灰岩。色淡灰绿、土红,带有眼窠状凹陷,产浙、赣常山、 玉山一带。形状越长越好看,往往三面已风化而背面有人工刀斧痕迹。千层石沉积岩。铁灰色中带有层层浅灰色,变化自然多姿,产江、浙、皖一 带。沉积岩中有多种类型、色彩。园林中经常使用山石的地方和用法:孤赏石:常选古朴秀丽、形神兼备的湖石、斧

3、劈石、石笋石等置于庭园主要 位置中,供人观赏。这些孤赏石除了本身具有瘦、透、漏、皱、丑的观赏价值,又因历 年流传,极具人文价值,往往成为园林中的一景。“艮岳移来石岌峨,千秋遗迹感怀多”, 如上海豫园的“玉玲珑”,苏州的“瑞云峰”,杭州的“绉云峰”和北京的“青芝岫”。 相传“玉玲珑”是水浒中花石纲的孑遗,因“以炉香置石底,孔孔烟出,以一盂水 灌石顶,孔孔泉流”而著称。“青芝岫”。原宋书法家米之章所有,现石上刻有乾隆御 制七言诗。当然,也有借助于孤石而于上树碑成景的,如河南洛阳牡丹园中日本藤野先 生的纪念碑。日本的枯山石,则是着重于布局的群体效果,与我国的孤赏石有所不同。峭壁石:明计成在园冶中“峭

4、壁山者,靠壁理也,藉以粉墙为纸,以石 为绘也。”常用英石、湖石、斧劈石等配以植物、浮雕、流水。于庭院粉墙、宾馆大厅布置,成为一幅少占地方熠熠生辉的山水画。散点石:以黄石、湖石、英石、千层石、斧劈石、石笋石、花岗石等,三三 二二、三五成群,散置于路旁、林下、山麓、台阶边缘、建筑物角隅,配合地形,植以 花木有时成为自然的几凳,有时成为盆栽的底座,有时又成为局部高差、材质变化的过 渡,是一种非常自然的点缀和提示,这是山石在园林中最为广泛的应用。驳岸石:常用黄石、湖石、千层石,或沿水面,或沿高差变化山麓堆叠,高 高低低错落,前前后后变化,起驳岸作用,也作挡土墙,同时使之自然、美观。石山洞穴:以黄石、湖

5、石、露头石等堆叠成独立或傍土半独立的山石,俗称 “石抱土”。一般高三、五米,高者可达数十米,并常在山脚设计花坛、池塘、水帘、 洞壑。如上海龙华公园的红岩,上海植物园的大假山。这是一般人心目中的“假山”, 经常在单位绿地中出现,但不宜推广。山石瀑布:以园林地形为依据,堆放黄石、湖石、花岗石、千层石,引水由 上而下,形成瀑布跌水。这种做法俗称“土包石”,是目前最常见做法。如过去上海长 风公园、虹口公园,最近施工的人民公园、虹桥公园及共青森林公园。堆叠山石要注意的是:1. “山,骨于石,褥于林,灵于水”。山石的用料和做法、实际上表示一种类型 的地质构造存在。在被土层、砂砾、植被覆盖的情况下,人们只能

6、感受到山林的外形和走向。 如覆盖物除去,则“山骨”尽出。因此,山石的选用要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与整个地形、 地貌相协调。例如说,规划要求是个荒漠园,就不宜用湖石,因为那里水不多,很难找到喀 斯特现象。2. 在同一位地域,希望不要多种类的山石混用。除了上面讲的道理以外,在堆叠 时,不易做到质、色、纹、面、体、姿的协调一致。3. 山石的堆叠造型,有传统的“山石张”十大手法:安、接、跨、悬、斗、卡、 连、垂、剑、拼。从现在所施工的几处假山看,更注重的是崇尚自然,朴实无华。尤其是采 用千层石、花岗石的地方,要求是整体效果,而不是孤石观赏。整体造型,既要符合自然规 律,在情理之中又要高度概括提升,在意料

