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会计专业论文范文3篇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6410264 上传时间:2024-01-2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2.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会计专业论文范文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1会计专业论文范文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21会计专业论文范文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21会计专业论文范文3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21会计专业论文范文3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会计专业论文范文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会计专业论文范文3篇(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会计专业论文范文3篇_会计学毕业论文范文会计论文所要研究和表达的内容是:会计所要反映和监督的经济 活动,资金运动;会计管理和会计核算理论和方法体系;会计学历史及 其发展等。本文是为大家整理的20xx会计专业的论文范文,仅供参 考。20xx会计专业论文范文篇一: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 变化及分析摘要本文主要从新准则下利润表的理念变化、计量变化、列报 变化以及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内涵变化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提出在分析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的利润表时,要在经常性收益与非经常 性收益、已确认已实现收益与已确认未实现收益、计入损益的利得和 损失与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三个方面加以关注

2、。关键词新准则;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我国财政部20xx年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按照国际通行 的规则和惯例,严格界定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利润等会计要素的定义,明确规定了有关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计量 原则,引入了资产负债表观的理念,凸显了资产负债表的核心地位, 改变了收入费用观下利润表在企业财务报告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情 况。因此,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下,企业的利润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变化(一)理念的变化:收入费用观;资产负债表观多年来。我国的会计准则遵循的是收入费用观。在收入费用观下,收益是一定时期的收入减去各类相关成本费用后的差额。即收益 =收入-费

3、用。1993年7月1日开始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第五十四条明确;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 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也就是说,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各项 目的数据都是考虑到收入确认和费用配比之后的结果。在收入费用观 下资产负债表是利润表的副产品。20xx年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 系引入了资产负债表观的理念,即会计准则的制定者在制定规范某类 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准则时。应首先定义并规范由此类交易产生的资产 或负债的计量;然后,再根据所定义的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来确认收益。 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三十七条规定;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 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

4、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 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就是指应 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 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简单的说,利润表 中利润的度量主要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利润表可以被看作反映 企业一定期间净资产的变动表。(二)计量的变化:历史成本;公允价值1993年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第十九条明确;各项财产 物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物价变动时,除国家另有规定者 外,不得调整其账面价值;,也就是说历史成本是会计计量的基本属性。20xx年发布的新准则不再单纯强调历史成本为基本计量属性, 而是适度、谨慎地

5、引入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非货 币性资产交换、资产减值、债务重组、金融工具、套期保值、非同一 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等方面都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并且将符合一 定条件的公允价值的变动直接计入了损益,进入利润表。按照公允价 值进行会计计量,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从而向投资者提供更加相关的信息,有利于提升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符合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三)报表列报的变化新旧准则下的利润表的列报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新准则下的利润表不再区分主营业务与其他业务。而是 统一在;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中进行列报。这一 方面是基于市场经济中企业经营规模

6、不断扩大,经营内容呈多元化发 展,不同经营业务收入相当,主营业务与其他业务的界限已经很模糊; 另一方面也是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与国际准则的趋同。其次,由于新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新准则下的利润 表增加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项目;新准则下的利润表还单独列报;资 产减值损失;项目,明细列报;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非 流动资产处置损失;项目等,并将;营业费用;改为;销售费用;、将;投资第5 / 7页收益;纳入营业利润的范围,使会计信息更加简洁透明。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充分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四)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内涵的变化由于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凸现了资产负债表观的

7、理念。引入了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所得税会计处理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以及列报 变化等因素,使得新准则下的利润表中的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 润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准则下的利润表将;投资收益;项目列入营业利润的范围,改变了 旧准则下的营业利润仅反映企业正常营业活动所产生的经常性收益 的状况,即企业利用资产对外投资所获得的报酬也属于营业利润,符 合资产负债表观的理念。新准则下的利润表增加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项目,将未实现的 资本利得和损失纳入了利润表,使得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中 包含了部分资本性收益,符合综合收益观点,同样符合资产负债表观 的理念。所得税的会计处理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即企

8、业在取得 资产和负债时,应当首先确定其计税基础,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与 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为(应纳税或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然后确认所 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实质上 就是资产负债表观的体现。同时,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所得税会计的实 施使得新准则下的利润表中列示的所得税费用与当期会计利润相配 比。减少了由于税法规定与会计准则不一致产生的税后利润的波动。二、对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分析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与旧准则相比,理念更先进,体系更完整,内容更丰富。新准则按照国际会计惯例对会计信息的生成和披露作了 更加严格和科学的规定,强调了财务报表列报项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在主

9、要方面和关键环节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笔者在实务中 分析新准则下的利润表时,认为以下三个方面值得关注。(一)经常性收益与非经常性收益旧准则下的利润表中营业利润不包括;投资收益;项目。因此在分 析企业的利润情况时。一般认为营业利润即为企业的经常性收益,很 多企业在进行考核时也会用到经常性收益的指标,主要用来反映通过 经营者努力所获取的经营性收益。新准则下的利润表中将;投资收益; 项目包括在营业利润中,并且还增加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项目,因 此在分析企业的利润表或对企业进行考核时,都要注意营业利润的内 涵已经发生了变化,经常性收益要重新分析计算,以真实反映企业的 经常性收益。(二)已确认已