7、之外。4. 设计和施工者,胸中要有波澜壮阔、万里江山,才能塑造那崇山峻岭、危岩奇 峰、层峦险壑、细流飞瀑。宋蔡京在宣和画谱中说“岳镇川灵,海函地负,至于造化 之神秀,阴阳之明晦,万里之远,可得咫尺之间,其非胸中自有丘壑而能见之形容者,未必 能如此。”王维在山水诀中有“平夷顶尖者巅,峭峻相连者岭,有穴者岫,峭壁者崖, 悬石者岩,形圆者峦,路迫者川,二山夹道名曰壑。”是对各种造型山姿的描述,可供参考。5. 假山的基础。孤赏石、山石洞壑由于荷重集中,要做可靠基础。过去常用直径 1215厘米木桩,按2030厘米间距梅花点打夯至持力层,上覆厚实石板为基础。现在只 要土质硬实,无流砂、淤泥、杂质松土,一般

8、用砼板较省时省工,达到8吨/平方米以上即 可。驳岸石为节约投资,在水下、泥下1020厘米,一般用毛石砌筑。剑石为减少入土长 度和安全起见,四周必须以砼包裹固定。山石瀑布如造于老土上(过去堆土造山已有数年功 夫),可在素土、碎石夯实上,捣筑一层钢砼作基础。如造于新堆土山之上,则要较费心思 防止因沉降而产生裂隙,因漏水而水土冲刷,逐渐变形失真,产生危险。山石的安全,是假 山堆叠中第一主要点。6. 真材(天然石材)、假料(GRC等)配合的造型设计,不失为一种良策,一种革新。 尤其在施工困难的转折、倒挂处,在人接触不到的地方,使用人造假山,往往可以少占空间, 减轻荷重,而整体效果好。CRC材料特别要注

9、意玻璃纤维的质量,造价如以800元/平方米 计,和真材也相差无几。7. 山石是天然之物,有自然的纹理、轮廓、造型,质地又纯净,朴实无华,但是 属于无生命的建材一类。因此山石是自然环境与建筑空间的一种过渡,一种中间体。“无园 不石”,但只能作局部景点点缀、提示、寄托、补充。切勿滥施,导致造价昂升,失去造园生态意义。掇山施工顺序来源:美讯在线 日期:2009-9-241、选石。自古以来选石多着重奇峰孤赏,追求“透、漏、瘦、皱、丑”。明末造 园家计成提出了“是石堪堆,遍山可采”和“近无图远”的主张。这种就地取材、创造地方 特色的思想,突破了选石的局限性,为掇山取材开拓了新路。选石还可选择方正端庄、圆

10、润 浑厚、峭立挺拔、纹理奇特、形象仿生等天然石种以及利用废旧园林的古石、名石,既可减 少山石资源和资金的浪费,又可避免各地掇山千篇一律的弊病。掇山常用的石品有:湖石类。 体态玲珑通透,表面多弹子窝洞,形状婀娜多姿,多数为石灰岩、砂积岩类。如江苏太湖石、 安徽巢湖石、广东英石、山东仲官石、北京房山石等。黄石类。体态方正刚劲,解理棱角明 显,无孔洞,呈黄、褐、紫等色。如江浙的黄石、华南的黄腊石、西南的紫砂石、北方的大 青石。卵石类或圆石类。体态圆浑,质地坚硬,表面风化呈环状剥落状,又称海岸或河谷石。 多数为花岗岩和砂砾岩。剑石类。指利用山石单向解理而形成的直立型峰石类,如江苏武进 斧劈石、广西槟榔

11、石、浙江白果石、北京青云片石等,出自岩洞的钟乳石则各地均有。吸水 石类或上水石类。体态不规划,表里粗糙多孔,质地疏松,有吸水性能,多土黄色,深浅不 一,各地均产。四川砂片石也属于这一类。其他石类。有象皮青、木化石、松皮石、宣石等。2、采运。中国古代采石多用潜水凿取、土中掘取、浮面挑选和寻取古石等方法。 现在多用掘取、浮面挑选、移旧和松爆等方法采石。运石多用浮舟扒杆、绞车索道、人力地 龙、雪橇冰道等方法。为保护奇石外形,常用泥团、扎草、夹杠、冰球等方法。无论人抬、 机吊、车船运输,都不可集装倾卸,应单件装卸,单层平摆,以免损伤。3、相石,又称读石,品石。施工前需先对现场石料反复观察,区别不同质色