10、实现收益与已确认未实现收益对于收益的确定,旧准则遵循的是收入费用观,因而利润表上 所反映的收益并不是企业的全部收益。即未包括持有资产价值增值 (或减值)的收益,利润表中的收益只是已确认已实现的收益;新准则则 遵循的是资产负债表观,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并将符合一定 条件的公允价值变动直接计入损益、进入利润表,利润表中的收益不 仅包括已确认已实现的收益,还包括已确认未实现的持有资产价值增 值(或减值)的收益。因此,在执行新准则的企业制定利润分配方案时, 要注意区分已确认已实现收益与已确认未实现收益。这是因为一方面 已确认未实现收益并没有给企业带来现金流量,过度的利润分配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和经营

11、;另一方面。当持有资产的市场价值扭曲或波动剧烈时,过度的利润分配中可能隐含了资本的返还,从而损害企业的盈利能力。(三)计入损益的利得和损失与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新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将符合一定条件的公允价 值变动直接计入损益,即将未实现的资本利得和损失纳入了利润表。 使得利润表的收益中包含了部分资本性收益,符合综合收益观。但新 准则下的利润表并非完全的综合收益观。综合收益观认为;收益是除 股利分配和资本交易外特定时期内所有的交易或企业重估所确认的 权益的总变化;(会计理论汤云为、钱逢胜),但是我国新准则将;利 得和损失;分为;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和;直接计入所有者 权

12、益的利得和损失;。例如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第 十六条规定;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 性房地产时,投资性房地产按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计价,转换当日 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转换当日的公 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因此,报表使用 者要全面了解企业的收益情况。不仅要分析利润表,还要关注所有者 权益变动表。20xx会计专业论文范文篇二:会计论文之论金融会计风险及防范措施摘要:金融业是高风险行业,而金融会计是金融工作的基础, 金融企业作为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特殊企业和独立的社会经济主体, 在营运过程中存在各种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13、,为此金融会计在金融工作 中的基础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要。本文就金融会计风险的表现 形式及金融会计风险产生的成因开始分析,进而提出防范措施,以规 避金融会计风险。关键词:金融防范风险金融业是高风险行业,而金融会计是金融工作的基础,如果这 个基础不牢固,必将会严重危及到金融安全稳健运行。特别是在金融 竞争日趋激烈,金融会计在金融工作中的基础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 加重要。因此,加强金融会计风险的分析研究,对于进一步改进金融 会计工作,夯实金融会计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金融会计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风险是指未来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金融企业作为经营货币信贷 业务的特殊企业和独立的社会经济主体

14、,在营运过程中存在各种遭受 损失的可能性。金融风险的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如决策风险、市场 风险、资产风险、流动性风险、筹资风险等等,其中金融会计风险便 是各类风险中表现较为突出的一种风险。事实上,在金融企业经营活 动过程中,几乎每一笔业务都需要金融会计的核算与操作,由此导致 的风险问题时有发生。现阶段我国金融会计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 面:会计核算风险、决算编制风险、结算编制风险、会计监督风险、 会计操作风险、人员管理风险等。二、金融会计风险的防范措施金融会计风险防范系统是金融风险会计防范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在整个会计防范系统中占有重要的位谿,防范措施是必要的。(一)进一步改进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15、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的新形势,按照国际上通行的谨慎会计标准,改进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不仅是我国金融 业适应国际标准的需要,也是有效防范金融会计风险,提高金融机构 竞争力的需要。从目前情况看,改进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应主要从以下 几方面入手:一是真实核算资产质量。对贷款质量的分类,按贷款质 量五级分类标准进行;对其它资产的核算,按照账面价值和可收回金 额孰低原则计量。同时,按照各类资产的实际风险,提高提取呆、坏 帐准备比率,适当放宽呆、坏帐核销条件,以体现金融企业的高风险 性;二是合理确定收入期限。缩短应收未收利息核算期限,由目前的六 个月缩短到三个月。同时,考虑过去金融机构应收未收

16、利息核算期限 长,形成大量表内应收未收利息的实际,对历史应收利息实际逐年税 前冲减政策;三是改进固定资产拆旧办法。在目前实际分类折旧的基 础上,实行加速拆旧法;四是适当降低金融机构税负水平。虽然财政部、 税务总局对降低金融企业营业税做出规定,即从20xx年起,每年下 调一个百分点,分三年将营业税率从8%降至5%。但与国内交通运输、 邮电通讯行业的营业税3%相比,同第三产业营业税负担相比,金融 业仍是最高的。在所得税方面,1997年开始,金融企业所得税由55% 降为33%,但同外资银行相比仍高18%。在金融机构存在大量应收未 收利息的情况下,税负重,形成了金融机构垫付税金,财务信息失真。 因此,需进一步降低金融机构税负水平;五是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应充 分考虑金融创新、金融新业务加速发展趋势,制定规范金融新业务相关会计标准及规定,使金融会计制度建设具有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