12、、形 纹和体量,按掇山部位和造型要求分类排队,对关键部位和结构用石作出标记,以免滥用。 经过反复观察和考虑,构思成熟,胸有成竹,才能做到通盘运筹,因材使用。4、立基。就是奠立基础。基础深度取决于山石高度和土基状况,一般基础表面高 程应在土表或常水位线以下0.3-0.5米。基础常见的形式:桩基,用于湖泥砂地;石基,多 用于较好的土基;灰土基,用于干燥地区;钢筋混凝土基,多用于流动水域或不均匀土基。5、拉底。又称起脚。有使假山的底层稳固和控制其平面轮廓的作用。一般在周边 及主峰下安底石,中心填土以节约材料。6、堆叠中层。中层是指底层以上,顶层以下的大部分山体。这一部分是掇山工程 的主体,掇山的造型

13、手法与工程措施的巧妙结合主要表现在这一部分。古代匠师把掇山归纳 为三十字诀:“安连接斗挎(跨),拼悬卡剑垂,挑飘飞戗挂,钉担钩榫扎,填补缝垫杀, 搭靠转换压”。意思是:“安”指安放和布局,既要玲珑巧安,又要安稳求实。安石要照顾 向背,有利于下一层石头的安放。山石组合左右为“连”,上下为“接”,要求顺势咬口, 纹理相通。“斗”指发券成拱,创造腾空通透之势。“挎”指顶石旁侧斜出,悬垂挂石。“跨” 指左右横跨,跨石犹如腰中“佩剑”向下倾斜,而非垂直下悬。“拼”指聚零为整,欲拼石 得体,必须熟知风化、解理、断裂、溶蚀、岩类、质色等不同特点,只有相应合皴,才可拼 石对路,纹理自然。“挑”又称飞石,用石层

14、层前挑后压,创造飞岩飘云之势。挑石前端上 置石称“飘”,也用在门头、洞顶、桥台等处。“卡”有两义,一指用小石卡住大石之间隙 以求稳固;一指特选大块落石卡在峡壁石缝之中,呈千均一发、垂石欲堕之势,兼有加固与 造型之功。“垂”主要指垂峰叠石,有侧垂、悬垂等做法。“钉”指用扒钉、铁锔连接加固 拼石的做法。“扎”是叠石辅助措施,即用铅丝、钢筋或棕绳将同层多块拼石先用穿扎法或 捆扎法固定,然后立即填心灌浆并随即在上面连续堆叠两三层。待养护凝固后再解索整形做 缝。“垫”、“杀”为假山底部稳定措施;山石底部缺口较大,需用块石支撑平衡者为垫; 而用小块楔形硬质薄片石打入石下小隙为杀;古代也有用铁片铁钉打杀的。

15、“搭”、“靠(接)”、“转”、“换”多见于黄石、青石施工,即按解理面发育规律进行搭接拼靠,转换掇山垒石 方向,朝外延伸堆叠。“缝”指勾缝,做缝常见的有明暗两种:做明缝要随石面特征、色彩 和脉络走向而定;勾缝还要用小石补贴,石粉伪装;做暗缝是在拼石背面胶结而留出拼石接 口的自然裂隙。“压”在掇山中十分讲究,有收头压顶,前悬后压,洞顶凑压等多种压法; 中层还需千方百计留出狭缝穴洞,至少深0。5米以上,以便填土供植花种树。7、结顶,又称收头。顶层是掇山效果的重点部位,收头峰势因地而异,故有北雄、 中秀、南奇、西险之称。就单体形象而言又有仿山、仿云、仿生、仿器设之别。掇山顶层有 峰、峦、泉、洞等20多

16、种。其中“峰”就有多种形式。峰石需选最完美丰满石料,或单或 双,或群或拼。立峰必须以自身重心平衡为主,支撑胶结为辅。石体要顺应山势,但立点必 须求实避虚,峰石要主、次、宾、配,彼此有别,前后错落有致。忌笔架香烛,刀山剑树之 势。“洞”按结构可分为梁柱式、券拱式、叠涩式。掇洞古称理洞。理洞要起脚如立柱,巧 掇仿门户,明暗留风孔,梁、卷成洞顶,撑石稳洞壁,垂石仿钟乳,涉溪做汀步。洞口有隐 有现,洞体弥合隙缝,以防渗水松动。清代掇山名师戈裕良用勾带联络法将山石环斗成洞, 顶壁一气,可历数百年之久。顶层叠石尽管造型万千,但决不可顽石满盖而成童山秃岭,应 土石兼并,配以花木。除上述仿山掇山外,北京、江苏、广东等地现存的仿云掇山常利用花 岗条石做骨架。用黄石叠法延伸山体,而构成通透框架。再用小块山石附着于条石之上,构 成风回云转之势。此法虽空透多变,但终感人为造作,不可多用。装饰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